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高梁河車神的騷操作
開局:老祖宗們集體震驚 作者:清風刀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一路走走停停,秦淩雪來到四川省成都市,準備在這享受下熱辣刺激,這幾天嘴裏都快淡出鳥來。
下午五點左右,在周邊尋到一個房車營地,秦淩雪趕緊租用車位補充電和水分,又去市區美美的享受一頓特色火鍋才心滿意足。
第二天上午,秦淩雪用從網上找到的與雜交水稻相關的科普視頻應付完上午直播,在成都閑逛半天已經快下午三點。
說起成都,不得不提千古第一丞相諸葛孔明,但想到那邊的諸葛亮還是個小屁孩就臨時放棄,等以後再說吧。
秦淩雪覺得現在各個平行時空中的曆史軌跡已經改變,她多多介紹現代技術才是正道,近期和各個朝代的消息很少。
無論好壞,大多朝代都已說過許多(朕的大清不在此列,秦淩雪實在不想說),隻有那個軟弱的王朝隻說了太祖。
坐在床上望著外麵淅淅瀝瀝的小雨,秦淩雪眉頭皺的有些深,片刻後她歎了口氣,小粉拳在身前一揮站起身來。
‘罷了’,嘴裏呢喃:‘再怎麽惡心也得說一下大宋,能讓人們覺醒下也好。’
【老祖宗們大家好,今天下午給大家說說大宋的故事。
這麽長時間以來,我很少談及宋朝,每次想起都讓人‘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他們那個時代,並非沒有驍勇善戰的將領,也非缺乏萬眾一心的民眾支持,更不是缺少治國安邦的賢臣良相。
然而宋朝缺少的,是有硬骨頭的皇帝,軟骨頭的毛病,不得不說從趙光義開始就已顯現。】
此時,已穩坐皇位的趙光義猛地甩掉手上奏折,眼中閃過一絲怒意。
從前幾期直播中,他隱約猜到後世的子孫可能有些不成器。
但聽到‘軟骨頭從他開始’的評價,內心還是掀起波瀾。
趙光義站起身,聲音微微有些顫抖:“說我骨頭軟?我趙光義剛剛登上皇位,心中所想的,是如何收迴失地,如何拿迴幽雲十六州,讓大宋的疆域更加遼闊。什麽軟骨頭,一派胡言!”
一同處理朝政的臣子們均是訥訥,都在品味著秦淩雪話的含義。
天幕畫麵突然一轉,一個人影俯在驢車之上,隻見那頭驢邁開四蹄急速奔走,身後就是一隊騎兵緊緊追趕。
這時富有魔性的音樂瞬間爆炸開來,‘逮蝦戶~~~~~~~’
許多人甚至跟著音樂不自覺搖擺。
那頭驢一個急速變向繞過前方的水池,板車車輪都離地而起,那人影依舊緊緊抓住板車。
鏡頭微微一轉,原本緊追的不舍的騎兵勒住韁繩停下腳步,馬兒鼻孔陪著泛白的霧氣,放眼望去僅能看到前方留下一道殘影。
【剛登基之時,趙光義還馬馬虎虎,滅吳越、吞北漢,似乎展現出文治武功的一麵。
但說起燕雲十六州,那就是幾代漢人內心的痛。
當年後晉石敬瑭為奪取中原不惜向契丹借兵,結果就是割讓燕雲十六州給契丹,從後晉開始中原地區再無險可守。
前有誌在收複燕雲十六州的柴榮英年早逝、後有一統南方趙匡胤遭遇‘燭影斧聲’。
燕雲十六州的難題,終於落在趙光義肩上。
想當年,趙匡胤曾夢想攢錢收複失地,但夢想終是遙遠。
而趙光義卻看到了曙光,若他能成功奪迴這十六州,天下誰還敢小覷他的威嚴?
北漢覆滅後,趙光義鬥誌昂揚,決心一舉拿下燕雲十六州。
他腦子能想到的,遼國自然也能想到,鎮守幽州的人是韓德讓,此人是大遼蕭太後的情人。
幽州周圍有耶律斜軫、耶律休哥等名將。
遼景宗耶律賢得知宋朝的動靜後,又派宰相耶律沙增援!
