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秦淩雪在網上找到一個朱標的剪輯視頻覺得挺有意思,下午的直播素材不就來了,多麽輕鬆的活計。


    【老祖宗們大家好,今天給大家看個視頻剪輯,是關於曆史上最穩太子爺朱標的,感興趣的都可以看看。】


    【天幕之上鏡頭緩緩轉過,紫禁城的輪廓在夕陽的餘暉中顯得莊重而神秘。


    後宮之中一片哀婉,燭光搖曳,映照出一張張悲傷的臉龐。


    係統很貼心的配上字幕。


    孫貴妃,朱元璋的寵妃,她曾是他身邊最早的侍妾,陪伴他的時間僅次於馬皇後。


    如今,她靜靜地躺在那裏,仿佛一切塵世的紛擾都與她無關。


    旁白伴隨著低沉肅穆的背景樂響起:“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孫貴妃離世,後宮沉浸在無盡的悲痛之中。”】


    大明洪武年間,正在馬皇後宮中的朱元璋一個沒坐穩差點蹲在地上,“孫妃、孫妃......”


    馬皇後趕緊上前拉了他一把,眉頭帶上些許哀傷:“沒想到孫妹妹竟然........重八,既然有了天幕,許多事也能避免。走,咱一起去看看孫妹妹。”


    朱元璋心下稍定,隻要馬皇後在,他心中永遠如此安穩。


    【朱元璋坐在書房中,麵容凝重,他手握筆杆,正欲下旨,燭光映照在他的臉上,顯得格外堅毅。


    “禮部,務必讓孫貴妃的葬禮體麵。”他沉聲說道,“太子與眾皇子,皆需服齊衰。”


    鏡頭一轉,太子府內,朱標接到旨意,眉頭緊鎖。他身旁侍從麵色緊張,不敢多言。


    “身為皇後嫡子,為庶母服喪,不合禮法。”朱標嚴肅地說道。


    他深知,在古代禮儀中,庶子以嫡母為母,但對於嫡子來說,庶母壓根不是母。


    在大戶人家,父親的小妾去世,嫡子是不需要服喪的。


    孫貴妃地位雖尊貴,但在朱標看來,她也是庶母。


    朝堂之上,朱元璋怒不可遏,手持寶劍,直指朱標,怒火在眼中燃燒。


    “你竟敢違抗咱的命令!”他怒吼道。


    朱標驚慌失措,後退幾步。他深知父皇的威嚴,但也不能違背自己的原則。


    “然則諸侯之子不為庶母服,而況於天子之嗣乎?”他反問道。


    朝堂之上,一片混亂。


    大臣們驚慌失措,紛紛上前勸阻。


    然而,朱元璋的怒火已經難以平息。


    他追著朱標,寶劍在空中揮舞。


    “你站住!”他喊道。


    朱標不顧一切跑路,一個大大的氣泡出現在朱元璋頭頂,‘你逃、我追,你插翅難飛’。】


    秦淩雪咯咯直樂,這作者真忒娘的逗。


    走在路上的朱元璋隻覺耳朵一疼,趕緊求饒:“妹子、妹子,耳朵掉了唉、耳朵掉了,咱、咱肯定沒有,天幕不都說了這是視頻剪輯,肯定是後世的演繹,咱怎可能拿劍追殺標兒。”


    馬皇後依舊擰著他耳朵,雙眼微微發紅,“哼!你要是不滿意太子,就讓老四來吧,我們娘倆自去鳳陽,不擋著你們這兩位千古一帝。”


    “妹子、妹子,咱真沒有、咱真沒有啊,你放心,咱發誓、發誓還不行嗎?”朱元璋揉著被擰的通紅的耳朵一臉鬱悶,但又能怎的,妹子還是妹子,隻能受著。


    【大臣們看著這一幕,心中暗自驚歎。


    他們從未見過皇帝如此失態,也從未見過太子如此狼狽。


    就在這時,一位大臣站了出來。


    他是桂彥良,一位深受朱元璋信任的忠臣。


    他匆匆前來,麵色凝重地看著朱標。


    “太子殿下,雖占理,但君父之命不可違啊!”他誠懇地說道。


    朱標停下腳步,看著桂彥良。


    他深知這位大臣的分量,也知道他的話不無道理。


    他迴到朝堂之上,麵帶歉意地看著朱元璋。他跪在地上,向父皇行禮。


    “父皇,兒臣知錯,願遵旨服喪。”他誠懇地說道。


    朱元璋看著朱標,怒火漸漸平息。


    他深知這個兒子的過人之處,也知道他一直以來的忠誠和孝順。


    他歎了口氣,緩緩放下寶劍。


    “好,好。這才是我的好孩子。”


