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廂杜長蘭向村人詢問芳娘一家的情況,雖然村長極力遮掩,但杜長蘭從中提煉出關鍵信息,芳娘家的男人跑了,留下孤兒寡母勉力支撐,也沒個叔伯相幫。
若是之後官府征糧,這一家子怕是沒了活路。
而如芳娘一家艱難的,絕非個例。杜長蘭朝村裏去,心中思索對策。
半個時辰後,知州一行人離去,村長維持許久的笑臉終於垮了,「行了,都迴罷,迴罷。」
芳娘領著兒女朝家去,天上的日頭仍然兇猛,可她一顆心嘭嘭直跳,敲擊著懷中沉甸甸的救命錢。
那位莫護衛離開時偷偷給她塞了五兩銀子。這筆錢不但能幫他們撐過稅收,還能給他們一家人添置口糧。
真是天不絕人。
迴到家後,芳娘一把攬過大兒子,將他緊緊抱住:「大郎,娘的福星喔。」
若非大郎及時找來令她歇了心思。否則知州來時,豈不撞個正著,屆時她死幾次都挽不迴兒女的聲譽,更別說莫護衛贈銀了。
一念之差,天上地下。
杜長蘭敏銳察覺到莫十七的好心情,見她騎著馬一晃一晃,像隻搖擺的小船,杜長蘭忍俊不禁。
其他人的心情就比莫十七複雜糾結多了,尤其以杜長蘭從村中挑選的讀書人為最,一共十五人,僅有一名秀才,兩名童生,其他的不過是能認會寫罷了。
他們進入知州府衙後,杜長蘭在平日書吏當值的對麵劃了一塊地方給十來人辦公用。
杜長蘭命令辛起照顧這群人的衣食起居,叮囑他們有事可通過辛起直報。
眾人麵麵相覷:「杜知州看上去不像玩笑。」
何秀才若有所思,他看著那堵隔絕他們與知州府書吏的圍牆,心中生起一個荒謬的想法。
若真是如此,杜知州也太大膽了。
次日,知州府的書吏「病」了一大片,鄭同知也一副病殃殃的模樣來告罪,杜長蘭十分爽快允了對方病假。扭頭命人在府外告示牆張貼聘吏告示。
不到一刻鍾,請病假的書吏有一個算一個都在自己工位上當值。
莫十七支著腳坐在樹上看熱鬧,樂夠了,身子後仰,整個人輕盈如燕輕飄飄落地,去尋杜長蘭。
吱呀一聲響,一陣熱風拂麵,杜長蘭看著窗下人影,無奈道:「有大門為什麽不走。」
莫十七眸光閃了閃,沒吭聲。
話本子上寫了,江湖遊俠來去之間,皆是飛簷走壁,區區翻窗,不值一提。
莫十七轉移話題,道那群書吏來當值了。
杜長蘭無可無不可的應了一聲。
莫十七忽然湊到他跟前,大半個身子都伏在書案上,仰著臉盯著杜長蘭的眼睛,「大人好像早料到一樣。」
兩人距離那樣近,杜長蘭幾乎能從莫十七那雙琉璃眸中清晰看見他自己的倒影。
杜長蘭不太自在的別過臉,故作從容,淡淡道:「誰會跟飯碗過不去。」
鄭同知的確經營自己的勢力,一幹書吏皆聽他言。
杜長蘭懶得與鄭同知來迴切磋試探,直接釜底抽薪。罷工要挾在杜長蘭這裏行不通。
書吏敢罷工,杜長蘭當天就能換人。左右知州府衙書吏的任用標準並無明確規定,多在知州喜好之中。
除非覃州能反了,否則,這一州之地明麵上還是杜長蘭這個知州說了算,而不是鄭同知。
至於衙門養人的支出,則需知州負擔。杜長蘭手裏握有兩千多兩銀子,綽綽有餘。
第165章 魔法對沖·一
