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文景之治【6】
曆史放映廳從大秦開始 作者:氤氳之息清泉流響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文帝常常穿綈衣,就是用厚繒製成的衣服。
並命自己寵愛的慎夫人所穿的衣服不得拖到地上,幃帳不得繡花紋,給天下人做榜樣。自己的陵墓霸陵都用瓦器,不用金銀銅錫作為裝飾。
而漢文帝雖然勤廉為民,但是他並不是說迂腐不知變通。
文帝上位之後,廢除了連座法,也就是取消了一人犯法,全家株連的法令。
之後廢除了很多殘忍的刑法,比如肉刑之類的。
恢複夷三族令。呂後曾廢除了夷三族令,但是文帝時又恢複它,即“新垣平謀為逆,複行三族之誅。”
這個沒什麽毛病,要是連謀反這種大事都隻弄死主謀者,那怎麽能行。
誅滅三族以示警告也好。
文帝十二年(公元前168年)三月,文帝廢除了進出關要出示證件的法令。當然,隻是進出關隘,在長安還是需要的。
文帝十二年(公元前168年),號稱“智囊”的太子家令晁錯向劉恆建議:“募天下之人入粟於邊,以受爵免罪,不過三歲,塞下之粟必多矣。“
什麽意思呢?就是說讓天下人交糧給朝廷,朝廷送到邊境,然後朝廷給這些人賜予爵位,這個爵位並沒有封地,沒有食邑,但是如果犯罪了,可以以爵位來抵扣。
之後晁錯在其《論貴粟疏》中宣傳此思想,本套思想非常符合劉恆時期充實國力的目的。於是劉恆采納了這個建議,采取公開招標價賣爵的辦法來充實邊防軍糧。
晁錯又建議,入粟拜爵辦法實行後,邊境積粟足以支5年,可令入粟者輸於郡縣,是郡縣也積粟;邊境和郡縣都已充實,就可以免除天下田租。入粟拜爵辦法的實行,使農民的處境暫時有所改善。
這個方法對急需要讓大漢恢複國力的劉恆來說非常需要。
漢朝的百姓們經曆了秦朝的壓榨,楚漢爭霸的戰爭,在呂後的時期休養了幾年生息,但是不夠,遠遠不夠。
文帝想要快速讓百姓們富裕起來,如果循規蹈矩進度是很慢的。
因此雖然方法激進了一些,但是劉恆還是采納了。
之後就是劉恆破除封建迷信的這一套。
嗯,接下來的內容有點騷,各位請謹慎觀看。
文帝十三年也就是公元前167年,魯人公孫臣上書,稱秦為水德,漢為土德,將有黃龍出現,應改正朔,易服色,色尚黃,但丞相張蒼認為漢為水德,被文帝罷免。
堂堂丞相就因為說了句漢是水德就被文帝罷免了。
當然,裏麵肯定有很多其他的原因。不過史書上沒有記載,咱們就隻能認為文帝現在封建迷信的緊,很信這些事情。
之後文帝十五年(公元前165年),成紀出現所謂黃龍,正是土德之應,文帝乃拜公孫臣為博士,開始策劃改正朔、易服色等事宜。
次年,趙人新垣平因善於望氣而得到文帝信任,在其建議下建立渭陽五帝廟和長門五帝壇,並親自祭祀,同時讓博士諸生摘取六經文句作《王製》,並討論巡狩、封禪事宜。
文帝十七年,公元前163年,新垣平讓人拿一個刻著“人主延壽”四字的玉杯,獻給文帝。
在新垣平的建議下,文帝以十七年為元年,令天下大酺。
後來有人告發新垣平所稱之神異都是假的,他在欺君,文帝聽完大怒就滅了他三族,從此懈怠於改正朔、易服色、祀神明等事務,渭陽五帝廟和長門五帝壇雖然依然保留,但都是遣官致祭,不再親自前往。
你瞅瞅,劉恆被折騰成這個樣子,這些人到底有多過分可想而知。
而這也是up主認為劉恆其實並不怎麽迷信的原因。
如果真的按照一些黑文帝的人說的那樣文帝十分迷信,有這樣迷信到讓官員去祭拜祭壇,自己都懶得再去的迷信皇帝嗎?
