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收徒
大明發明家:我成了科技大亨 作者:老街胖橘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申時行聽得血脈噴張,覺得之前的二十年都白過了。
申時行此人一生唯謹慎,和人講話生怕有遺忘,事無巨細都一一記錄在案,今日的見聞都不知道從何下筆,新的觀念衝擊過甚,激動的忘乎所以,顫抖的說:“在下徐時行,願拜周兄為師,謹遵師長之誌,願將師父所學發揚光大,造福於萬民!”說罷竟徑直下跪,拜服於地。
周博仁傻眼了,沒想到這麽容易就說服申時行,自己準備的說辭後半段還沒說呢,這就要拜師,比預計的好不少。
其實周博仁不知道的是,王陽明才去世不過二十餘年,其留下的學說傳播甚廣,不少讀書人都認為自己可以做聖賢,致良知,知行合一,以至於分出了諸多流派,使得嘉靖後期的明朝讀書人煥然一新,遇到自己敬佩的人便拜師,已經成為嘉靖年間的流行。
周博仁點了點頭,開始了擺譜:“既如此,為師就收下你,在為師麵前,可稱自己原姓,不必拘泥於禮法,為師也不需要束修。應天府鄉試之前,你可留在為師府上學習。”
周博仁心裏已經興奮的亂跳,要不是為了保持自己老師的形象,恨不得當場跳一段舞。
在茶鋪眾人異樣的眼光中,師徒二人離開了,李管家恨不得當場給少爺上香,少爺變化實在太大,這還收了一個徒弟,要知道一日為師終身為父,這話可不是鬧著玩的。
周博仁家境殷實,也不在乎多一張嘴。周博仁父親知道後,覺得自家小子胡鬧,秀才收另一個秀才為徒弟,聞所未聞,更何況自家小子才17歲。不過兩個秀才在一起琢磨學問,倒是明年的鄉試會多一成勝算,周父便任由他胡鬧,撥了一處別院給他們居住。
“叮咚,恭喜主人親,收得申時行做徒弟,一等獎獎勵哦,大禮包任選其一。”係統又開始絮絮叨叨。
“大禮包任選其一?不是給我太陽能手機充電器的嗎?”周博仁有些暈了,莫非係統騙他不成。
“不僅有太陽能手機充電器,因為收到的徒弟是未來大明首輔,還有額外的任選大禮包。一個是醫學方麵的,一個是工程方麵的,一個是生意方麵的,隻能選一個哦。”
周博仁想了一下,生意上的,自己還可以發明一些對這個時代比較先進的東西,工程上的自己也記得一些機械的構造,倒是醫學方麵自己一竅不通,萬一自己以後生病,還能用得上,於是便打定主意要醫學方麵的。
“好的主人親,正在給您傳送大蒜素抗菌液的製作方法,這可是廣譜抗菌藥哦。”係統神氣活現的說道,很傲嬌的樣子。
周博仁心裏一陣狂喜,雖然說這玩意不是青黴素,但是也和青黴素差不多了,關鍵製作起來方便簡單,自己指導別人後就可以不用自己動手,關鍵時刻可以救命用。
加上收了申時行這個徒弟,自己終於可以在大明大展拳腳,心裏還有些小興奮。
俗話說,人心情好的時候,看什麽都美。
小翠今天一如既往的來幫自己家少爺起床穿衣,周博仁哼著小曲,就差在腦門上寫著老子很高興了,小翠看到少爺如此開心,心情也好了起來,這幾日的擔心終於一掃而空。
在小翠低著頭給少爺係上衣服的時候,周博仁隨意低頭一看,瞄到了一些美好的...事物,雖然隻看到了個大概,也給17年單身漢的周博仁造成了心理的...震撼。
周博仁鼻血不爭氣地流了出來。
