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出了具體數字後,劉季急忙補充道:


    “但這隻是極限情況下的人數,至於真正能動用多少人,這我說了可不算。”


    能動用一萬兩千人,不代表朱家真的願意抽空整個神農堂來給墨家幫忙。


    劉季這裏話說的還算隱晦,沒有明說朱家不會同意,隻說要看實際情況。


    班大師點點頭,領會了劉季的意思,“這我們理解,自然還是要朱家堂主根據實際情況考量。”


    劉季見狀急忙問道,“那你們能不能說一下為什麽要這麽多人嗎?”


    說實話,劉季心裏已經斷定,自家堂主不可能真給墨家調動上萬的人手,他估計五千就是最極限。


    如果墨家一定需要如此多的人手,估計還得六堂內部再做討論……或者說明白點,還得他們那位新俠魁定奪。


    這次行動明麵上是神農堂和墨家的合作,在神農堂的人眼裏也是如此,隻有朱家和劉季這兩個高層知道,其實是他們俠魁授意下的合作。


    神農堂若是負擔不了墨家的需求,肯定得六堂一同出力。


    當然,他首先要做的是搞清楚一切的始末。


    墨家到底要做什麽,青龍計劃又到底是什麽。


    班大師等人互相對視一眼後,還是由班大師這個老人來迴答劉季:


    “既然要合作,一切也就不瞞著劉季兄弟你了,不過老頭子我也必須把醜話說在前頭,這些內容你絕不能外泄給除朱家堂主外的任何人。”


    劉季正色,略顯嚴肅的迴道,“這一點請墨家的諸位兄弟放心,我劉季雖然嘴碎,但不該說的話絕對不會亂說。”


    班大師撫須一笑,緩和氣氛道,“小高他們和我提過之前在大澤山的事,劉季兄弟的忠義我們自然都是信得過的。”


    接著班大師說起正題,“關於青龍計劃,不知道劉季兄弟是否有所了解?”


    劉季一攤手,嬉笑著迴道,“看我這樣兒,就知道肯定一無所知了。”


    班大師聞言一笑,又問道,“那關於多年前的刺秦計劃,劉季兄弟是否有所了解呢?”


    “刺秦計劃?”劉季一愣,不明白怎麽突然扯到那麽多年的老黃曆上,但還是迴答道,“大致都知道,那位荊軻先生的英勇無畏令人感慨。”


    劉季本人是不太接受搭上自己的興趣搞刺殺這種行徑的,但不妨礙他尊敬荊軻這種敢於犧牲自己的勇士。


    提及荊軻這個話題,在場的許多人神色都很複雜。


    班大師收起心中的欷歔感慨,接著說道,“當年那場刺殺行動,是燕太子丹殿下,也就是我們墨家的上一任巨子策劃並負責實施的,稱之為屠龍計劃。”


    劉季點了點頭,這些他都知道——燕丹的身份他倒是最近才知道的。


    “但那隻是表象。”班大師說起了旁人不知,甚至墨家內部都鮮有人知的真相,“實際上,策劃實施這場刺殺的,有三方勢力。”


    “除了墨家,還有農家,以及當時的秦昌平君熊啟。”


    “換言之,策劃者就是,燕太子丹,農家俠魁田光,以及昌平君熊啟三人。”


    “那件事農家有參與!?”劉季有些不可置信的問了一句。


    那場刺殺,怎麽看都和農家沒關係啊?


    他倒不是不想農家和刺秦計劃扯上關係,就是單純的不理解。


    班大師見狀解釋道,“那場刺殺,農家並未直接參與到行動裏,隻是俠魁田光提供了一些輔助,我們墨家負責了執行,昌平君熊啟幫忙疏通了朝廷內部的關係,促成了刺殺的機會。”


    “啊……”劉季張了張嘴,有些不知道說什麽好。


    他是沒想到當年那場刺殺背後還隱藏著這麽多隱情。


    定了定神,劉季轉而問道,“這些和青龍計劃又有什麽關係呢?”


    “有很大的關係。”班大師解釋道,“那場刺殺,也就是屠龍計劃,其實是青龍計劃的前奏,或者說青龍計劃是屠龍計劃的後續。”


    “屠龍計劃失敗,青龍計劃應運而生。”


    “和屠龍計劃一樣,青龍計劃的策劃者依舊是燕太子丹,俠魁田光,以及昌平君三人,目標依舊是嬴政的性命。”


    “同時,也和屠龍計劃一樣,青龍計劃一樣由墨家執行最後的絕殺,由昌平君負責打通秦國內部的關係,提供刺殺的機會。”


    “而農家,也依舊負責從旁輔助協調。”


    “不過和上一次隻需要俠魁田光本人出手不同,這一次需要整個農家出手,提供充足的人手。”


    劉季聽完這一串內容後,整個人都呆住了。


    不是因為震驚,而是因為不解。


    合著繞來繞去,還是刺殺?


