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在路邊,捂著突感不適的胸口,在意識模糊之前,用盡力氣撥打了急救電話。視野恍惚,在下一秒陷入黑暗中,……
留在一個有人愛你的世界,不好麽?
古樸的街巷裏,昏迷著崇武營逃跑的前嫌犯。不過在逃跑之後,她便是緝妖司要追捕的妖物。
畢竟她美得像是山中精靈,即使是經驗豐富的緝妖人,也不願意把她和醜陋的怪物聯係在一起。她就像是純美至潔的存在。
虛弱昏沉的狀態下,她控製不住體內的靈力的溢散,致命的吸引力會為自身引來禍患,現在她需要一點救助。
偷偷進入村鎮的蜚,歪歪頭停住腳步,朝深巷裏望,疑惑地觀察朝他招手的婦人。她似乎也是隻妖,但好像隻是似乎而已。生活的苦難,能把人磋磨得像隻怪物,
那人瘦削的臉頰,皺紋深刻,深凹的眼眶裏,滿是對食物的渴望,她的手粗糙而嶙峋,此時藏在牆體後麵,握著一把刀,
刀口斑駁滿是歲月的痕跡。
在饑荒遍地的時代,人們甚至能把同類當作食物。視野一掃,妖力探出暗藏的危險與殺機,“即使你是災厄之獸,即使你身負瘟疫之源,並不代表你就會安全。然而人心難測,複雜有疑,你不想傷害他們,不代表他們不會自取滅亡,不代表……他們不會利用你去傷害別人。”蜚眼神黯去,
他不會靠近,轉身就離開。
作為瘟疫的源頭,冒然靠近別人,隻會給他們帶來不幸的險患,更何況他們本就在悲慘的生活中,不能再雪上加霜。
這便是災厄之獸,他的所到之處皆會帶來禍事。但每隻妖都有活下去的權利。每一任白澤神女,不會輕易取決他們的性命,
所以在大多時候,隻是選擇將他們封印迴誕生之地。
但對於大多數愛自由的妖來說,這樣的懲罰對它們來說,每分每秒都是精神上的折磨。蜚逃出了大荒,打傷了初代神女,
來到了他曾向往的熱鬧的人間。
“你想要什麽,你得到什麽,那你為之努力,但相應的代價伴隨而來,你會失去一些東西。也許重要,也許不重要,
關鍵看你當時的想法是怎樣的。”
“畢竟有舍有得嘛~~~~”
一手拍拍蜚的肩膀,一手把果子塞進嘴裏咀嚼,臉上本就紅斑叢生,因此當瘟疫的症狀出現在身上,也看不太出來,
“放寬心,我沒事。”
蜚眨眨眼睛,把思緒迴到如今,從寧靜的山林迴到小小的村鎮,
但這裏更像是一個小村莊,因為裏麵的村民,大部分都是滄桑的老人,年輕人的住所早已無生活的痕跡。
據常待在大樹邊,一起聊天的奶奶曾說過的話,許多年輕人被強製拉去加入軍隊,是為躍欲爆發的戰爭進行備練。
“阿婆,
那你為何總是待在這裏呢?”
