“好,那就一言為定!”
女子無比爽快。
楊培風當即坐直身子,臉上寫滿震驚,“你認真的?”
女子點點頭,一本正經道:“我是說,稍後把你嘴打歪。現在我要處理一樁恩怨。沒空。”
接著,她就自顧自朗聲道:“苟凡,原大虞平康郡人,年四十七。對吧?”
中年人大驚失色,猛地抬頭怒喝道:“你是誰?你知我底細,定是當年的兇手!”
“你休要胡攪蠻纏。”女子頓時被氣笑了,剜了他一眼,道:“二十年前我還在娘胎裏,哪裏殺得了你家人?”
苟凡卻不依不饒,狠狠咬牙,“那就是你的父母親人。”
見此情形,女子大感頭疼,直接無視他,轉而望向那名富商道:“王曉雨,雖是個女孩兒名,但卻實打實是你。你是梁人對否?”
富商頷首,對方顯然調查過,所言非虛。
女子最後向黑袍劍客挑眉,不厭其煩道:“不是不打,而是先講清往事,理順道理。不知閣下有無這個耐心?”
黑袍劍客慨然道:“我對陳年往事之類,挺有興趣。”
見眾人都無意見,她便開始緩緩講道:“百年前靈華仙人叛出天宮,原本由他負責的梁國就成為各方勢力爭奪的香餑餑。此為一切之起始。數十年後,天宮有個頂厲害的人,沒費一兵一卒、不動一刀一劍,隻以五百金賄賂宮廷,便叫自己支持的皇子成功奪嫡。這些,你們多少有所耳聞。”
“王曉雨,不知令尊生前可否對你提及一些……仇怨?”
富商眉頭緊鎖,悶悶道:“往事早就煙消雲散,您又何必重提?”
女子肅色道:“有人自覺世人虧欠他良多,我總得叫他死個明白。”
苟凡緊握長劍,心如擂鼓。
王曉雨輕歎了口氣,緩緩道:“延陵王氏屢世公侯,為梁國鞠躬盡瘁。可在五十年前,昏君偏聽天宮挑唆,竭力收權,王氏被牽連至滿門抄斬,唯先父一人在友人拚死救援下逃出生天。先父被昏君下旨一路追殺出梁國,最後於青枳之地、蘭溪城中,幸得高僧庇佑,僥幸存身。”
“先父定居蘭溪,直到二十年前青枳之戰,大虞丞相楊鈞遇刺,梁國三軍圍城。”
女子接著對方的話,往下講道:“為報救命之恩,王老英雄散盡家財,於蘭溪城城頭高唿,‘有願死國者出列’。不過區區半日,他便募得新兵千餘。延陵王氏覆滅後,他經商三十年未帶過一兵一卒,但出身武將世家的他,生而就有著常人無法理解的天賦。他出奇兵,跋山涉水向梁國進發,半月時間挺進三千裏。到達目的地時,軍隊已擴張至五千人。皆是沿途遇見的大虞子民。”
楊培風毛骨悚然,脫口而出道:“望月崖之戰!”
眾人聽到這裏,盡皆失色,怔然不語。
尤其是那中年人苟凡,臉色煞白,幾乎站立不穩……
“楊公子一點就透,果真博學。”
女子喜笑盈盈,讚許不已。
楊培風微微搖頭,直言道:“不,博學二字在下實不敢當。勞師五千,奔戰三千裏切敵糧道,固守望月崖半年,殲敵七萬。此戰震驚九州!就連扶風城三歲小兒都爛熟於心。”
盡管最後蘭溪城沒能守住、青枳也丟了,甚至郜京都被震怒下的梁國攻陷。
大虞皇帝陛下倉惶出逃。
但正因有這半年緩衝,老皇帝才能及時從各地界調兵遣將,才不至於真正亡國。
郜京,毗鄰青枳。
而且誰都不敢相信,當年如日中天的楊鈞,死得那麽突然。
女子喟歎道:“大戰步入尾聲時,五千人就僅剩三百名十四五歲的少年。在眾多江湖高手自發地拚死營救下,他們艱難突圍。為帶迴這三百人,大虞僅犧牲的九品宗師就多達上百……其中就有你苟凡,對吧?”
往事如潮水般湧來,苟凡失聲道:“竟是如此,竟是如此?”