起初宋軍旗開得勝,擊敗耶律斜軫,耶律沙的援兵也被殺退,大軍趁勢一直攻到高梁河。
遼國名將耶律休哥突然從後翼殺出,殺得宋軍措手不及。
這時耶律斜軫見狀立刻殺迴加入戰鬥,宋軍腹背受敵。
原先被宋軍擊潰的遼國宰相耶律沙又殺個迴馬槍,宋軍陷入被遼軍三麵包抄的境地!
宋軍大敗,折損萬人,陣腳頓時大亂,爭相逃命的士兵顧頭不顧尾。
秉著“擒賊先擒王“的宗旨,遼國大將耶律休哥直衝趙光義的陣地指揮所-黃傘大蓋而來,老趙的大腿被兩支箭射中。
眼看就要成為遼軍的刀下之鬼,恰逢押送糧草的楊業路過,他立刻從拉糧草的牲畜中牽出一輛毛驢車交給老趙。
要問趙二何其速?恰如呂布騎赤兔!】
呂布:呸!!!
赤兔:呸呸呸!!!
【趙光義別的本事沒有,逃跑的功夫絕對能排曆史前三,他初六從高梁河開始跑,途經金台莊,初七早晨就趕到涿州。
他僅用一晚駕驢車從北京到河北保定,要知道這是將近200裏的路,趙光義一個無證駕駛的瘸子,駕著一頭強驢,竟然跑得比遼國精銳騎兵都快!‘高梁河車神’實至名歸。】
趙光義通紅的臉上一陣扭曲,一口老血差點洶湧而出。
【自此之後,趙光義再也不敢禦駕親征,但他卻非要掌控戰爭全局。
於是這位大哥奇思妙想,開創了陣圖遙控作戰的方式。
宋太宗在位期間,意禦製了一套作戰陣法,取名為“平戎萬全陣”。
每次戰前,皇帝會為出征的大將“授以陣圖”,並要求領兵將領不折不扣的執行,真的是迷之自信。
契丹入侵之時,太宗令李繼隆、崔翰、趙延進統兵八萬防禦,並親授陣圖,分為八陣。
後來若不是諸將及時改變打法,幾乎全軍覆沒。
雍熙三年,遼國皇帝駕崩、新皇年幼,趙光義覺得他又行了,畢竟他們老趙家有欺負孤兒寡母的傳統嘛!!!】
趙匡胤一記飛腳將眼前的趙光義踹得滿地打滾,他們老趙家的臉都快丟光了。
【可是他不知道的是,遼國當政者乃是大名鼎鼎的蕭太後,也許幼年皇帝好欺負,但這位軍事能力超強的承天太後,絕對不是什麽柔弱寡母。
趙光義也沒有吸取教訓改變自己紙上談兵的做法。
按照他的計劃,宋朝的二十萬大軍分為三路,東路以曹彬為主帥,從雄州出發,進攻幽州,牽製耶律休哥的主力。
西陸以潘美為主帥,楊業為副帥,出雁門關,攻打關外諸地。
中路以田重為主帥,出飛狐口,伺機夾攻幽州。
但是三路大軍分隔太遠,且沒有統一指揮,根本是各自為政無法配合。
除此之外,趙光義還派出“監軍”跟隨各部主帥,監督將帥執行皇帝的戰略部署,將領根本沒有自主權。
而遼國在得知宋軍戰略後,製定了會合各路軍馬、誘敵深入、對宋軍各個擊破的戰略。
遼軍首先以騎兵之長和平坦廣闊的有利地形,集中主力先破宋東路軍,再移師逐個擊破。
由於遼軍誘敵深入的戰略,東路的宋軍進展順利,導致戰線過長,被耶律休哥派出的輕騎截斷糧道。
大軍隻能返迴雄州尋求補給,但這時中路軍獲勝的消息傳來,東路的將士急於立功,紛紛要求出戰,而主帥曹彬根本無法節製,隻好率領大軍攜帶五十天的軍糧進攻涿州,但一路被遼軍騎兵騷擾,大軍隻能邊打邊走,二十天才行軍一百裏路。
到達涿州時,東路軍已是人困馬乏,缺糧少水,對麵遼軍主力援軍卻早就到了涿州,休整完畢以逸待勞,曹彬見狀隻好撤退。