因為這裏是村莊的進入口,是最早能見到外來人的地方。小孩蹲在地上,好奇地問身邊的阿婆,她是村莊裏最慈善的人,
很期待她的迴答,
阿婆笑笑,
她說:“我在等歸家的親人。”她在等自己的孩子,獨自待在枯朽之意顯的大樹旁,耄耋之年的老人,期盼著落葉歸根。
生活的苦難,能把人磋磨得像隻怪物,而戰火流年、荒間草野,遙望天際,
那裏的世界依舊驕陽,似火般絢爛得仿佛大地的色彩已被掠奪殆盡,遍地黑壓,陰影深沉,最終將一切掩蓋。
站在城中街道,夜晚降臨。
隻有月光皎瑩,灑在石麵,如披上一層銀紗,惹人沉醉寂靜的景顏,映月在河畔波瀾生輝,撐著身體,將手探入清水中,洗掉黏膩的汗珠,
獨坐於岸石邊,將披於肩頭的長發攏到一邊,神魂兩岸,此時相聚一起,我想,自己在那邊應該是活不了了。迴想曾經,
迴顧自己的一生,
僅是短短二十五載,祂們給了我八年的時間做好心理準備,去迎接自己本就要即將到來的命運終結。在那個世界裏麵,越發不再懼怕的死亡慢慢降臨,感受身體的浮沉變遷,最後所有的感覺都變成飄搖著的輕盈,
似乎從始至終,
我都沒有屬於自己的降落點。
曾有過掙紮,但是失敗了。
其實有時會奇怪,也會糾結,到底哪裏才是現實。品嚐過的十三年的感情,
那曾是我幸福的時候。在那時候,自己……我的父親母親,還是感情猶在的一對眷……夫妻,
至少不是相看兩厭。
到後來,他們之間的感情和關係開始走向下坡路,漠視對方,無視對方的一切。然後,我的存在變得尷尬起來,在離婚之後更是變得可有可無。因為在那時候,他們已經組聚了新的家庭,有了新的愛人,
和新的孩子。
我從親曆者,變成旁觀者。注視過他們美好快樂的曾經,注視著他們美好快樂的現在。而未來,應該也是這樣。
到十八歲,從十八,十九,二十,二十一,二十二,二十三,二十四,二十五歲。 再過幾天,就是我二十六歲的生日。可惜…還沒來得及吃一口冰箱裏的蛋糕,
本來迴去的那天晚上,就打算把它全部都吃掉的,反正第二天是周六,熬個小夜對我來說,是個絕美的事。
母親的冷漠,父親的冷漠,造就了一個寂靜的我。連帶著,當自己長大之後,
對於所謂情感的關係,不願深入建立羈絆,常常是觸之即離。
意識偶有深陷的跡象,那擺在自己腳下的唯有一條路,便是遠離對方。
然而再一再二不再三,當自身的問題逐漸被明晰,我發現自己每一次的靠近,都是對他人的一場傷害,
所以之後最簡單的方式,便是選擇不再邁入他人的世界。就停在入口處,站在佇立那裏,靜靜觀賞……他們的自由與歡樂,
而且,當自己越是獨自一人,在安靜的環境裏,越能感受到每個世界有奇特之處。
就像一場清風,當你嚐試閉上眼睛,傾聽它的腳步的留與掠,他對世間一切生命都像是具有纏綿悱惻的暗戀,
拂過耳邊的亂發,吹淡心的躁熱,輕微的涼意抹平消去。原本緊皺的眉間,那些愁緒似乎也已經一去不複返。
靜謐安寧,她仿佛與世界融為一體。
我自安然自常在,清風一去不複來。
拂雲過耳了心意,踏破雲庵送渺山。
一點雨滴聲,兩點滴雨聲,…………突如其來的傾雨,打破自我的沉寂,
是有誰在難過了嗎?
母親,父親,還是曾經遇到的人,
哦~~,
原來是我自己。
這本就是一場自我探索之旅,因為我想明清自己到底想要什麽,到底想做什麽,又為何要這麽做,
我是懼怕什麽,又在喜歡什麽、討厭什麽、希望什麽,以及又是為什麽而努力,
至始至終,我都是我自己,我在尋找一個機會,更加接納自己的機會,
我喜歡自然,我為自己設下限製,認為自己有責任去守護祂的美,
我喜歡自由,但卻平淡的生活。在這樣安穩的日子中,對外我有機會去追尋自己熱愛的東西,對外探索自己的內心世界,
自己的精神體係到底是怎麽樣。
其實,時間就是會淡化一切,那些遺憾失落與悲傷,或許在某個時候,當你吃到一份好吃的食物,看到一場盛大的煙火,迎接日出,陪伴日落,再抬頭望向月光,
低頭看向清水中倒映的自己,
