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就是故事,可又不僅僅是故事,帥師師覺得故事裏蘊含的道理讓人十分受益。人少了力不從心,人多了又很容易人浮於事,而來自內部的問題更容易帶來惡劣影響。


    在金雞嶺的辦事處雖然規模並不大,但是影響力不容小覷,內引外聯,給當地農產品擴大了銷路,而今又發現礦泉水脈,眼見的為金雞嶺又增加了一條致富之路。


    三個和尚與水的故事不會再發生了。帥師師想。


    楚衝在金雞嶺大街上漫無目的的走走,幾乎迎麵遇到的人都說楚衝啊,你可要好好帶領我們,給我們多一條掙錢的門路。楚衝隻好逢人便說礦泉水廠快要動工建設了,大家等著好消息吧!


    金雞嶺官方進行了基本建設,圍牆啊,廠房啊,自己通聯外部的公路啊,而紅晴集團也派人參與,告訴他們哪裏要留下來不能破壞,哪裏能放心大膽的施工,等到廠房建成以後,紅晴集團購進設備進行安裝調試,力爭整個工程完工後,能夠迅速投產。


    硬件方麵,施工隊按照要求在廠區一角附帶建設了園林角,假山涼亭應有盡有。亭子,多建於路邊,一般為開敞式結構,沒有圍牆,頂部可分為六角、八角、圓形等多種形狀,供行人休息、乘涼或觀景用,在古建中算是一個特別的存在。它不像屋宇那樣遮風擋雨,也沒有橋梁溝通天塹的作用,不過是遊人臨時棲身之所。也正是其造型輕巧,選材不拘,因而被廣泛應用在園林建築之中。礦泉水廠的亭子雖然小巧玲瓏,似乎無關輕重,但是作為一種起源於周代的中國傳統建築,代代相傳便有了更多的獨特個性文化。


    最有趣的是亭子前邊還設計了走廊,雕梁畫棟,古色古香。圖畫也跟亭子有關,第一個是醉翁亭,實物位於安徽滁州琅琊山半山腰的琅琊古道旁,是上琅琊寺的必經之地。據《琅琊山誌》記載,北宋慶曆六年(1046年),歐陽修被貶為滁州太守,業餘時常感懷時世,寄情山水。山中僧人智仙為他建亭飲酒賦詩,歐陽修自號“醉翁”,並以此名亭,寫下傳世之作《醉翁亭記》。醉翁亭因此而聞名遐邇,被譽為“天下第一亭”。


    如果說醉翁亭表達著寄情山水之意的話,那麽第二幅圖則表現另一類亭子風采,湖心亭浸透了佛理禪機,它在風景秀美的外西湖中心,據清雍正《西湖誌》記載:“亭在全湖中心,舊有湖心寺,寺外三塔,明孝宗時,寺與塔俱毀。”又有聶心湯《縣誌》予以佐證:湖心寺外三塔,其中塔、南塔並廢,乃即北塔基建亭,名湖心亭。複於舊寺基重建德生堂,以放生之所……而今之湖心亭,乃三塔中北塔之基地。”屢建屢毀,由此可見湖心亭也是多災多難,可是信仰不滅,亭子也就屹立如初了。


    第三幅陶然亭是與革命密切相關的。對應實物的初建並不傳奇,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工部郎中江藻奉命監理黑窯廠,他在慈悲庵西部構築了一座小亭,並取白居易詩“更待菊黃家醞熟,共君一醉一陶然”句中的“陶然”二字為亭命名。估計建築者也決然想不到這座小亭頗受文人墨客的青睞,被譽為“周侯藉卉之所,右軍修禊之地”,更被全國各地來京的文人視為必遊之地。清代200餘年間,此亭享譽經久,長盛不衰。特別是近代的陶然亭,有著光輝的曆史篇章。“五·四”運動前後,中國共產黨的創始人和領導人李大釗、毛澤東、周恩來曾先後來陶然亭進行革命活動。從這個層麵講,說陶然亭是紅色教育基地也不為過。


    第四幅圖是愛晚亭,它要晚了許多年,實物位於嶽麓書院後青楓峽的小山上,八柱重簷,頂部覆蓋綠色琉璃瓦,攢尖寶頂,內柱為紅色木柱,外柱為花崗石方柱,天花彩繪藻井,蔚為壯觀。資料記載是一個名叫羅典的人於清乾隆五十七年(公元一七九二年)所建。初名“紅葉亭”,後據唐代詩人杜牧《山行》而改名為愛晚亭,取“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之詩意。


