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的人有時候真的笨得像頭豬,經趙文一調侃才發現自己犯傻了。
“你找本宮是為了開一個成衣坊?”這人的酒坊太子參了股,她倒是能耐了,直接找到東宮說和自己一起開成衣坊。
“是啊,娘娘,臣婦想著這衣服受人喜愛,放著現在的金銀不去掙有些可惜了!”嬌娘是第一次與這個女人正麵打交道也是懷了試探的心。試了或許不成功,但不試永遠成不了功,能將燙手的山芋成功扔出去更好,當然了,這位未來就是天下女主,能交好自然好處多多。
“那你想要個什麽樣的合作方法?”這個女人的確異於常人,大部分人上趕著巴結自己是因為身份特殊,而這位,君子之交淡如水,一上來就談生意。
“娘娘出人,臣婦出技術,鋪子成本五五開,當然,利潤也五五開!”女人愛占便宜且讓她占去,嬌娘不知道趙文聽說這個分成後手關節都捏得泛白,真正是女人與小人難養也。
初夏時節,京城的貴婦圈中最流行的服飾莫過於品裳齋的旗袍。嬌娘為了一炮打響,也是拚了,絞盡腦汁將上輩子知道的旗袍款式傾囊而出。要做就做最好的,當年曾經想過要引導服裝界的潮流,借著太子妃這股東風,她還將旗袍分成了日常、宴會和婚禮三大版塊。而麵料選用和製作上,更是精益求精,用她的話說,沒有最好,隻有更好。
“你和這個女人開作坊,小心她將你賣了!”一進東宮太子妃就上前見禮,趙文說完端了桌上的茶“咕嚕咕嚕”灌下好幾口。
“嗬嗬,不怕,臣妾可是背靠著太子您呐,她真要敢賣了,您會為臣妾做主的!”近一年的時間裏,雖然貴為太子妃,別說進東宮,連看一眼都嫌厭煩。可是,自從穿上那件旗袍後她就贏得了這個男人的心。雖然說,他的禮儀教養本不該這麽粗俗,但是,男人在你麵前不端架子,這麽豪爽放得開,那是坦誠相待的。
“行了,爺在她麵前也沒討到半分便宜,她做的生意連父皇都稱奇,你還是小心為妙!”看了太子妃一眼,今夜的她穿的是一條淡紫色立領旗袍外披套裙,看起來舒適又飄逸,趙文忍不住又意動了,盯了兩邊的宮女一下,見她們識趣的下去了,上前就將人攔腰抱了往床榻而去。
“爺!”太子妃一抹紅暈爬上了臉,本想熱烈的迴應他,突然感覺頭昏,心裏翻江倒海:“爺,快放臣妾下來!”邊說邊拚命的推趙文。
這還嬌情了?趙文對女人慣用的伎倆很是熟悉,沒想到有一天太子妃也要欲擒故縱玩這些低劣的把戲,他皺眉順從的將人放了下來。
“哇”的一聲,太子妃很不矜持的將晚膳全都迴放在了地上,隨後更是連連嘔吐不停。
“來人,傳禦醫!”看著麵前的女人眼淚汪汪,自詡見多識廣心腸硬如鐵絲的趙文也有了幾分慌亂。他這輩子最怕的是父皇的咳嗽,沒想到太子妃也有讓自己害怕的時候。
太子妃有喜了,皇後激動萬分。
“梓潼,等漠北大軍搬師迴朝,給他們開慶功宴時朕就宣布禪位,咱們也過過含怡弄孫的好日子!”皇上自然也是喜不自禁,緊緊的摟著皇後:“副旗主已傳來信息,前方戰事最遲還有三個月就能結束,而且,這次會將他們打迴老巢!”有時候真恨不能直接派了王牌軍給他滅了,一勞永逸!