其實,接下來的生活,也是可以繼續去享受的。略有涼意的清雨,洗去身上的泥土與塵埃,帶走外界的汙痕濁音,如同甘霖,灑落大地,濕潤土壤,願望下一年秋節,
是豐收季。
或許……那個世界是最短暫的,但對自身造成的影響和傷害卻是最大的。甚至在之後的生活中,雖然雨聲停落,有屋簷遮擋,但仍能感受到房屋的角落裏,逐漸潮濕而生長出的破落草,觸之即傷。
一點點血珠從指尖落下,但傷口愈合,其疤痕不顯卻仍然存在。在此般安寧夜裏,我再想時,雨落在岸河之中,
圈圈圓圓,落不止,歇不停。
可在此時,身邊的雨卻停了。
……
抬頭,是一把傘。一把普普通通的油紙傘,被一個可愛的小童舉著,她在幫這個,看起來很難過的姐姐撐傘遮雨,
而在不遠處,
和善的婦人,扶著慈祥的阿婆就站在那裏,溫柔地注視孩童的舉動,沒有阻止她,也沒有強硬地逼迫,大人的想法不應該施加在孩子天真的世界裏。
被遞來一把傘,而那個可愛的孩子,她蹦蹦跳跳地朝家人靠近,
她們要一起迴家去。
握住傘,看著往返在雨中的行人,他們要麽往家裏跑,要麽在找躲雨的屋簷。
街道上,突然多了很多的人。比以往的入夢旅客,還要多了一倍不止。
原本,這裏應該隻有我一個人。
當夜晚來臨…總會有人進入夢境,妄想來一場奇遇。可是,夢哪有那麽強大,有的隻是……為你穩固……內心信念而已,畢竟我們要明確一點,那就是,
夢境改變不了現實。
但槐樹不一樣。
當眾人都以為,她隻能在於夢境中,為一些人指點迷津時。槐江穀裏,被離侖取得的一枚槐葉,上麵承載著先輩留下的記憶,在其中的一小段場景裏,出現過她的身影,
但是在兩個時間節點中。
而且兩個時間節點之間至少相距百年。
。
“原來……真的存在。”
離侖坐在誕生之地,
注視那株枯老而死的巨樹,祂是因瑤水的幹涸才會如此。幽暗的鬼佛石像環繞,槐樹成群,戾氣聚攏在一起,
幾乎要凝聚成實體,虎視眈眈這具現成的軀殼。離侖冷笑,他一揮手,
釋放的妖力化作攻擊,下一秒就打散了那麽些個東西,它們甚至可以被稱為怪物,
或者邪物。但暫時未找到,能徹底消滅這些東西的方法。畢竟戾氣嘛,
自盤石開天地時就存在於世間。上古時期初現承載戾氣的容器,一直到如今仍然存在戾氣的載體。
天道命理講求陰陽平衡,當靈力凝生出人狀物,戾氣等近死戮的力量,也在暗戳戳進行演化凝生出實物的過程,
這還與世間的戾氣容器頗有不同。
好瘋啊。
她想的辦法,就是讓戾氣凝結出實物,然後再歸己所用。以靈身換戾身,本是人身與靈力聚生的阿宥,將純善靈分離,藏匿於思海深處,以夢境為媒介,激發入夢者心中的善良與悔悟,從而蘊養更佳的靈力。
而此後的阿宥懷揣著期待,充滿對人心的探索欲,前往人間,識清人性的複雜與險惡。牽引在這方界域中,甚比大荒還要濃鬱的戾氣能夠聚攏凝形,以此為渴望,再次修煉出人的形態。
這還是從“綠妖姐姐”那裏獲取的經驗。阿宥雖然不會做沒有把握的事,但若事事是如此,豈不是……那就嚐試著,進行一場雖有風險但益處極多的嚐試吧。
此事保密哦。
。
趙遠舟猜想,阿宥的藏身之處。
據從夢境中得到的信息,這個人的生機與自己的命牽連在一起。她在他生,她無他亡,單方麵的命運同連,還是“他”……
主動設下的束縛。
是幸運還是魔咒?
即使趙遠舟知曉前因後果,也不能對此做出評判。被戾氣所控的朱厭,闖出禍事,被白澤神女封印。而那個人……
暫時稱為“她”,
她為彌補錯禍,釋放出體內全部的……神力,才會導致她壽命將盡。
相隔兩地,白燼想知道她是否安康,想知道她是否還活著。他身為戾氣的容器,對手中被迫沾染的鮮血,而感到痛苦自棄。趙遠舟懂得他的意願……
因此他想與她一同共赴黃泉。
。
……思海深潮,
清靜的林中景地,獨坐庭院裏,
趙遠舟泡了一杯清茶,桌案香爐飄渺煙霧。那片山林悠遠長久,溯源於祂,應是比第一位白澤神女更早,也許掐在上古時代的末腳也說不定。
天都城外的桃林小院,靜謐如初。而這樣的寧靜,卻在下一秒被尖叫聲打破。
“啊——”!!!!!