    軟件方麵,礦泉水廠公開發布的招聘啟事,十分令人欣喜。


    為了讓園林角與眾不同,紅晴集團更是融進更多的古建。


    第一模仿大明湖,它是文化的,無論是那一汪碧水還是依依岸柳都浸滿了詩詞音韻。不由得讓人想起真正的大明湖來,站在南豐祠前憑欄遠眺,大明湖景色盡收眼底,尤其是那條玉帶一樣的曾堤,每天迎送著四麵八方的來客,人們陶醉於曾堤縈水景觀,卻少有人知道它的曆史裏還站著一個憂國憂民的身影……


    公元1071年的夏天,三五個齊州市民坐在湖邊的柳樹下一邊搖著蒲扇一邊忍受著蚊蟲的叮咬,他們多麽希望有一陣涼風拂過或者有一股清涼的水沐浴一下也好啊,西湖近在咫尺卻“兇猛”異常,沒水時湖底幹裂,有水時波濤洶湧,哪裏還指望得上。路邊的小攤販小心翼翼的做著小本生意,因為地痞流氓還在橫行鄉裏,稍不留神就會被搶的血本無歸。在人們看來,這個心驚膽戰的夏天與往年似乎沒什麽不同。


    但是對於一個53歲的江西人來說,則是注定不平靜的。因為這一年他將要調任齊州知州(相當於今天的一市之長),雖然從家譜冊子裏找到自己的祖籍是山東的,可是畢竟隔了好幾代人,哪裏還能從身上嗅到祖籍的氣息?本想請辭奈何皇命難違,所以他在臨行前就特別想找老師聊一聊。他就是後來躋身唐宋詩文名家的曾鞏,而他的恩師就是宋朝大名鼎鼎的歐陽修,當年正是歐陽老師主考,自己才有幸進入皇榜的。但也隻是想想而已,因為歐陽老師不在身邊,又加上老師已經遞交了退休的申請書,隻等著皇帝批準了。究竟怎樣才能治理好齊州呢?離開歐陽老師輔助的曾鞏很是彷徨,他也想在齊州有所建樹,但老一套的管理方法顯然不能解決當前的社會問題,所以能做的就隻有給老師寫了一封信。歐陽修當然知道曾鞏將要調任齊州,就在迴信中告訴他“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為官之道。恰在此時王安石變法的政令傳達到曾鞏的手裏,曾鞏感到混沌的前景一下子豁然開朗起來。


    曾鞏大人來了,很低調的來了,那麽他當時是一種什麽樣的心情呢?這個可以從他的詩句“左符千裏走東方,喜有西湖六月涼”中看出來,西湖並不是杭州的那個,這裏指的是大明湖,詩句大意是說:我曾鞏受命千裏迢迢來到齊州上任,本來是旅途勞頓的,可就是因為有了這大明湖,即使在暑熱的六月也十分清涼宜人,身體的疲勞一下子煙消雲散。曾鞏下車伊始便愛上了這裏,文人的特質讓他很快捕捉到了齊州的秀美,雖然還需要他費心勞力的治理,但是能夠預見不遠的將來的美麗,也就值得賦詩一首了。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走馬上任的曾鞏馬上就碰到了兩大頭疼難題,一個是齊州的水患,隔三差五來一個“水漫三軍”,讓居民寢食難安;另一個是齊州的人禍,地痞流氓欺行霸市擾亂社會秩序,讓商販惶惶不可終日。 我們不知道曾鞏心中真實的想法,但有一點卻是真的,那就是他沒有逃避,他沒有像前任一樣渾渾噩噩,自身的責任以及齊州的魅力讓他無法對這一切視而不見。既來之則安之,曾鞏知道自己該去幹什麽,文人似乎是文弱的,但在某些方麵卻是執拗的,有一種知難而進的勁頭,憑著這股勁頭,曾鞏接連為齊州市民築起了兩道大堤:有影的百花堤和無形的治安堤。


    先說百花堤。沒事時,曾鞏愛到西湖(大明湖)那裏散步兼思考治理齊州的辦法,有時候走著走著就無路可走了,因為多年的疏於打理,西湖已經有些“衰老”之色了,而這又是曾鞏所不願見到的,於是在周邊居民那裏做了一番調研,覺得疏浚西湖還是一件好事,就拍板上馬了西湖改造項目。從河底撈出的泥沙放到哪裏是個問題,勞工把這件事告訴了曾鞏,曾鞏實地考量了一下,還是因地製宜把河沙堆疊成河堤比較劃算,除去減少河沙外運的成本外,還有兩樣好處,既可以在洪水期遲滯洪水的襲擾,又可以在堤上植樹種草增添景色。為了齊州能夠路通水暢,他以疏浚大明湖為契機主持修建了北水門,從此濟南城“內外之水,禁障宣通,皆得其節,人無後廬,勞費以熄”,城北的水患問題自此得到根除。這一下曾鞏就收獲了濟南百姓滿滿的讚譽。工程竣工那一天,曾鞏特意邀請了一班子文朋詩友慶賀,高興之餘給這條新築的河堤取名百花堤(後人為了懷念曾鞏口口相傳遂稱曾堤),意為百花盛開之所。