“臣妾都聽您的!”皇後鼻子發酸眼淚嘩嘩的流了下來。她做夢都沒想到會有這麽一天。原以為,康清王會病逝,而自己和文兒會“悲傷過度”隨了王爺而去,整個康清王府最後變成一片荒蕪。如今,江山有了,命有了,孫子也有了,幸福和快樂自然也來了!
太子妃有喜,太子有後,前方戰事連連告捷,看來趙氏江山更穩了,朝臣們自然也是一片喜氣洋洋。
早朝後的趙遷在禦書房看著麵前堆積如山的折子歎了口氣,堅持堅持吧,堅持就是勝利,這種勞累的日子就快要結束了。
“文兒,你看折子的效率得提高了!”看趙文拿著一本折子半晌沒動,趙遷忍不住出言提醒,心道這孩子一向好動,以後每日要麵對這些折子也不知道習不習慣。
“父皇,宣州水患,民不聊生,災民挖野菜、討飯討荒賣兒賣女、、、、”若在以前,趙文對這些哭窮喊苦的折子是不屑一顧的。可是,今天他有了惻隱之心,一來不久的天下將是他做主;二來,自己也是要當爹的人了,賣兒賣女讓他心裏難受。
“依你之見?”這樣的折子怎麽現在才呈上來?趙遷皺眉,隻有兩種可能,一種是宣州知府故意誇大災情以博得朝廷救濟;另一種是他最不願見的,那就是宣州知府原本想壓下此事,結果事情越來越嚴重,每況愈下已到了不可控製的地步了。
“按以前的慣例賑災放糧,設置粥場!”除此之外,他也想不到什麽辦法了。也隻有這樣才能填飽災民的肚子,才可避免災情擴散。
“將宣州知府沈泉革職查辦,速派欽差前往災區賑災放糧!”不管上折子的人抱著哪一種想法都是當政者所不能容忍的,食君祿分君憂,防患於未然,而不是等事已不可挽迴時再來上報“宣州離就京城不到一千裏,如果災情嚴重,災民們湧往京城勢必影響京城安寧,這個沈家佬兒,朕砍了他的心都有!”
“父皇息怒!”一看趙遷動怒臉色潮紅,趙文嚇得丟了折子上前給他順背:“父皇,任誰為欽差?”
“文兒,你看看朝中誰更合適?”趙遷也是有意要放手:“不如這件事朕就交由你處理吧,若有不清楚的地方朕再給你指正?”
“是,父皇!”真是不當家不知柴米貴,不養兒不知父母心,趙文接下這趟差事後就離開了禦書房,他要好好斟琢由誰去更合適。
沒等趙文理順,甘茂來稟,徐嬌娘的大莊子出事了。
“到底怎麽迴事?”搬到小莊子上的嬌娘是被人給吵起來了。聽說出事了,嬌娘連孩子們都顧不上管就趕了過來。
裏三層外三層,地上還躺著一個人縮成一團不停**,而圍著他的是一群衣衫襤褸的男女老幼,可以肯定,這些人不是莊上的。
“夫人!”羅莊頭歎了口氣:“孫大魁家的頭兩天發現剛結仔的高粱被人折了好些,先以為是孩子們鬧著玩的,隨意留意發現不是那麽迴事!”
“夫人,分到咱家靠山那片土都種了高粱,剛結仔呢,還沒飽滿,全沒了!”孫大魁的女人邊哭邊指著地上那一群人道:“全讓他們給糟蹋了!到收割時拿什麽上交啊?還指望著賣了錢買點家畜來喂,什麽都沒了,都沒了!”
“先說人吧,怎麽迴事?找孟大夫了嗎?”無論什麽時候,人才是最重要的,看樣子是被打的。
“夫人,還是那片高粱地,被折一天比一天多,昨晚一家子都出動去守,結果就看到這群人在折,然後就打起來了!”羅莊頭想,若沒有包幹到戶,是莊上的財產,說不定夫人就派護衛出去巡查了,現在魁子給惹上事了,可怎麽得了。
“請孟大夫過來給看看!”歎了一口氣,看向他們:“剛結仔,還是一包水,你們折了幹嘛?”這群人不是莊上的,那肯定是山那外翻過來的,無冤無仇拿莊稼出什麽氣?
