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洋洋自得的模樣
大明:寧願被人遺忘的大明皇孫 作者:火山島祝心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朱懷脫口而出:“難道答案是龍井?耳朵聽不見的就是聾子,沒有話說就去掉‘講’中的‘言’字,組合起來就是‘龍井’,是不是這樣?”地攤邊的婦人臉上的笑容有點尷尬了,“啊,嗯,沒錯沒錯,公子您又答對了,恭喜恭喜。”接著,第四題、第五題、第六題直至第二十九題,朱懷似乎都沒費吹灰之力就全都猜中了。
正當朱懷和朱元璋興奮地準備繼續猜謎時,地攤婦人的臉已經扭曲了,一副欲哭無淚的模樣哀求道:“大爺啊,求您了,讓您孫子別猜了,我已經虧得慘不忍睹啦!我的肉盆菜玩偶都被你們猜光了呀!”朱懷和朱元璋這時才反應過來,扭頭看向趙檀兒,隻見她全身掛滿了各式各樣的物品,爺倆不禁哈哈大笑起來。
身後的一群才子們更是驚訝得不知如何開口,瞪大眼睛看著朱懷,紛紛流露出欽佩的神情。看到地攤婦人那滿臉淒楚的表情,朱元璋微笑著說:“得了得了,姑娘別難過,我們也不是真的要這些東西,這個娃娃我們家小姐喜歡,就拿走吧,其他的東西你就自己收迴去吧。”地攤婦人顯得有些不好意思:“這……”朱懷接話道:“大爺讓你拿著你就拿著。”
婦人連忙連連道謝:“謝謝大爺,真是太感謝您了!”朱元璋笑著迴應:“不用客氣,謝什麽呢。你的生意怎麽樣啊?每天能賺多少錢?”婦人迴答:“也不能靠這個賺錢,這不是中秋了嗎,我就來應天府賺點額外收入,我家祖籍是壽州府的,好不容易趕上趟來到應天,就想著中秋節這幾天能掙點小錢迴家。”
一聽她是壽州府的人,朱元璋停下了腳步,問道:“哦,那裏的情況怎麽樣?聽說受災了,你們過得還好嗎?”婦人迴答:“多虧了皇上慈悲,我們壽州府前幾天,都已經餓得不行了,家家戶戶都想逃難,但是外麵的道路被洪水封鎖了,出不去,我們都快要絕望了。那些黑心糧商也不肯放糧,大家都餓得難以忍受。”
“幸好皇上發放了糧食,剛開始咱們還懷疑皇上做得不對,怎麽大批糧食賣那麽貴的價格,後來才知道皇上的高明之處!現在我們壽州府的所有百姓都對皇上感激涕零,是皇上給了我們活路啊!”聽了這番話,朱元璋的臉龐像是喝了幾口蜜糖一般,甜滋滋的。
他隨意一問,卻換來百姓的讚美之詞,這樣的話在他耳邊聽著,比起朝中大臣們的奏折順耳多了,可信度也更高。朱元璋看著朱懷,見他有些激動,便問道:“怎麽樣,有什麽感受?”朱懷撓撓頭,迴答:“就……很開心。”
朱元璋笑了笑,又轉向地攤婦人問道:“我們皇上懲治了那麽多商人,有人反對嗎?”婦人還未開口,旁邊一個壯漢便插話說:“洪武大爺做得對!為我們百姓出頭,我們感激還來不及呢,誰敢反對?抽不死他!”朱元璋瞬間咧嘴大笑,滿臉得意與驕傲,抬頭看向朱懷,一副洋洋自得的模樣。
朱懷撇撇嘴:“得意什麽,不知道的還以為你是皇上呢。”這位老爺子就是這樣,也不知道為什麽,總之全力支持朱元璋!
看見老爺子心頭長久積聚的愁雲在這刻消散,朱懷心裏也跟著舒暢了不少。他決定再讓老爺子高興高興。
朱懷帶著笑意向地攤夫婦問道:“聽你們這麽說,你們是很尊敬皇上嗎?”還沒等攤販夫婦迴答,後麵的才子們就扯著脖子喊道:“誰不尊敬皇上啊?”“就是!”“這話我說了算!”
