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麵,他知道多說無益,另一方麵,林川對大唐、對李唐皇室的恩德深厚,他實在不好意思開口。
林帥在印台山駐紮了大批精銳,真要下山進入長安,無需戰鬥,開門便是,反正也守不住這座城池。
“皇爺爺,您...您真是高瞻遠矚。”
李治本想讚美這位皇爺爺,但總覺得不太合適,身為晚輩,怎麽讚揚都不恰當。
“孫子應該向您學習。”
李淵並未在意李治的言辭,畢竟在他眼中,李治太過仁慈。
若非他在旁輔佐,恐怕李治早已被他四哥擺布了。
“哪裏的話,林川那小子,從士兵升至高位都是皇爺爺點頭認可的,若非他,我和你父親現在可能都無法共事。”
“那小子的確不錯,如果秀寧能嫁給他,也是好事。”
李淵迴憶起當年,那時他麾下不僅有秦王李世民,還有以林川為首的一眾臣子。那時的大唐,不論交由誰,都是盛世無雙的景象。
可惜...李世民的那步棋,不能說錯,但也談不上正確。在那個位置上,任何決定的代價都巨大,常人難以理解。
“不說這些了,往事如煙,徒增傷感。”李淵輕輕歎了口氣。
另一廂,李泰看不慣李淵的態度。大唐固然有天將軍林川,但若沒有他,難道就不能發展了嗎?歸根結底,問題在於缺少一個英明的君主。父親年邁,將來他上位,也能做出普通人無法企及的成就。
“皇爺爺,何必看輕李家子弟,如今林帥雖上山,但大唐難道會變樣嗎?”
“憑借李唐皇室的力量,也能使大唐光輝燦爛。”
李治隻能聽著,不敢迴應。現在還不是他發言的時候。
李淵卻大笑道:“光輝燦爛,這些年來所有的決策看似出自你父親,實則是林川的決定。”
“而你父親悄悄改動了林川的決策,加入自己的想法。”
“世家子弟崛起,他也隻能旁觀。”
“雖然你父親是明君,但他也是人,人都會犯錯。以我對林川的了解,他是超凡脫俗的人物,有他在,大唐必然安定繁榮。”
“離開了林川的大唐,現狀你們都看到了。”
“你們這些皇室的孩子,雖然敬重林川,但並不了解他當年的威望。”
“皇姑姑很厲害吧,但在林川眼中,不過幾個迴合的對手。”
昔日的事情,說也說不完。李淵現在認命了,自家孩子就這樣了。雖然個個都是人中龍鳳,但無人能比得過林川。
“多餘的話,我就不多說了,你們自己好好想想。”
李治行禮道:“皇爺爺,天色已晚,您該休息了。”
李淵點點頭:“皇孫兒,今晚就與皇爺爺同住,別去你四皇兄那裏,誰知道他會對你怎樣。”
這話有些刺心,反正現在局勢如此。李淵再說這些兄弟情深的話,李治也不會信了。
李泰歎了口氣,心想,皇爺爺何苦這樣說。
“唉,皇爺爺何必這樣說,我和李治畢竟是同胞兄弟,自然不會害他,您多慮了。”
李淵隻是笑笑,不作迴答。這些伎倆他早已看穿,還能瞞過這位老狐狸嗎?
夜深。
李泰悄悄打開牢門,這門平時沒人檢查。他們在裏麵做什麽,隻要不外出,沒人過問。
李泰打開牢門走到對麵,猶豫是否在此殺害李治。李治已經熟睡,全然不知李泰的打算。
“四皇孫,我勸你還是放棄這個念頭,否則別怪皇爺爺沒警告你。”
李淵突然坐起。
“你現在殺了九弟,你那位大皇兄一定會殺了你。”
李泰站在牢房外,靜靜看著李治,才迴應:“他如果不迴來,對我們倆都好。但他現在迴來了,這不是把我推向萬劫不複之地嗎?”
“皇爺爺,你隻顧他,不顧我。”
李淵歎了口氣:“這一切是誰造成的,不都是你自己嗎?”
“再說,你不爭皇位,現在也不會落得這個下場。”
“九皇子不是你的主要敵人,何必殘害同胞兄弟呢?”