    距離當年的刺秦計劃都已經過去了近二十年了,怎麽就死揪著刺殺這件事不放了呢?


    想推翻帝國,總歸有其他的辦法,不至於和嬴政的小命死磕到底吧?


    劉季心中不理解墨家對刺殺嬴政的執著,但也沒好意思直接問出來,迴過神後也沒有對青龍計劃做任何評價,隻問正題道:


    “隻是為了配合刺殺,需要上萬人嗎?這都夠直接強攻嬴政的車隊了吧?”


    班大師聞言苦笑一聲,“按照原來的計劃,當然用不了這麽多人,但……”


    “劉季兄弟,你要知道,這個計劃是三方協議定下的,每一方都很重要,而現在少了一方。”


    劉季聞言恍然。


    青龍計劃的三方策劃者中,農家曆時多年,已經基本和此計劃脫離,內部幾乎找不出知道青龍計劃內容的人。


    但農家也隻是逐漸脫離,隻要領導層願意還是能繼續支持青龍計劃。


    而除農墨之外的另一方——昌平君,可就是徹底煙消雲散了。


    班大師繼續說道,“沒有了昌平君的支持,我們就隻能另辟蹊徑,尋找乃至創造刺殺嬴政的機會,如此一來,難度大大上升,所需的人手也就成了個未知數。”


    劉季聽的忍不住呲了呲牙,質疑道,“那也不至於用那麽多人吧?”


    “嬴政不是要來桑海嗎?等他進了城,總不可能隨時在身邊圍著幾千名士兵保護自己,總能找到一個合適的機會吧?”


    雖然班大師所說的‘創造’刺殺的機會是怎麽個創造法劉季不知道,但大概能猜到不是什麽好辦法。


    所以他還是傾向於尋找現有的機會。


    正好,嬴政此次東巡,也給了他們可趁之機。


    班大師聽到這話,嘴角的笑容卻更苦澀了:


    “實不相瞞,原本我們確實是打算把青龍計劃的實施地點選在桑海城內,但現在已經放棄了,改為提前在嬴政的東巡車隊抵達桑海時前動手。”


    “為什麽?”劉季越發的不理解墨家這群人的精神狀況。


    放著好好的低難度模式不打,非要去挑戰高難度的,這都是什麽毛病!


    “因為那位帝國國師,眼下就在桑海。”班大師頗為惆悵的解釋道,“我們不能等到他和嬴政匯合後再動手,否則必然失敗。”


    “隻能趁著嬴政車隊未到桑海前,提前刺殺嬴政。”


    頂著古尋的壓力刺殺嬴政,班大師不用想也知道是作死。


    “哦。”劉季點了點頭,“那位國師啊,他的名頭我也沒少聽說。”


    “不過……也不至於此吧?”


    古尋的名頭當然駭人,劉季也承認。


    要知道,江湖上諸多勢力中,在古尋手上吃虧吃的最大的,就是他們農家。


    但也沒必要為了避開他一個人,把整個刺殺行動的難度憑空拔高好幾層吧?


    橫豎也隻是一個人而已,他還能和嬴政綁在一起不成?


    難道是當年荊軻刺殺失敗的後遺症,給墨家留下心理陰影了?


    劉季忍不住在心底腹誹著墨家的行為。


    班大師卻沒有解釋太多,隻是苦笑迴道,“這一點,我們可以很負責的說,至於,非常至於!”


