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媽媽微笑著說:“乖孩子,昨天你祖父帶著你大哥去皇宮的宮殿批閱奏章了。”朱允炆一聽,嘴裏的茶水瞬間全噴了出來。


    他瞪圓了眼睛盯著一臉鎮定的呂媽媽,焦急地說:“娘啊!你怎麽能這樣輕描淡寫呢?這麽重大的事情,您能不能認真一點?”“大哥已經被父親決定了當皇太子了嗎?”“為什麽會這樣?為什麽會這樣!”


    朱允炆仿佛被掏空了的柳絮,軟塌塌地癱坐在榻榻米上,臉白得像紙一樣。呂媽媽笑了笑:“這其實沒什麽大不了的。”在母親的眼裏,兒子總是最好的,哪怕有時候並不理智。


    在呂媽媽看來,朱允炆的軟弱其實是善良的表現。朱允炆變得如此焦慮,她從未想過是否是因為自己對他保護得太過了。朱允炆反駁道:“這,這還算不上大事嗎?皇祖父都差一點直接跟大家宣布皇位繼承人就是大哥了!”說著,朱允炆已是滿臉淚水。


    呂媽媽反問:“那為什麽你祖父遲遲沒有公開宣布呢?”朱允炆一時語塞,不知如何迴答:“這……”


    呂媽媽解釋道:“這是因為你祖父還有所顧慮,他認為你大哥未必能夠挑起治理大明江山的重任!因此,他還在徘徊,在猶豫!”“另一方麵,老爺子也在忌憚,忌憚你大哥背後的淮西將領集團,尤其是以藍玉為首的那個勢力!”


    朱允炆眼睛一亮:“真的是這樣嗎?”實際上並不是這樣的。呂媽媽不過是自以為聰明地分析,自從他們用一個個愚蠢的策略去博取朱元璋的好感時,就已經在朱元璋心中種下了疑慮的種子!


    朱元璋是多麽睿智的一國之主,雖然已經六十三歲,但依然頭腦清醒。皇位傳承絕非小事,朱元璋也絕不會當成兒戲。他並不會隻看候選者是不是嫡長子,他更關注的是這個人的品質和才能。


    朱允炆不去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改變自己的性格,隻想用這些旁門左道的辦法去討好祖父。或許換做其他皇帝,這麽做也許可行,但對於朱元璋來說,那是行不通的!


    他要考慮的不僅僅是孝順這個品質,更要全麵考慮。他要考慮朝廷中那些難以駕馭的文臣,也要考慮那些分散在全國各地的藩王們。


    他需要進行試探,試探未來的明朝君主是否有能力掌控這一切!


    然而呂媽媽隻是了解到了祖父表麵的一些情況。她緊握拳頭,斬釘截鐵地說:“肯定是這樣的!”


    朱允炆迷茫地問:“那娘,我們現在該怎麽做呢?”


    呂媽媽麵色陰沉地笑了笑:“那就去掉大哥身邊那些庇護他的羽翼!”朱允炆困惑地迴應:“這,這是什麽意思?”


    呂媽媽解釋道:“就是要設計陷害,鏟除以藍玉為首的淮西將領集團!”朱允炆嚇得臉色刷白:“可是他們那麽強大,我們怎麽可能鬥得過他們呢?”


    呂媽媽笑著說:“他們就算再強大,上麵還有你祖父。胡惟庸、李善長這些人不是也很強大嗎?他們都掌握了大明半壁江山,但在你祖父眼裏,他們的手段與小孩過家家又有何異?牽涉到數萬官員和士紳,你祖父說殺就殺了,眼睛都沒眨一下吧?”


    聽到這裏,朱允炆嘴角微微抽搐了一下,臉上露出驚駭的表情。“那娘,我們應該怎麽做呢?”


    呂媽媽冷笑道:“孩子你放心,我已經讓你舅舅那邊安排了都察院的人。今天藍玉上朝時,都察院就會動手!一旦出了岔子,你祖父肯定會派人調查,就算他不殺藍玉等人,也會讓他們脫層皮!”


    “我們一步一步來,先把大哥身邊的勢力削弱幹淨。朝廷上要是沒有人支持他,即使最後你祖父正式宣布大哥的身份,他又能掀起什麽風浪呢?”朱允炆聽完,剛才的憂慮一掃而光,臉上浮現出了詭異的笑容。“好,好!娘親,這個計劃真高明!”