稅收在即, 縱使杜長蘭下令桑改稻,也趕不上這一年的稅收,家中有青壯的人家尚且能撐一撐, 但如花娘子村芳娘一家處境的人家, 這波稅收無異於壓死他們的最後稻草。
十七能給芳娘五兩銀子度過難關,可覃州內卻有成千上萬的「芳娘」, 十七卻拿不出成千上萬個「五兩」。
然因事艱而不為, 枉讀聖賢書矣。
杜長蘭為一地知州,在公於私, 在情於理,他該為民解憂, 活人性命。
杜長蘭擱下筆, 下意識盤著手邊青蛙陶件,是十七前幾日從外麵帶迴來的, 巴掌大一個, 通體青綠,瞳仁橫長, 十分傳神,隻是杜長蘭每次對上青蛙眼睛時,總覺得這青蛙陶件在鄙視他。
遂, 避視。
他來迴撫弄,少頃手落在蛙背,食指輕擊。
若說窮苦人家缺的一塊稅收從哪裏找補,自然是城裏那群腦滿腸肥的富戶最好。
尤以之前惡意低價收購農戶田地的地主為最,杜長蘭晚上做夢夢見他帶著加特林把這群「周扒皮們」給突突了, 醒來後不免失落,隻是一場夢。
豪奪作罷, 唯有巧取了。
杜長蘭捧著青蛙陶件起身,細細思索,窗外古樹蒼茂,掩去大半烈日光輝,樹叢間蟬鳴聲聲,更添夏意。
杜長蘭眉宇微擰,忽然一頭烏絲垂落,他冷不丁對上一雙清澈的眼。杜長蘭手上一鬆,青蛙陶件應聲而碎。
莫十七:………
杜長蘭:………
兩人隔著推開的窗子,一下一上,一正首一倒落,無聲對視。
莫十七率先堅持不住,她眸光顫了一下,斜移過去,見到青綠碎片,大叫一聲「我的青蛙」,整個人竟倒栽落下。
杜長蘭麵色一緊,將人打橫抱住,慍怒道:「你在作甚?」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若是之後官府征糧,這一家子怕是沒了活路。
而如芳娘一家艱難的,絕非個例。杜長蘭朝村裏去,心中思索對策。
半個時辰後,知州一行人離去,村長維持許久的笑臉終於垮了,「行了,都迴罷,迴罷。」
芳娘領著兒女朝家去,天上的日頭仍然兇猛,可她一顆心嘭嘭直跳,敲擊著懷中沉甸甸的救命錢。
那位莫護衛離開時偷偷給她塞了五兩銀子。這筆錢不但能幫他們撐過稅收,還能給他們一家人添置口糧。
真是天不絕人。
迴到家後,芳娘一把攬過大兒子,將他緊緊抱住:「大郎,娘的福星喔。」
若非大郎及時找來令她歇了心思。否則知州來時,豈不撞個正著,屆時她死幾次都挽不迴兒女的聲譽,更別說莫護衛贈銀了。
一念之差,天上地下。
杜長蘭敏銳察覺到莫十七的好心情,見她騎著馬一晃一晃,像隻搖擺的小船,杜長蘭忍俊不禁。
其他人的心情就比莫十七複雜糾結多了,尤其以杜長蘭從村中挑選的讀書人為最,一共十五人,僅有一名秀才,兩名童生,其他的不過是能認會寫罷了。
他們進入知州府衙後,杜長蘭在平日書吏當值的對麵劃了一塊地方給十來人辦公用。
杜長蘭命令辛起照顧這群人的衣食起居,叮囑他們有事可通過辛起直報。
眾人麵麵相覷:「杜知州看上去不像玩笑。」
何秀才若有所思,他看著那堵隔絕他們與知州府書吏的圍牆,心中生起一個荒謬的想法。
若真是如此,杜知州也太大膽了。
