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三個倭寇騎馬快速接近周博仁他們,為首的一個明顯塊頭大於後麵兩個,隻不過是相比而言,其實個頭還沒有超過一米六,身穿具有明顯日本特色的具足鎧甲,倭刀單手拖在後麵,應該是這波倭寇的首領,向周博仁疾衝而來。而其餘兩個騎馬的倭寇卻沒有甲胄在身。


    來不及多想,周博仁停住馬向申時行大喊:“分散開!停馬再射。第一個交給我,你射後麵那兩個,記住射不準就跑!”


    因為訓練場地的原因,他們兩個在騎馬的過程中射箭的準頭很低,暫時練習不出來,所以隻能停馬射箭。


    說罷,周博仁順手從物品欄一手抄出複合弓,另一手拿出原裝的箭矢,立刻射出一箭,沒等看結果,第二箭已經射出。第一支箭飛在倭寇首領麵前兩三米左右時,倭寇右手的刀已經向箭矢劈下來,結果誤算了複合弓的箭速,隻是稍微改變了箭矢的方向,箭矢直接射中倭寇的左臂。還沒等倭寇首領反應過來,第二支箭射向其麵門的箭被他側臉一躲給躲過去了。


    周博仁大驚,倭寇首領隻是左臂中了一箭,馬速並未下降多少,仍向自己疾衝過來,眼看還有四五十米的樣子,周博仁再次搭弓射箭,連發三箭,被躲過去兩支,卻有一支正中倭寇首領胸口,立刻被疾馳的馬顛了下來,摔在地上,眼看活不成了。


    周博仁立刻向申時行望去,之間申時行兜了半圈停住馬,向兩個倭寇連續射出四支箭,一個倭寇捂著脖子從馬上摔下,另一個倭寇的馬被射中,也摔了下來,隻不過被申時行補了一箭,射在其小腹。


    周博仁喘著粗氣,心狂跳著都要衝出嗓子眼,申時行也差不多,握弓的手臂都有些僵住,原來平時練習和實戰差距實在太大了,要不是周博仁當機立斷兩人分散開來,分工合作,說不定就被交待了當場。


    三個騎馬倭寇都被拿下,餘下的倭寇正舉著刀向二人跑來,一看首領和另外兩個騎馬的已經被殺,震驚之餘卻不忘把隨身帶的木盾舉了起來。


    周博仁看到如此情形,對著申時行喊道:“騎馬繞圈找機會射箭!”


    二人催馬過去,分左右兩邊向倭寇包抄過去,然而看到二人的舉動,剩下的倭寇舉著木盾形成了一個圈,防守甚是嚴密,倭寇嘶啞大叫這他倆聽不懂的語言,一時卻也奈何不了他們。


    正當周博仁想辦法的時候,忽然發現原本圍成一圈的木盾突然有個口子,有兩個倭寇正在搭弓,馬上就要向著自己射箭,還沒等周博仁出聲示警,箭矢已經向自己飛來。


    周博仁趕緊向後仰,想躺在馬背上減少迎敵麵積,豈料有一支箭躲過去了,另外一隻直接擊中自己小腿,頓時腿上火辣辣的生疼。


    “快撤!”周博仁向申時行喊道,同時自己打馬轉向就跑。


    畢竟在馬上,速度快,倭寇也害怕他倆殺個迴馬槍,並沒有追擊。


    跑出近兩裏地,周博仁看向小腿,果然一支箭卡在內甲裏了,還好有內甲,箭頭隻是穿透了不到一厘米,隻好勒住馬,忍痛把箭矢拔了出來。


    看到自己師父受傷,申時行直接翻身下馬,拿著包袱向周博仁衝過來。


    “師父,怎麽樣了,傷的嚴重嗎?”申時行焦急地問道。


    “還好,箭沒有深入,需要處理一下,帶酒精了嗎?”周博仁問,雖然他自己物品欄裏有酒精,也不好直接當著申時行的麵拿出來。


    “帶了,師父等下。”申時行從包裹裏拿出一隻小瓷瓶,打開木塞,把周博仁褲腿卷上,直接倒在了申時行腿上的傷口處,周博仁疼的齜牙咧嘴,一時說不出話來。


    “師父,忍著點。”申時行從包裹裏又拿出一卷白麻布,這種布是沸水煮過後曬幹的布條,方便裹傷使用,也是周博仁的“發明”。


    給周博仁細細包紮了幾圈,申時行也累得一屁股坐在了地上,畢竟剛經曆過一場生死之戰,加上跑路和為周博仁裹傷,神經放鬆後再也沒有了力氣。


    周博仁忍著疼痛,咬牙切齒的說:“沒想到倭寇居然還有馬和弓箭,跟我想象的完全不同,而且戰鬥力也十分驚人,戰場經驗也很豐富。”