小翠感覺要異樣,一抬頭,發現少爺的目光和鼻血,低頭一看自己的春光外泄,呀的驚叫一聲,紅著臉跑了。聲音震得周博仁耳朵疼,也把周博仁震得清醒過來。
“哎呀,自己真是不注意啊,這種事情自己偷偷摸摸就好了嘛,還流鼻血,真給現代人丟人。”周博仁趕緊捏住了鼻子。
話說自從穿越過來,度過了生存的危險期,才發現小翠長的真的不錯,比自己小兩歲,標準的瓜子臉,皮膚也很白,五官精致,標準的江南女子模樣,比自己高中校花還要美一個檔次。
古代人結婚比較早,說不定自己該去找父親說結婚的事了,周博仁嘿嘿的想著。
還是先幹正事吧,周博仁自己思考了下,準備向申時行講解阿拉伯數字、四則運算、方程、三角函數以及簡單的幾何等數學知識,還有一些力學、光學的物理知識,以及部分化學知識,語文上就沒啥可以班門弄斧的了,就說了些標點符號和簡體字,因為自己暫時繁體字能認識但是寫不出來,想來這些知識應該夠他用的。
不愧是大明的頂尖人物,學習這些新知識,周博仁估計最快也要教一個月,誰知道半個月申時行就已經掌握,甚至連周博仁出的物理和數學的高考題,申時行都能做對。
學霸就是學霸,當周博仁看到申時行記得滿滿的筆記,小楷毛筆字,還有示意圖、字母和標點符號,感覺這家夥要是在現代上高中,清華北大肯定是進得去的。
其實申時行學的這麽快,也要感謝這個時代,師父對一個讀書人的重要性。
在中國過去的傳統社會裏,“天地君親師”是婦孺皆知的信條。
“君”與“師”的地位,一直是神聖不可侵犯的。比如:“一日為師,終生為父”,更是社會師生及師徒關係的原則。學生見到老師,都要執弟子禮,師生關係乃人倫中的一個大項,終生不變。為什麽?因為,“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師生之間的關係,是要以“道義”來衡量的。孔子為揚其道,周遊列國,眾弟子侍其左右,有的學生甚至追隨了他一生。正所謂“君子謀道不謀食。耕也,餒在其中矣;學也,祿在其中矣。君子憂道不憂貧。”這種謀道,正是師之道,師之德,師之魂。
周博仁沒有注意的是,隻要自己在授課時說的話,申時行都是堅定不移的相信,一絲一毫懷疑都沒有,隻有在課後休息的時候,申時行會做一下周博仁所說的實驗,比如一塊重的石頭和輕的石頭同時落地、用穩定的水滴時間間隔驗證單擺運動是不是來迴時間一致、體驗了拔罐驗證空氣壓力和空氣中存在的支持燃燒的氣體等等。
甚至周博仁還不知道,申時行在自己臥室的床頭有個暗格,是申時行偷偷自己用木頭刻的周博仁的半身像,每天晚上早上磕頭供奉......要是說周博仁不是天上的神仙下凡,申時行打死都不信。
當然,周博仁還是留了一手東西沒教,這是他未來發財的技術。
看到申時行掌握的不錯,周博仁嘴角一笑,開始準備他的發財計劃。
“汝默啊,你跟為師學了半個多月了,為師對你的成長很是欣慰啊!”周博仁站在他授課的屋子裏,對著坐在下麵的申時行說道,“不過都是理論,還沒有實踐,今天,為師派你去應天府尋找工匠,做一個這個東西。”
說完,周博仁將自己用炭筆畫好的蒸餾裝置給了申時行。
“這個東西我叫做蒸餾器,就是用的蒸發與冷凝的原理設計出來的,你看那環裝纏繞起來的銅管,到時候用布裹上涼水,就會使得液體加熱到沸點後冷凝。”
組成很簡單,用火煮陶罐裏的液體,陶罐上倒扣這一個碗裝的銅器,後麵接著一根銅管,然後連接著彈簧裝的銅管路,最後銅管裏的蒸汽冷凝成液體後排出到另一個瓷瓶中。