留在一個有人愛你的世界,不好麽?
古樸的街巷裏,昏迷著崇武營逃跑的前嫌犯。不過在逃跑之後,她便是緝妖司要追捕的妖物。
畢竟她美得像是山中精靈,即使是經驗豐富的緝妖人,也不願意把她和醜陋的怪物聯係在一起。她就像是純美至潔的存在。
虛弱昏沉的狀態下,她控製不住體內的靈力的溢散,致命的吸引力會為自身引來禍患,現在她需要一點救助。
偷偷進入村鎮的蜚,歪歪頭停住腳步,朝深巷裏望,疑惑地觀察朝他招手的婦人。她似乎也是隻妖,但好像隻是似乎而已。生活的苦難,能把人磋磨得像隻怪物,
那人瘦削的臉頰,皺紋深刻,深凹的眼眶裏,滿是對食物的渴望,她的手粗糙而嶙峋,此時藏在牆體後麵,握著一把刀,
刀口斑駁滿是歲月的痕跡。
在饑荒遍地的時代,人們甚至能把同類當作食物。視野一掃,妖力探出暗藏的危險與殺機,“即使你是災厄之獸,即使你身負瘟疫之源,並不代表你就會安全。然而人心難測,複雜有疑,你不想傷害他們,不代表他們不會自取滅亡,不代表……他們不會利用你去傷害別人。”蜚眼神黯去,
他不會靠近,轉身就離開。
作為瘟疫的源頭,冒然靠近別人,隻會給他們帶來不幸的險患,更何況他們本就在悲慘的生活中,不能再雪上加霜。
這便是災厄之獸,他的所到之處皆會帶來禍事。但每隻妖都有活下去的權利。每一任白澤神女,不會輕易取決他們的性命,
所以在大多時候,隻是選擇將他們封印迴誕生之地。
但對於大多數愛自由的妖來說,這樣的懲罰對它們來說,每分每秒都是精神上的折磨。蜚逃出了大荒,打傷了初代神女,
來到了他曾向往的熱鬧的人間。
“你想要什麽,你得到什麽,那你為之努力,但相應的代價伴隨而來,你會失去一些東西。也許重要,也許不重要,
關鍵看你當時的想法是怎樣的。”
“畢竟有舍有得嘛~~~~”
一手拍拍蜚的肩膀,一手把果子塞進嘴裏咀嚼,臉上本就紅斑叢生,因此當瘟疫的症狀出現在身上,也看不太出來,
“放寬心,我沒事。”
蜚眨眨眼睛,把思緒迴到如今,從寧靜的山林迴到小小的村鎮,
但這裏更像是一個小村莊,因為裏麵的村民,大部分都是滄桑的老人,年輕人的住所早已無生活的痕跡。
據常待在大樹邊,一起聊天的奶奶曾說過的話,許多年輕人被強製拉去加入軍隊,是為躍欲爆發的戰爭進行備練。
“阿婆,
那你為何總是待在這裏呢?”