    本來以為曆史上這波倭寇打到南京城下是因為沿海衛所兵戰鬥力不堪一擊,將領吃空餉喝兵血,軍隊缺乏操練。這麽想想,也不僅僅是這個原因。畢竟冷兵器時代,沒有代差,倭寇正處於混戰時期,單兵素質較高也是重要的原因,在劣勢的情況下能極為快速的轉變陣型。


    “說來慚愧,我也是第一次上戰場,還以為以後的路不過是考科舉做官,沒想到如今在太平府打倭寇。還好已經擊殺了三個,而且看來還是戰力最強的三個,後麵的倭寇,師父我們慢慢來吧。”申時行一邊感慨,一邊總結。


    “不過,接下來就相對容易了,對方已經沒有馬,我們隻要遠距離射擊就行,就是需要做些盾牌。”周博仁頓了頓,迴想起了什麽,“我們可以迴剛才的村裏拿幾塊門板用來做盾。”


    兩人休息了一會,上馬向剛才的村莊行去。剩餘的倭寇沒有馬,主動權是在自己的這一方。


    裝備了幾塊小門板,用繩子捆好做了個把手,二人又返迴剛才的戰場,那夥倭寇已經不見了蹤影。


    “看看他們往那個方向去了?”周博仁向申時行說道,申時行在馬上仔細辨認了下腳印:“師父,他們應該是向應天府去了。”


    “還敢去應天府?好,我們去會一會。”周博仁咬著牙,不把這群倭寇殺光,自己咽不下這口氣。


    此時,應天府。


    魏國公一拍桌子,站了起來:“你說什麽?倭寇快要到達江寧鎮?他們是想幹什麽,想打應天府嗎?”


    指揮朱襄滿頭是汗,顫聲道:“屬下已與蔣升蔣指揮一起在江寧鎮布防完畢,賊寇僅有五十人,絕不會令其前進一步。”


    魏國公上次下令關閉城門,後因南京官員反對沒有關成,自己也覺得自己有點小題大作,在官員麵前露了怯。然而從朱襄帶來的消息看,這波倭寇的的確是朝著南京來了。


    “江寧鎮若有失,自己提頭來見!”魏國公臉色鐵青,拂袖而去。


    此時南京兵部尚書張時徹正在魏國公府上,聽到這個消息不禁戰戰兢兢,這要是在自己任上被倭寇攻入南京,別說自己的官帽了,連自己九族都得被嘉靖帝砍了。


    “國公,看來真要關閉城門了。”當初反對魏國公關城門的,他也算其中一員,如今看來,自己也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恐怕不止關城門那麽簡單,如今南京守備兵士在編的有多少,實際有多少,又有多少甲胄兵器,想必你知道的不比我少。憑他們守著偌大的南京城嗎?”魏國公冷冷的道。那些將領吃空餉,這些文官們也吃了他們的孝敬。


    張時徹苦笑,然後踟躕道:“如今...怕是需要百姓自備糧械,登城守衛了。”


    出了魏國公府門,張時徹立即奔赴兵部衙門而去,南京這幫養老的官員,連同百姓都得上城牆守城,否則被倭寇破城,這些官員一個都別想跑。


    過了兩個時辰,南京城一十三處城門,接連關閉,這次沒有遇到任何阻力。


    周博仁可不知道這波倭寇已經奔向江寧鎮,自己還跟申時行騎馬在太平府境內向江寧方向進發呢,本以為馬上就可以追上倭寇,卻不知道這波倭寇有多頑強。曆史上,嘉靖三十四年8月13日,這股倭寇在官兵追擊下,越過武進縣境,抵達無錫慧山寺,一晝夜狂奔一百八十餘裏,速度不可謂不快。這個時候,倭寇已經到達江寧鎮了,周博仁二人不知道的是,他們距離倭寇還有六十餘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發明家:我成了科技大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老街胖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老街胖橘並收藏大明發明家:我成了科技大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