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的中國,從皇帝到大臣再到普通百姓,沒有一個人不活得窩囊,科技之間的代差,清軍五六萬軍隊,其中近三萬蒙古騎兵,居然打不贏不到一萬的英法聯軍,清軍傷亡過半,而英法聯國僅死五人,傷46人。


    清軍騎兵不畏死,卻隻是白白的損失了性命,可惜了那一群為國犧牲的將士。】


    帶兵的將軍們瞪大雙眼,甚至康熙和乾隆都眉頭深皺,為何能窩囊成這樣。


    【八國聯軍侵華,京津冀的百姓死命抗洋。清朝的京師重地,洋人卻如入無人之境,沒有一合之敵的軍人,達官貴人也好,名流貴媛也罷,全都成了西方人的玩物,生死完全看洋人的心情。


    無數老百姓用錢、用汗、用血堆起來的圓明園,被洋大人搶光燒光,至今洋人還在用這些東西搶中國人的錢。作為最高統治者的慈禧居然還能夠邊跑邊享受。中原王朝上一次受這種屈辱,還是在八百年前的北宋。


    】


    【靖康之恥,至少還有趙構能夠穩定住南方,金人沒有能力南侵。


    而此時的中國,洋大人想去,那裏不能去,割地賠款更是亙古未有,中原王朝向來隻有弱時聯姻,再差點兩宋也隻賠款稱臣,何從有過割地之舉,二千年前的匈奴單於都知道,送錢送糧送女人都可以,送地絕對不行,清帝連二千年前的老祖宗都不如。


    中華民族受的這種屈辱,作為代表中國的清政府、慈禧不負責誰負責?中國人怎麽可能不罵慈禧,不恨清朝?】


    【一個沒有跟上曆史潮流的朝代,受到後世的指責很正常,就是史學家罵夏桀,商紂、隋煬帝一樣,這是他們應該承擔的後果。


    但是網上總有一些人不顧曆史事實,一門心思的想為之洗白,像什麽“清朝無昏君“,”清朝是中國曆史上最好的朝代“,”康熙是千古一帝“等等奇怪言論隔一段時間就會出現,網友不是傻子,中國人也不智障,自然就更引起反彈。】


    【在清朝,能說得上英主的唯有雍正,我們無論多麽討厭清朝,對雍正都要豎起大拇指。


    雍正在位13年,對清廷機構和吏治,做了一係列改革。


    雍正治國以勤字當頭,他將“朝乾夕惕”作為自己的座右銘,康熙在位時對國家的治理相對寬鬆,而雍正時期,清朝的官僚冗餘已現端倪,雍正為了製止這種變化,使用了更加嚴厲的治理措施。


    和乾隆相比,他在位期間沒有建設大型宮殿,沒有建造大型園林,沒有眾多嬪妃,沒有把玩金石器物,沒有聲色犬馬的娛樂,將簡樸和勤勉貫徹到底。】


    【當然,如果隻是勤奮、節儉那也不一定是個好皇帝,就比如說越努力越壞事的崇禎皇帝。】


    崇禎:‘咻~~~~轟!!!!毀滅吧。’