“另外我已經讓李管家買了幾十壇酒,給你做一個製作酒精的實驗。”周博仁信心滿滿的說道。
申時行此人一生唯謹慎,和人講話生怕有遺忘,事無巨細都一一記錄在案,今日的見聞都不知道從何下筆,新的觀念衝擊過甚,激動的忘乎所以,顫抖的說:“在下徐時行,願拜周兄為師,謹遵師長之誌,願將師父所學發揚光大,造福於萬民!”說罷竟徑直下跪,拜服於地。
周博仁傻眼了,沒想到這麽容易就說服申時行,自己準備的說辭後半段還沒說呢,這就要拜師,比預計的好不少。
其實周博仁不知道的是,王陽明才去世不過二十餘年,其留下的學說傳播甚廣,不少讀書人都認為自己可以做聖賢,致良知,知行合一,以至於分出了諸多流派,使得嘉靖後期的明朝讀書人煥然一新,遇到自己敬佩的人便拜師,已經成為嘉靖年間的流行。
周博仁點了點頭,開始了擺譜:“既如此,為師就收下你,在為師麵前,可稱自己原姓,不必拘泥於禮法,為師也不需要束修。應天府鄉試之前,你可留在為師府上學習。”
周博仁心裏已經興奮的亂跳,要不是為了保持自己老師的形象,恨不得當場跳一段舞。
在茶鋪眾人異樣的眼光中,師徒二人離開了,李管家恨不得當場給少爺上香,少爺變化實在太大,這還收了一個徒弟,要知道一日為師終身為父,這話可不是鬧著玩的。
周博仁家境殷實,也不在乎多一張嘴。周博仁父親知道後,覺得自家小子胡鬧,秀才收另一個秀才為徒弟,聞所未聞,更何況自家小子才17歲。不過兩個秀才在一起琢磨學問,倒是明年的鄉試會多一成勝算,周父便任由他胡鬧,撥了一處別院給他們居住。
“叮咚,恭喜主人親,收得申時行做徒弟,一等獎獎勵哦,大禮包任選其一。”係統又開始絮絮叨叨。
“大禮包任選其一?不是給我太陽能手機充電器的嗎?”周博仁有些暈了,莫非係統騙他不成。
“不僅有太陽能手機充電器,因為收到的徒弟是未來大明首輔,還有額外的任選大禮包。一個是醫學方麵的,一個是工程方麵的,一個是生意方麵的,隻能選一個哦。”
周博仁想了一下,生意上的,自己還可以發明一些對這個時代比較先進的東西,工程上的自己也記得一些機械的構造,倒是醫學方麵自己一竅不通,萬一自己以後生病,還能用得上,於是便打定主意要醫學方麵的。
“好的主人親,正在給您傳送大蒜素抗菌液的製作方法,這可是廣譜抗菌藥哦。”係統神氣活現的說道,很傲嬌的樣子。
周博仁心裏一陣狂喜,雖然說這玩意不是青黴素,但是也和青黴素差不多了,關鍵製作起來方便簡單,自己指導別人後就可以不用自己動手,關鍵時刻可以救命用。
加上收了申時行這個徒弟,自己終於可以在大明大展拳腳,心裏還有些小興奮。
俗話說,人心情好的時候,看什麽都美。
小翠今天一如既往的來幫自己家少爺起床穿衣,周博仁哼著小曲,就差在腦門上寫著老子很高興了,小翠看到少爺如此開心,心情也好了起來,這幾日的擔心終於一掃而空。
在小翠低著頭給少爺係上衣服的時候,周博仁隨意低頭一看,瞄到了一些美好的...事物,雖然隻看到了個大概,也給17年單身漢的周博仁造成了心理的...震撼。
周博仁鼻血不爭氣地流了出來。
小翠感覺要異樣,一抬頭,發現少爺的目光和鼻血,低頭一看自己的春光外泄,呀的驚叫一聲,紅著臉跑了。聲音震得周博仁耳朵疼,也把周博仁震得清醒過來。
“哎呀,自己真是不注意啊,這種事情自己偷偷摸摸就好了嘛,還流鼻血,真給現代人丟人。”周博仁趕緊捏住了鼻子。
