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剛朦朦亮,申時行便起來喂馬,燒水泡幹糧,等周博仁起來,師徒二人一起吃飯。


    曆史上,倭寇東犯至江寧鎮,攻南京大安德門及夾崗,經秣陵關,掠溧水、溧陽、宜興,駐軍無錫惠山,一晝夜走180餘裏,至滸墅關遭明兵襲擊,逃至楊林橋,才被圍殲滅。


    周博仁說:“為師估摸著我們沿著秣陵關,到溧水溧陽一帶就能遇到倭寇,如果遇不上,最遲在無錫能趕上”。申時行想一想也是這個道理,二人立即出發,出秣陵關直奔溧水而去。


    在去溧水的過程中,周博仁發現沿途的官兵在集結,忽然想起來曆史上右僉都禦史曹邦輔、副使王崇古率領僉事董邦政、指揮張大綱、把總婁宇等,督率數千官兵,在陸地、太湖邊布下了天羅地網。那麽自己要想殲滅這股倭寇,還要跟官兵爭奪時間。


    還未到溧水,周博仁就發現了倭寇蹤跡,距離自己約有三裏地的樣子。此時後麵的官兵還沒有集結完畢,想必太湖方向的官兵也在集結,於是周博仁二人加快了馬速,疾馳過去。


    還剩一裏多的時候,周博仁又被倭寇後隊的人發現。


    “鬆田君,又是那兩個明國人,我們是殺了他倆父母了嗎,還在追擊,咱就在這裏了結他倆好了。”一個倭寇憤憤不平,自己趕路趕了一夜,剛準備填飽肚子結果又被追上。


    “好,聽我命令,所有人,舉起木盾,有弓箭的站在護盾兵士後麵,伺機發箭!”鬆田快速下達了命令。


    眼看這剩下的倭寇又開始組陣,周博仁對著騎馬疾馳的申時行大喊:“你左我右,兩邊包抄,使他們木盾無法朝一個方向!”


    申時行點點頭,兩人一左一右包抄了過去。


    眼看即將接陣的二人騎馬竟然分開包抄,鬆田驚的大叫:“快!左右木盾護住,不要留縫隙!”


    然而沒等倭寇組陣完畢,周博仁的箭矢就唿嘯而來,第一箭就奔著鬆田的脖子射來,第二箭取他胸膛,第三箭取他大腿。


    “八嘎!”鬆田避無可避,自己手上沒有木盾,立刻準備趴在地上,躲過了取自己脖子的一箭,然而剩下兩支箭全部命中其小腹,箭尖貫穿身體,直接麵朝大地倒了下去,眼看不活了。


    旁邊剩餘的倭寇大驚,紛紛準備舉盾,然而就在其驚詫還沒舉盾的空隙,申時行三箭也到了,箭無虛發,三個倭寇都被釘在地上。


    門戶大開,出現了三人木盾的巨大縫隙,周博仁當仁不讓,又是連發十幾箭。申時行發了七八箭後,拉弓的右手力竭,馬上就換了右手持弓,左手拉箭,射出七箭後,便停下不發。


    為何不發了呢?因為倭寇全部倒地了。


    兩人跳下馬來,拉開弓箭保持蓄勢待發的架勢,慢慢逼近了這群倒在地上的倭寇。


    有些還沒有死透的,瞪著血紅的眼睛看向兩人,有的隻有部分四肢中箭的不斷辱罵著周博仁兩人。看到沒有傷到要害的,周博仁絲毫不介意射出一支鐵箭直中其心髒。


    申時行也補了兩箭,如今遍地都是倭寇的屍體。周博仁數了數,一共19具。


    周博仁一個一個收了倭寇的倭刀,有的倭寇有兩三把,那是因為拿走了死去同伴的倭刀。周博仁毫不客氣,全是自己的戰利品。


    看到紮在倭寇肉裏的箭矢,周博仁覺得惡心,也不想拔出來迴收,以後再去找蔣鐵匠做吧,自己實在下不了這個手。


    等周博仁把總計五十三把倭刀捆紮完畢,放到馬匹上時,有一部千人明軍尾隨這波倭寇至此,看到遍地倭寇的屍體,各個都震驚的說不出話來,一會兒,明軍的一個把總向周博仁拱手道:“在下明軍把總婁宇,請問這倭寇是閣下射殺的嗎?”