李泰更加猶豫,確實不該如此。他長歎一口氣。
罷了,老九既然迴來了,也證明他無意爭奪皇位。自己在這裏殺了老九,如何麵對母後,李承乾更有理由除掉他。
“好吧,皇爺爺,我明白了,這件事就此作罷,其他的話,我也不多說。”
“您的教誨,我會銘記在心。”
說完,他看向李淵,緩緩說道:“等我登上皇位,必報答您對我的教導。”
“您放心,這一天不會太久。”
李淵搖頭:“我已是風燭殘年,怎樣都無所謂了。”
“隻是你們千萬別自相殘殺,這是我最不願看到的。”
外麵傳來太監的聲音,說是太子李承乾來找李治。李治看著李淵和四皇兄,心中五味雜陳,不太想去。
“別擔心四弟,去吧,我覺得那位大皇兄不會為難你,他現在是天子。”
“你都進宮了,說話謹慎些,他不會對你怎樣。”
李泰不動聲色,隻是安慰道。他真希望李承乾殺了李治,但這可能性幾乎為零。
“去吧,放心,不會有事。”李淵邊喝酒邊說,“頂多就是和你說幾句話,你母親還在病中,不能加重她的病情。”
李治聽完,點頭行禮道......
\"那我就先走了,爺爺,哥哥,你們要保重,我很快就會迴來看你們的。\"
\"九弟,你快走吧,四哥在這看著你也不自在,專心去侍奉母後就好。\"
\"這兒有我照應皇爺爺呢!\"
李泰已迫不及待想擺脫這個弟弟。
李治也沒什麽好說的,跟著太監出門了。
步入正殿,李承乾正在審閱文件,最近遇到的問題還真不少。加上李世民麾下的軍隊與世家勢力衝突,他也派出兵馬鎮壓。而京城裏的知識分子們正動蕩不安,京城一片混亂,這些都讓他心煩意亂。
讀書人不可輕易殺害,隻能逮捕,畢竟得罪了這些握筆之人,他們會把這些事跡寫進史書,流傳萬世。李承乾不願成為這樣的罪人,所以他行事相對平和。對於朝廷中的中立派,他也主動安撫,沒有強迫他們改變立場。
\"陛下,晉王李治到。\"老太監行禮報告。
李治看著坐在龍椅上的兄長,沒敢多言,也行了臣子的禮節。
\"微臣參見兄長。\"
他禮數周全,但不敢稱李承乾為\"皇上\",畢竟真正的皇帝還是他們的父親李世民。
\"行了,我知道你心裏不痛快,就別做這種別扭的動作了。\"
\"咱們是親兄弟,就不說客套話了。\"
\"你既然來了,哪兒都別去了,朕也不會虧待九弟。\"
\"之前的事不用你操心,但接下來的事你去處理一下。\"
\"原本這事該由後宮的人來辦的。\"
\"不過你也知道母後病了,那些嬪妃,朕不知該如何麵對她們。\"
說到這裏,李承乾歎了口氣。
李世民的後宮嬪妃眾多,李承乾取代了李世民的位置,這些嬪妃還得妥善安置,他也不敢隨便賜死。而且現在...
\"兄長,您的意思是?您不會想要賜死那些父王的嬪妃吧。\"
李治理解錯了,以為李承乾登基後的首要之事就是清理後宮。
\"胡說,九弟你想多了。\"
\"今年父王有了一批新選的秀女,直接趕走也不妥,你隨便挑幾個人留下。\"
\"反正朕和父王之間的結果還不明朗,這些人你幫著把把關也好。\"
\"這件事...朕也不好說什麽。\"
李治愣住了,他還年輕,剛成年。
這事李承乾覺得尷尬,他去幹什麽,又不是自己選人,那些都是父王的女人。
不論這些女子年紀多大,隻要進了後宮,名義上都是\"母親\"。
\"為什麽是微臣去,後宮那麽多嬪妃,您隨便選一個不都比我合適嗎?\"
李治搖頭如波浪鼓,他實在不想去。
李承乾怒道:\"誰合適,你說說看?\"
\"你去,我看九弟最合適。反正這些人大部分都是為了充人數的,你去看看也好。\"