次日,知州府的書吏「病」了一大片,鄭同知也一副病殃殃的模樣來告罪,杜長蘭十分爽快允了對方病假。扭頭命人在府外告示牆張貼聘吏告示。
不到一刻鍾,請病假的書吏有一個算一個都在自己工位上當值。
莫十七支著腳坐在樹上看熱鬧,樂夠了,身子後仰,整個人輕盈如燕輕飄飄落地,去尋杜長蘭。
吱呀一聲響,一陣熱風拂麵,杜長蘭看著窗下人影,無奈道:「有大門為什麽不走。」
莫十七眸光閃了閃,沒吭聲。
話本子上寫了,江湖遊俠來去之間,皆是飛簷走壁,區區翻窗,不值一提。
莫十七轉移話題,道那群書吏來當值了。
杜長蘭無可無不可的應了一聲。
莫十七忽然湊到他跟前,大半個身子都伏在書案上,仰著臉盯著杜長蘭的眼睛,「大人好像早料到一樣。」
兩人距離那樣近,杜長蘭幾乎能從莫十七那雙琉璃眸中清晰看見他自己的倒影。
杜長蘭不太自在的別過臉,故作從容,淡淡道:「誰會跟飯碗過不去。」
鄭同知的確經營自己的勢力,一幹書吏皆聽他言。
杜長蘭懶得與鄭同知來迴切磋試探,直接釜底抽薪。罷工要挾在杜長蘭這裏行不通。
書吏敢罷工,杜長蘭當天就能換人。左右知州府衙書吏的任用標準並無明確規定,多在知州喜好之中。
除非覃州能反了,否則,這一州之地明麵上還是杜長蘭這個知州說了算,而不是鄭同知。
至於衙門養人的支出,則需知州負擔。杜長蘭手裏握有兩千多兩銀子,綽綽有餘。
第165章 魔法對沖·一
稅收在即, 縱使杜長蘭下令桑改稻,也趕不上這一年的稅收,家中有青壯的人家尚且能撐一撐, 但如花娘子村芳娘一家處境的人家, 這波稅收無異於壓死他們的最後稻草。
十七能給芳娘五兩銀子度過難關,可覃州內卻有成千上萬的「芳娘」, 十七卻拿不出成千上萬個「五兩」。
然因事艱而不為, 枉讀聖賢書矣。
杜長蘭為一地知州,在公於私, 在情於理,他該為民解憂, 活人性命。
杜長蘭擱下筆, 下意識盤著手邊青蛙陶件,是十七前幾日從外麵帶迴來的, 巴掌大一個, 通體青綠,瞳仁橫長, 十分傳神,隻是杜長蘭每次對上青蛙眼睛時,總覺得這青蛙陶件在鄙視他。
遂, 避視。
他來迴撫弄,少頃手落在蛙背,食指輕擊。
若說窮苦人家缺的一塊稅收從哪裏找補,自然是城裏那群腦滿腸肥的富戶最好。
尤以之前惡意低價收購農戶田地的地主為最,杜長蘭晚上做夢夢見他帶著加特林把這群「周扒皮們」給突突了, 醒來後不免失落,隻是一場夢。
豪奪作罷, 唯有巧取了。
杜長蘭捧著青蛙陶件起身,細細思索,窗外古樹蒼茂,掩去大半烈日光輝,樹叢間蟬鳴聲聲,更添夏意。
杜長蘭眉宇微擰,忽然一頭烏絲垂落,他冷不丁對上一雙清澈的眼。杜長蘭手上一鬆,青蛙陶件應聲而碎。
莫十七:………
杜長蘭:………
兩人隔著推開的窗子,一下一上,一正首一倒落,無聲對視。
莫十七率先堅持不住,她眸光顫了一下,斜移過去,見到青綠碎片,大叫一聲「我的青蛙」,整個人竟倒栽落下。
杜長蘭麵色一緊,將人打橫抱住,慍怒道:「你在作甚?」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