朱懷實在沒想到,朱元璋的個人魅力竟然如此巨大。曆史記載中說他殺戮功臣、性格殘暴等等,可在朱懷心目中,對於朱元璋,他又何嚐不是持有同樣的看法呢?
他來自後世,很多關於朱元璋的認知,都是從史書上學來的。然而,如今在百姓心中,他們的反映和史書記載簡直是判若兩人。朱懷對此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好奇地問:“具體是怎麽迴事?”一位年紀稍大的老漢口齒伶俐地迴答:“皇上攻打應天的時候,我就在應天,我是被蒙古人統治了大半輩子的人。”
“蒙古人真不是人!連豬都不如!他們把人分成三六九等,我們漢族人在他們眼中,跟狗沒什麽區別!”說到這兒,老漢的眼眶有些泛紅,顯然是想起了那段不堪迴首的屈辱往事。“幸好,皇上打過來了。”
“皇爺爺打進應天府那年,你們這些年輕人知道我們漢族人高興成什麽樣嗎?我們恨不得把所有的糧食都獻給皇爺爺!”“你們這些年輕的娃兒們,沒見過戰亂的世道。那時候,誰管老百姓死活啊,大兵進城就是一個字——搶!”
“我經曆過蒙古人、張士誠、方國珍,哪個打進來不是搶啊?搶糧食、搶錢財、搶女人!搶了你還算是好的,要是惹怒了他們,直接一刀砍了。那就是亂世,人的性命還不如一條狗!”“可是我們洪武皇爺爺就不一樣!”老漢唾沫星子四濺地道。
“進城之後貼出了安民告示,明確規定如有膽敢搶劫百姓、騷擾百姓者,格殺勿論!皇爺爺的大軍確實是秋毫無犯,愣是一文錢都沒有搶過百姓!”
“當時街上那些讀書人都說,什麽是王者之師?這就是王者之師啊!我還記得那時的私塾先生說過,就憑這份愛民之心,得天下的一定是我們的皇上啊!”老漢敘述得聲情並茂,仿佛把所有人都帶迴了那個混亂的時代。
周圍的年輕人們聽得肅然起敬,朱懷也不例外。
他看著朱元璋,開口說道:“老頭兒,我現在總算明白你為啥那麽崇敬皇帝了。”
朱元璋笑著迴應:“我們都是從貧窮裏熬過來的,古人講得民心者得天下,這句話過去是對的,將來也不會錯!”
朱元璋的眼神堅定,看向朱懷說:“魏征曾經講過,水可以承載船隻也可以顛覆船隻,對待百姓好與壞,他們心中自有評判的標準。”朱懷讚同地點點頭:“沒錯啊。”
不論如何,今天的朱懷對朱元璋的看法再次改變,實話說,他此刻突然很期待,想見識一下朱元璋的真實麵貌,是不是真如史書上描述的那樣醜陋?據說朱元璋的臉長得像鞋拔子,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中秋節的夜晚,燈火通明,每家每戶門口都掛著紅豔豔的燈籠,仿佛在默默訴說著這個朝代正在日益興盛。
趙檀兒抱著孩子迴到了府邸。
朱懷一路相送朱元璋至大明宮前,望著那宏偉壯觀的宮牆,朱懷既感到敬畏又心生向往。朱元璋看到朱懷充滿期待的樣子,笑著問:“怎麽了,你想進去瞧瞧嗎?”