這算怎麽迴事,剛進皇宮就得幫父王選妃。李治差點暈過去。
老太監領著李治出去,隨後對他說:
\"九皇子別想太多,選自己喜歡的就好。這些人就算皇上真迴來,皇上也不會過問。\"
\"很多人可能一輩子都見不到皇上的天顏,隻能在後宮中漸漸老去。\"
兩人的對話聲音雖小,卻深深觸動了李治,他對這些正值青春年華的女孩產生了憐憫。
入豪門如海深,再難恢複昔日容顏。
這些事不是李治一人能阻擋的,他也無權幹涉。
\"本王明白了,不過是幫父王挑幾個才人,本王會仔細看的。\"
這些人本來就與李治關係不大,更何況李治才剛成年。
風花雪月見識了不少,但他還沒到對這種事情上心的地步。這些人與他並無多大關聯,更不會產生其他想法。
\"你明白就好,很多事不是老奴能說的。\"老太監笑道。
\"九皇子在後宮生活多年,很多事情你也見過。\"
李治微微點頭。
\"那我們去哪兒?\"
老太監迴答:\"去洛陽殿,原本不該去那兒,但今年情況特殊,放別的地方都不合適。\"
\"一旦殿下覺得不好,就立刻淘汰,別猶豫,反正她們留在後宮也隻是占地方。\"
\"迴家後也許能找到好歸宿,殿下仁慈,老奴就僭越了。\"
李治明白了。
如果不是這批秀女早就預定好了,李承乾肯定不會讓她們現在入宮。但既然已經來了,就這麽趕走也不妥。
李承乾不願去,李治在宮裏無事可做,讓他長長見識,把把關也好。
\"本王明白了,那些與本王年齡相仿的姑娘,不能讓她們在後宮中黯然老去。\"
\"罷了,就隨便看看吧。\"
李治心中不再多想,老太監和其他隨行人員立定。她們一個個進入洛陽殿,讓李治過目,隻要李治開口,便留下。
如果李承乾打敗了李世民,李世民迴不來,那麽被李治選中的人,李承乾就會贈給李治。如果李承乾失敗,李世民迴來,這隻是小事一樁,李世民也不會介意。
這件事對李治來說,無論怎樣都不是壞事,但也稱不上什麽好事...
李治漫不經心地看著,突然,一個身穿紅衣的女孩走了進來,深深地吸引了他的心!...
最後,那個穿著紅衣的女孩步入洛陽宮,所有人的目光隨著她的步伐移動。多年的老太監在宮中見過無數美人,但從沒有一個女子能像她這般美麗...
林帥在印台山駐紮了大批精銳,真要下山進入長安,無需戰鬥,開門便是,反正也守不住這座城池。
“皇爺爺,您...您真是高瞻遠矚。”
李治本想讚美這位皇爺爺,但總覺得不太合適,身為晚輩,怎麽讚揚都不恰當。
“孫子應該向您學習。”
李淵並未在意李治的言辭,畢竟在他眼中,李治太過仁慈。
若非他在旁輔佐,恐怕李治早已被他四哥擺布了。
“哪裏的話,林川那小子,從士兵升至高位都是皇爺爺點頭認可的,若非他,我和你父親現在可能都無法共事。”
“那小子的確不錯,如果秀寧能嫁給他,也是好事。”
李淵迴憶起當年,那時他麾下不僅有秦王李世民,還有以林川為首的一眾臣子。那時的大唐,不論交由誰,都是盛世無雙的景象。
可惜...李世民的那步棋,不能說錯,但也談不上正確。在那個位置上,任何決定的代價都巨大,常人難以理解。
“不說這些了,往事如煙,徒增傷感。”李淵輕輕歎了口氣。
另一廂,李泰看不慣李淵的態度。大唐固然有天將軍林川,但若沒有他,難道就不能發展了嗎?歸根結底,問題在於缺少一個英明的君主。父親年邁,將來他上位,也能做出普通人無法企及的成就。
“皇爺爺,何必看輕李家子弟,如今林帥雖上山,但大唐難道會變樣嗎?”