女子怒喝:“就是如此!因你輕易泄露行蹤,那三百人以及眾多江湖高手皆被天宮圍殺殆盡,壯烈殉國!你又說說,此等血海深仇,他們的親朋好友該不該報?”
“不,不是這樣。我不信。”苟凡雙眼通紅,聲嘶力竭道:“你們串通起來騙我!你們串通好的!”
女子冷哼一聲,誅心之語接踵而至,“你是忘記了,還是根本不敢想,不敢去麵對。”
苟凡掩麵痛哭,嘴唇顫抖道:“我喝醉了,我那天喝醉了……我,我不是故意的。我罪大惡極,你們要如何處置我,我都無話可說!但為何要連累我妻兒,我一家八十三口無辜性命!為何啊?”
他要一個答案。
“我的錯,我一力承擔,你們何以下此毒手!”
苟凡叫喊不停。
女子啼笑皆非道:“承擔,你如何承擔,一命償數千人性命?王老英雄原本能帶三百多人凱旋,卻因你醉酒誤事致使全軍覆沒。他迴蘭溪城途中,一對對老夫老妻問他要自己的兒子,一個個妻子、兒子,問他要自己的丈夫,自己的父親。你怎麽還?王老英雄萬念俱灰,於無盡羞憤中引劍自刎。”
楊培風聽了半晌,心中忒不是滋味兒:“兇手刻意隱瞞下緣由的,對嗎?”
辛苦複仇二十年,到頭來卻發現錯在己身,未嚐不殘忍至極。
執念太深。
他又問那女子,“是王家嗎?”
女子尚未開口,王曉雨直接矢口否認,底氣十足道:“先父過世後,我王家漸漸遠離江湖、朝堂,不曾與任何人尋仇。反倒是這位仁兄近些年,殺我不少族人。”
他父親乃王家僅存的獨苗,開枝散葉五十年,到如今也就三代而已,即便再能生又能有多少血親?但折損在此人手中的,就有不下雙手之數。更有人僅僅與王氏沾親帶故,便橫屍街頭。
楊培風再三歎息,又問道:“你打算怎麽處置?”
倘若沒個說法,他倒願意受累。
畢竟自己生來就是個勞碌命,最見不得人苦。
女子無比爽快。
楊培風當即坐直身子,臉上寫滿震驚,“你認真的?”
女子點點頭,一本正經道:“我是說,稍後把你嘴打歪。現在我要處理一樁恩怨。沒空。”
接著,她就自顧自朗聲道:“苟凡,原大虞平康郡人,年四十七。對吧?”
中年人大驚失色,猛地抬頭怒喝道:“你是誰?你知我底細,定是當年的兇手!”
“你休要胡攪蠻纏。”女子頓時被氣笑了,剜了他一眼,道:“二十年前我還在娘胎裏,哪裏殺得了你家人?”
苟凡卻不依不饒,狠狠咬牙,“那就是你的父母親人。”
見此情形,女子大感頭疼,直接無視他,轉而望向那名富商道:“王曉雨,雖是個女孩兒名,但卻實打實是你。你是梁人對否?”
富商頷首,對方顯然調查過,所言非虛。
女子最後向黑袍劍客挑眉,不厭其煩道:“不是不打,而是先講清往事,理順道理。不知閣下有無這個耐心?”
黑袍劍客慨然道:“我對陳年往事之類,挺有興趣。”
見眾人都無意見,她便開始緩緩講道:“百年前靈華仙人叛出天宮,原本由他負責的梁國就成為各方勢力爭奪的香餑餑。此為一切之起始。數十年後,天宮有個頂厲害的人,沒費一兵一卒、不動一刀一劍,隻以五百金賄賂宮廷,便叫自己支持的皇子成功奪嫡。這些,你們多少有所耳聞。”
“王曉雨,不知令尊生前可否對你提及一些……仇怨?”
富商眉頭緊鎖,悶悶道:“往事早就煙消雲散,您又何必重提?”