因為這裏是村莊的進入口,是最早能見到外來人的地方。小孩蹲在地上,好奇地問身邊的阿婆,她是村莊裏最慈善的人,
很期待她的迴答,
阿婆笑笑,
她說:“我在等歸家的親人。”她在等自己的孩子,獨自待在枯朽之意顯的大樹旁,耄耋之年的老人,期盼著落葉歸根。
生活的苦難,能把人磋磨得像隻怪物,而戰火流年、荒間草野,遙望天際,
那裏的世界依舊驕陽,似火般絢爛得仿佛大地的色彩已被掠奪殆盡,遍地黑壓,陰影深沉,最終將一切掩蓋。
站在城中街道,夜晚降臨。
隻有月光皎瑩,灑在石麵,如披上一層銀紗,惹人沉醉寂靜的景顏,映月在河畔波瀾生輝,撐著身體,將手探入清水中,洗掉黏膩的汗珠,
獨坐於岸石邊,將披於肩頭的長發攏到一邊,神魂兩岸,此時相聚一起,我想,自己在那邊應該是活不了了。迴想曾經,
迴顧自己的一生,
僅是短短二十五載,祂們給了我八年的時間做好心理準備,去迎接自己本就要即將到來的命運終結。在那個世界裏麵,越發不再懼怕的死亡慢慢降臨,感受身體的浮沉變遷,最後所有的感覺都變成飄搖著的輕盈,
似乎從始至終,
我都沒有屬於自己的降落點。
曾有過掙紮,但是失敗了。
其實有時會奇怪,也會糾結,到底哪裏才是現實。品嚐過的十三年的感情,
那曾是我幸福的時候。在那時候,自己……我的父親母親,還是感情猶在的一對眷……夫妻,
至少不是相看兩厭。
到後來,他們之間的感情和關係開始走向下坡路,漠視對方,無視對方的一切。然後,我的存在變得尷尬起來,在離婚之後更是變得可有可無。因為在那時候,他們已經組聚了新的家庭,有了新的愛人,
和新的孩子。
我從親曆者,變成旁觀者。注視過他們美好快樂的曾經,注視著他們美好快樂的現在。而未來,應該也是這樣。
到十八歲,從十八,十九,二十,二十一,二十二,二十三,二十四,二十五歲。 再過幾天,就是我二十六歲的生日。可惜…還沒來得及吃一口冰箱裏的蛋糕,
本來迴去的那天晚上,就打算把它全部都吃掉的,反正第二天是周六,熬個小夜對我來說,是個絕美的事。
母親的冷漠,父親的冷漠,造就了一個寂靜的我。連帶著,當自己長大之後,
對於所謂情感的關係,不願深入建立羈絆,常常是觸之即離。
意識偶有深陷的跡象,那擺在自己腳下的唯有一條路,便是遠離對方。
然而再一再二不再三,當自身的問題逐漸被明晰,我發現自己每一次的靠近,都是對他人的一場傷害,
所以之後最簡單的方式,便是選擇不再邁入他人的世界。就停在入口處,站在佇立那裏,靜靜觀賞……他們的自由與歡樂,
而且,當自己越是獨自一人,在安靜的環境裏,越能感受到每個世界有奇特之處。
就像一場清風,當你嚐試閉上眼睛,傾聽它的腳步的留與掠,他對世間一切生命都像是具有纏綿悱惻的暗戀,
拂過耳邊的亂發,吹淡心的躁熱,輕微的涼意抹平消去。原本緊皺的眉間,那些愁緒似乎也已經一去不複返。
靜謐安寧,她仿佛與世界融為一體。
我自安然自常在,清風一去不複來。
拂雲過耳了心意,踏破雲庵送渺山。
一點雨滴聲,兩點滴雨聲,…………突如其來的傾雨,打破自我的沉寂,
是有誰在難過了嗎?
母親,父親,還是曾經遇到的人,
哦~~,
原來是我自己。
這本就是一場自我探索之旅,因為我想明清自己到底想要什麽,到底想做什麽,又為何要這麽做,
我是懼怕什麽,又在喜歡什麽、討厭什麽、希望什麽,以及又是為什麽而努力,
至始至終,我都是我自己,我在尋找一個機會,更加接納自己的機會,
我喜歡自然,我為自己設下限製,認為自己有責任去守護祂的美,
我喜歡自由,但卻平淡的生活。在這樣安穩的日子中,對外我有機會去追尋自己熱愛的東西,對外探索自己的內心世界,
自己的精神體係到底是怎麽樣。
其實,時間就是會淡化一切,那些遺憾失落與悲傷,或許在某個時候,當你吃到一份好吃的食物,看到一場盛大的煙火,迎接日出,陪伴日落,再抬頭望向月光,
低頭看向清水中倒映的自己,
其實,接下來的生活,也是可以繼續去享受的。略有涼意的清雨,洗去身上的泥土與塵埃,帶走外界的汙痕濁音,如同甘霖,灑落大地,濕潤土壤,願望下一年秋節,
