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芙蓉卷
小小街市早餐鋪,養家又致富 作者:青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美味佳肴有美味佳肴的好,小吃也有小吃的美味,天賦異稟這事兒,還得老天爺說的才算。”
許是看出些什麽的古隱,也在旁邊附和出聲。
憑著他的聰明,自是早就發現了冷芫異於常人的聰慧,不然他現在也不會住在冷家。
說說鬧鬧,一頓晚飯眾人吃的很是滿足。
飯後張翠娘拉住了女兒,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芫丫頭、這卷饃味道好又稀奇,若是在咱們鋪子裏售賣,肯定會大受歡迎的。”
張翠娘激動的情緒溢於言表,自從家裏做生意後,簡直打開了她商業頭腦的任督二脈。
“芫丫頭,你覺得怎麽樣。”
冷芫也早有想法,自是點頭同意。
因此第二天一早,她將昨天沉澱的麵漿糊,一一都做成了卷饃皮,之後又去了鐵匠鋪子,單買了一口鐵鍋,用來煮卷饃的餡料。
早市是趕不及了,將所有東西差不多準備好後,眼看就要到午市了。
因此今天來冷家小食鋪,吃午飯的食客,就看到平常打飯的櫃台邊,又另外擺了一個櫃台,以及支起的大鍋裏,正熱氣騰騰的煮著什麽。
“哎,這又是什麽新吃食啊?”
不解的食客紛紛出聲詢問,劉嬸子幾人見狀,就一一上前給他們解釋。
早在還沒上客人之前,冷芫就給鋪子做工的嬸子們,一人卷了一個卷饃,並告知了吃法,以及味道之類的介紹。
而卷饃又有芙蓉卷之名,冷芫就以這個名字定名,統一售賣。
因此嬸子們,現在解釋的頭頭是道,將味道口感又形容的精準到位,直令人不斷的吞咽著口水。
食客本就饑腸轆轆,現下又被饞的不行,當下紛紛排起長隊購買。
“形容的那麽好吃,我倒要試試這個芙蓉卷的味道,究竟是個怎麽樣的?”
“是啊是啊,我也好奇的緊呢。今天本來是想吃蒜苗迴鍋肉蓋飯的,現下卻又被這什麽芙蓉卷吸引,實在難以決著啊。”
“誰說不是呢,我最怕做決定了,可是冷記的吃食,卻又是個個好吃,每個都想嚐嚐看。
但每天卻又糾結吃什麽,真真是苦惱不已啊。”
“你說的是大實話,我真是感同身受。我從四天前、就開始吃口水雞蓋澆飯,每天都說明日要換一種蓋澆飯。
卻次次不知要選什麽蓋澆飯,最後又舍不得口水雞。”
排隊的人議論紛紛,前頭的第一個食客,卻有些犯了難。
“這位食客,請問你的芙蓉卷加不加雞蛋,能不能吃辣?要不要蒜泥?”
冷芫和冷愫兩人今天、負責守在芙蓉卷櫃台,因此現下低聲詢問客人的喜好。
“這…有什麽區別?”
冷芫笑答:“芙蓉卷不加雞蛋五文錢,加雞蛋七文錢一個。”
“那我要不加蛋的,多放辣椒、不加蒜。”
客人很快做好了決定,將銅板遞了過去。
“好嘞。”
負責卷芙蓉卷的冷愫,上手很快卷好一個,之後用裁剪好的油紙,包住底部,最後芙蓉卷的尖尖又靈魂的蘸了蘸鍋內的湯汁。
“好了,客官你拿好,可以直接就這樣吃。”
那食客新奇接過,迫不及待的從頂部的尖尖咬了一口,隻覺入口麵皮軟糯有韌勁,湯汁鹹香微辣。
再之後能咬到的餡料,皆是一口一口味道,簡直好吃的停不下來。
圍觀食客見他吃的狼吞虎咽,又被饞的不行,紛紛又排起長龍,生意那是接連不斷的好,準備好的食材才沒過多久,就紛紛告罄了。
冷芫見芙蓉卷這麽受歡迎,想著天氣熱,之後又推出了,用涼皮作皮,卷入各類蔬菜作料的越南小卷粉。
夏天天熱,用冰冰涼涼的涼皮,卷入爽口的青菜,再配上秘製的小料汁,真是格外的舒爽,瞬間風靡了好一陣子呢。
*