“我家夫人問你們話呢!”魁子也是火冒三丈,原想著捉了賊讓他們賠,結果,打翻一個,一群人抬著攆到莊上來了,還不依不饒的樣子,一個個像極了惡狼。
“夫人,我們餓!”為首的是一個五十開外的漢子:“夫人,我們不是要折,是實在餓得沒辦法了,這才、、、、夫人,求求您救救山子吧,咱們不折了,再不折了!”
斷斷續續的,嬌娘大致明白了事情經過,也知道這群人的來曆。
一千多裏路,他們得走多少時間啊?又怎麽往京城而來了呢?
“小老兒帶著這些人都是夜裏行路,白天就躲在山上,而且,都是走那些沒人走的山路,一路上見什麽吃什麽、、、”匍匐在地的幹瘦老漢顴骨高高隆起,隻剩下皮包骨了。
“當地官員不管嗎?”早知道天災*傷人最深,躲也躲不過。
“他們管,不讓我們出宣州境內,怕影響政績,見著一個打一個,甚至也有打死的!”老頭兒眼淚長流:“怎麽都是死,我們同村兩百多號人就跟了我闖了出來,我們要告禦狀,我們死也要死得其所!”
禦狀!這群人?
還真是光腳的不怕穿鞋的!
“上任三年以來,從來沒修過大壩,從去年夏就開始水患成災,他們還說蛟龍出海造成的,讓百姓們出香火錢進貢上香,結果還是動不動就發怒,每一次暴雨後就要淹一大片,咱們早沒了活路,又不讓人出境內,夫人,您不知道,宣州臨海已是一片汪洋,別說人煙,飛鳥都滅絕了、、、、”老漢繼續哭訴,他不知道有沒有機會告禦狀,隻是這麽幾個月像老鼠一樣的日子足以讓人心力憔悴了,也沒管嬌娘等人聽沒聽,一股腦兒的說了出來。
“夫人,我、、、、?”魁子家的女人聽老漢哭訴一下傻眼了,早知道這樣就不打他們了。
“來了,孟大夫來了!”那邊,孟大夫也是被人從床上給叫起來的,上前翻看了一下歎了口氣:“下手太狠了,沒個十天半個月是起不來了,還有,這人多久沒吃飯了,快虛脫了、、、、”
“來人,燒火熬粥,將這群人安置下來!”嬌娘也不想聽了,她心裏堵得慌,曾經在電視上見過災民,沒想到現在看到真人版了:“另外,孟大夫,麻煩你給他們全都看診一下,有病治病,沒病預防,開支全記在帳上。”想了想,嬌娘還不放心:“今天但凡接觸過這些人的人全都不許迴家,就在院子裏由孟大夫開藥吃了觀察三天才離開!”
“夫人?”莊戶和幾個護衛全都傻眼了,連那群原本聽說有吃的高興不已的災民也不明白,驚恐的盯著嬌娘。
“災後一般會有瘟病,我不知道你們有沒有傳染上,咱們都小心為上!”嬌娘耐心解釋道:“這位兄弟傷成這樣了,你們要做的事兒也會耽擱下來,在此之前,先吃住莊上,但是,就在院子裏,誰都不能擅自離莊!”開什麽國際玩笑,告禦狀!沒等進到宮門,怕就要被亂刀砍死了。嬌娘也怕這事兒牽連到自己頭上,先將人安置下來,她得找趙文說事兒。
趙文從來是不請自來的。還好,這次是正大光明的從前門進來的。一進院門,就發現情況不對!
“這些都是些什麽人,哪來的?”這個院子嬌娘不住也就罷了,居然搞得和難民宮一般了,這是成心惡心自己不是。
“爺,您還是進來咱慢慢說吧!”嬌娘可不敢透露一點兒趙文的身世,萬一這群人當中有心懷不鬼的,還不將自己一家人拉去墊背了!