是豐收季。
或許……那個世界是最短暫的,但對自身造成的影響和傷害卻是最大的。甚至在之後的生活中,雖然雨聲停落,有屋簷遮擋,但仍能感受到房屋的角落裏,逐漸潮濕而生長出的破落草,觸之即傷。
一點點血珠從指尖落下,但傷口愈合,其疤痕不顯卻仍然存在。在此般安寧夜裏,我再想時,雨落在岸河之中,
圈圈圓圓,落不止,歇不停。
可在此時,身邊的雨卻停了。
……
抬頭,是一把傘。一把普普通通的油紙傘,被一個可愛的小童舉著,她在幫這個,看起來很難過的姐姐撐傘遮雨,
而在不遠處,
和善的婦人,扶著慈祥的阿婆就站在那裏,溫柔地注視孩童的舉動,沒有阻止她,也沒有強硬地逼迫,大人的想法不應該施加在孩子天真的世界裏。
被遞來一把傘,而那個可愛的孩子,她蹦蹦跳跳地朝家人靠近,
她們要一起迴家去。
握住傘,看著往返在雨中的行人,他們要麽往家裏跑,要麽在找躲雨的屋簷。
街道上,突然多了很多的人。比以往的入夢旅客,還要多了一倍不止。
原本,這裏應該隻有我一個人。
當夜晚來臨…總會有人進入夢境,妄想來一場奇遇。可是,夢哪有那麽強大,有的隻是……為你穩固……內心信念而已,畢竟我們要明確一點,那就是,
夢境改變不了現實。
但槐樹不一樣。
當眾人都以為,她隻能在於夢境中,為一些人指點迷津時。槐江穀裏,被離侖取得的一枚槐葉,上麵承載著先輩留下的記憶,在其中的一小段場景裏,出現過她的身影,
但是在兩個時間節點中。
而且兩個時間節點之間至少相距百年。
。
“原來……真的存在。”
離侖坐在誕生之地,
注視那株枯老而死的巨樹,祂是因瑤水的幹涸才會如此。幽暗的鬼佛石像環繞,槐樹成群,戾氣聚攏在一起,
幾乎要凝聚成實體,虎視眈眈這具現成的軀殼。離侖冷笑,他一揮手,
釋放的妖力化作攻擊,下一秒就打散了那麽些個東西,它們甚至可以被稱為怪物,
或者邪物。但暫時未找到,能徹底消滅這些東西的方法。畢竟戾氣嘛,
自盤石開天地時就存在於世間。上古時期初現承載戾氣的容器,一直到如今仍然存在戾氣的載體。
天道命理講求陰陽平衡,當靈力凝生出人狀物,戾氣等近死戮的力量,也在暗戳戳進行演化凝生出實物的過程,
這還與世間的戾氣容器頗有不同。
好瘋啊。
她想的辦法,就是讓戾氣凝結出實物,然後再歸己所用。以靈身換戾身,本是人身與靈力聚生的阿宥,將純善靈分離,藏匿於思海深處,以夢境為媒介,激發入夢者心中的善良與悔悟,從而蘊養更佳的靈力。
而此後的阿宥懷揣著期待,充滿對人心的探索欲,前往人間,識清人性的複雜與險惡。牽引在這方界域中,甚比大荒還要濃鬱的戾氣能夠聚攏凝形,以此為渴望,再次修煉出人的形態。
這還是從“綠妖姐姐”那裏獲取的經驗。阿宥雖然不會做沒有把握的事,但若事事是如此,豈不是……那就嚐試著,進行一場雖有風險但益處極多的嚐試吧。
此事保密哦。
。
趙遠舟猜想,阿宥的藏身之處。
據從夢境中得到的信息,這個人的生機與自己的命牽連在一起。她在他生,她無他亡,單方麵的命運同連,還是“他”……
主動設下的束縛。
是幸運還是魔咒?
即使趙遠舟知曉前因後果,也不能對此做出評判。被戾氣所控的朱厭,闖出禍事,被白澤神女封印。而那個人……
暫時稱為“她”,
她為彌補錯禍,釋放出體內全部的……神力,才會導致她壽命將盡。
相隔兩地,白燼想知道她是否安康,想知道她是否還活著。他身為戾氣的容器,對手中被迫沾染的鮮血,而感到痛苦自棄。趙遠舟懂得他的意願……
因此他想與她一同共赴黃泉。
。
……思海深潮,
清靜的林中景地,獨坐庭院裏,
趙遠舟泡了一杯清茶,桌案香爐飄渺煙霧。那片山林悠遠長久,溯源於祂,應是比第一位白澤神女更早,也許掐在上古時代的末腳也說不定。
天都城外的桃林小院,靜謐如初。而這樣的寧靜,卻在下一秒被尖叫聲打破。
“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