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朱祁鎮也沒當迴事,也就一千人的礦工早飯,隨便整點人過去不就給滅了。


    可誰知道,浙江、福建、江西去平叛的士兵越多,叛軍規模越大。


    到正統十三年,已經發展到十幾萬人,坐擁二十餘座城池。


    浙江、福建,接連爆發了好幾股叛軍。


    隨著三楊死去,消息再也無法壓住,詳細情況終於被送到朱祁鎮手裏,英宗真正開始重視。


    發放糧食,安撫百姓,以利益,誘使百姓歸家,調派京營,出動精兵鎮壓。


    然而,福建、浙江爆發民變,朱祁鎮派遣多少大軍前往鎮壓,史書中莫說給出答案了,就連這件事都忌諱莫深,支支吾吾。


    這麽大規模的叛亂竟然語焉不詳,明史真的是一部玄幻小說。】


    雖不知玄幻小說為何物,但這種大事史書竟然不記載,曆朝曆代,額除了清朝的讀書人都很驚訝,這明史也真離了個大譜。


    【這場叛亂,直到朱祁玉去世的前兩年才徹底平息,也就是說,京營兵馬直到八年後才迴京師。


    你看,土木堡之變前京營被抽調大部人馬。


    正統十四年三月,土木堡之變的前五個月,貴州爆發苗民叛亂,幾乎一瞬間就占領思州府城和清浪、鎮遠等地。


    速度之快,莫說朝廷,近在咫尺的廣西都沒反應過來。


    想想之前朱元璋的聖旨:告訴百姓每(們),準備好刀子,這幫家夥來了,殺了再說,欽此。】


    明朝之前的人們:??這是聖旨??明朝的聖旨這麽接地氣的嗎?


    【能跟著老朱砍人的大明百姓,還是據守城池,對付叛亂……竟然一瞬間就丟了幾個府?


    要知道,這時候就連靖難勳貴,都還有好幾人呢!才幾十年時間啊?


    有人說是朱祁鎮頻繁對西南用兵,導致百姓困苦不得不造反。】


    ‘哦!’肯定是這樣的,文人士大夫們集體猜測。


    【朱祁鎮下過這樣的一封聖旨,大意就是:


    趁著太皇太後張氏大壽之際,給全國老年人發放福利。


    並且明文天下,凡六十五歲以上的百姓,免除一切苛捐雜稅,勞役、徭役,不計、不征。


    凡七十歲以上人口,國家每年發放糧食。


    凡九十歲以上老人,發放糧食數額加倍。


    朱元璋的“與民休息”政策,在在朱祁鎮這裏,再一次得到延續,並且更進一步。


    而當時大明糧食十分充足,如果說因為朱祁鎮對西南用兵,而導致的叛亂?總要有加稅的聖旨吧?可是呢,並沒有。


    在說真是造反也沒這麽快吧,就古代那可憐的通信手段,一夜之間幾個府一起造反,真的就是滑天下之大稽。


    上一次打了三年之久都不見叛亂。


    更離譜的事,就在幾天後,西自永寧,東至沅州,北起播州,東南達武岡的廣大地區內……在這短短幾天時間內,就爆發出了最少20萬人規模的大起義。


    放在今天就是席卷四省,這麽大的範圍,這麽龐大的叛亂人數,就發生在短短幾天中。


    就在朱祁鎮南征北戰,北邊幾乎收複全部國土,南邊即將開始收複失地之時。


    就這組織能力、這聲勢,統一個全球什麽的沒問題吧。


    明末李自成這麽牛,專業造反十幾年,明朝滅亡前都被明軍暴揍,人張角傳教也得幾十年。


    席卷四省,參與人數高達二十多萬的大造反,不管是軍隊還是無孔不入的錦衣衛也罷,竟然沒收到一點風聲。】


    宣宗年間,朱瞻基擺了擺手:“好了,今天到這,諸位愛卿迴去處理事務吧,朕累了,有事明天再說。”


    沒等臣子們有什麽反應,直接轉身離去,讓他再待一會怕是忍不住要殺人。


    【總結一下朱祁鎮掌權以來的動作。


    在北方,已經恢複永樂鼎盛時期的國土麵積。


    打服了麓川,使得西南十萬大山,短期內不會牽扯大明的精力。


    而恰在此時,朱祁鎮派去南洋宣撫海外領土的使臣,迴來了!


    也就是說下西洋已經成為定局。


    以朱祁鎮的作風,隻要下西洋,就會在南洋設郡置縣,直接納入中央管控。


    南洋這個地方,自唐代起就有華夏勢力在經營。


    宋代發達的貿易,使得當地勢力已經壯大成了一股不能忽視的力量。


    南宋滅亡,南逃的官方勢力,更是在當地建立了好幾個邦國。


    華夏豪族,已經控製了當地的貨幣發行權。


    南洋華夏勢力如此龐大,會不會和本土豪族有什麽不清不楚的聯係?】


    各個皇帝瞬間猜到其中關係,這要是沒鬼就真見鬼了。


    【這裏還有更詭異的地方,下麵的內容是臆測,大家不要當真。


    強權如永樂大帝,下了幾次西洋,暴斃在出征的路上?


    他一死,方便遠洋船補給的交趾,就給廢了?


    朱瞻基重開西洋,卻再次暴斃?


    咳咳,聽聽就好。】


    永樂年間,朝堂上死寂一片,甚至有些膽小的兩股戰栗,‘秦姑娘啊,你這哪裏是臆測,你這簡直是活閻王,在我們生死簿上瘋狂畫叉呢!’


    朱棣依舊穩如泰山,隻是雙眼中偶爾射出的寒芒讓人感覺不寒而栗。


    【朱祁鎮時期,京營最多隻能容納18萬軍隊,直到朱祁鈺即位,於謙才擴大京營。


    至此,京營最大的極限是24萬人,就這出操的時候都已容納不下。


    而成國公朱勇曾在奏疏中說:奉命選拔三幹大營、五軍、神機等營精銳官軍十五萬一幹有奇。


    京營實際總兵馬數為十五萬一千人,朱祁鎮派去平叛的人數約8萬人,土木堡之變前京營最多最多隻有7萬人。


    那‘北京保衛戰’時,於謙手裏有多少兵?


    當時京營由班軍和在京衛所操練官軍、幼官、舍人組成。


    在京衛所是五軍營、三千營和神機營,班軍是京師周邊的衛所、省份,輪班抽調士兵,在京訓練。


    關於班軍人數,有詳細的記載:原額春秋兩班,官軍一十六萬員名……前班三月還,八月到;後班八月還,次年三月到。


    在京師保衛戰中,於謙手上除了朱祁鎮留下看門的京營外,還有八萬被召迴的輪值班軍。


    也就是說,就算朱祁鎮走時,一個人都沒留,於謙手上,最少都還有飽經訓練的八萬正規軍!


    土木堡之變前,朱祁鎮手中的刀,隻剩這八萬人。】


    秦淩雪拿起水杯喝了口水,一口氣說了這麽多嗓子都有些難受,而心中的滋味更加莫名,而且下來的內容會讓難受更上一層樓,她也不願相信這些都是真的。


    但史書中的土木堡實在太詭異,四處透著迷霧,如果真是朱祁鎮昏庸導致與外族戰敗甚至叫門,還殺立下社稷大功的於謙,以滿清的行事風格會給他遮掩?


    這是誰,這可是成化他爹,能抹黑不得全力以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開局:老祖宗們集體震驚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清風刀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清風刀客並收藏開局:老祖宗們集體震驚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