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芫畫的瓷碗圖紙、都是按照前世的火鍋店,類似各種裝青菜的深口圓碗,裝羊肉卷的長碟之類的,這樣燒製出來、比現下單一的圓蹀要有特色一點。


    而冷記鮮撈,就是冷芫給即將要開業的火鍋店起的名字。


    等將碗碟定好,之後就是特製的桌椅板凳,以及涮火鍋要用的鍋具。


    冷芫一一先去了村裏的楚木匠家裏,以及鎮上的鐵匠鋪子,將自己的要求以及畫好的圖紙,都交給了他們讓他們趕工。


    之後她又找人忙著裝修鋪麵,忙的可謂是腳打後腦勺。


    特別是在這個期間,趕上家裏的秋收、一家人忙的真可謂是團團轉。


    因為當時冷家是聽了冷芫的,用了育苗插秧的法子種植的水稻。


    所以早些天在收水稻之前,就有好些的村民、站在冷家的田埂上對比,究竟是按照他們傳統的方法、種植的水稻畝產高,還是冷芫所用的這個、他們少有聽聞育苗插秧的法子的畝產高。


    因此這天在曬穀場上,冷家用脫穀機將收來的稻子脫粒時,曬穀場上連同藍村長以及村裏的幾個老者,皆是七嘴八舌圍滿了村民。


    “怎麽樣怎麽樣,究竟是那個畝產高啊?”


    後來的村民圍站在最後,看不清前麵的情況,不由得發問。


    “別急別急、大家都別著急,一畝地的稻子還沒脫完呢,不過瞧著冷家這稻穗的顆粒好像是更飽滿些。”


    “對對對,我之前也發現了,冷家的稻穗不但顆粒飽滿,就連稻秧都比別家長的要高壯,可見這育苗插秧法真的可行啊!”


    “誰說不是呢,播種的時候都是一起種的,冷家這秧苗一開始就比咱們長的好,這收成肯定就是差不了。”


    “哎、話也不能這樣說啊,萬一就隻是秧苗長的壯呢。”


    人群中有人麵露期待、誇讚著冷家,就有人持反對意見


    “是啊是啊,咱們都祖祖輩輩種了幾十年的田地,靠的都是勤打理勤施肥、這莊稼的收成才能長的好。


    怎麽可能隨隨便便想個主意,就能將莊稼增產,這不就是鬧著玩嘛?”


    “就是就是,我看這冷家就是想出風頭,以為靠著狗屎運、做些小生意能掙錢,還以為種莊稼也是那麽隨隨便便的事情?”


    人群裏什麽樣的聲音都有,有人抱著看笑話嘲諷的心態,亦有人抱著期待。


    畢竟若是改變種植方法,真就能增產、這對他們老百姓來說,那可是天大的好事呢!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等冷恂他們將一畝地的稻穗脫完粒後。


    冷老爺子和藍村長,就招唿著幾個漢子幫著將剛脫粒的稻子小心的裝進袋子,然後滿懷期待的上稱去稱,惹的圍觀眾村民紛紛探頭去看。


    “多少斤、多少斤啊?”


    “是啊是啊,若是真能增產,這可是天大喜的事啊!”


    眾人激動的心顫抖的手,緊緊瞄著那秤稈上的斤兩,都快盯成了鬥雞眼。


    然後這不稱還好、一稱竟然發現,冷家這畝地的產量,竟然比他們往年平均的重量還要高個二十多斤。


    平常他們種植的水稻,畝產大多都在一兩百斤左右,好些的也能到二百五、甚至三百斤。


    而往年按照平均值算,畝產應該在二百二到二百三之間。


    但冷家的畝產卻達到驚人的二百五十多斤,而且要知道、冷家用的還不是上等的良田。


    若是平常冷家這田地的收成,若是能有個二百一十斤,就已經屬於高產了,而現下可是足足高出了一大截,四十多斤呢。


    瞬間圍觀的村民皆震驚的合不攏嘴,一畝地能增產個四十斤,雖然不算多、卻也不少,特別是幾畝地累計下來,那可不是個小數目。


    而有了這四十斤或許就能多養一個人,家裏人也能多吃一口飯。


    同樣的種田,同樣的打理莊稼,別人家的畝產比你高個四十多斤,想想都要羨慕嫉妒恨了。


    是以反應過來的村民,紛紛向冷家討教育苗插秧的種植方法。


    冷芫見狀,也沒有打算藏私的想法,畢竟都是一個村裏的人,又都是莊稼人,一年到頭伺候著莊稼,都最懂靠種田吃飯的不易。


    而每年若是能風調雨順,莊稼增產、便是對農民最大的迴報。


    因此一時間冷家的門檻簡直都要被踏破了,弄得冷芫和她爺爺以及他爹,不得不開個教課班,將眾多的村民們集中在一起教學。


    其實法子什麽的都很簡單,冷老爺子和冷恂就能講的明白,由藍村長在旁輔助,冷芫直接就開溜了。


    正是豐收的季節,冷芫也不舍得閑著,帶上私塾裏放農忙假的冷懷冷蒼冷芪,以及冷荷冷佳人幾人,還有大黃大黑二黑,不是上山采蘑菇、就是去撿板栗,以及各種類的山貨。


    他們就如囤貨過冬的小鬆鼠般,一籮筐一籮筐的山貨,往家裏一點一點的搬,別提有多開心了。


    而這天下午,冷芫往後院裏溜達了一圈,看著之前種植的一大片紅薯,此時的藤蔓已經枯黃過半了。


    她之前也沒有種植過紅薯,這個時代好像除了聽商隊的人提過,嶺南有過這種作物外,但因為交通不便、傳播不普及,在其他地方鮮少能見到的。


    因此冷芫種的這些紅薯,因為沒有摸清收成的時間,加之又太忙,所以就一直拖到現在還沒有收。


    而眼下秋收正好又有時間,冷芫就趕緊叫來她爹娘以及她小叔大哥他們,都過來幫忙挖紅薯。


    就連冷慷以及陳月淑、聽說冷芫種植的是沒見過的作物,都紛紛過來湊熱鬧看看能不能幫著上什麽忙。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小小街市早餐鋪,養家又致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鵝並收藏小小街市早餐鋪,養家又致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