朱懷點點頭:“有點想,畢竟這裏是大明皇宮,這輩子如果不參加科舉考試,恐怕就沒機會進來了。”朱元璋淡然一笑:“我不需要你參加科舉考試,你知道科舉考試考的是什麽嗎?”“啊?當然是考官兒啊。”
朱元璋搖搖頭:“不對,科舉考試,考的是他們的忠君愛國之心,考的是他們的思想觀念,曆經千辛萬苦後,他們會把忠君二字深深地刻在心裏!這就是大明科舉存在的原因!可能在唐朝時期,科舉是為了打破世家對人才的壟斷,但在咱們大明,科舉考試一定要考察學生的忠君思想,隻有這樣的學子,朝廷才會任用,並且能夠放心地任用!”朱元璋意味深長地看著朱懷:“所以我才不要你去考,你考這個沒什麽用,反而會埋沒了你的才華,你就跟著我身邊好好學,我覺得合適,一定不會虧待你的。”朱懷撓了撓頭,一臉困惑。
朱元璋微笑著說:“行了,今天不帶你進去了,過幾天我疏通疏通關係,帶你去皇宮裏轉轉!”朱懷驚訝地看著朱元璋:“這個也能疏通關係啊?”
朱元璋瞪了他一眼:“廢話!你是大英雄,救下了壽州府幾十萬百姓的大英雄,去皇宮一趟有什麽不可以?誰能攔得住你呢?那豈不是缺德嗎?咱們大明可沒有缺德的君主!”朱懷興奮地點點頭:“那太好了!”
向朱元璋揮揮手告別,朱懷轉身離去,緊握雙拳,滿懷興奮。
朱元璋看著朱懷遠去的背影,微微一笑:“傻小子,這副臭脾氣的樣子!”
朱懷滿心歡喜地迴到家中,臉上洋溢著期待的笑容。
大明皇宮啊!明代的權力中心!不知道裏麵到底是什麽樣子呢?“爺爺,您可算是迴來了。”馬三寶急匆匆地出來迎接朱懷。
朱懷點點頭:“是啊,怎麽了,有事嗎?”
馬三寶迴答:“今天吏部尚書家的管家,在府上等了您一晚上,沒等到您,剛剛才離開不久,留下了一封信。”“哦,拿給我看看。”
馬三寶立刻將信件遞給朱懷。
朱懷看過信後,感到有些疑惑。
原來這是詹徽邀請自己明天去他府上做客的請柬,而且信上提到不隻是邀請了自己,還邀請了占城國的使者,以及今年秋天科舉的新科舉人。
詹徽是今年南直隸鄉試的主考官,所有考中的舉子都是他的門生,邀請他們自然沒有什麽問題。占城國的接待工作也正是由詹徽負責,邀請他們也在情理之中。
可是自己又是怎麽迴事呢?為什麽會邀請自己呢?這似乎不太符合常理啊。
朱懷想不通,不過很快就釋然了。
大概是因為壽州府那次危機過去了,他們是借此機會感謝自己吧?
但是人家身為一品二品的吏部尚書,有必要如此禮賢下士嗎?更何況自己隻是一名商人。
這真是太奇怪了。
詹徽此舉,不像感激,倒像是要拉攏自己?
想不明白朱懷也就不再糾結這個問題了,畢竟對方是吏部尚書,不去也不行。“好了,我知道了。”
朱懷對馬三寶說完,就迴去洗澡睡覺了。
第二天清晨,朱懷早早起床,梳洗完畢,吃過早餐後,便出門而去。
吏部尚書詹徽舉辦的鹿鳴宴設在雨花別苑。
朱懷並不是那種嬌氣之人,他沒有選擇乘坐軟轎,而是騎上了藍玉贈送的千裏之外而來的汗血寶馬,很快便來到了雨花別苑。
剛把馬匹交給仆人,恰好碰到黃子澄邁步走來,他身邊還有一位學士,名叫齊泰。
黃子澄看到朱懷,不禁皺起眉頭,說:“這個地方可不是你這種商人應該來的,趕快離開。”禮尚往來。
自從朱懷穿越到這個世界後,盡量對所有人都保持溫和謙遜的態度,但這並不意味著在別人對自己冷嘲熱諷的時候,他還必須笑臉相迎。朱懷麵帶冷笑地看著黃子澄,反問道:“為什麽這個地方我不能來?”
黃子澄譏諷地笑道:“你可知道,這是誰家的宅子?這是百官之首——吏部尚書詹徽詹大人的宅院!”