聽完嬌娘的轉述,趙文一巴掌將桌子差點給拍爛了!
“父皇說得太多了,這個沈泉當真是留他不得!”趙文薑到底是老的辣,父皇預見能力得多強啊。
“都說天高皇帝遠,太子爺,臣婦就多那麽一句話,你也別給臣婦上綱上線啊!”歎了口氣,嬌娘好心提醒道:“您和皇上坐在宮裏,所有的事都聽人說看人寫,這百聞不如一見啊!”
“你說得很對!”趙文站了起來理都沒理嬌娘轉身就出了院子。
盯著他遠去的背影,再看站在院子角落裏膽顫心驚的那群難民,嬌娘想自己能為他們做的也就這麽點了!
莊子裏來了難民,嬌娘怕有瘟疫傳染給了孩子,自己也主動隔離三天,並由孟大夫開了藥喝了,整個院子籠罩在一片濃濃的藥味之中。
“夫人!”來見她的,依然是那位老者:“夫人是慈悲之人,小老兒不知道會給你們帶來瘟疫,都是小老兒的錯!”
“老伯不用自責!”這人能帶們鄉鄰避開官兵的阻殺行走千裏,也算是個能耐人:“不知老伯有些什麽打算?”
“告禦狀,活下來再做打算!”出村時一共兩百零六人,如今也隻有八十多人了,老漢臉上一片茫然:“一起出來東躲**,吃草根扒樹皮找野果,山子發現這片高粱地折了兩天迴去,大家這才吃了飽,也是小老兒縱容他們了,他說這是最後一次,多折些備用,這兒離京城也近了,過幾天打探到消息就進城,沒想到遇上了夫人!”
“老伯!”不管人多還是人少,相遇總是一份緣,嬌娘不忍心他們再去折騰:“若老伯信得過我,暫時在這兒休養一段日子。我想,宣州逃出來的人不止你們,而這麽大一個宣州出事,朝廷早晚知道,也會派人去查,遲早會還你們一個公道,不如靜觀其變如何?”
“小老兒感謝夫人救助之恩,隻是!”看著身後一群人:“無功不受祿,咱又是一大群人,夫人,小老兒不做事就這樣白吃不好意思啊!”
“這有何難!”莊上接觸過他們的人是隔離三天,而這些人,孟大夫看過,除了因為饑餓外有病的人隻有十來個,一一給熬了藥正治著:“快到收割時節了,你們先養著,到時總有你們幫忙的時候!”
“多謝夫人,多謝夫人!”老漢淚水在眼眶裏打轉,要說告禦狀,他都是黃土齊脖子的人了,再看著身後的那群年輕後生和孩子,要讓他們陪著去送死,自己也是不忍的。如果能活下來,誰還願意走那條不歸路呢:“孩子們有活路了!”
“等宣州事了,你們願意迴宣州時我會安排人送你們迴去!”嬌娘看著眼圈泛紅的老人突然多了一分感慨。這群難民是不幸的,經曆了災難千裏跋涉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鄉鄰親人;這批難民又是幸運的,遇上了自己,而恰巧自己又認識一個趙文。他們從此可能就能安居樂業了!
等半夜被人驚醒時,嬌娘哀嚎自己認識趙文才是最大的不幸。
“爺準備派欽差去宣州,他在明;爺和甘茂在暗,微服私訪!”趙文眼中,這個女人不再是女人,而隻是他的幕僚:“爺想聽聽,去那邊要防些什麽,做些什麽?”
靠,是你去還是我去?
“太子爺,你應該問問你的朝臣吧,臣婦就是一介女流,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哪什麽防什麽做什麽?”嬌娘翻著白眼,經曆了白天的折騰正睡得香,卻被人打斷美夢心裏也是惱火得緊。
“甘茂說你在莊上讓大夫給他們看病,還熬藥,甚至讓所有接觸過的人三日內不準離開院子!”趙文道:“告訴爺,用意何在?”