    朝堂之上又恢複往日的寧靜,大臣們看著這一幕,心中暗自慶幸。


    鏡頭緩緩轉過,紫禁城外,夕陽西下。


    朱元璋和朱標並肩而行,他們的身影在夕陽的餘暉中顯得格外溫暖。


    《明史》曰:庶子為生母服三年,眾子為庶母期,自妃始。


    旁白再次響起:“在洪武年間,太子朱標地位超然。曆經風雨,父愛不減。足見其過人之處。”


    背景樂響起,溫暖的琴聲在空氣中迴蕩。】


    “拜見陛下,臣妾不敢當太子如此,請陛下下令禁絕嫡子為庶母服喪。”大殿門外,孫氏大禮跪拜。


    沒等朱元璋開口,馬皇後趕緊將其攙扶起身,臉上浮現憐惜:“妹妹莫說此話,天幕已經出現,斷不讓你.......”


    “皇後娘娘,臣妾無礙,隻是嫡子為庶母服喪本就不合禮法,請陛下和娘娘下令。”


    看著滿臉倔強的孫氏,馬皇後心底歎息,這女子也是個苦命的,才三十一歲就........“不說這個,咱進去說話,陛下,你趕緊處理朝政去吧,我和妹妹說會話。”


    看著兩個女人攜手離去,朱元璋滿頭問號:‘敢情咱是多餘的是吧。’老朱也沒好意思摻和兩個女人之事,嘴角微微上揚,看了一眼兩人身影轉身離去,‘大不了今晚在孫氏這裏留宿。’


    唐朝貞觀年間,李世民看著天幕有些不屑:“嘖嘖嘖,這洪武皇帝也不咋滴嘛!要是誰讓皇後的孩子給庶母服喪,朕非宰了他不可!”


    一向以噴皇帝為己任的魏征點點頭:‘就是、就是,哪有嫡子給庶母服喪的道理,誰敢提出來看我不噴死他。’


    【鏡頭緩緩推進,中原大地烽火連天,民不聊生。


    紅巾軍起義的浪潮席卷而來,朱元璋投奔濠州紅巾軍的元帥郭子興,因其威猛高大的身材和在寺廟裏學得的識字能力,很快便得到郭子興的重用,還將義女馬氏許配給他。


    旁白緩緩響起:“《明史·孝康皇帝列傳》雲:興宗孝康皇帝標,太祖長子也。母高皇後。元至正十五年生於太平陳迪家。”


    畫麵一轉,朱元璋帶著妻子馬氏和二十四位心腹將領離開濠州,前往定遠。


    這一路雖曆經艱辛,但朱元璋卻逐漸站穩了腳跟。


    攻下滁州,又往南攻打和縣,然後渡江占領太平,最終攻占了南京。


    南京,在元朝末年被稱為集慶。


    集慶之戰,是朱元璋命運的轉折點。


    為奪取集慶朱元璋把所有的家眷都留在太平,全軍出動。


    而就在這個時候,朱標在太平誕生。


    當朱標出生的消息傳到集慶戰場上時,朱元璋正在酣戰。


    他興奮不已,在身後山坡的石頭上刻下了“到此山者,不患無嗣”八個字。


    這一年,朱元璋已經28歲。


    朱標的降生對他來說是極大的鼓舞,三軍用命打敗元軍,奪取集慶,後來改集慶為“應天”。


    鏡頭最後定格在南京的城牆上,夕陽西下餘暉灑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開局:老祖宗們集體震驚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清風刀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清風刀客並收藏開局:老祖宗們集體震驚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