    婁宇?果然遇到正主了,就是這支明軍在曆史上最終把這波倭寇殲滅的,終於見到真人了。


    “是的,在下應天府秀才周博仁,這位是在下的徒弟申時行,平江府秀才。”周博仁把申時行也拉過來介紹道。


    “秀才?二位讀書人真是文武雙全,請與在下一起去見僉事董邦政、副使王崇古和右僉都禦史曹邦輔吧。”


    申時行聽到都右僉都禦史,立刻就激動了起來,周博仁看他這樣,想來他的讀書人基因已經開始蠢蠢欲動。


    “如此甚好,請婁把總領路。”


    婁宇將二人帶到後隊,曹邦輔聽說有兩名秀才全殲了這股倭寇,震驚之餘趕緊從馬車上下來,見到周博仁和申時行兩人儀表堂堂,頗有書生氣,非常高興,周博仁向曹邦輔拱手行禮:“在下應天府秀才周博仁,參見禦史大人,這位是我弟子申時行。”


    曹邦輔捋須哈哈大笑:“果然是英雄出少年,沒想到本官追了幾百裏地的倭寇,竟然命喪於二位秀才之手,看來我朝又出了兩位才俊呐!”


    “豈敢豈敢,禦史大人言重了,在下隻是應為大明盡一些綿薄之力,愧不敢當。”周博仁深知讀書人就喜歡這一套吹捧,吹捧的對象還必須謙讓,達到其樂融融的效果。


    “要不是二位俠義出手,本官就要到太湖一帶布防了,說來慚愧,咱們幾千人連幾十個倭寇都幹不過,這個秘密要是被他們帶迴去了,以後大舉入侵,那倭國豈不是要大舉入侵我朝。前麵就是溧水縣,請二位隨我去縣上找個酒樓,為二位秀才慶功。”曹邦輔興致很高,說完又捋須而笑。


    “在下所求已經達成,不瞞禦史大人,在下與倭寇有不共戴天之仇,能手刃倭寇已達我願,這點微末功勞請禦史大人就不要再提了。”周博仁很客氣,但是並不想跟曹邦輔這群人過早打交道,因為曹邦輔的確有平倭寇之功,但是趙文華、胡宗憲會奪取他的功勞,而趙文華是什麽人,那是嚴嵩的人,趙文華得嚴嵩力薦,巡視東南防倭事宜。


    曆史上張經指揮水陸部隊大敗倭於王江涇。不料趙文華出於私怨,勾結胡宗憲誣告張經謊報軍情、冒領軍功,以致張經被冤殺。抗倭將領招致陷害,顛倒功罪,以致軍無鬥誌,倭寇氣勢愈熾。


    自己可不想跟趙文華這種小人有什麽瓜葛,還是遠避為好。


    誰知道曹邦輔旁邊的一個中年男人說道:“本官禦史副使王崇古,周秀才此言差矣,這股倭寇先是攻擊會稽縣城,和聞訊而來的我軍正麵硬剛,陣斬明禦史錢鯨;然後繞過杭州向西,攻擊西興縣、昌化縣、淳安縣,又轉向南直隸,大戰徽州、績溪、旌德……在連番和我軍的死磕中,幾乎每次接戰,我軍都是一觸即潰,稍微好一點的,撐不了幾迴合也敗走。周申兩位秀才的功績可是戰功呐。”


    “王副使所言極是,本官僉事董邦政,這股倭寇共殺一禦史、一縣丞、二指揮、二把總,實在是罪不可赦,二位秀才不要過謙了。”原來另一個中年男子就是董邦政。


    周博仁知道,這群人都是好人,然而在嘉靖朝的官場上,好人未必有好報。


    不過也實在拗不過,隻好拱手道:“既然如此,在下恭敬不如從命。”


    曹邦輔滿意地點點頭,帶著這部明軍和周博仁申時行,向溧水縣進發。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發明家:我成了科技大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老街胖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老街胖橘並收藏大明發明家:我成了科技大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