話說自從穿越過來,度過了生存的危險期,才發現小翠長的真的不錯,比自己小兩歲,標準的瓜子臉,皮膚也很白,五官精致,標準的江南女子模樣,比自己高中校花還要美一個檔次。
古代人結婚比較早,說不定自己該去找父親說結婚的事了,周博仁嘿嘿的想著。
還是先幹正事吧,周博仁自己思考了下,準備向申時行講解阿拉伯數字、四則運算、方程、三角函數以及簡單的幾何等數學知識,還有一些力學、光學的物理知識,以及部分化學知識,語文上就沒啥可以班門弄斧的了,就說了些標點符號和簡體字,因為自己暫時繁體字能認識但是寫不出來,想來這些知識應該夠他用的。
不愧是大明的頂尖人物,學習這些新知識,周博仁估計最快也要教一個月,誰知道半個月申時行就已經掌握,甚至連周博仁出的物理和數學的高考題,申時行都能做對。
學霸就是學霸,當周博仁看到申時行記得滿滿的筆記,小楷毛筆字,還有示意圖、字母和標點符號,感覺這家夥要是在現代上高中,清華北大肯定是進得去的。
其實申時行學的這麽快,也要感謝這個時代,師父對一個讀書人的重要性。
在中國過去的傳統社會裏,“天地君親師”是婦孺皆知的信條。
“君”與“師”的地位,一直是神聖不可侵犯的。比如:“一日為師,終生為父”,更是社會師生及師徒關係的原則。學生見到老師,都要執弟子禮,師生關係乃人倫中的一個大項,終生不變。為什麽?因為,“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師生之間的關係,是要以“道義”來衡量的。孔子為揚其道,周遊列國,眾弟子侍其左右,有的學生甚至追隨了他一生。正所謂“君子謀道不謀食。耕也,餒在其中矣;學也,祿在其中矣。君子憂道不憂貧。”這種謀道,正是師之道,師之德,師之魂。
周博仁沒有注意的是,隻要自己在授課時說的話,申時行都是堅定不移的相信,一絲一毫懷疑都沒有,隻有在課後休息的時候,申時行會做一下周博仁所說的實驗,比如一塊重的石頭和輕的石頭同時落地、用穩定的水滴時間間隔驗證單擺運動是不是來迴時間一致、體驗了拔罐驗證空氣壓力和空氣中存在的支持燃燒的氣體等等。
甚至周博仁還不知道,申時行在自己臥室的床頭有個暗格,是申時行偷偷自己用木頭刻的周博仁的半身像,每天晚上早上磕頭供奉......要是說周博仁不是天上的神仙下凡,申時行打死都不信。
當然,周博仁還是留了一手東西沒教,這是他未來發財的技術。
看到申時行掌握的不錯,周博仁嘴角一笑,開始準備他的發財計劃。
“汝默啊,你跟為師學了半個多月了,為師對你的成長很是欣慰啊!”周博仁站在他授課的屋子裏,對著坐在下麵的申時行說道,“不過都是理論,還沒有實踐,今天,為師派你去應天府尋找工匠,做一個這個東西。”
說完,周博仁將自己用炭筆畫好的蒸餾裝置給了申時行。
“這個東西我叫做蒸餾器,就是用的蒸發與冷凝的原理設計出來的,你看那環裝纏繞起來的銅管,到時候用布裹上涼水,就會使得液體加熱到沸點後冷凝。”
組成很簡單,用火煮陶罐裏的液體,陶罐上倒扣這一個碗裝的銅器,後麵接著一根銅管,然後連接著彈簧裝的銅管路,最後銅管裏的蒸汽冷凝成液體後排出到另一個瓷瓶中。
“另外我已經讓李管家買了幾十壇酒,給你做一個製作酒精的實驗。”周博仁信心滿滿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