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軍隊雖有軍製,實為屯田之軍,而非作戰之軍。


    當時七十二營盤,不受當地縣鄉管轄,直屬於汝州衛,收入悉數上繳汝州衛。


    而汝州衛則由伊王府統轄。


    經數十年經營,汝州衛今非昔比。


    如今,整個汝州衛下轄七十二營,人口較初建時增長十數倍有餘,一營人口便逾五萬。


    七十二營,人口總數達五百餘萬。


    整個河南府,近六成百姓歸屬汝州衛。


    可見汝州衛在河南府之權勢。


    而伊王府,幾乎由汝州衛下六成百姓供養。


    在河南府,伊王府便是天。


    百姓即便得罪朝廷,也不敢得罪伊王府之人。


    此觀念早已深入人心。


    其實,老太爺早有意將汝州衛收歸朝廷。


    伊王在河南府的惡行,亦令朱棣大為憤慨。


    然伊王府握有一紙太祖皇帝留給伊王一脈的遺詔。


    遺詔內容簡單,並無過多牽涉政事,然其中一項,成為伊王府跋扈之源。


    即遺詔明示,隻要伊王一脈不造反,伊王一脈世襲罔替,後人不得剝奪伊王爵位。


    這也是朱棣數次欲強行削去伊王爵位,卻遲遲未動手的原因。


    雖不知太祖為何留此遺詔,然遺詔即遺詔,開國皇帝之遺詔,即便是老太爺,也不敢輕易更改。


    故老太爺欲剝奪伊王封號之事,隻能一拖再拖,朝廷上官員每隔三五日便陳述伊王罪行,朱棣亦不能不有所顧忌。


    至少在解決太祖遺詔之前,老太爺尚未想好如何處置伊王之事。


    朱瞻墉未曾料到此事竟與王室有關。


    當今伊王年歲與他相仿,莫非那位隱匿於暗處的公卿便是……朱瞻墉微蹙眉頭,心中疑慮未消。


    以伊王府原有的實力,欲將汝州衛發展成難以揣測的隱蔽勢力,似乎並非難事。


    朱瞻墉果斷下令:“出發!前往伊王所在的驛站!”


    “遵命!”


    不多時,朱瞻墉率眾人直奔伊王驛站。


    驛站外圍,早已布滿無數錦衣衛守候。


    自府中帶來的百多隻獵犬,在侍衛牽引下,已將驛站團團圍住。


    朱瞻墉抵達,審視驛站,卻未見任何動靜,心中疑惑頓生。


    如此喧囂,伊王竟無動於衷。


    他轉向一名錦衣衛指揮使問道:“裏麵何情狀,竟無人出麵?”


    錦衣衛指揮使恭敬答道:“驛站四門緊閉,派去查探的錦衣衛皆未歸來,末將不敢擅自行動,一切請殿下定奪!”


    朱瞻墉微微頷首,果斷下令:“撞門!”


    “遵命!”


    隨後,一行錦衣衛毫不客氣地猛撞驛站大門。


    “咚咚咚!”


    三聲巨響過後,大門應聲而開。


    錦衣衛正欲闖入,朱瞻墉揮手製止,道:“先放犬入內!”


    “遵命!”


    一百隻獵犬在侍衛驅趕下,悉數衝入驛站。


    “汪汪汪汪!”


    犬吠聲連綿不絕。


    朱瞻墉聽見犬吠,卻未聞人聲,頓感不妙,立刻下令:“衝進去!”


    緊接著,錦衣衛及幾位王爺的侍衛一擁而入。


    然而進內後,眾人皆僵立不動,甚至有人倒吸一口冷氣。


    心誌不堅者,甚至倉皇逃離,嘔吐不止。


    朱瞻墉皺眉,連忙步入驛站。


    甫一踏入,便嗅到濃鬱的血腥味。


    朱瞻墉望向驛站內,不由一驚。


    隻見驛站內橫七豎八躺著各式屍體。


    男女皆有,還有昨晚進入驛站的錦衣衛。


    這些屍體,最駭人之處在於,男子皆被剖腹掏腸,內髒散落一地,有的腰斬,甚至有人被一分為二。


    女子則衣衫不整,無一完好。


    整個驛站猶如修羅地獄,常人難以承受。


    朱瞻墉進來後,他的眾位兄弟及晉王等幾位王爺相繼踏入。


    目睹眼前慘狀,晉王首先承受不住。


    “嘔!!!”


    捂嘴狂奔而出,隨即在樹邊嘔吐不止。


    晉王之後,唐王、魯王、秦王、汝南王也麵色慘白,相繼逃離驛站。


    這些平日養尊處優的王爺,哪見過如此恐怖場景。


    能不嚇得麵無血色,已是膽識過人。


    不僅是晉王、唐王等人。


    朱瞻墉的眾兄弟中,老二、老四、老七、老八、老九、老十等,目睹慘狀後,臉色皆泛白。


    幾人勉強支撐片刻,最終紛紛如逃命般跑出驛站。


    驛站內,僅剩朱瞻墉、老五、老六。


    朱瞻墉望向老五和老六,認真道:“可承受得住?若不行,先在外等候。”


    老五麵色蒼白,卻強忍未吐,勉強笑道:“無妨,還能撐住。”


    老六雖麵色不佳,卻是眾人中最好的。


    他捂著鼻子看向朱瞻墉:“三哥,戰場上是否也是這般景象?”


    朱瞻墉輕輕搖頭:“真正的戰場,比這殘酷得多,往往一炮轟來,人便灰飛煙滅,比這更恐怖。這些人還算幸運,最多被分屍,但戰場上的死者,有時連完整的屍骸都湊不齊。”


    朱瞻墉的話語讓老六鄭重點頭,他強壓不適,直言:“三哥,那我不走,若連此情此景都忍受不了,何談上陣殺敵。這一關我必須挺住,不容半點退縮!”


    朱瞻墉輕拍老八的肩膀,未言一詞。


    隨後,朱瞻墉帶領眾人步入驛站。


    驛站內血跡斑斑,殘肢斷臂,橫陳的屍體,令人作嘔。


    錦衣衛開始控製現場,同時調查死者人數、身份及遇害經過。


    老五望著遍地屍體,揉了揉胸口,試圖讓自己好受些,半晌才道:“此乃多大仇怨,竟屠戮如此多人,真是喪盡天良,禽獸不如!”


    老六附和:“犯下如此滔天大罪之人,實乃人性泯滅之徒!”


    朱瞻墉未語,喚來一名錦衣衛耳語幾句,便走出驛站。


    見朱瞻墉步出驛站,老五與老六忙跟隨其後而出。


    老六問道:“三兄,何故離席?”


    朱瞻墉瞥了老五一眼:“再不走,你五弟怕是要失態了。”


    話音剛落,隻見老五倚牆而立,雙腿微顫,旋即對著牆角一陣嘔吐不止。


    原本無恙的老六目睹此景,胃中亦翻江倒海,強忍片刻,終是難耐,尋了個角落同樣嘔吐起來。


    此時,晉王與眾隨從踉蹌而來,皆不敢再望向驛站,轉而向朱瞻墉詢問:“此情此景,究竟發生了何事?驛站之人怎會遭此橫禍,太孫,伊王是否已遭不測?京城之內,為何會發生如此駭人之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被迫登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屹掌櫃寶祥先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屹掌櫃寶祥先生並收藏大明:被迫登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