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去病沉吟片刻,確有為難之處,便道:“我父母已分居多年,現在各有家室,我想他們確實不宜相見,以免各方尷尬。


    我一直想在長安舉行婚禮,那樣我母親自然會在場。


    至於父親那邊,我想婚禮之前書麵告知,之後再攜新婦專程前往平陽拜訪。若在朔方……似乎怎樣安排都不太妥當。”


    陳老先生笑了笑,考問道:“那麽,我也問你一個問題,你可知道婚禮之關鍵何在?”


    霍去病一時語塞,“……慚愧,我隻知道婚禮包括六禮。”


    “那麽我再問你,這六禮,你可知是源自六十四卦中的哪一卦嗎?”陳老先生繼續考較。


    霍去病沒想到陳老先生真的考較起了自己的學問,隻得閉上眼睛,在心中將六十四卦的內容細細翻看。


    他這種能夠記憶圖像的人,一般很少背誦文字,每當要找什麽內容,便在心中一頁一頁地翻看,速度雖不快,但每個字在哪一頁哪一行都了如指掌。


    他仔細斟酌了一會兒,終於答道:“是不是漸卦?鴻漸於陸,其羽可用為儀。”


    陳老先生麵露讚許之色,“你答對了。


    ‘漸’卦的卦辭便是‘女歸吉’,意指嫁女吉利。


    而你所引的‘鴻漸’這一句,字麵意思是以鴻雁作為聘禮,這也是自古以來締結婚約時的一項禮俗。”


    此時霍去病恍然大悟,陳老先生這是在啟發他。


    “漸”卦有“循序漸進”之意,而“循序漸進”正是婚禮的關鍵!


    換句話說,婚禮必須一步一步地走好儀式程序,否則這個結果便不被認可。


    這些程序分成六大步驟,因此被合稱為六禮。而且,漸卦與歸妹卦互為覆卦,這也很好理解。


    六禮是迎娶正妻的儀式,而歸妹卦則說的是側室。不待六禮而行、隨隨便便就進了門的,自然就是側室了。


    陳老先生看到霍去病如有所悟的神色,不禁笑了起來:“好,你現在應該明白了吧!


    ‘漸,女歸待男行也’,六禮的關鍵就是要一步一步地‘行’!


    咱們現在就來看看,你如今身在朔方,應該如何行好這些禮法步驟呢?”


    言罷,他目光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仿佛已經為霍去病規劃好了一切。


    此時,兩個年輕人瞪大了眼睛,全神貫注地聆聽師父的教誨。


    師父徐徐言道:“婚前之禮,你們二人既是自行相識,定終身之時也已稟告過長輩。


    納彩、問名、納吉、納征、請期這幾個步驟,女方需家長出麵,男方則由媒人代表,男方家長無需露麵,但必須知情。”


    “婚後之禮,則是拜見舅姑,三月之後攜新婦拜祭家祠。


    按你的情形,即便在長安成婚,也需帶建華專程前往平陽。


    如今你不得詔令不得離開朔方,此事便推至你能離開之時再行。”


    “至於婚禮當日,即親迎之禮,依禮製,親迎前,有父之人應由父親告廟,然後命子親迎。


    你欲書信告知你父親的想法可行,你父親在平陽家祠告廟後迴信,那麽你無論在長安還是朔方,都相當於奉了祖先和父親之命。


    親迎之後,沃盥、對席、同牢等一係列儀式,便無需長輩們操心了。”


    師父氣定神閑地授完這一課,兩個年輕人頓覺心中大石落地,歡喜得幾乎有些恍惚,半天都未能言語。


    好不容易迴過神來,建華撒嬌地對師父說道:“師父,看來您早就籌劃得清清楚楚了,為何不早些告訴我呢?”


    “你還好意思問為何嗎?”陳老先生故作嚴肅,“因你學業疏懶,實在令為師失望。


    難道當年沒有讓你背誦過禮經嗎?”


    他們門中培養子弟,先以儒家為根基,禮經作為儒家經典,自然是要背誦的。


    此時被師父一問,建華隻得尷尬地答道:“嗯……我背是背過,不過覺得與心性不合。


    所以有的章節,葉青哥哥一檢查完,我就趕緊忘了。


    還有的章節,葉青哥哥就放過我沒有檢查,他說我反正也不是那塊材料……”


    霍去病聽到這裏,禁不住捂住了肚子,心中暗笑,“竟把葉青師兄都供出來了!


    給你當師兄真是不易啊,多少年後還要被你出賣!”當然,他並不敢真的說出來。


    然而,建華已經看見了他捂著肚子強忍笑容的模樣,趕緊把火引了過來:“咦,你怎麽也不知道?你不是過目不忘嗎?”


    霍去病笑著迴答她:“我嘛,我也是覺得與心性不合,所以根本就沒有過目!”


    隨後他收起笑容,恭恭敬敬地對陳老先生說,“我今天才知道學問有如此重要,真是悔不當初啊!


    今後請您多多教誨,我定當虛心受教,勤學不輟。


    言罷,他深深地鞠了一躬,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仿佛已經看到了自己未來的成長之路。


    在那個瞬間,他的內心充滿了難以言喻的慶幸。


    幸運的是,建華有一位師父,而且這位師父還是一位道家高人。


    在皇權的壓迫下,大多數人要麽違心順從,要麽痛苦掙紮,但像陳老先生這樣既不盲目順從也不激烈反抗,既保持自我又不失從容,這種境界非道家莫屬。


    然而,接下來這位道家師父的話卻讓人聯想到了儒家:“難得年輕人如此重視‘禮’,我看你在這一點上比建華更明白。


    不過,你也別太抬舉我了,我之所以清楚這些,是因為去年我剛好主持了葉青的婚禮。”


    建華笑著接話:“我錯過了師哥的婚禮,沒想到這報應竟然在這裏!”大家聽了都笑了起來。


    笑聲中,建華不經意間看到師父正嚴肅地注視著自己,目光中似乎蘊含著深意。


    她心中一緊,暗自思忖:“難道是我哪裏說錯了話嗎?”


    師父卻沒有繼續這個話題。


    夜漸漸深了,建華送師父迴房,終於忍不住半開玩笑地抱怨:“師父,您早該告訴我,害我白白擔心了好幾天!”


    陳老先生微微一笑,“不隻是擔心吧,恐怕還想做些傻事呢!”


    “師父!”建華急忙迴頭,生怕別人聽見。


    陳老先生收起了笑容,嚴肅地對徒弟說:“我不早告訴你,是為了讓你自己體會,這對你來說是一種鍛煉。


    事情怎麽會走到那一步呢?看你這麽心神不寧,還敢說自己是張良的後輩?你自己說說,這次你學到了什麽教訓?”


    建華低下頭,輕聲引用孔子的話:“不知禮,無以立。”


    師父點了點頭,然後嚴肅地教導道:“你的目光雖然高遠,但別忘了你的雙腳還踏在大地上!


    不踏實走好每一步,怎麽可能一步登天?什麽是禮?禮,就是行走的法則,它教導你如何走好每一步。”


    建華默默地聽著,師父繼續嚴肅地告誡:“還說什麽不合心性?說這種話就應該去反省!


    過去在山中生活,我確實對你管教不多,讓你養成了一些壞習慣。


    現在你既然迴到了塵世,就必須遵守世間的禮法,不能再縱容自己!你馬上就要出嫁了,好好想想這個道理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霍去病戰神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麵包小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麵包小子並收藏霍去病戰神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