朱懷點點頭。
黃子澄接著說:“那你又是否清楚,今日這裏正在舉辦什麽活動?是新科舉人聚會的鹿鳴宴,還有接待占城國使臣的國宴。”
“你一個商人,這兩件事哪一件跟你扯得上關係?快點離開,別逾矩觸犯規矩!”朱懷平靜地說:“你以為我是樂意來的嗎?其實是詹大人邀請我來的。”
“胡說八道!”
正當朱懷和朱元璋興奮地準備繼續猜謎時,地攤婦人的臉已經扭曲了,一副欲哭無淚的模樣哀求道:“大爺啊,求您了,讓您孫子別猜了,我已經虧得慘不忍睹啦!我的肉盆菜玩偶都被你們猜光了呀!”朱懷和朱元璋這時才反應過來,扭頭看向趙檀兒,隻見她全身掛滿了各式各樣的物品,爺倆不禁哈哈大笑起來。
身後的一群才子們更是驚訝得不知如何開口,瞪大眼睛看著朱懷,紛紛流露出欽佩的神情。看到地攤婦人那滿臉淒楚的表情,朱元璋微笑著說:“得了得了,姑娘別難過,我們也不是真的要這些東西,這個娃娃我們家小姐喜歡,就拿走吧,其他的東西你就自己收迴去吧。”地攤婦人顯得有些不好意思:“這……”朱懷接話道:“大爺讓你拿著你就拿著。”
婦人連忙連連道謝:“謝謝大爺,真是太感謝您了!”朱元璋笑著迴應:“不用客氣,謝什麽呢。你的生意怎麽樣啊?每天能賺多少錢?”婦人迴答:“也不能靠這個賺錢,這不是中秋了嗎,我就來應天府賺點額外收入,我家祖籍是壽州府的,好不容易趕上趟來到應天,就想著中秋節這幾天能掙點小錢迴家。”
一聽她是壽州府的人,朱元璋停下了腳步,問道:“哦,那裏的情況怎麽樣?聽說受災了,你們過得還好嗎?”婦人迴答:“多虧了皇上慈悲,我們壽州府前幾天,都已經餓得不行了,家家戶戶都想逃難,但是外麵的道路被洪水封鎖了,出不去,我們都快要絕望了。那些黑心糧商也不肯放糧,大家都餓得難以忍受。”
“幸好皇上發放了糧食,剛開始咱們還懷疑皇上做得不對,怎麽大批糧食賣那麽貴的價格,後來才知道皇上的高明之處!現在我們壽州府的所有百姓都對皇上感激涕零,是皇上給了我們活路啊!”聽了這番話,朱元璋的臉龐像是喝了幾口蜜糖一般,甜滋滋的。
他隨意一問,卻換來百姓的讚美之詞,這樣的話在他耳邊聽著,比起朝中大臣們的奏折順耳多了,可信度也更高。朱元璋看著朱懷,見他有些激動,便問道:“怎麽樣,有什麽感受?”朱懷撓撓頭,迴答:“就……很開心。”
朱元璋笑了笑,又轉向地攤婦人問道:“我們皇上懲治了那麽多商人,有人反對嗎?”婦人還未開口,旁邊一個壯漢便插話說:“洪武大爺做得對!為我們百姓出頭,我們感激還來不及呢,誰敢反對?抽不死他!”朱元璋瞬間咧嘴大笑,滿臉得意與驕傲,抬頭看向朱懷,一副洋洋自得的模樣。
朱懷撇撇嘴:“得意什麽,不知道的還以為你是皇上呢。”這位老爺子就是這樣,也不知道為什麽,總之全力支持朱元璋!
看見老爺子心頭長久積聚的愁雲在這刻消散,朱懷心裏也跟著舒暢了不少。他決定再讓老爺子高興高興。
朱懷帶著笑意向地攤夫婦問道:“聽你們這麽說,你們是很尊敬皇上嗎?”還沒等攤販夫婦迴答,後麵的才子們就扯著脖子喊道:“誰不尊敬皇上啊?”“就是!”“這話我說了算!”
朱懷實在沒想到,朱元璋的個人魅力竟然如此巨大。曆史記載中說他殺戮功臣、性格殘暴等等,可在朱懷心目中,對於朱元璋,他又何嚐不是持有同樣的看法呢?