耶律休哥立即率遼朝生力騎兵一路追殺,一直追到歧溝關,遼軍發動總進攻,宋軍大敗。
數萬宋軍,或被殺,或掉入河中溺死,或被俘,損失巨大。
由於東路主力大敗,宋太宗合圍幽州的戰略意圖再難實現,遼軍方麵開始全麵反攻。
中路軍田重進部倒是不辱使命,全軍退守定州,並帶迴部分收複地區百姓。
而西路的潘美、楊業因為引兵護送雲、朔、寰、應四州百姓內遷,被遼軍盯上。
此時遼軍已占據寰州,副帥楊業力主分兵應州,誘遼軍向東,另以強弩手千人扼守石竭穀口,阻擊遼軍,以保民眾安全南撤。
這本來是安全退軍的最佳方案,然而監軍不納楊業建議,逼其出戰。
楊業與潘美、王侁約定,讓其在陳家穀設步兵強弩接應,然潘美、王侁已違約先撤。
楊業孤軍奮戰,負傷被俘,絕食而死。
至此,宋三路大軍皆敗,所取州縣複失。
雍熙北伐的失敗,讓宋太宗徹底斷絕了收複燕雲十六州的念頭。
宋朝開始實行虛外守內的國策,對遼國的政策完全變成了守勢,不再主動進攻。
因在軍事上受挫太多,宋太宗變得刻薄而不自信,開始打壓武將。
宋太祖因為五代軍閥分戰實行“崇文抑武”,而宋太宗卻將“崇文抑武”變成“重文輕武”,也是無語。
由於自己無能,宋太宗擔心自己無法掌握優秀武將,就任用比自己還無能的心腹家奴出任禁軍大將。
於是潛邸親隨成為武將群體中權貴勢力,牢牢掌握核心兵權,優秀的將領也隻能屈居此種敗類之下。
宋軍戰鬥力直線下降,開國百戰精兵基本被宋太宗敗壞殆盡。】
下午五點左右,在周邊尋到一個房車營地,秦淩雪趕緊租用車位補充電和水分,又去市區美美的享受一頓特色火鍋才心滿意足。
第二天上午,秦淩雪用從網上找到的與雜交水稻相關的科普視頻應付完上午直播,在成都閑逛半天已經快下午三點。
說起成都,不得不提千古第一丞相諸葛孔明,但想到那邊的諸葛亮還是個小屁孩就臨時放棄,等以後再說吧。
秦淩雪覺得現在各個平行時空中的曆史軌跡已經改變,她多多介紹現代技術才是正道,近期和各個朝代的消息很少。
無論好壞,大多朝代都已說過許多(朕的大清不在此列,秦淩雪實在不想說),隻有那個軟弱的王朝隻說了太祖。
坐在床上望著外麵淅淅瀝瀝的小雨,秦淩雪眉頭皺的有些深,片刻後她歎了口氣,小粉拳在身前一揮站起身來。
‘罷了’,嘴裏呢喃:‘再怎麽惡心也得說一下大宋,能讓人們覺醒下也好。’
【老祖宗們大家好,今天下午給大家說說大宋的故事。
這麽長時間以來,我很少談及宋朝,每次想起都讓人‘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他們那個時代,並非沒有驍勇善戰的將領,也非缺乏萬眾一心的民眾支持,更不是缺少治國安邦的賢臣良相。
然而宋朝缺少的,是有硬骨頭的皇帝,軟骨頭的毛病,不得不說從趙光義開始就已顯現。】
此時,已穩坐皇位的趙光義猛地甩掉手上奏折,眼中閃過一絲怒意。
從前幾期直播中,他隱約猜到後世的子孫可能有些不成器。
但聽到‘軟骨頭從他開始’的評價,內心還是掀起波瀾。
趙光義站起身,聲音微微有些顫抖:“說我骨頭軟?我趙光義剛剛登上皇位,心中所想的,是如何收迴失地,如何拿迴幽雲十六州,讓大宋的疆域更加遼闊。什麽軟骨頭,一派胡言!”
