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明承渾身一抖,頭埋得更低,嶽總兵又抱怨了幾句,見劉明承始終沒有迴應,緩緩轉過身來,上下打量了他一番:“劉副將,聽說你是泰和侯的遺孤,當年被你母親帶上石含山,教導你要繼承泰和侯的遺誌向反清……你那母親並非泰和侯的正室,甚至不是禮納的妾室,隻是一個沒名分的外室女子,卻有如此忠義之心,稱得上一聲女中豪傑。”
劉明承清楚嶽總兵為何突然說起自己的母親來,深吸一口氣道:“父親遺願、母親教誨,末將一刻也不敢忘,末將與滿清,亦是有血仇的。”
“你有這般心思,很好!”嶽總兵點點頭,目光之中埋著滿滿的怨氣:“當初在吉安被紅營堵在城裏,好歹還是能協同一起抗清的,可如今咱們迴湖南這麽久,打的都是什麽爛仗?長江對岸就有十幾萬清軍,咱們卻連去摸個哨、抓個人都辦不成!”
“如今這局勢,咱們再在湖南坐著,恐怕是沒什麽作為了…….”嶽總兵轉過身來,看著劉明承認認真真的說道:“滅了這夥山賊之後,咱們也該輪換迴衡州休整了,本總兵……是不想迴去了,我已下定決心,去漢中投奔王總管,在王總管手下……至少還能和滿清刀對刀的打上幾場!”
劉明承皺了皺眉,哪裏聽不出嶽總兵這是在邀請他一起去漢中,劉明承猶豫了一陣,行了一禮道:“謝過大人好意,末將……還是想要先迴衡州一趟。”
嶽總兵默然一陣,雙目之中隱隱藏著一絲火氣,鼻孔裏輕蔑的哼了一聲:“還說你是一刻不忘抗清,事到臨頭,結果還是準備留在湖南享福?”
“總兵大人誤會了……”劉明承搖了搖頭,不惱也不羞:“末將並非不想去漢中,隻是……末將還得迴衡州一趟,有些人…….末將總得去知會一聲。”
嶽總兵皺了皺眉,勸道:“你們那老寨主,也是六七十歲的年紀了,他恐怕也早就沒了進取之心、一心等死了吧?否則當年也不會從石含山上下來了,那紅營靠著石含山發家,若是多了你們這幾千人,恐怕早就鬧得天翻地覆了……”
“說遠了,總之,你迴了衡州去見了他,他會是個什麽態度,你難道不清楚?既然如此,又何必迴去自找麻煩呢?幹脆就生米煮成熟飯,到時候他想要反對,難道還能違反軍令不成?”
劉明承閉口不言,嶽總兵等了一陣,見劉明承沒有接話的意思,也不再追問,歎道:“罷了,既然你執意要迴衡州去,隨你去吧,我寫封書信,你幫我帶迴去給寶國公和大將軍,幫我求一個去漢中的位子,至於你……本總兵需長你十幾歲,多說你幾句,你別不愛聽,人生在世,總不能隻為了別人活著!”
第二日,吳軍將這山寨清理拆除幹淨,嶽總兵領軍往辰州府而去,隻等上頭發下任命,便領軍順著酉水水道直入四川,而劉明承則領著本部兵馬一路向東南而行,返迴了衡州府。
衡州府如今是整個吳周勢力的中心地帶,衡州城便是吳三桂選定的王都所在,吳三桂自從鬆滋退兵之後,便留在這座王都之中,再也沒有挪過屁股。
既然是王都,自然是要宏大和壯麗的,吳三桂如今在城內大興土木、營造宮室,劉明承安置了軍兵,入了城池,隻見得城中心冒出一座座金碧輝煌的宮殿,仿佛平地而起一般,城內的街道也鋪上了青石板建成一道寬敞的禦道,街上車流馬匹,運送的都是不知從哪尋來的名貴木材和建築材料。
越是靠近那座宮殿,周圍的屋宅越是華麗,許多地方還在營建著,到處都是竹製的腳手架和日夜趕工的工匠,還有被推倒重建的房屋廢墟,錘鑿之聲不絕於耳。
吳三桂的王宮周圍自然居住的都是他手下的親信名臣、高官名將,大半都圈了許多房屋土地修造自己的宅邸,至於那些被他們圈占的屋子裏的主人,尋常百姓自然是沒人去管的,一如當年滿清入京師圈地占屋一般。
劉明承聞聽馬寶去了長沙,便徑直來到王宮外各個衙門聚集的地方,找到高得捷的衙署,把嶽總兵那封書信交給高得捷,高得捷拆了那封書信看了幾眼,麵上浮現出一絲怒色,隨即又被一臉的無奈取代,將那封書信撕得粉碎。
“這封信不用給寶國公看了,老嶽他們想去漢中……本將也絕不會允許的!”高得捷找了個香爐,將那些碎紙扔進去,看著火苗將它們吞噬:“去漢中有什麽用呢?他以為漢中能守住多久?王屏藩手裏才多少兵馬?王爺……又有多少保住漢中的決心?王屏藩又怎會為了漢中把自己的老底子都損失掉了?沒準不等他到漢中,漢中便已經落到滿清手裏了!”