“你找本宮是為了開一個成衣坊?”這人的酒坊太子參了股,她倒是能耐了,直接找到東宮說和自己一起開成衣坊。
“是啊,娘娘,臣婦想著這衣服受人喜愛,放著現在的金銀不去掙有些可惜了!”嬌娘是第一次與這個女人正麵打交道也是懷了試探的心。試了或許不成功,但不試永遠成不了功,能將燙手的山芋成功扔出去更好,當然了,這位未來就是天下女主,能交好自然好處多多。
“那你想要個什麽樣的合作方法?”這個女人的確異於常人,大部分人上趕著巴結自己是因為身份特殊,而這位,君子之交淡如水,一上來就談生意。
“娘娘出人,臣婦出技術,鋪子成本五五開,當然,利潤也五五開!”女人愛占便宜且讓她占去,嬌娘不知道趙文聽說這個分成後手關節都捏得泛白,真正是女人與小人難養也。
初夏時節,京城的貴婦圈中最流行的服飾莫過於品裳齋的旗袍。嬌娘為了一炮打響,也是拚了,絞盡腦汁將上輩子知道的旗袍款式傾囊而出。要做就做最好的,當年曾經想過要引導服裝界的潮流,借著太子妃這股東風,她還將旗袍分成了日常、宴會和婚禮三大版塊。而麵料選用和製作上,更是精益求精,用她的話說,沒有最好,隻有更好。
“你和這個女人開作坊,小心她將你賣了!”一進東宮太子妃就上前見禮,趙文說完端了桌上的茶“咕嚕咕嚕”灌下好幾口。
“嗬嗬,不怕,臣妾可是背靠著太子您呐,她真要敢賣了,您會為臣妾做主的!”近一年的時間裏,雖然貴為太子妃,別說進東宮,連看一眼都嫌厭煩。可是,自從穿上那件旗袍後她就贏得了這個男人的心。雖然說,他的禮儀教養本不該這麽粗俗,但是,男人在你麵前不端架子,這麽豪爽放得開,那是坦誠相待的。
“行了,爺在她麵前也沒討到半分便宜,她做的生意連父皇都稱奇,你還是小心為妙!”看了太子妃一眼,今夜的她穿的是一條淡紫色立領旗袍外披套裙,看起來舒適又飄逸,趙文忍不住又意動了,盯了兩邊的宮女一下,見她們識趣的下去了,上前就將人攔腰抱了往床榻而去。
“爺!”太子妃一抹紅暈爬上了臉,本想熱烈的迴應他,突然感覺頭昏,心裏翻江倒海:“爺,快放臣妾下來!”邊說邊拚命的推趙文。
這還嬌情了?趙文對女人慣用的伎倆很是熟悉,沒想到有一天太子妃也要欲擒故縱玩這些低劣的把戲,他皺眉順從的將人放了下來。
“哇”的一聲,太子妃很不矜持的將晚膳全都迴放在了地上,隨後更是連連嘔吐不停。
“來人,傳禦醫!”看著麵前的女人眼淚汪汪,自詡見多識廣心腸硬如鐵絲的趙文也有了幾分慌亂。他這輩子最怕的是父皇的咳嗽,沒想到太子妃也有讓自己害怕的時候。
太子妃有喜了,皇後激動萬分。
“梓潼,等漠北大軍搬師迴朝,給他們開慶功宴時朕就宣布禪位,咱們也過過含怡弄孫的好日子!”皇上自然也是喜不自禁,緊緊的摟著皇後:“副旗主已傳來信息,前方戰事最遲還有三個月就能結束,而且,這次會將他們打迴老巢!”有時候真恨不能直接派了王牌軍給他滅了,一勞永逸!
“臣妾都聽您的!”皇後鼻子發酸眼淚嘩嘩的流了下來。她做夢都沒想到會有這麽一天。原以為,康清王會病逝,而自己和文兒會“悲傷過度”隨了王爺而去,整個康清王府最後變成一片荒蕪。如今,江山有了,命有了,孫子也有了,幸福和快樂自然也來了!