他來自後世,很多關於朱元璋的認知,都是從史書上學來的。然而,如今在百姓心中,他們的反映和史書記載簡直是判若兩人。朱懷對此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好奇地問:“具體是怎麽迴事?”一位年紀稍大的老漢口齒伶俐地迴答:“皇上攻打應天的時候,我就在應天,我是被蒙古人統治了大半輩子的人。”
“蒙古人真不是人!連豬都不如!他們把人分成三六九等,我們漢族人在他們眼中,跟狗沒什麽區別!”說到這兒,老漢的眼眶有些泛紅,顯然是想起了那段不堪迴首的屈辱往事。“幸好,皇上打過來了。”
“皇爺爺打進應天府那年,你們這些年輕人知道我們漢族人高興成什麽樣嗎?我們恨不得把所有的糧食都獻給皇爺爺!”“你們這些年輕的娃兒們,沒見過戰亂的世道。那時候,誰管老百姓死活啊,大兵進城就是一個字——搶!”
“我經曆過蒙古人、張士誠、方國珍,哪個打進來不是搶啊?搶糧食、搶錢財、搶女人!搶了你還算是好的,要是惹怒了他們,直接一刀砍了。那就是亂世,人的性命還不如一條狗!”“可是我們洪武皇爺爺就不一樣!”老漢唾沫星子四濺地道。
“進城之後貼出了安民告示,明確規定如有膽敢搶劫百姓、騷擾百姓者,格殺勿論!皇爺爺的大軍確實是秋毫無犯,愣是一文錢都沒有搶過百姓!”
“當時街上那些讀書人都說,什麽是王者之師?這就是王者之師啊!我還記得那時的私塾先生說過,就憑這份愛民之心,得天下的一定是我們的皇上啊!”老漢敘述得聲情並茂,仿佛把所有人都帶迴了那個混亂的時代。
周圍的年輕人們聽得肅然起敬,朱懷也不例外。
他看著朱元璋,開口說道:“老頭兒,我現在總算明白你為啥那麽崇敬皇帝了。”
朱元璋笑著迴應:“我們都是從貧窮裏熬過來的,古人講得民心者得天下,這句話過去是對的,將來也不會錯!”
朱元璋的眼神堅定,看向朱懷說:“魏征曾經講過,水可以承載船隻也可以顛覆船隻,對待百姓好與壞,他們心中自有評判的標準。”朱懷讚同地點點頭:“沒錯啊。”
不論如何,今天的朱懷對朱元璋的看法再次改變,實話說,他此刻突然很期待,想見識一下朱元璋的真實麵貌,是不是真如史書上描述的那樣醜陋?據說朱元璋的臉長得像鞋拔子,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中秋節的夜晚,燈火通明,每家每戶門口都掛著紅豔豔的燈籠,仿佛在默默訴說著這個朝代正在日益興盛。
趙檀兒抱著孩子迴到了府邸。
朱懷一路相送朱元璋至大明宮前,望著那宏偉壯觀的宮牆,朱懷既感到敬畏又心生向往。朱元璋看到朱懷充滿期待的樣子,笑著問:“怎麽了,你想進去瞧瞧嗎?”
朱懷點點頭:“有點想,畢竟這裏是大明皇宮,這輩子如果不參加科舉考試,恐怕就沒機會進來了。”朱元璋淡然一笑:“我不需要你參加科舉考試,你知道科舉考試考的是什麽嗎?”“啊?當然是考官兒啊。”
朱元璋搖搖頭:“不對,科舉考試,考的是他們的忠君愛國之心,考的是他們的思想觀念,曆經千辛萬苦後,他們會把忠君二字深深地刻在心裏!這就是大明科舉存在的原因!可能在唐朝時期,科舉是為了打破世家對人才的壟斷,但在咱們大明,科舉考試一定要考察學生的忠君思想,隻有這樣的學子,朝廷才會任用,並且能夠放心地任用!”朱元璋意味深長地看著朱懷:“所以我才不要你去考,你考這個沒什麽用,反而會埋沒了你的才華,你就跟著我身邊好好學,我覺得合適,一定不會虧待你的。”朱懷撓了撓頭,一臉困惑。
朱元璋微笑著說:“行了,今天不帶你進去了,過幾天我疏通疏通關係,帶你去皇宮裏轉轉!”朱懷驚訝地看著朱元璋:“這個也能疏通關係啊?”
