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不韋策馬緊緊跟著那些入侵者一路向秦國邊境而去。
他們果然都是秦國人。
為首的那個堅毅男子一邊策馬疾馳,一邊從衣服夾層中取出了一枚黑底繡金龍的臂章佩上,夜色中的那威武的龍紋反射著奪目的金光。
幾人從邊境疾馳入內,老遠守衛的士兵便搬開拒馬,讓他們一路通行無阻。
他帶著著呂不韋從九原一路向南,隻在沿途驛站的更換馬匹時,才稍作停留。
他們隻花了五天時間便到了鹹陽,為首的那個秦國軍官在進宮之前,首先去了大秦相國府報到。
雖然已經是深夜,但是範睢並沒有就寢,他一直在等金礦方麵的消息。
那個軍官帶著幾人進來,便對範睢拜道:“屬下參見相國大人。”
“快快請起,”範睢立刻將他扶起,“將軍這一趟進行得如何?”
“幾乎全軍覆沒,隻有這幾個人逃了出來,沒能占領金礦是屬下失職,請相國責罰。”那個軍官抱拳請罪。
“哪裏哪裏,”範睢聽後有些失望,他捋了捋胡須又問道,“那個拓跋熹相信你們是唿延部的人嗎?”
“沒有,當時唿延烈不知為什麽也來了,避免計劃泄露,大部分士兵都戰死在了礦區,我們幾個是在這位呂不韋兄弟的幫助下,才逃出了出來的。”那位軍官讓到一邊,讓呂不韋走上前來。
“見過相國大人,”呂不韋低頭抱拳道,他有些心虛,畢竟唿延烈是趙國的人。
範睢可能會猜到唿延烈的出現是因為自的緣故,從而因為他是趙太子身邊的人而忌憚他。
果然範睢聽到呂不韋幫助他們逃出來之後,他的目光便長久地停留在呂不韋的身上。
他很清楚呂不韋的身份,雖然隻是趙太子一單生意的擔保人,但最近他活躍在趙魏齊三國之間,同時能周旋在公子楚和太子丹之間,絕不是什麽簡單角色。
聽說他之前獲得了齊國鹽商的身份,這次去草原,一定是趙國派他去接觸唿延烈,趙國對草原一定有什麽行動。
他救秦國士兵的背後一定別有動機,於是範睢不動聲色說道:“呂先生這是真是巧了,剛好遇到這麽大件事,依呂先生看來,想要掌握的東西兩胡,該怎麽做?”
“這個嘛,”呂不韋沒有想到範睢會這樣問,他滿心想要兩胡聯合,哪裏想過這個問題,一時不知該如何迴答,於是說道,“在下愚鈍,還望相國大人賜教。”
“呂先生是跟本相客氣,還是有別的想法,所以不肯對本相據實以告。”範睢的臉色沉了下來,捋胡須的手也停了,他看著呂不韋,眼神中流露出了極為懷疑的神色。
範睢雖然僅身高六尺,但渾身散發著強大的氣場,他在戰場上經曆過數次生死交關,眼神自然比一般人犀利很多。
呂不韋看了一眼便低下頭去,說道:“在下隻有一條拙計,供相國大人一哂,唿延烈一向與拓跋部不合,不如從他們兩人入手。”
“好,呂先生妙計,這事就交給呂先生了,”範睢說道。
呂不韋一下感覺腦袋瓜子嗡嗡的,別說是他告訴唿延部要與拓跋部聯合,就憑剛剛發生金礦被襲擊的事,兩個部落已經達成共識,要想離間他們何其困難。
範睢擺明是在考驗他。
呂不韋硬著頭皮推脫道:“這個……在下還有別的事要辦,恐怕……”
“呂先生要辦的事,那就是本相的事,呂先生有何需要,不妨說來聽聽?”範睢表麵語氣和善,實則毫不放鬆,步步緊逼。
“實不相瞞,在下剛剛在齊國取得了鹽商的身份,接下來將廣開鹽路,恐怕不能長久周旋於草原之上,隻怕有礙相國大人的宏圖大計。”呂不韋連連拱手,隻希望此時立刻從相府脫身。
“這個事嘛,本相正想與呂先生談談,”範睢捋了捋胡須說道,“聽說呂先生在本國有一些布料生意,訂單已經排到了兩三年開外,不知呂先生有沒有興趣,以鹽換布?本相正好認識一些商人,想要拓展商路,或許能助呂先生在秦國的發展一臂之力。”
呂不韋聽後心中一緊,他今天要是不幫範睢辦事,他在秦國的訂單十有八九要涼了。
那可是二十萬兩黃金的大生意,想要收迴在魏國開紡織公司的成本,就全靠這些訂單了。
他不敢得罪範睢,於是說道:“那就多謝相國大人美意,現在還在公示期,等在下取得鹽商資格後,即刻前往草原。”
範睢這才對他的態度有些滿意了:“呂先生客氣,以呂先生的身份地位,取得鹽商資格哪還需要等到公示結束?