等又過了幾日,鋪子裏的生意和建蓋作坊的工程,都在穩步推進中後。
冷芫就得忙活,要送冷懷冷蒼和冷芪,去私塾讀書的事情。
因此這天早市收工後,冷詢和張翠娘便領著孩子們,帶上提前備好的禮,以及束修銀子,前往私塾而去。
葫蘆鎮上一共有兩家私塾,一家是有錢有功名所去的廬山學院。
一家則是寒門學子所去的,青山私塾。
冷家選擇的自然是青山私塾,等到了地方後,冷芫和她娘等在門口。
冷恂則帶著一個弟弟,和兩個兒子,由著門童的指引進去了私塾。
私塾裏都是男子,輕易不讓女子進門。
因此張翠娘焦心的等在門外,不住的邊搓著手,邊來迴的走個不停。
“娘,你別擔心,小叔大哥小弟他們定能進的。”
冷芫不單是對他們有信心,更是對給他們開蒙的古隱有信心。
古隱的才學自不必說,讀書識字小叔三人以前隻是沒接觸過,但自從古隱給他們三人開蒙後,三人不說一點就通,自少古隱所教的,他們皆能勤能補拙的跟上。
特別是小弟冷芪人機靈又聰明,還很好學,妥妥是個讀書的好料子。
“唉,我就是緊張啊。”
張翠娘一會兒擔心,夫子嫌棄懷哥兒和蒼小子年歲大,私塾裏不肯收,一會兒又怕夫子不滿意……反正就是胡思亂想個不停。
母女兩人焦心的在門外等了幾刻鍾,冷恂幾人才從裏麵出來。
見他們麵上都是一副如釋重負的表情,冷芫心下安了七八分。
果然下一秒,出來的幾人便興奮的衝他們招了招手。
“進了進了,夫子說讓我們明天就來讀書呢。”
冷懷三人開心不已,旁邊的冷恂也笑著開口。
“這迴咱家,可得要多謝古夫子,給小懷蒼哥兒他們啟蒙,不然還真沒這麽容易進私塾呢。”
原是私塾夫子覺得,冷懷冷蒼年歲稍大,又見他們穿著樸素,就好心提了提若是一家共三個讀書人,這往後的日子怕是不好過。
而且兩個大的孩子,都已經定了性,可能耗費大量的銀錢,讀書也很難讀出個名堂,還不如專供最小的孩子讀書,家裏也能減輕壓力些。
夫子也是好心為他們考慮,雖說讀書重要,可前提也得要家裏人能吃飽飯,量力而行不是。
隻是夫子不知道的是,冷家人就隻是穿著十分的樸素,現在的家境並不窮苦,反正供三個孩子讀書還是綽綽有餘的。
許是看出些什麽的古隱,也在旁邊附和出聲。
憑著他的聰明,自是早就發現了冷芫異於常人的聰慧,不然他現在也不會住在冷家。
說說鬧鬧,一頓晚飯眾人吃的很是滿足。
飯後張翠娘拉住了女兒,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芫丫頭、這卷饃味道好又稀奇,若是在咱們鋪子裏售賣,肯定會大受歡迎的。”
張翠娘激動的情緒溢於言表,自從家裏做生意後,簡直打開了她商業頭腦的任督二脈。
“芫丫頭,你覺得怎麽樣。”
冷芫也早有想法,自是點頭同意。
因此第二天一早,她將昨天沉澱的麵漿糊,一一都做成了卷饃皮,之後又去了鐵匠鋪子,單買了一口鐵鍋,用來煮卷饃的餡料。
早市是趕不及了,將所有東西差不多準備好後,眼看就要到午市了。
因此今天來冷家小食鋪,吃午飯的食客,就看到平常打飯的櫃台邊,又另外擺了一個櫃台,以及支起的大鍋裏,正熱氣騰騰的煮著什麽。
“哎,這又是什麽新吃食啊?”
不解的食客紛紛出聲詢問,劉嬸子幾人見狀,就一一上前給他們解釋。
早在還沒上客人之前,冷芫就給鋪子做工的嬸子們,一人卷了一個卷饃,並告知了吃法,以及味道之類的介紹。
而卷饃又有芙蓉卷之名,冷芫就以這個名字定名,統一售賣。
因此嬸子們,現在解釋的頭頭是道,將味道口感又形容的精準到位,直令人不斷的吞咽著口水。
食客本就饑腸轆轆,現下又被饞的不行,當下紛紛排起長隊購買。
“形容的那麽好吃,我倒要試試這個芙蓉卷的味道,究竟是個怎麽樣的?”