一同處理朝政的臣子們均是訥訥,都在品味著秦淩雪話的含義。
天幕畫麵突然一轉,一個人影俯在驢車之上,隻見那頭驢邁開四蹄急速奔走,身後就是一隊騎兵緊緊追趕。
這時富有魔性的音樂瞬間爆炸開來,‘逮蝦戶~~~~~~~’
許多人甚至跟著音樂不自覺搖擺。
那頭驢一個急速變向繞過前方的水池,板車車輪都離地而起,那人影依舊緊緊抓住板車。
鏡頭微微一轉,原本緊追的不舍的騎兵勒住韁繩停下腳步,馬兒鼻孔陪著泛白的霧氣,放眼望去僅能看到前方留下一道殘影。
【剛登基之時,趙光義還馬馬虎虎,滅吳越、吞北漢,似乎展現出文治武功的一麵。
但說起燕雲十六州,那就是幾代漢人內心的痛。
當年後晉石敬瑭為奪取中原不惜向契丹借兵,結果就是割讓燕雲十六州給契丹,從後晉開始中原地區再無險可守。
前有誌在收複燕雲十六州的柴榮英年早逝、後有一統南方趙匡胤遭遇‘燭影斧聲’。
燕雲十六州的難題,終於落在趙光義肩上。
想當年,趙匡胤曾夢想攢錢收複失地,但夢想終是遙遠。
而趙光義卻看到了曙光,若他能成功奪迴這十六州,天下誰還敢小覷他的威嚴?
北漢覆滅後,趙光義鬥誌昂揚,決心一舉拿下燕雲十六州。
他腦子能想到的,遼國自然也能想到,鎮守幽州的人是韓德讓,此人是大遼蕭太後的情人。
幽州周圍有耶律斜軫、耶律休哥等名將。
遼景宗耶律賢得知宋朝的動靜後,又派宰相耶律沙增援!
起初宋軍旗開得勝,擊敗耶律斜軫,耶律沙的援兵也被殺退,大軍趁勢一直攻到高梁河。
遼國名將耶律休哥突然從後翼殺出,殺得宋軍措手不及。
這時耶律斜軫見狀立刻殺迴加入戰鬥,宋軍腹背受敵。
原先被宋軍擊潰的遼國宰相耶律沙又殺個迴馬槍,宋軍陷入被遼軍三麵包抄的境地!
宋軍大敗,折損萬人,陣腳頓時大亂,爭相逃命的士兵顧頭不顧尾。
秉著“擒賊先擒王“的宗旨,遼國大將耶律休哥直衝趙光義的陣地指揮所-黃傘大蓋而來,老趙的大腿被兩支箭射中。
眼看就要成為遼軍的刀下之鬼,恰逢押送糧草的楊業路過,他立刻從拉糧草的牲畜中牽出一輛毛驢車交給老趙。
要問趙二何其速?恰如呂布騎赤兔!】
呂布:呸!!!
赤兔:呸呸呸!!!