太子妃有喜,太子有後,前方戰事連連告捷,看來趙氏江山更穩了,朝臣們自然也是一片喜氣洋洋。
早朝後的趙遷在禦書房看著麵前堆積如山的折子歎了口氣,堅持堅持吧,堅持就是勝利,這種勞累的日子就快要結束了。
“文兒,你看折子的效率得提高了!”看趙文拿著一本折子半晌沒動,趙遷忍不住出言提醒,心道這孩子一向好動,以後每日要麵對這些折子也不知道習不習慣。
“父皇,宣州水患,民不聊生,災民挖野菜、討飯討荒賣兒賣女、、、、”若在以前,趙文對這些哭窮喊苦的折子是不屑一顧的。可是,今天他有了惻隱之心,一來不久的天下將是他做主;二來,自己也是要當爹的人了,賣兒賣女讓他心裏難受。
“依你之見?”這樣的折子怎麽現在才呈上來?趙遷皺眉,隻有兩種可能,一種是宣州知府故意誇大災情以博得朝廷救濟;另一種是他最不願見的,那就是宣州知府原本想壓下此事,結果事情越來越嚴重,每況愈下已到了不可控製的地步了。
“按以前的慣例賑災放糧,設置粥場!”除此之外,他也想不到什麽辦法了。也隻有這樣才能填飽災民的肚子,才可避免災情擴散。
“將宣州知府沈泉革職查辦,速派欽差前往災區賑災放糧!”不管上折子的人抱著哪一種想法都是當政者所不能容忍的,食君祿分君憂,防患於未然,而不是等事已不可挽迴時再來上報“宣州離就京城不到一千裏,如果災情嚴重,災民們湧往京城勢必影響京城安寧,這個沈家佬兒,朕砍了他的心都有!”
“父皇息怒!”一看趙遷動怒臉色潮紅,趙文嚇得丟了折子上前給他順背:“父皇,任誰為欽差?”
“文兒,你看看朝中誰更合適?”趙遷也是有意要放手:“不如這件事朕就交由你處理吧,若有不清楚的地方朕再給你指正?”
“是,父皇!”真是不當家不知柴米貴,不養兒不知父母心,趙文接下這趟差事後就離開了禦書房,他要好好斟琢由誰去更合適。
沒等趙文理順,甘茂來稟,徐嬌娘的大莊子出事了。
“到底怎麽迴事?”搬到小莊子上的嬌娘是被人給吵起來了。聽說出事了,嬌娘連孩子們都顧不上管就趕了過來。
裏三層外三層,地上還躺著一個人縮成一團不停**,而圍著他的是一群衣衫襤褸的男女老幼,可以肯定,這些人不是莊上的。
“夫人!”羅莊頭歎了口氣:“孫大魁家的頭兩天發現剛結仔的高粱被人折了好些,先以為是孩子們鬧著玩的,隨意留意發現不是那麽迴事!”
“夫人,分到咱家靠山那片土都種了高粱,剛結仔呢,還沒飽滿,全沒了!”孫大魁的女人邊哭邊指著地上那一群人道:“全讓他們給糟蹋了!到收割時拿什麽上交啊?還指望著賣了錢買點家畜來喂,什麽都沒了,都沒了!”
“先說人吧,怎麽迴事?找孟大夫了嗎?”無論什麽時候,人才是最重要的,看樣子是被打的。
“夫人,還是那片高粱地,被折一天比一天多,昨晚一家子都出動去守,結果就看到這群人在折,然後就打起來了!”羅莊頭想,若沒有包幹到戶,是莊上的財產,說不定夫人就派護衛出去巡查了,現在魁子給惹上事了,可怎麽得了。
“請孟大夫過來給看看!”歎了一口氣,看向他們:“剛結仔,還是一包水,你們折了幹嘛?”這群人不是莊上的,那肯定是山那外翻過來的,無冤無仇拿莊稼出什麽氣?