    “關於這一點,劉季兄弟你如實告知朱家堂主,相信他會理解的。”


    古尋的問題,班大師一貫不喜歡多說,或者說整個墨家也不喜歡多說古尋的事。


    根本招惹不起的人,盡量的敬而遠之就完了。


    農家高層那邊若是能理解自然最好,若是不理解……那就再想辦法勸說。


    話說到這個份上,劉季也不好再置喙什麽。


    老實說,他覺得墨家這個青龍計劃問題很大,但真要說的話,又好像說不出什麽毛病。


    每一項墨家都有理有據,不是隨意亂定的,可全結合起來,劉季卻是怎麽看怎麽別扭……


    他暫時隻能歸咎於計劃的具體細節自己還不清楚,所以有些誤解,等了解透徹了或許會理解。


    或許會吧……


    就在劉季想要開口詢問進一步的細節時,另一個人來了。


    “看來我來的不是時候。”張良也是來墨家熟絡慣了,從來不講究禮節,都是推門便進。


    進來後才發現,屋內還有個他都不認識的外人。


    班大師見狀笑嗬嗬的招唿道,“子房說的什麽話,你來的正是時候。”


    “我來介紹一下,這一位,是儒家小聖賢莊的三當家,張良張子房先生。”


    “這一位,是農家神農堂總管劉季兄弟,受朱家堂主之命,來和我們討論青龍計劃的事。”


    張良和劉季兩人一對視,眼神中流露出不同的情緒。


    劉季主要是驚訝與好奇。


    齊魯三傑的名頭,他也聽過的,不過見還是第一次見。


    其他的不說,張良這俊美的長相就讓他不由暗暗感慨與羨慕。


    而張良此時心中更多的就是玩味了。


    劉季的名字,他聽別人說過,此前倒是挺想見一見的,今日算是得償所願了。


    不過乍一看,他卻是沒看出劉季有什麽過人之處。


    除了身上那股灑脫的氣質還算引人注意,其他的都很平庸。


    實力一般,長相湊活,身份地位也就那樣……或許是智力斐然,大智若愚?


    當然了,這些想法並不妨礙張良先行一禮問好,“儒家張良,有禮了。”


    劉季見狀趕緊還了一禮,“客氣了客氣了,張三先生的大名我也是如雷貫耳啊。”


    “些許浮名,讓劉季兄見笑了。”張良很謙虛的迴了一句。


    劉季倒是有些不知道怎麽接話,他以前很少應對張良這樣有板有眼的儒家君子。


    班大師接過話茬,笑著說道,“子房來的正好,我們正在討論青龍計劃的事,你也幫著出出主意吧。”


    張良聞言有些遲疑,“此事,我不好過問吧?”


    他這算是故作姿態,以退為進,畢竟身份特殊,還是得做做樣子。


    班大師渾不在意的擺了擺手,“過來坐下聊,老頭子我都不介意,你有什麽不好意思的。”


    班大師也不是完全相信張良,隻是今天沒打算真的把青龍計劃全盤托出。


    他要和劉季聊的,主要還是一些含糊不清的大方向上的問題。


    即使泄露出去,也不會導致青龍計劃直接功虧一簣,反而能讓他有機會確認在場的人中誰有問題。


    張良見狀不再推辭,笑盈盈的上前落座,看著在座的眾人,“不知道這青龍計劃,諸位議的怎麽樣了?”


    ………………


    一個多時辰後。


    桑海城內,將軍府。


    “青龍計劃,果然就是昔日刺秦計劃的延伸。”張良朝著坐在自己對麵的古尋輕聲說道,“目的,還是為了取嬴政的性命。”


    關於這一點,他其實早就有所猜測。


    能讓燕太子丹和昌平君心心念念的計劃,大概也就隻有事關嬴政的性命這一種可能。


    古尋對此倒是頗為感慨,“嗬……總是寄希望於零星的暴力來解決問題,這群江湖人……”


    “古兄覺得他們的計劃不合理?”張良含笑問了一句。


    古尋一聳肩,“僅以他們的目的而言,當然是有用的,不論是當年的荊軻刺秦,還是如今的青龍計劃。”


    荊軻刺秦,是為了給燕國拖延時間。


    嬴政當時尚且年輕,子嗣也都相對年幼,一旦他突然亡故,勢必會讓秦國的朝局陷入混亂,也就給了其他國家喘息之機。


    而青龍計劃是為了推翻帝國,殺死嬴政就是推翻帝國最高效,也最有用的方法。


    古尋對此嗤之以鼻是因為這種刺殺或許能解決問題,但往往也會引起更嚴重的問題。


    當初荊軻刺秦如果成功了,或許能為燕國爭取一些時間,但也大概率會給燕國帶來更沉重的災難。


    這次的青龍計劃也是一樣,嬴政如果死了,帝國很可能迅速分崩離析,但由此產生的天下動蕩,就是個不折不扣的災難了。


    策劃這類事的人或許知道後果,也或許不知道,總之為了達成他們的目的,表現的都是不知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秦時之七劍傳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未聞墨卿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未聞墨卿並收藏秦時之七劍傳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