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神交匯之際,邕王諱莫如深的目光中流露出驚奇之色,死死地看向曹倫。官家為何這麽快就得到了消息?這完全超出了他們的計劃,究竟是誰在給官家通風報信?這難道是要賜婚的節奏嗎?邕王心中暗自叫苦。


    要知道,他們昨天早上才將此事散布出去,本想等事情發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時,再率先出手,將這件事鬧到鄭家麵前,這樣邕王才能獲利。然而,才過了一天,官家就知道了這件事。兩人對視一眼,都感到十分困惑。這中間到底出了什麽問題?


    就在二人眼神交匯的瞬間,他們心有靈犀地看向兗王。隻見兗王和於炎正微笑著看著邕王和曹倫,那笑容仿佛在說:“一切盡在掌握之中。”原來,他們安插在邕王身邊的密探,當天夜裏就已經將邕王的計劃送到了兗王手中。第二天,當此事逐漸發酵時,兗王妃便遞了請安的折子進宮去了。


    誰能想到,正巧碰到了來跟官家娘娘請安的兗國公主。幾個貴婦閑聊之時,兗王妃便將今早才新鮮出爐的汴京八卦,英國公張家獨女與新科狀元的三兩事,像扔炸彈一樣扔了出來。


    兗王妃見兗國公主也在,簡直就是如魚得水,說起八卦來那是猶如一把利劍直插公主心窩。兗國公主這幾年和駙馬那點子破事,也是整個汴京茶餘飯後的談資話題。


    這兗國公主便是包辦婚姻的受害者,因為自己父親官家的那點愧疚。便如同羔羊一般被送入虎口,嫁給了自己最討厭的男人,還有一個如夜叉般尖酸刻薄的婆母。這些年鬧得雞飛狗跳,最近聽說更是三天兩頭的就要迴宮鬧一場,吵著要和駙馬和離。


    兗王妃心中了然,說起盛長栒和張家姑娘。便把話題往身份差距,門第不匹,甚至是英國公包辦婚姻看不上庶子的方麵引。


    言辭閃爍之間,惹人思緒萬千。直說的張家姑娘和盛長栒,這對天造地設的有情人。就要在家族的拆散下,另行定親,各自婚配。張家姑娘更是在父親的安排下,不日就要嫁到鄭家。拋棄自己的愛情,嫁給一個根本不愛的男人。


    說的一旁的兗國公主黯然神傷,聯想起了自己,坐在對麵上首的位置顧影自憐。最後更是拍案而起“哪有父母這般逼迫女兒的?若真的疼她愛她,為何不讓她自己選。為何要這般逼迫?為何?”這歇斯底裏的叫喊,似乎也在質問命運對自己的不公。


    兗國公主站起來,愣怔怔的看著前麵,兩行清淚如決堤的洪水一般奔湧而下。堂堂公主金枝玉葉,此刻站在那裏,看起來像個瘋婦,不由讓人唏噓。


    皇後娘娘心疼得一把將其摟進懷裏,畢竟這孩子是她從小看著長大的,雖非親生,卻也如親生般疼愛。


    公主突然的瘋魔,驚得在場的貴婦們都目瞪口呆地看著她。看來外麵的傳聞不假,一時間眾人麵麵相覷,不知如何是好。畢竟是皇家秘聞,幸虧兗王妃點到為止,急忙轉移了話題,打起了圓場。


    目的達到,見好就收,心中暗自竊喜。兗國公主金枝玉葉,卻也被那折磨人的婚姻,逼到了崩潰的邊緣。


    前幾年公主打傷婆母,夜闖宮門,那件事鬧得極大,言官們的折子如雪花般飛向官家,恨不得將官家埋沒。一向仁慈納諫的帝王,在這件事上成了護犢子的父親,以一己之力抵擋群臣。


    可最終還是在言官的死諫和天下人口誅筆伐的壓力下,官家不得不處罰了自己的女兒,斥責公主的同時,貶謫了公主身邊所有的內侍官。公主自此和駙馬決裂,三天兩頭地大鬧一場,如今的兗國公主早就被逼得有些瘋魔了。兗王妃居然利用此事,讓公主產生惻隱之心,達到讓官家娘娘過問此事的目的。


    兗王就是要在第一時間促成英國公和盛家的親事。不僅讓邕王的如意算盤落空,還能賣給盛長栒一個大人情,順帶著將英國公拉入自己的陣營。隻要盛長栒成了英國公的乘龍快婿,邕王的眼中釘、肉中刺,這二人便被牢牢地綁到了兗王的賊船上。他們別無選擇,為了各自的身家性命,和他們背後的全家老小,也隻能如此。


    兗王和於炎的笑容裏,浮現出了他們昨日全部的謀劃和動作。如今看來連老天爺都在幫他們,要是沒有兗國公主,此事恐怕不會進行的如此順利。


    利用官家唯一的女兒,讓官家在女兒的軟語中動了惻隱之心,因為內心中那一絲絲愧疚,有意成全這對身份懸殊的“苦命鴛鴦”。又在今日早朝故意賣好,讓英國公上奏。官家果然詢問此事,即便隻是隨口一提,這事也就成了。


    在官家口中備了案的親事,兩家即便有天大的膽子,惡心的要吐。也要打碎了牙齒和血吞,背著罵名也要風風光光的把親事辦了。


    若是官家沒有提及,散朝後兗王也會將官家已經知道此事的消息散布出去,兩家沒有別的選擇。


    英國公強定著心神,俯身聽著官家的話。看著側首的忠敬侯鄭駿,鄭家的嫡長子。自己的女兒就是要許配給他的幼弟,鄭家的小兒子鄭驍。


    由於昨日的流言蜚語,原本退朝後就要去鄭家商議婚事的英國公,如今麵對官家的詢問,站在大殿上竟然一時語塞了。難道要告訴官家,自家即將和鄭家結親,陛下您聽到的那些都是無稽之談?官家如此篤定地開口,沒有詢問張口就要添箱陪嫁,自己還如何開口?


    隻要英國公在朝堂上說出此話,不等下朝,自家閨女的清譽名聲就算徹底毀了。更何況此事能傳到官家耳中,必定是哪位貴人在背後搗鬼。英國公又怎會不懂,不過是有苦難言,有口難開罷了。


    此時鄭駿低著頭,抬眼瞄了一眼英國公後,便將頭低得更低了。英國公自然明白,看來兩家的婚事算是黃了。


    朝堂上其他大臣,則都是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樣子。齊牧、柯政等一幹重臣都是揣著手,捧著笏板站在那裏,一言不發。


    邕王和曹倫見狀,一個眼神看向禦史台延大人,延大人心領神會,立馬站了出來。“陛下,微臣進諫,英國公府與盛家結親實在不妥。英國公乃是國之柱石、武將之首。樞密院都承旨盛長栒盛大人,進士及第,一甲頭名的狀元。兩家門不當戶不對,請陛下明察。”其言下之意,就差把文武不結親的潛規則明明白白地說了出來。


    邕王和曹倫對視一眼,二人要的就是這樣的結果。讓延大人站出來反對,結果如何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提醒在場的眾多清流文官集團,本該為爾等表率一體的狀元郎,攀附權貴高門結親武將之首,成了你們的恥辱,以及背棄你們的事實。


    延大人身為禦史台言官,他其實就代表了清流言官,由他站出來諫言,不管結果如何,盛長栒都是眾矢之的,連帶著英國公也會被人鄙夷。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知否之盛家庶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陌雲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陌雲兮並收藏知否之盛家庶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