“我家夫人問你們話呢!”魁子也是火冒三丈,原想著捉了賊讓他們賠,結果,打翻一個,一群人抬著攆到莊上來了,還不依不饒的樣子,一個個像極了惡狼。
“夫人,我們餓!”為首的是一個五十開外的漢子:“夫人,我們不是要折,是實在餓得沒辦法了,這才、、、、夫人,求求您救救山子吧,咱們不折了,再不折了!”
斷斷續續的,嬌娘大致明白了事情經過,也知道這群人的來曆。
一千多裏路,他們得走多少時間啊?又怎麽往京城而來了呢?
“小老兒帶著這些人都是夜裏行路,白天就躲在山上,而且,都是走那些沒人走的山路,一路上見什麽吃什麽、、、”匍匐在地的幹瘦老漢顴骨高高隆起,隻剩下皮包骨了。
“當地官員不管嗎?”早知道天災*傷人最深,躲也躲不過。
“他們管,不讓我們出宣州境內,怕影響政績,見著一個打一個,甚至也有打死的!”老頭兒眼淚長流:“怎麽都是死,我們同村兩百多號人就跟了我闖了出來,我們要告禦狀,我們死也要死得其所!”
禦狀!這群人?
還真是光腳的不怕穿鞋的!
“上任三年以來,從來沒修過大壩,從去年夏就開始水患成災,他們還說蛟龍出海造成的,讓百姓們出香火錢進貢上香,結果還是動不動就發怒,每一次暴雨後就要淹一大片,咱們早沒了活路,又不讓人出境內,夫人,您不知道,宣州臨海已是一片汪洋,別說人煙,飛鳥都滅絕了、、、、”老漢繼續哭訴,他不知道有沒有機會告禦狀,隻是這麽幾個月像老鼠一樣的日子足以讓人心力憔悴了,也沒管嬌娘等人聽沒聽,一股腦兒的說了出來。
“夫人,我、、、、?”魁子家的女人聽老漢哭訴一下傻眼了,早知道這樣就不打他們了。
“來了,孟大夫來了!”那邊,孟大夫也是被人從床上給叫起來的,上前翻看了一下歎了口氣:“下手太狠了,沒個十天半個月是起不來了,還有,這人多久沒吃飯了,快虛脫了、、、、”
“來人,燒火熬粥,將這群人安置下來!”嬌娘也不想聽了,她心裏堵得慌,曾經在電視上見過災民,沒想到現在看到真人版了:“另外,孟大夫,麻煩你給他們全都看診一下,有病治病,沒病預防,開支全記在帳上。”想了想,嬌娘還不放心:“今天但凡接觸過這些人的人全都不許迴家,就在院子裏由孟大夫開藥吃了觀察三天才離開!”
“夫人?”莊戶和幾個護衛全都傻眼了,連那群原本聽說有吃的高興不已的災民也不明白,驚恐的盯著嬌娘。
“災後一般會有瘟病,我不知道你們有沒有傳染上,咱們都小心為上!”嬌娘耐心解釋道:“這位兄弟傷成這樣了,你們要做的事兒也會耽擱下來,在此之前,先吃住莊上,但是,就在院子裏,誰都不能擅自離莊!”開什麽國際玩笑,告禦狀!沒等進到宮門,怕就要被亂刀砍死了。嬌娘也怕這事兒牽連到自己頭上,先將人安置下來,她得找趙文說事兒。
趙文從來是不請自來的。還好,這次是正大光明的從前門進來的。一進院門,就發現情況不對!
“這些都是些什麽人,哪來的?”這個院子嬌娘不住也就罷了,居然搞得和難民宮一般了,這是成心惡心自己不是。
“爺,您還是進來咱慢慢說吧!”嬌娘可不敢透露一點兒趙文的身世,萬一這群人當中有心懷不鬼的,還不將自己一家人拉去墊背了!