女子肅色道:“有人自覺世人虧欠他良多,我總得叫他死個明白。”
苟凡緊握長劍,心如擂鼓。
王曉雨輕歎了口氣,緩緩道:“延陵王氏屢世公侯,為梁國鞠躬盡瘁。可在五十年前,昏君偏聽天宮挑唆,竭力收權,王氏被牽連至滿門抄斬,唯先父一人在友人拚死救援下逃出生天。先父被昏君下旨一路追殺出梁國,最後於青枳之地、蘭溪城中,幸得高僧庇佑,僥幸存身。”
“先父定居蘭溪,直到二十年前青枳之戰,大虞丞相楊鈞遇刺,梁國三軍圍城。”
女子接著對方的話,往下講道:“為報救命之恩,王老英雄散盡家財,於蘭溪城城頭高唿,‘有願死國者出列’。不過區區半日,他便募得新兵千餘。延陵王氏覆滅後,他經商三十年未帶過一兵一卒,但出身武將世家的他,生而就有著常人無法理解的天賦。他出奇兵,跋山涉水向梁國進發,半月時間挺進三千裏。到達目的地時,軍隊已擴張至五千人。皆是沿途遇見的大虞子民。”
楊培風毛骨悚然,脫口而出道:“望月崖之戰!”
眾人聽到這裏,盡皆失色,怔然不語。
尤其是那中年人苟凡,臉色煞白,幾乎站立不穩……
“楊公子一點就透,果真博學。”
女子喜笑盈盈,讚許不已。
楊培風微微搖頭,直言道:“不,博學二字在下實不敢當。勞師五千,奔戰三千裏切敵糧道,固守望月崖半年,殲敵七萬。此戰震驚九州!就連扶風城三歲小兒都爛熟於心。”
盡管最後蘭溪城沒能守住、青枳也丟了,甚至郜京都被震怒下的梁國攻陷。
大虞皇帝陛下倉惶出逃。
但正因有這半年緩衝,老皇帝才能及時從各地界調兵遣將,才不至於真正亡國。
郜京,毗鄰青枳。
而且誰都不敢相信,當年如日中天的楊鈞,死得那麽突然。
女子喟歎道:“大戰步入尾聲時,五千人就僅剩三百名十四五歲的少年。在眾多江湖高手自發地拚死營救下,他們艱難突圍。為帶迴這三百人,大虞僅犧牲的九品宗師就多達上百……其中就有你苟凡,對吧?”
往事如潮水般湧來,苟凡失聲道:“竟是如此,竟是如此?”
女子怒喝:“就是如此!因你輕易泄露行蹤,那三百人以及眾多江湖高手皆被天宮圍殺殆盡,壯烈殉國!你又說說,此等血海深仇,他們的親朋好友該不該報?”
“不,不是這樣。我不信。”苟凡雙眼通紅,聲嘶力竭道:“你們串通起來騙我!你們串通好的!”
女子冷哼一聲,誅心之語接踵而至,“你是忘記了,還是根本不敢想,不敢去麵對。”
苟凡掩麵痛哭,嘴唇顫抖道:“我喝醉了,我那天喝醉了……我,我不是故意的。我罪大惡極,你們要如何處置我,我都無話可說!但為何要連累我妻兒,我一家八十三口無辜性命!為何啊?”
他要一個答案。
“我的錯,我一力承擔,你們何以下此毒手!”
苟凡叫喊不停。
女子啼笑皆非道:“承擔,你如何承擔,一命償數千人性命?王老英雄原本能帶三百多人凱旋,卻因你醉酒誤事致使全軍覆沒。他迴蘭溪城途中,一對對老夫老妻問他要自己的兒子,一個個妻子、兒子,問他要自己的丈夫,自己的父親。你怎麽還?王老英雄萬念俱灰,於無盡羞憤中引劍自刎。”
楊培風聽了半晌,心中忒不是滋味兒:“兇手刻意隱瞞下緣由的,對嗎?”
辛苦複仇二十年,到頭來卻發現錯在己身,未嚐不殘忍至極。
執念太深。
他又問那女子,“是王家嗎?”
女子尚未開口,王曉雨直接矢口否認,底氣十足道:“先父過世後,我王家漸漸遠離江湖、朝堂,不曾與任何人尋仇。反倒是這位仁兄近些年,殺我不少族人。”
他父親乃王家僅存的獨苗,開枝散葉五十年,到如今也就三代而已,即便再能生又能有多少血親?但折損在此人手中的,就有不下雙手之數。更有人僅僅與王氏沾親帶故,便橫屍街頭。
楊培風再三歎息,又問道:“你打算怎麽處置?”
倘若沒個說法,他倒願意受累。
畢竟自己生來就是個勞碌命,最見不得人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