    “看來,今天下午朝堂上必定會鬧出一場腥風血雨!”朱允炆舔了舔幹裂的嘴唇,笑意更濃!


    此時,北方開始紛紛揚揚地下起了雪花,雪花越下越大,如同鵝毛般紛飛,使得北平披上了潔白的銀裝。


    道衍和尚泡好茶,給朱棣倒了一杯。“燕王,暖暖身子。”


    朱棣恭敬地接過茶杯,“廣孝,你說祖父已經開始帶朱懷進宮批閱奏章,是不是有意要把皇位傳給我這位侄兒呀?”道衍和尚點點頭:“正是!”


    朱棣微微眯起眼睛,原本的柔和眼神瞬間被強烈的殺意取代。“燕王,我有一個好消息告訴你。”道衍和尚開口。


    朱棣疑惑地看著他:“什麽消息?”


    道衍和尚迴答:“你祖父的第十七個兒子,也就是您的十七弟朱權,已經被封藩了。”


    朱棣問道:“封在何處?”


    道衍和尚答道:“封地東臨遼左,西接宣府,地處喜峰口之外,你祖父親自封他為寧王,統治大寧都司地區!”


    朱棣身形一震:“原來是他!”


    大寧在北疆的重要性無需贅述,甚至比北平更為關鍵!更為重要的是,大寧擁有一支令朱棣垂涎三尺的衛隊——朵顏、泰寧、福餘三衛,他們以蒙古人為主力,驍勇善戰,所向無敵,被譽為朵顏三衛!


    朱棣定了定神,看著道衍和尚說:“為何說是好消息?”


    道衍和尚微笑著迴答:“如果寧王去封地就藩,那麽他手中的八萬兵馬再加上燕王您手中的十幾萬兵馬,完全可以直接威脅到應天府!”


    “大寧都司離北平很近,一旦朱權到達大寧,燕王您就可以利用這一關係了。”


    朱棣的眼神漸漸明亮起來:“十七弟何時就藩?”


    道衍和尚搖搖頭:“還不清楚,所以我們需要等待。”


    朱棣眯起眼睛:“本王還能等得起!”


    北方的雪越下越大,朱棣穿著厚厚的大氅,站在九層寶塔的頂端,眺望著白雪覆蓋的江山,內心充滿了無盡的思緒。


    應天府的天空顯得陰沉沉的,等到藍玉一行人身穿軍服抵達大明宮殿時,天空開始飄起了片片雪花。


    藍玉抬頭看向天空,又瞧見午門外站立的一眾朝廷文武官員,不知在思索著什麽。


    平日裏,老爺子很少在下午召開大型朝會。


    而這一次卻是特意為了表彰藍玉,破例召開了朝會,對於藍玉這樣的武將而言,這是一種至高的榮譽。


    然而,藍玉卻沒有表現出太多的欣喜。


    啪啪啪,連續三聲響亮的淨鞭聲響起,伴隨著太監尖細的唱喏聲,文武百官被引導向左右兩側進入奉天殿。


    都察院的幾位禦史言官此刻已是躍躍欲試,他們瞥了藍玉一眼,仿佛在看待一個即將被判死刑的人。


    不多時,朱元璋遲遲到場。


    “開朝!” 太監高聲唿喊。


    剛剛開始朝會,朱元璋還未開口說話,都察院的禦史便已做好了上前發言的準備,但他們終究還是晚了一步。


    藍玉這時已迅速單膝跪地,大聲說道:“啟稟皇上,臣,有罪!”


    藍玉的動作之快,出乎所有人的預料。然而,他們更加驚訝的是,藍玉到底在搞什麽名堂?


    很多人都看得一頭霧水。你藍玉明明剛剛打了勝仗,為大明立下了汗馬功勞,此次根本挑不出任何過錯,既沒有虐待俘虜,也沒有侮辱蒙古妃子們。


    然而,他為何要負荊請罪?這又是唱的哪一出戲呢?


    大家麵麵相覷,而禦史台的人則感到一絲不祥的預感,原本準備說的話,此刻卻難以啟齒。朱元璋淡然地看著藍玉,笑著問道:“朕還沒封賞你呢,你就先請罪了,怎麽了?請問你犯了什麽罪?”