你可以現在就去齊國的招商辦事局,就說是二殿下讓你來問問,資格辦下來了沒有,相信以呂先生的才能,應該當場就可以領到鹽商牌照。”
呂不韋大喜,對範睢說道:“在下若是取得了牌照,定當為相國大人盡力效勞。”
他離開相國府後,顧不得旅途疲勞,即刻前往齊國,來到了招商辦事局。
果然,報上了二殿下的名號,辦事處立刻一條龍服務,雪片一樣的文件從一個部門傳到了另一個部門,等七七八八的文件送到呂不韋手中,已經蓋上了鮮紅的印章。
當他離開招商辦事局的時候,已經正式成為了一名鹽商。
他立刻雇了一輛車,日夜不停,隻花了四天便從臨淄來到威海。憑著許可證,他在鹽場領到了第一批鹽貨。
剛一出大門,就有人上來打聽他出不出貨,呂不韋也想從這些鹽業的黃牛黨中,打聽一下關於這個市場的消息,於是兩人找了一個幹淨的飯館,坐下來談論相關事宜。
除了鹽市的消息外,他十分意外地打聽到了關於齊國長公主的兒子,田儋的消息,當他聽說田儋曾經為齊國先王辦事,巡視劉齊國北部,卻沒有獲得爵位與封號,不禁來了興趣。
他憑直覺感覺這位齊國小王爺必有所求,雖然他有了二殿下這層關係,但二殿下的名頭太大,他輕易不敢動用。
多個朋友多條路,也許與田儋結交,能使他與齊國王室的關係能更進一步。
有了這個新的打算,他與黃牛又訂立了一些口頭協定,初步打開了齊國市場的一隅,因此一頓飯吃得十分愉快。
而在此時,拓跋熹對東部地區的訪問卻出了意外。
他們果然都是秦國人。
為首的那個堅毅男子一邊策馬疾馳,一邊從衣服夾層中取出了一枚黑底繡金龍的臂章佩上,夜色中的那威武的龍紋反射著奪目的金光。
幾人從邊境疾馳入內,老遠守衛的士兵便搬開拒馬,讓他們一路通行無阻。
他帶著著呂不韋從九原一路向南,隻在沿途驛站的更換馬匹時,才稍作停留。
他們隻花了五天時間便到了鹹陽,為首的那個秦國軍官在進宮之前,首先去了大秦相國府報到。
雖然已經是深夜,但是範睢並沒有就寢,他一直在等金礦方麵的消息。
那個軍官帶著幾人進來,便對範睢拜道:“屬下參見相國大人。”
“快快請起,”範睢立刻將他扶起,“將軍這一趟進行得如何?”
“幾乎全軍覆沒,隻有這幾個人逃了出來,沒能占領金礦是屬下失職,請相國責罰。”那個軍官抱拳請罪。
“哪裏哪裏,”範睢聽後有些失望,他捋了捋胡須又問道,“那個拓跋熹相信你們是唿延部的人嗎?”
“沒有,當時唿延烈不知為什麽也來了,避免計劃泄露,大部分士兵都戰死在了礦區,我們幾個是在這位呂不韋兄弟的幫助下,才逃出了出來的。”那位軍官讓到一邊,讓呂不韋走上前來。
“見過相國大人,”呂不韋低頭抱拳道,他有些心虛,畢竟唿延烈是趙國的人。
範睢可能會猜到唿延烈的出現是因為自的緣故,從而因為他是趙太子身邊的人而忌憚他。
果然範睢聽到呂不韋幫助他們逃出來之後,他的目光便長久地停留在呂不韋的身上。
他很清楚呂不韋的身份,雖然隻是趙太子一單生意的擔保人,但最近他活躍在趙魏齊三國之間,同時能周旋在公子楚和太子丹之間,絕不是什麽簡單角色。
聽說他之前獲得了齊國鹽商的身份,這次去草原,一定是趙國派他去接觸唿延烈,趙國對草原一定有什麽行動。
他救秦國士兵的背後一定別有動機,於是範睢不動聲色說道:“呂先生這是真是巧了,剛好遇到這麽大件事,依呂先生看來,想要掌握的東西兩胡,該怎麽做?”