所以黑文帝迷信這一點本來就是站不住腳的。
當然,也不排除文帝早期確實很迷信,但是被手下的人這一番騷操作給整無語了之後幡然醒悟的。
而除開這一點之外,文帝愛民如子,對百姓那是個頂個的好,這一點在西漢初期的百姓們都有口皆碑。
最值得稱道的就是,後世很多皇帝的皇陵都被盜墓賊盜過,但是文帝墓卻沒有盜墓賊會覬覦。
雖然很多人都說是因為文帝死前囑咐過墓葬從簡,墓地裏麵應該沒有多少好東西。
但是真要說,一些其他的墓葬從簡的皇陵也不是沒被挖過,但是文帝的墓葬哪怕兵荒馬亂也沒有被人大肆破壞過,頂多隻有因為自然原因而損壞的。
而且後麵漢武帝把西漢折騰成什麽樣子天下為什麽民怨沸騰但是百姓們卻還是沒有直接舉兵造反的?
還不是因為人家記得你漢武帝的爺爺的恩澤。
當然,也有漢武帝他爹的恩澤。
不過真要說,景帝其實他對百姓的好也是延續了他爹的政策。
他自己的話,實際上沒有多少創新的。
而漢文帝手下的賈誼這個家夥在再次被漢文帝征召入朝之後為百姓們請命什麽的這裏就不再過多贅述了,哦,對了,這個賈誼上高中的人應該很了解,過秦論的作者嘛,不知道高中有多少學生被折磨的苦不堪言,嘖嘖,不過up主現在已經畢業了,所以咱隻會說賈誼寫得好,要是生僻字再多用一些更加折磨一些就更好了。
賈誼為文帝提出治國的根本方針為“牧民之道,務在安之”。
意思就是你想要讓那些平民百姓聽你的,你得讓他們安生下來,這個安生,其實要求很簡單,隻要讓老百姓們吃飽,穿暖,有個遮風擋雨的地方,這就足夠了。
隻可惜,翻開曆史課本,能夠做到這一點的朝代少之又少。
而這股要求安民的社會思潮,是惠帝以來朝野共同的要求,也是鞏固西漢統治的需要。】
光幕之上,出現了過秦論的原文。
劉邦瞪大眼睛,立刻看向蕭何,而不用他說話蕭何已經開始奮筆疾書了。
劉邦點了點頭,摸了摸下巴,這個賈誼……不知道現在幾歲了……
他乃公的,這個人才為什麽不能為我所用?!
並命自己寵愛的慎夫人所穿的衣服不得拖到地上,幃帳不得繡花紋,給天下人做榜樣。自己的陵墓霸陵都用瓦器,不用金銀銅錫作為裝飾。
而漢文帝雖然勤廉為民,但是他並不是說迂腐不知變通。
文帝上位之後,廢除了連座法,也就是取消了一人犯法,全家株連的法令。
之後廢除了很多殘忍的刑法,比如肉刑之類的。
恢複夷三族令。呂後曾廢除了夷三族令,但是文帝時又恢複它,即“新垣平謀為逆,複行三族之誅。”
這個沒什麽毛病,要是連謀反這種大事都隻弄死主謀者,那怎麽能行。
誅滅三族以示警告也好。
文帝十二年(公元前168年)三月,文帝廢除了進出關要出示證件的法令。當然,隻是進出關隘,在長安還是需要的。
文帝十二年(公元前168年),號稱“智囊”的太子家令晁錯向劉恆建議:“募天下之人入粟於邊,以受爵免罪,不過三歲,塞下之粟必多矣。“
什麽意思呢?就是說讓天下人交糧給朝廷,朝廷送到邊境,然後朝廷給這些人賜予爵位,這個爵位並沒有封地,沒有食邑,但是如果犯罪了,可以以爵位來抵扣。
之後晁錯在其《論貴粟疏》中宣傳此思想,本套思想非常符合劉恆時期充實國力的目的。於是劉恆采納了這個建議,采取公開招標價賣爵的辦法來充實邊防軍糧。
晁錯又建議,入粟拜爵辦法實行後,邊境積粟足以支5年,可令入粟者輸於郡縣,是郡縣也積粟;邊境和郡縣都已充實,就可以免除天下田租。入粟拜爵辦法的實行,使農民的處境暫時有所改善。
這個方法對急需要讓大漢恢複國力的劉恆來說非常需要。
漢朝的百姓們經曆了秦朝的壓榨,楚漢爭霸的戰爭,在呂後的時期休養了幾年生息,但是不夠,遠遠不夠。
文帝想要快速讓百姓們富裕起來,如果循規蹈矩進度是很慢的。