【趙光義別的本事沒有,逃跑的功夫絕對能排曆史前三,他初六從高梁河開始跑,途經金台莊,初七早晨就趕到涿州。
他僅用一晚駕驢車從北京到河北保定,要知道這是將近200裏的路,趙光義一個無證駕駛的瘸子,駕著一頭強驢,竟然跑得比遼國精銳騎兵都快!‘高梁河車神’實至名歸。】
趙光義通紅的臉上一陣扭曲,一口老血差點洶湧而出。
【自此之後,趙光義再也不敢禦駕親征,但他卻非要掌控戰爭全局。
於是這位大哥奇思妙想,開創了陣圖遙控作戰的方式。
宋太宗在位期間,意禦製了一套作戰陣法,取名為“平戎萬全陣”。
每次戰前,皇帝會為出征的大將“授以陣圖”,並要求領兵將領不折不扣的執行,真的是迷之自信。
契丹入侵之時,太宗令李繼隆、崔翰、趙延進統兵八萬防禦,並親授陣圖,分為八陣。
後來若不是諸將及時改變打法,幾乎全軍覆沒。
雍熙三年,遼國皇帝駕崩、新皇年幼,趙光義覺得他又行了,畢竟他們老趙家有欺負孤兒寡母的傳統嘛!!!】
趙匡胤一記飛腳將眼前的趙光義踹得滿地打滾,他們老趙家的臉都快丟光了。
【可是他不知道的是,遼國當政者乃是大名鼎鼎的蕭太後,也許幼年皇帝好欺負,但這位軍事能力超強的承天太後,絕對不是什麽柔弱寡母。
趙光義也沒有吸取教訓改變自己紙上談兵的做法。
按照他的計劃,宋朝的二十萬大軍分為三路,東路以曹彬為主帥,從雄州出發,進攻幽州,牽製耶律休哥的主力。
西陸以潘美為主帥,楊業為副帥,出雁門關,攻打關外諸地。
中路以田重為主帥,出飛狐口,伺機夾攻幽州。
但是三路大軍分隔太遠,且沒有統一指揮,根本是各自為政無法配合。
除此之外,趙光義還派出“監軍”跟隨各部主帥,監督將帥執行皇帝的戰略部署,將領根本沒有自主權。
而遼國在得知宋軍戰略後,製定了會合各路軍馬、誘敵深入、對宋軍各個擊破的戰略。
遼軍首先以騎兵之長和平坦廣闊的有利地形,集中主力先破宋東路軍,再移師逐個擊破。
由於遼軍誘敵深入的戰略,東路的宋軍進展順利,導致戰線過長,被耶律休哥派出的輕騎截斷糧道。
大軍隻能返迴雄州尋求補給,但這時中路軍獲勝的消息傳來,東路的將士急於立功,紛紛要求出戰,而主帥曹彬根本無法節製,隻好率領大軍攜帶五十天的軍糧進攻涿州,但一路被遼軍騎兵騷擾,大軍隻能邊打邊走,二十天才行軍一百裏路。
到達涿州時,東路軍已是人困馬乏,缺糧少水,對麵遼軍主力援軍卻早就到了涿州,休整完畢以逸待勞,曹彬見狀隻好撤退。
耶律休哥立即率遼朝生力騎兵一路追殺,一直追到歧溝關,遼軍發動總進攻,宋軍大敗。
數萬宋軍,或被殺,或掉入河中溺死,或被俘,損失巨大。
由於東路主力大敗,宋太宗合圍幽州的戰略意圖再難實現,遼軍方麵開始全麵反攻。
中路軍田重進部倒是不辱使命,全軍退守定州,並帶迴部分收複地區百姓。
而西路的潘美、楊業因為引兵護送雲、朔、寰、應四州百姓內遷,被遼軍盯上。
此時遼軍已占據寰州,副帥楊業力主分兵應州,誘遼軍向東,另以強弩手千人扼守石竭穀口,阻擊遼軍,以保民眾安全南撤。
這本來是安全退軍的最佳方案,然而監軍不納楊業建議,逼其出戰。
楊業與潘美、王侁約定,讓其在陳家穀設步兵強弩接應,然潘美、王侁已違約先撤。
楊業孤軍奮戰,負傷被俘,絕食而死。
至此,宋三路大軍皆敗,所取州縣複失。
雍熙北伐的失敗,讓宋太宗徹底斷絕了收複燕雲十六州的念頭。
宋朝開始實行虛外守內的國策,對遼國的政策完全變成了守勢,不再主動進攻。
因在軍事上受挫太多,宋太宗變得刻薄而不自信,開始打壓武將。
宋太祖因為五代軍閥分戰實行“崇文抑武”,而宋太宗卻將“崇文抑武”變成“重文輕武”,也是無語。
由於自己無能,宋太宗擔心自己無法掌握優秀武將,就任用比自己還無能的心腹家奴出任禁軍大將。
於是潛邸親隨成為武將群體中權貴勢力,牢牢掌握核心兵權,優秀的將領也隻能屈居此種敗類之下。
宋軍戰鬥力直線下降,開國百戰精兵基本被宋太宗敗壞殆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