    【咱來看看雍正的政策,各位老祖宗,尤其是明朝前麵幾位手裏還有刀的皇帝,這對你們非常重要。


    要是手裏沒刀的,你們就別想了,我怕你們再‘溶於水’!】


    “來人,將內容一字不漏記錄下來,若有遺漏,重罰!!”天幕之下一片紛擾,好多天都是以娛樂為主,終於有一期有實質性內容了。


    【首先就是攤丁入畝、火耗歸公。


    從明朝張居正時期,就已經有了火耗這一說法,基本上就是官員們貪汙的一個重要手段。


    可是到了雍正這兒,情況就發生了轉變,因為雍正實行了火耗歸公政策。


    也就是說火耗這一塊兒,國庫要拿去了,手底下的官員們眨眼之間,就失去了一條可以貪汙的重要通道。


    那些當官的當然不願意,可是這是雍正皇帝下的旨意。過去他們可以將火耗收到五六分之多,現在一毛錢都拿不到的,收多收少跟他們沒關係了。


    所以相對來說減輕了老百姓的負擔。百姓在這一製度實行後,的確過了一段非常舒服的日子。


    下麵的就厲害了,那就是攤丁入畝。


    攤丁入畝政策也是對稅收政策做出的調整。


    過去是按照家裏有幾口人來收稅,這要是生得越多,那交稅就越多,這可是一件非常了不得的事情。


    不過老百姓手裏如果有充足的土地,那倒也罷了,畢竟人多收成也不會少。可是老百姓手裏的地不多,甚至有些家庭一直是人家的佃戶,手裏壓根就沒有土地。


    這麽一來就非常不公平了,沒有土地但是人口多的窮人家交的稅,可能比地主老財家還要多。


    為此雍正皇帝做出改革,根據你家裏所擁有的土地,將丁稅合並進入土地交稅。


    土地越多交稅越多,而土地一定的話,人口就算增加了也永不加賦。


    我覺得作為一個老百姓,看到這一條國策的時候,一定會感動的落淚。


    封建王朝剝削百姓數千年,到了雍正時期總算是有所改善了。】


    ‘啪!’朱元璋使勁拍了下龍椅扶手,眼中露出一抹精光,雖然這是滅亡他大明的滿清皇帝,但欣賞之意完全不加掩蓋。


    “善長,此事你盡快拿個章程給咱,標兒你協助李先生!”


    雖然不願,李善長也隻能無奈遵命,誰讓上位手裏刀太鋒利了呢。


    【再就是更厲害的,但也是最難推行的,各位帝王們量力而行。


    但我還是希望朱元璋先生和朱棣先生能推行下去,不然明朝後麵還是堪憂。】


    朱棣滿臉凝重,握著龍椅的手攥得關節發白。


    【最厲害的就是這個,那就是士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


    千古以來,士紳都是不需要當差納糧的,因為他們通過考試考取了功名,朝廷為了籠絡這些讀書人,所以就製定了士紳不當差納糧的製度,這是為了維護朝廷的地位,獲得讀書人的認可。


    所以會有這麽一句話流傳下來: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其實讀好書就可以不當差不納糧了,可普通老百姓卻依舊還要當差納糧服役。


    在雍正看來,這是非常不公平的事情。


    尤其是那些八旗的大爺們,一個個吃的肚大腰圓,不僅不需要給國家交稅做事,國家還得養著他們。


    所以雍正開始了這次改革,不管你是否讀書考取了功名,都需要當差納糧,跟普通老百姓一個待遇。


    這一改革觸怒了幾乎天下所有的讀書人,這些人甚至以罷考作為威脅,但是沒有任何用處。


    雍正皇帝改革的決心相當強烈,為了讓國家富強起來,他不惜跟這些讀書人作對。


    讀書人雖然沒有槍杆子,但是讀書人手裏有筆杆子。


    為什麽雍正皇帝的名聲非常差,大家應該知道了吧?


    因為雍正得罪了這幫讀書人,所以各種雍正的壞名聲便是從這些讀書人的筆杆子流傳下來的。


    但是,雍正皇帝陛下不用擔心,我們後世都是挺你的,那群酸腐文人的狗屁之言根本動搖不了你的地位。】


    揉揉眉心,雍正抬起略顯酸痛的脖子,嘴角掛上少見的微笑,‘一切都值了!都值了!’


    【當然這也是最難推行的,但萬一推行下去也能讓王朝煥然一新。


    雍正在位的短短13年裏,國庫從八百萬兩白銀擴充到了六千萬兩白銀。】


    ‘霍!!!’許多摩拳擦掌地皇帝突然感覺道道陰森的目光落在自己身上,看著殿中朝臣,他們心底泛起一片冰寒。


    但像嬴政、劉徹、李世民、朱元璋、朱棣等強勢帝王麵前,朝臣們隻能將怨憤深藏心底。


    【嗯,上午直播就到這裏,下午有驚喜留給大家哈。】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開局:老祖宗們集體震驚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清風刀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清風刀客並收藏開局:老祖宗們集體震驚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