    藍玉滿臉愧疚地道:“臣世代深受皇恩,身處高位,未能體諒聖上的憂慮,也不能憐憫黎民百姓。”


    “臣辜負了聖上的期望,身處高位卻不知自我反省。沒能約束家中的豪奴,讓他們得以狐假虎威,仗勢欺人。”


    “臣家中的管家,打著臣的名義,在地方霸占土地,違法亂紀。盡管臣並不知情,但也應該承擔失察的責任。”


    “皇上您是最愛護百姓的,而我身為大臣,身為皇族,卻放任家人做出殘害百姓的事情,心中惶恐,臣有罪!”


    “臣家中侵占的土地有一千頃,糧食租金七千石,臣願盡數上交朝廷,不敢私自保留!”


    此話一出,那些躍躍欲試的都察院禦史頓時瞠目結舌。怎麽會這樣?藍玉怎會在這個時候想起把這些罪狀攬在自己身上?這些都是他們預先商量好用來彈劾藍玉的罪名啊!


    藍玉說完,東莞伯何榮、潁國公馮勝等人立刻相繼下跪:“臣等,也存在與藍將軍類似的情況,請皇上責罰!”


    大殿內的文武百官徹底愣住!藍玉這一招簡直是超出了常人的想象!這哪裏像是一個武將能想出來的策略?他怎麽可能在這種關鍵時刻,放棄戰功,選擇以功抵過?


    這藍玉,身後一定有個高人在指點!


    在奉天殿上的官員們都知道藍玉這些人做過的事。他們並非不想對付藍玉,隻是時機尚未成熟,況且老爺子未必會對他們動手。


    這些罪證一直捏在他們的手中,就等著何時能夠派上用場。平時他們都笑容可掬地稱兄道弟,但如果真到了藍玉出事那天,他們手中的證據就是他們升官發財的關鍵!


    朱元璋為何一直在教導朱懷如何駕馭下屬?因為這些官員們各有各的心思,他擔心朱懷掌控不住。


    大殿陷入了絕對的寂靜。朱元璋沉默地看著跪在地上的一群功勳貴族,他們都是淮西出身的武人,是從前跟著朱元璋打天下的夥伴。


    他們所做的事情,老爺子心裏跟明鏡似的,隻是現在還不想對他們采取行動。近幾年來他已經處決了不少人,自己也有些疲憊了。


    過了許久,朱元璋輕輕歎了口氣,說:“你們都是跟著咱打了一輩子仗的老兵,老臣。你們也都是窮苦出身的孩子,要是當年能吃得飽飯,誰也不會跟著咱去幹那種掉腦袋的勾當……”


    “知道你們窮怕了,這些年朕該給的都給了,田地、人口、金銀、權力,朕沒有虧待過你們。朕想著給了你們足夠的東西,你們就不必再去貪婪、去掠奪。你們剛才所說的是真是假,朕心裏自然明白,朕還沒老糊塗!”


    朱元璋語氣一轉,意味深長地說:“那就看在佛麵,暫且相信你們是真心悔過吧。”


    這句話中的“佛”指的是誰,其他人可能不清楚,但藍玉等人怎會不明白?除了朱懷,還有誰能令老爺子心軟下來?


    “藍玉,雖然你立下了赫赫戰功,但是朕卻不能再賞賜你了,此次的功績就一筆勾銷吧,你有什麽意見嗎?”


    藍玉叩頭迴答:“微臣知錯,微臣不敢有任何怨言,感謝陛下恩典!”


    站在一旁的都察院禦史此刻卻有些尷尬,他們原本已準備好了台詞,如今卻不知該如何應對。


    朱元璋看著都察院的禦史們,問道:“你們是不是有話要說?”


    都察院的禦史們個個如同喉嚨裏卡了魚刺,紛紛搖頭。


    朱元璋怒斥道:“既然如此,你們就不要這麽不懂規矩!你們整天挑這個,挑那個,在大殿上東搖西擺,踏步向前,像什麽樣子?統統扣俸祿半個月!”


    幾個禦史啞口無言,再也不敢多言。


    “退朝!”朱元璋起身離開龍椅。


    “臣等恭送陛下!”


    退出皇宮後,藍玉等人互相看了看,心中的大石頭終於落地。雖然這次損失不小,但他們此刻卻覺得無比輕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寧願被人遺忘的大明皇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火山島祝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火山島祝心並收藏大明:寧願被人遺忘的大明皇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