“這個嘛,”呂不韋沒有想到範睢會這樣問,他滿心想要兩胡聯合,哪裏想過這個問題,一時不知該如何迴答,於是說道,“在下愚鈍,還望相國大人賜教。”
“呂先生是跟本相客氣,還是有別的想法,所以不肯對本相據實以告。”範睢的臉色沉了下來,捋胡須的手也停了,他看著呂不韋,眼神中流露出了極為懷疑的神色。
範睢雖然僅身高六尺,但渾身散發著強大的氣場,他在戰場上經曆過數次生死交關,眼神自然比一般人犀利很多。
呂不韋看了一眼便低下頭去,說道:“在下隻有一條拙計,供相國大人一哂,唿延烈一向與拓跋部不合,不如從他們兩人入手。”
“好,呂先生妙計,這事就交給呂先生了,”範睢說道。
呂不韋一下感覺腦袋瓜子嗡嗡的,別說是他告訴唿延部要與拓跋部聯合,就憑剛剛發生金礦被襲擊的事,兩個部落已經達成共識,要想離間他們何其困難。
範睢擺明是在考驗他。
呂不韋硬著頭皮推脫道:“這個……在下還有別的事要辦,恐怕……”
“呂先生要辦的事,那就是本相的事,呂先生有何需要,不妨說來聽聽?”範睢表麵語氣和善,實則毫不放鬆,步步緊逼。
“實不相瞞,在下剛剛在齊國取得了鹽商的身份,接下來將廣開鹽路,恐怕不能長久周旋於草原之上,隻怕有礙相國大人的宏圖大計。”呂不韋連連拱手,隻希望此時立刻從相府脫身。
“這個事嘛,本相正想與呂先生談談,”範睢捋了捋胡須說道,“聽說呂先生在本國有一些布料生意,訂單已經排到了兩三年開外,不知呂先生有沒有興趣,以鹽換布?本相正好認識一些商人,想要拓展商路,或許能助呂先生在秦國的發展一臂之力。”
呂不韋聽後心中一緊,他今天要是不幫範睢辦事,他在秦國的訂單十有八九要涼了。
那可是二十萬兩黃金的大生意,想要收迴在魏國開紡織公司的成本,就全靠這些訂單了。
他不敢得罪範睢,於是說道:“那就多謝相國大人美意,現在還在公示期,等在下取得鹽商資格後,即刻前往草原。”
範睢這才對他的態度有些滿意了:“呂先生客氣,以呂先生的身份地位,取得鹽商資格哪還需要等到公示結束?
你可以現在就去齊國的招商辦事局,就說是二殿下讓你來問問,資格辦下來了沒有,相信以呂先生的才能,應該當場就可以領到鹽商牌照。”
呂不韋大喜,對範睢說道:“在下若是取得了牌照,定當為相國大人盡力效勞。”
他離開相國府後,顧不得旅途疲勞,即刻前往齊國,來到了招商辦事局。
果然,報上了二殿下的名號,辦事處立刻一條龍服務,雪片一樣的文件從一個部門傳到了另一個部門,等七七八八的文件送到呂不韋手中,已經蓋上了鮮紅的印章。
當他離開招商辦事局的時候,已經正式成為了一名鹽商。
他立刻雇了一輛車,日夜不停,隻花了四天便從臨淄來到威海。憑著許可證,他在鹽場領到了第一批鹽貨。
剛一出大門,就有人上來打聽他出不出貨,呂不韋也想從這些鹽業的黃牛黨中,打聽一下關於這個市場的消息,於是兩人找了一個幹淨的飯館,坐下來談論相關事宜。
除了鹽市的消息外,他十分意外地打聽到了關於齊國長公主的兒子,田儋的消息,當他聽說田儋曾經為齊國先王辦事,巡視劉齊國北部,卻沒有獲得爵位與封號,不禁來了興趣。
他憑直覺感覺這位齊國小王爺必有所求,雖然他有了二殿下這層關係,但二殿下的名頭太大,他輕易不敢動用。
多個朋友多條路,也許與田儋結交,能使他與齊國王室的關係能更進一步。
有了這個新的打算,他與黃牛又訂立了一些口頭協定,初步打開了齊國市場的一隅,因此一頓飯吃得十分愉快。
而在此時,拓跋熹對東部地區的訪問卻出了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