“憑借李唐皇室的力量,也能使大唐光輝燦爛。”
李治隻能聽著,不敢迴應。現在還不是他發言的時候。
李淵卻大笑道:“光輝燦爛,這些年來所有的決策看似出自你父親,實則是林川的決定。”
“而你父親悄悄改動了林川的決策,加入自己的想法。”
“世家子弟崛起,他也隻能旁觀。”
“雖然你父親是明君,但他也是人,人都會犯錯。以我對林川的了解,他是超凡脫俗的人物,有他在,大唐必然安定繁榮。”
“離開了林川的大唐,現狀你們都看到了。”
“你們這些皇室的孩子,雖然敬重林川,但並不了解他當年的威望。”
“皇姑姑很厲害吧,但在林川眼中,不過幾個迴合的對手。”
昔日的事情,說也說不完。李淵現在認命了,自家孩子就這樣了。雖然個個都是人中龍鳳,但無人能比得過林川。
“多餘的話,我就不多說了,你們自己好好想想。”
李治行禮道:“皇爺爺,天色已晚,您該休息了。”
李淵點點頭:“皇孫兒,今晚就與皇爺爺同住,別去你四皇兄那裏,誰知道他會對你怎樣。”
這話有些刺心,反正現在局勢如此。李淵再說這些兄弟情深的話,李治也不會信了。
李泰歎了口氣,心想,皇爺爺何苦這樣說。
“唉,皇爺爺何必這樣說,我和李治畢竟是同胞兄弟,自然不會害他,您多慮了。”
李淵隻是笑笑,不作迴答。這些伎倆他早已看穿,還能瞞過這位老狐狸嗎?
夜深。
李泰悄悄打開牢門,這門平時沒人檢查。他們在裏麵做什麽,隻要不外出,沒人過問。
李泰打開牢門走到對麵,猶豫是否在此殺害李治。李治已經熟睡,全然不知李泰的打算。
“四皇孫,我勸你還是放棄這個念頭,否則別怪皇爺爺沒警告你。”
李淵突然坐起。
“你現在殺了九弟,你那位大皇兄一定會殺了你。”
李泰站在牢房外,靜靜看著李治,才迴應:“他如果不迴來,對我們倆都好。但他現在迴來了,這不是把我推向萬劫不複之地嗎?”
“皇爺爺,你隻顧他,不顧我。”
李淵歎了口氣:“這一切是誰造成的,不都是你自己嗎?”
“再說,你不爭皇位,現在也不會落得這個下場。”
“九皇子不是你的主要敵人,何必殘害同胞兄弟呢?”
李泰更加猶豫,確實不該如此。他長歎一口氣。
罷了,老九既然迴來了,也證明他無意爭奪皇位。自己在這裏殺了老九,如何麵對母後,李承乾更有理由除掉他。
“好吧,皇爺爺,我明白了,這件事就此作罷,其他的話,我也不多說。”
“您的教誨,我會銘記在心。”
說完,他看向李淵,緩緩說道:“等我登上皇位,必報答您對我的教導。”
“您放心,這一天不會太久。”
李淵搖頭:“我已是風燭殘年,怎樣都無所謂了。”
“隻是你們千萬別自相殘殺,這是我最不願看到的。”
外麵傳來太監的聲音,說是太子李承乾來找李治。李治看著李淵和四皇兄,心中五味雜陳,不太想去。
“別擔心四弟,去吧,我覺得那位大皇兄不會為難你,他現在是天子。”
“你都進宮了,說話謹慎些,他不會對你怎樣。”
李泰不動聲色,隻是安慰道。他真希望李承乾殺了李治,但這可能性幾乎為零。
“去吧,放心,不會有事。”李淵邊喝酒邊說,“頂多就是和你說幾句話,你母親還在病中,不能加重她的病情。”
李治聽完,點頭行禮道......
\"那我就先走了,爺爺,哥哥,你們要保重,我很快就會迴來看你們的。\"
\"九弟,你快走吧,四哥在這看著你也不自在,專心去侍奉母後就好。\"
\"這兒有我照應皇爺爺呢!\"
李泰已迫不及待想擺脫這個弟弟。
李治也沒什麽好說的,跟著太監出門了。
步入正殿,李承乾正在審閱文件,最近遇到的問題還真不少。加上李世民麾下的軍隊與世家勢力衝突,他也派出兵馬鎮壓。而京城裏的知識分子們正動蕩不安,京城一片混亂,這些都讓他心煩意亂。
讀書人不可輕易殺害,隻能逮捕,畢竟得罪了這些握筆之人,他們會把這些事跡寫進史書,流傳萬世。李承乾不願成為這樣的罪人,所以他行事相對平和。對於朝廷中的中立派,他也主動安撫,沒有強迫他們改變立場。
\"陛下,晉王李治到。\"老太監行禮報告。
李治看著坐在龍椅上的兄長,沒敢多言,也行了臣子的禮節。
\"微臣參見兄長。\"
他禮數周全,但不敢稱李承乾為\"皇上\",畢竟真正的皇帝還是他們的父親李世民。
\"行了,我知道你心裏不痛快,就別做這種別扭的動作了。\"
\"咱們是親兄弟,就不說客套話了。\"
\"你既然來了,哪兒都別去了,朕也不會虧待九弟。\"
\"之前的事不用你操心,但接下來的事你去處理一下。\"
\"原本這事該由後宮的人來辦的。\"
\"不過你也知道母後病了,那些嬪妃,朕不知該如何麵對她們。\"
說到這裏,李承乾歎了口氣。
李世民的後宮嬪妃眾多,李承乾取代了李世民的位置,這些嬪妃還得妥善安置,他也不敢隨便賜死。而且現在...