聽完嬌娘的轉述,趙文一巴掌將桌子差點給拍爛了!
“父皇說得太多了,這個沈泉當真是留他不得!”趙文薑到底是老的辣,父皇預見能力得多強啊。
“都說天高皇帝遠,太子爺,臣婦就多那麽一句話,你也別給臣婦上綱上線啊!”歎了口氣,嬌娘好心提醒道:“您和皇上坐在宮裏,所有的事都聽人說看人寫,這百聞不如一見啊!”
“你說得很對!”趙文站了起來理都沒理嬌娘轉身就出了院子。
盯著他遠去的背影,再看站在院子角落裏膽顫心驚的那群難民,嬌娘想自己能為他們做的也就這麽點了!
莊子裏來了難民,嬌娘怕有瘟疫傳染給了孩子,自己也主動隔離三天,並由孟大夫開了藥喝了,整個院子籠罩在一片濃濃的藥味之中。
“夫人!”來見她的,依然是那位老者:“夫人是慈悲之人,小老兒不知道會給你們帶來瘟疫,都是小老兒的錯!”
“老伯不用自責!”這人能帶們鄉鄰避開官兵的阻殺行走千裏,也算是個能耐人:“不知老伯有些什麽打算?”
“告禦狀,活下來再做打算!”出村時一共兩百零六人,如今也隻有八十多人了,老漢臉上一片茫然:“一起出來東躲**,吃草根扒樹皮找野果,山子發現這片高粱地折了兩天迴去,大家這才吃了飽,也是小老兒縱容他們了,他說這是最後一次,多折些備用,這兒離京城也近了,過幾天打探到消息就進城,沒想到遇上了夫人!”
“老伯!”不管人多還是人少,相遇總是一份緣,嬌娘不忍心他們再去折騰:“若老伯信得過我,暫時在這兒休養一段日子。我想,宣州逃出來的人不止你們,而這麽大一個宣州出事,朝廷早晚知道,也會派人去查,遲早會還你們一個公道,不如靜觀其變如何?”
“小老兒感謝夫人救助之恩,隻是!”看著身後一群人:“無功不受祿,咱又是一大群人,夫人,小老兒不做事就這樣白吃不好意思啊!”
“這有何難!”莊上接觸過他們的人是隔離三天,而這些人,孟大夫看過,除了因為饑餓外有病的人隻有十來個,一一給熬了藥正治著:“快到收割時節了,你們先養著,到時總有你們幫忙的時候!”
“多謝夫人,多謝夫人!”老漢淚水在眼眶裏打轉,要說告禦狀,他都是黃土齊脖子的人了,再看著身後的那群年輕後生和孩子,要讓他們陪著去送死,自己也是不忍的。如果能活下來,誰還願意走那條不歸路呢:“孩子們有活路了!”
“等宣州事了,你們願意迴宣州時我會安排人送你們迴去!”嬌娘看著眼圈泛紅的老人突然多了一分感慨。這群難民是不幸的,經曆了災難千裏跋涉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鄉鄰親人;這批難民又是幸運的,遇上了自己,而恰巧自己又認識一個趙文。他們從此可能就能安居樂業了!
等半夜被人驚醒時,嬌娘哀嚎自己認識趙文才是最大的不幸。
“爺準備派欽差去宣州,他在明;爺和甘茂在暗,微服私訪!”趙文眼中,這個女人不再是女人,而隻是他的幕僚:“爺想聽聽,去那邊要防些什麽,做些什麽?”
靠,是你去還是我去?
“太子爺,你應該問問你的朝臣吧,臣婦就是一介女流,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哪什麽防什麽做什麽?”嬌娘翻著白眼,經曆了白天的折騰正睡得香,卻被人打斷美夢心裏也是惱火得緊。
“甘茂說你在莊上讓大夫給他們看病,還熬藥,甚至讓所有接觸過的人三日內不準離開院子!”趙文道:“告訴爺,用意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