    一水環繞曾堤俏,如果把大明湖比作美少女,曾堤則是她身上一條彩色的腰帶。相比而言,似乎遠在杭州西湖的蘇堤(1089年建成)的名氣更大一些,但事實上它比曾堤晚了十多年,可以說是先有曾堤後有蘇堤的。估計是百花堤的成功效應,觸動了一個叫蘇軾的同僚兼文友的心思,悄然無聲的“剽竊”了百花堤的專利,在杭州西湖弄出一個蘇堤來,從此“天下盡知蘇堤俏,更無幾人說曾堤”,曾鞏知道後並沒有什麽激烈的反應,能被人效仿不正說明自己的做法是恰到好處的嗎?況且他還有更重要的事要做。隻是我們可親可敬的曾大人不會想到他的無意之舉在千百年後會成為新的話題。


    百花堤使城市風景錦上添花,消除水患的同時增添了齊州城市的魅力,曾鞏的這一舉措大受市民歡迎,人們奔走相告,可是他卻高興不起來,因為他還要為齊州百姓築起另一道堤,這便是讓百姓安居樂業的治安堤。據說當時他初來齊州,看到的是“野有群行之盜,裏多武斷之家”,意思是說齊州城郊接合部強盜肆無忌憚的交叉結夥作案,而城裏地痞流氓不斷滋事,百姓整天戰戰兢兢的生活。曾鞏大人雖然滿身書卷氣,但是做起事來雷厲風行毫不手軟,為了肅清盜匪,扭轉齊州的治安亂象,他“無忘夙夜,勉盡疲駑”,通過明察暗訪,在摸清盜匪出沒規律後,一舉擒住惡霸周高,並且一鼓作氣搗毀了流氓團夥“霸王社”,改善了齊州的社會治安狀況,以致“奸寇屏跡,民外戶不閉,道至不拾遺,獄以屢空”,曾鞏掃黑除惡的高壓態勢使得地痞流氓們斂跡銷聲再也不敢橫行鄉裏了,牢獄甚至因為老犯人刑滿釋放後抓不到新的犯罪分子補充而空閑起來。市場重新繁榮起來,百姓拍手稱快,他們由衷的感歎這一年還真的不同以往。


    百花堤與治安堤都是曾鞏實打實的業績,從形式上看比不上其他地方官“萬民傘”誇耀政績來得轟轟烈烈,但百姓的幸福指數卻是一個勁兒在增長。曾鞏高調做人低調為官,盡管做了這麽多有利於齊州的好事,卻並不大肆宣傳,因為他知道有口皆碑的道理,好壞與否百姓心裏自會衡量,而這一點就要比那些做點蠅頭小事就自吹自擂生怕皇帝不知道的人強多了。查閱典籍,還可以找到曾鞏的許多政績,比如他重視發展齊州教育,頒布法令讓齊州各學校都要傳授《尚書》,從一定程度上在思想領域修複了豪強惡霸帶給地方的精神傷害。曾鞏還動用盈餘財力,修築橋梁,主持修建了長魏公路(即由長清出發經聊城到達魏州的官道)。路通市興人丁興旺,曾鞏的這一舉動就是放在千年後的今天依然是具有前瞻性的,可見其敏銳及超前的為民意識是多麽難能可貴的。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曾鞏的離任形式,別人都是鞭炮齊鳴來敲鑼打鼓去,而曾鞏就與眾不同了,悄無聲息的來,躡手躡腳的走,為什麽會這樣?尋根究底還是心係百姓不想驚動眾人。雖然他在齊州任上隻有短短的兩年,但是政績斐然,深受百姓愛戴。所以當百姓們聽說他要調離時極力挽留,甚至關閉了城門,拉起了吊橋,沒辦法他隻好在夜間出城離任,也算是官威蕩然無存了,但曾鞏心裏是高興的,因為這裏的人們已經牢牢記住了他的功績。


    曾鞏走了,揮一揮手不帶走一片雲彩,可是他留下的曾堤在曆經九百多年的風雨之後,依然風姿綽約的立在大明湖,依舊帶給遊人心曠神怡的感受。而另一道曾堤(治安堤)則隨著時代變遷而幾經“易容”了。在封建社會,說到底執政理念維護的是皇家尊嚴,如今才是真正執政為民,從這一方麵看曾鞏畢竟開創了惠及民生的齊州執政先河,為之後的齊州管理打下了基礎,具有跨越時代的借鑒意義。


    所以礦泉水廠的建設必須和綠水青山融為一體,這樣既不會破壞環境,又嗬護了經濟發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從異鄉歸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晉秦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晉秦客並收藏我從異鄉歸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