因此雖然方法激進了一些,但是劉恆還是采納了。
之後就是劉恆破除封建迷信的這一套。
嗯,接下來的內容有點騷,各位請謹慎觀看。
文帝十三年也就是公元前167年,魯人公孫臣上書,稱秦為水德,漢為土德,將有黃龍出現,應改正朔,易服色,色尚黃,但丞相張蒼認為漢為水德,被文帝罷免。
堂堂丞相就因為說了句漢是水德就被文帝罷免了。
當然,裏麵肯定有很多其他的原因。不過史書上沒有記載,咱們就隻能認為文帝現在封建迷信的緊,很信這些事情。
之後文帝十五年(公元前165年),成紀出現所謂黃龍,正是土德之應,文帝乃拜公孫臣為博士,開始策劃改正朔、易服色等事宜。
次年,趙人新垣平因善於望氣而得到文帝信任,在其建議下建立渭陽五帝廟和長門五帝壇,並親自祭祀,同時讓博士諸生摘取六經文句作《王製》,並討論巡狩、封禪事宜。
文帝十七年,公元前163年,新垣平讓人拿一個刻著“人主延壽”四字的玉杯,獻給文帝。
在新垣平的建議下,文帝以十七年為元年,令天下大酺。
後來有人告發新垣平所稱之神異都是假的,他在欺君,文帝聽完大怒就滅了他三族,從此懈怠於改正朔、易服色、祀神明等事務,渭陽五帝廟和長門五帝壇雖然依然保留,但都是遣官致祭,不再親自前往。
你瞅瞅,劉恆被折騰成這個樣子,這些人到底有多過分可想而知。
而這也是up主認為劉恆其實並不怎麽迷信的原因。
如果真的按照一些黑文帝的人說的那樣文帝十分迷信,有這樣迷信到讓官員去祭拜祭壇,自己都懶得再去的迷信皇帝嗎?
所以黑文帝迷信這一點本來就是站不住腳的。
當然,也不排除文帝早期確實很迷信,但是被手下的人這一番騷操作給整無語了之後幡然醒悟的。
而除開這一點之外,文帝愛民如子,對百姓那是個頂個的好,這一點在西漢初期的百姓們都有口皆碑。
最值得稱道的就是,後世很多皇帝的皇陵都被盜墓賊盜過,但是文帝墓卻沒有盜墓賊會覬覦。
雖然很多人都說是因為文帝死前囑咐過墓葬從簡,墓地裏麵應該沒有多少好東西。
但是真要說,一些其他的墓葬從簡的皇陵也不是沒被挖過,但是文帝的墓葬哪怕兵荒馬亂也沒有被人大肆破壞過,頂多隻有因為自然原因而損壞的。
而且後麵漢武帝把西漢折騰成什麽樣子天下為什麽民怨沸騰但是百姓們卻還是沒有直接舉兵造反的?
還不是因為人家記得你漢武帝的爺爺的恩澤。
當然,也有漢武帝他爹的恩澤。
不過真要說,景帝其實他對百姓的好也是延續了他爹的政策。
他自己的話,實際上沒有多少創新的。
而漢文帝手下的賈誼這個家夥在再次被漢文帝征召入朝之後為百姓們請命什麽的這裏就不再過多贅述了,哦,對了,這個賈誼上高中的人應該很了解,過秦論的作者嘛,不知道高中有多少學生被折磨的苦不堪言,嘖嘖,不過up主現在已經畢業了,所以咱隻會說賈誼寫得好,要是生僻字再多用一些更加折磨一些就更好了。
賈誼為文帝提出治國的根本方針為“牧民之道,務在安之”。
意思就是你想要讓那些平民百姓聽你的,你得讓他們安生下來,這個安生,其實要求很簡單,隻要讓老百姓們吃飽,穿暖,有個遮風擋雨的地方,這就足夠了。
隻可惜,翻開曆史課本,能夠做到這一點的朝代少之又少。
而這股要求安民的社會思潮,是惠帝以來朝野共同的要求,也是鞏固西漢統治的需要。】
光幕之上,出現了過秦論的原文。
劉邦瞪大眼睛,立刻看向蕭何,而不用他說話蕭何已經開始奮筆疾書了。
劉邦點了點頭,摸了摸下巴,這個賈誼……不知道現在幾歲了……
他乃公的,這個人才為什麽不能為我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