“是啊是啊,我也好奇的緊呢。今天本來是想吃蒜苗迴鍋肉蓋飯的,現下卻又被這什麽芙蓉卷吸引,實在難以決著啊。”
“誰說不是呢,我最怕做決定了,可是冷記的吃食,卻又是個個好吃,每個都想嚐嚐看。
但每天卻又糾結吃什麽,真真是苦惱不已啊。”
“你說的是大實話,我真是感同身受。我從四天前、就開始吃口水雞蓋澆飯,每天都說明日要換一種蓋澆飯。
卻次次不知要選什麽蓋澆飯,最後又舍不得口水雞。”
排隊的人議論紛紛,前頭的第一個食客,卻有些犯了難。
“這位食客,請問你的芙蓉卷加不加雞蛋,能不能吃辣?要不要蒜泥?”
冷芫和冷愫兩人今天、負責守在芙蓉卷櫃台,因此現下低聲詢問客人的喜好。
“這…有什麽區別?”
冷芫笑答:“芙蓉卷不加雞蛋五文錢,加雞蛋七文錢一個。”
“那我要不加蛋的,多放辣椒、不加蒜。”
客人很快做好了決定,將銅板遞了過去。
“好嘞。”
負責卷芙蓉卷的冷愫,上手很快卷好一個,之後用裁剪好的油紙,包住底部,最後芙蓉卷的尖尖又靈魂的蘸了蘸鍋內的湯汁。
“好了,客官你拿好,可以直接就這樣吃。”
那食客新奇接過,迫不及待的從頂部的尖尖咬了一口,隻覺入口麵皮軟糯有韌勁,湯汁鹹香微辣。
再之後能咬到的餡料,皆是一口一口味道,簡直好吃的停不下來。
圍觀食客見他吃的狼吞虎咽,又被饞的不行,紛紛又排起長龍,生意那是接連不斷的好,準備好的食材才沒過多久,就紛紛告罄了。
冷芫見芙蓉卷這麽受歡迎,想著天氣熱,之後又推出了,用涼皮作皮,卷入各類蔬菜作料的越南小卷粉。
夏天天熱,用冰冰涼涼的涼皮,卷入爽口的青菜,再配上秘製的小料汁,真是格外的舒爽,瞬間風靡了好一陣子呢。
*
等又過了幾日,鋪子裏的生意和建蓋作坊的工程,都在穩步推進中後。
冷芫就得忙活,要送冷懷冷蒼和冷芪,去私塾讀書的事情。
因此這天早市收工後,冷詢和張翠娘便領著孩子們,帶上提前備好的禮,以及束修銀子,前往私塾而去。
葫蘆鎮上一共有兩家私塾,一家是有錢有功名所去的廬山學院。
一家則是寒門學子所去的,青山私塾。
冷家選擇的自然是青山私塾,等到了地方後,冷芫和她娘等在門口。
冷恂則帶著一個弟弟,和兩個兒子,由著門童的指引進去了私塾。
私塾裏都是男子,輕易不讓女子進門。
因此張翠娘焦心的等在門外,不住的邊搓著手,邊來迴的走個不停。
“娘,你別擔心,小叔大哥小弟他們定能進的。”
冷芫不單是對他們有信心,更是對給他們開蒙的古隱有信心。
古隱的才學自不必說,讀書識字小叔三人以前隻是沒接觸過,但自從古隱給他們三人開蒙後,三人不說一點就通,自少古隱所教的,他們皆能勤能補拙的跟上。
特別是小弟冷芪人機靈又聰明,還很好學,妥妥是個讀書的好料子。
“唉,我就是緊張啊。”
張翠娘一會兒擔心,夫子嫌棄懷哥兒和蒼小子年歲大,私塾裏不肯收,一會兒又怕夫子不滿意……反正就是胡思亂想個不停。
母女兩人焦心的在門外等了幾刻鍾,冷恂幾人才從裏麵出來。
見他們麵上都是一副如釋重負的表情,冷芫心下安了七八分。
果然下一秒,出來的幾人便興奮的衝他們招了招手。
“進了進了,夫子說讓我們明天就來讀書呢。”
冷懷三人開心不已,旁邊的冷恂也笑著開口。
“這迴咱家,可得要多謝古夫子,給小懷蒼哥兒他們啟蒙,不然還真沒這麽容易進私塾呢。”
原是私塾夫子覺得,冷懷冷蒼年歲稍大,又見他們穿著樸素,就好心提了提若是一家共三個讀書人,這往後的日子怕是不好過。
而且兩個大的孩子,都已經定了性,可能耗費大量的銀錢,讀書也很難讀出個名堂,還不如專供最小的孩子讀書,家裏也能減輕壓力些。
夫子也是好心為他們考慮,雖說讀書重要,可前提也得要家裏人能吃飽飯,量力而行不是。
隻是夫子不知道的是,冷家人就隻是穿著十分的樸素,現在的家境並不窮苦,反正供三個孩子讀書還是綽綽有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