朱元璋瞪了他一眼:“廢話!你是大英雄,救下了壽州府幾十萬百姓的大英雄,去皇宮一趟有什麽不可以?誰能攔得住你呢?那豈不是缺德嗎?咱們大明可沒有缺德的君主!”朱懷興奮地點點頭:“那太好了!”
向朱元璋揮揮手告別,朱懷轉身離去,緊握雙拳,滿懷興奮。
朱元璋看著朱懷遠去的背影,微微一笑:“傻小子,這副臭脾氣的樣子!”
朱懷滿心歡喜地迴到家中,臉上洋溢著期待的笑容。
大明皇宮啊!明代的權力中心!不知道裏麵到底是什麽樣子呢?“爺爺,您可算是迴來了。”馬三寶急匆匆地出來迎接朱懷。
朱懷點點頭:“是啊,怎麽了,有事嗎?”
馬三寶迴答:“今天吏部尚書家的管家,在府上等了您一晚上,沒等到您,剛剛才離開不久,留下了一封信。”“哦,拿給我看看。”
馬三寶立刻將信件遞給朱懷。
朱懷看過信後,感到有些疑惑。
原來這是詹徽邀請自己明天去他府上做客的請柬,而且信上提到不隻是邀請了自己,還邀請了占城國的使者,以及今年秋天科舉的新科舉人。
詹徽是今年南直隸鄉試的主考官,所有考中的舉子都是他的門生,邀請他們自然沒有什麽問題。占城國的接待工作也正是由詹徽負責,邀請他們也在情理之中。
可是自己又是怎麽迴事呢?為什麽會邀請自己呢?這似乎不太符合常理啊。
朱懷想不通,不過很快就釋然了。
大概是因為壽州府那次危機過去了,他們是借此機會感謝自己吧?
但是人家身為一品二品的吏部尚書,有必要如此禮賢下士嗎?更何況自己隻是一名商人。
這真是太奇怪了。
詹徽此舉,不像感激,倒像是要拉攏自己?
想不明白朱懷也就不再糾結這個問題了,畢竟對方是吏部尚書,不去也不行。“好了,我知道了。”
朱懷對馬三寶說完,就迴去洗澡睡覺了。
第二天清晨,朱懷早早起床,梳洗完畢,吃過早餐後,便出門而去。
吏部尚書詹徽舉辦的鹿鳴宴設在雨花別苑。
朱懷並不是那種嬌氣之人,他沒有選擇乘坐軟轎,而是騎上了藍玉贈送的千裏之外而來的汗血寶馬,很快便來到了雨花別苑。
剛把馬匹交給仆人,恰好碰到黃子澄邁步走來,他身邊還有一位學士,名叫齊泰。
黃子澄看到朱懷,不禁皺起眉頭,說:“這個地方可不是你這種商人應該來的,趕快離開。”禮尚往來。
自從朱懷穿越到這個世界後,盡量對所有人都保持溫和謙遜的態度,但這並不意味著在別人對自己冷嘲熱諷的時候,他還必須笑臉相迎。朱懷麵帶冷笑地看著黃子澄,反問道:“為什麽這個地方我不能來?”
黃子澄譏諷地笑道:“你可知道,這是誰家的宅子?這是百官之首——吏部尚書詹徽詹大人的宅院!”
朱懷點點頭。
黃子澄接著說:“那你又是否清楚,今日這裏正在舉辦什麽活動?是新科舉人聚會的鹿鳴宴,還有接待占城國使臣的國宴。”
“你一個商人,這兩件事哪一件跟你扯得上關係?快點離開,別逾矩觸犯規矩!”朱懷平靜地說:“你以為我是樂意來的嗎?其實是詹大人邀請我來的。”
“胡說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