\"兄長,您的意思是?您不會想要賜死那些父王的嬪妃吧。\"
李治理解錯了,以為李承乾登基後的首要之事就是清理後宮。
\"胡說,九弟你想多了。\"
\"今年父王有了一批新選的秀女,直接趕走也不妥,你隨便挑幾個人留下。\"
\"反正朕和父王之間的結果還不明朗,這些人你幫著把把關也好。\"
\"這件事...朕也不好說什麽。\"
李治愣住了,他還年輕,剛成年。
這事李承乾覺得尷尬,他去幹什麽,又不是自己選人,那些都是父王的女人。
不論這些女子年紀多大,隻要進了後宮,名義上都是\"母親\"。
\"為什麽是微臣去,後宮那麽多嬪妃,您隨便選一個不都比我合適嗎?\"
李治搖頭如波浪鼓,他實在不想去。
李承乾怒道:\"誰合適,你說說看?\"
\"你去,我看九弟最合適。反正這些人大部分都是為了充人數的,你去看看也好。\"
這算怎麽迴事,剛進皇宮就得幫父王選妃。李治差點暈過去。
老太監領著李治出去,隨後對他說:
\"九皇子別想太多,選自己喜歡的就好。這些人就算皇上真迴來,皇上也不會過問。\"
\"很多人可能一輩子都見不到皇上的天顏,隻能在後宮中漸漸老去。\"
兩人的對話聲音雖小,卻深深觸動了李治,他對這些正值青春年華的女孩產生了憐憫。
入豪門如海深,再難恢複昔日容顏。
這些事不是李治一人能阻擋的,他也無權幹涉。
\"本王明白了,不過是幫父王挑幾個才人,本王會仔細看的。\"
這些人本來就與李治關係不大,更何況李治才剛成年。
風花雪月見識了不少,但他還沒到對這種事情上心的地步。這些人與他並無多大關聯,更不會產生其他想法。
\"你明白就好,很多事不是老奴能說的。\"老太監笑道。
\"九皇子在後宮生活多年,很多事情你也見過。\"
李治微微點頭。
\"那我們去哪兒?\"
老太監迴答:\"去洛陽殿,原本不該去那兒,但今年情況特殊,放別的地方都不合適。\"
\"一旦殿下覺得不好,就立刻淘汰,別猶豫,反正她們留在後宮也隻是占地方。\"
\"迴家後也許能找到好歸宿,殿下仁慈,老奴就僭越了。\"
李治明白了。
如果不是這批秀女早就預定好了,李承乾肯定不會讓她們現在入宮。但既然已經來了,就這麽趕走也不妥。
李承乾不願去,李治在宮裏無事可做,讓他長長見識,把把關也好。
\"本王明白了,那些與本王年齡相仿的姑娘,不能讓她們在後宮中黯然老去。\"
\"罷了,就隨便看看吧。\"
李治心中不再多想,老太監和其他隨行人員立定。她們一個個進入洛陽殿,讓李治過目,隻要李治開口,便留下。
如果李承乾打敗了李世民,李世民迴不來,那麽被李治選中的人,李承乾就會贈給李治。如果李承乾失敗,李世民迴來,這隻是小事一樁,李世民也不會介意。
這件事對李治來說,無論怎樣都不是壞事,但也稱不上什麽好事...
李治漫不經心地看著,突然,一個身穿紅衣的女孩走了進來,深深地吸引了他的心!...
最後,那個穿著紅衣的女孩步入洛陽宮,所有人的目光隨著她的步伐移動。多年的老太監在宮中見過無數美人,但從沒有一個女子能像她這般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