“軍中人心浮躁,本將一清二楚,特別是你們這些當初跟著我去江西的弟兄,心裏憋著一口氣,都要把自己給憋壞了,本將心裏也是清楚的……”高得捷聲音柔和了一些,他的麵容有些憔悴,早沒了當初入江西、占吉安之時那股意氣風發的模樣,反倒顯得有些抑鬱,柔聲安撫著:“不要心急……總是會有轉機的,而且這機會……不會太遠的,那些人打定心思要在這衡州城閉眼睡一輩子,咱們……卻一定能北上抗清的!”
劉明承疑惑的抬起頭來,高得捷不會在意他這個小小副將的態度,那番安撫的話自然也不會是對著他說的,可周圍又沒有別人,高得捷這些話,更像是在安撫他自己一般。
高得捷長長出了口氣,揮了揮手:“你……先退下吧,老嶽的事本將自己去處置,你去跟老山西複命歸隊便是…….”
高得捷頓了頓,冷眼看向劉明承,語重心長的說道:“老山西嘛……年紀也大了,他想要安度晚年,本將能夠理解,但是你們這些少壯後繼…….做人嘛,不能太被往日的情誼綁著了!”
劉明承清楚嶽總兵為何突然說起自己的母親來,深吸一口氣道:“父親遺願、母親教誨,末將一刻也不敢忘,末將與滿清,亦是有血仇的。”
“你有這般心思,很好!”嶽總兵點點頭,目光之中埋著滿滿的怨氣:“當初在吉安被紅營堵在城裏,好歹還是能協同一起抗清的,可如今咱們迴湖南這麽久,打的都是什麽爛仗?長江對岸就有十幾萬清軍,咱們卻連去摸個哨、抓個人都辦不成!”
“如今這局勢,咱們再在湖南坐著,恐怕是沒什麽作為了…….”嶽總兵轉過身來,看著劉明承認認真真的說道:“滅了這夥山賊之後,咱們也該輪換迴衡州休整了,本總兵……是不想迴去了,我已下定決心,去漢中投奔王總管,在王總管手下……至少還能和滿清刀對刀的打上幾場!”
劉明承皺了皺眉,哪裏聽不出嶽總兵這是在邀請他一起去漢中,劉明承猶豫了一陣,行了一禮道:“謝過大人好意,末將……還是想要先迴衡州一趟。”
嶽總兵默然一陣,雙目之中隱隱藏著一絲火氣,鼻孔裏輕蔑的哼了一聲:“還說你是一刻不忘抗清,事到臨頭,結果還是準備留在湖南享福?”
“總兵大人誤會了……”劉明承搖了搖頭,不惱也不羞:“末將並非不想去漢中,隻是……末將還得迴衡州一趟,有些人…….末將總得去知會一聲。”
嶽總兵皺了皺眉,勸道:“你們那老寨主,也是六七十歲的年紀了,他恐怕也早就沒了進取之心、一心等死了吧?否則當年也不會從石含山上下來了,那紅營靠著石含山發家,若是多了你們這幾千人,恐怕早就鬧得天翻地覆了……”
“說遠了,總之,你迴了衡州去見了他,他會是個什麽態度,你難道不清楚?既然如此,又何必迴去自找麻煩呢?幹脆就生米煮成熟飯,到時候他想要反對,難道還能違反軍令不成?”
劉明承閉口不言,嶽總兵等了一陣,見劉明承沒有接話的意思,也不再追問,歎道:“罷了,既然你執意要迴衡州去,隨你去吧,我寫封書信,你幫我帶迴去給寶國公和大將軍,幫我求一個去漢中的位子,至於你……本總兵需長你十幾歲,多說你幾句,你別不愛聽,人生在世,總不能隻為了別人活著!”
第二日,吳軍將這山寨清理拆除幹淨,嶽總兵領軍往辰州府而去,隻等上頭發下任命,便領軍順著酉水水道直入四川,而劉明承則領著本部兵馬一路向東南而行,返迴了衡州府。
衡州府如今是整個吳周勢力的中心地帶,衡州城便是吳三桂選定的王都所在,吳三桂自從鬆滋退兵之後,便留在這座王都之中,再也沒有挪過屁股。
既然是王都,自然是要宏大和壯麗的,吳三桂如今在城內大興土木、營造宮室,劉明承安置了軍兵,入了城池,隻見得城中心冒出一座座金碧輝煌的宮殿,仿佛平地而起一般,城內的街道也鋪上了青石板建成一道寬敞的禦道,街上車流馬匹,運送的都是不知從哪尋來的名貴木材和建築材料。
越是靠近那座宮殿,周圍的屋宅越是華麗,許多地方還在營建著,到處都是竹製的腳手架和日夜趕工的工匠,還有被推倒重建的房屋廢墟,錘鑿之聲不絕於耳。
吳三桂的王宮周圍自然居住的都是他手下的親信名臣、高官名將,大半都圈了許多房屋土地修造自己的宅邸,至於那些被他們圈占的屋子裏的主人,尋常百姓自然是沒人去管的,一如當年滿清入京師圈地占屋一般。
劉明承聞聽馬寶去了長沙,便徑直來到王宮外各個衙門聚集的地方,找到高得捷的衙署,把嶽總兵那封書信交給高得捷,高得捷拆了那封書信看了幾眼,麵上浮現出一絲怒色,隨即又被一臉的無奈取代,將那封書信撕得粉碎。
“這封信不用給寶國公看了,老嶽他們想去漢中……本將也絕不會允許的!”高得捷找了個香爐,將那些碎紙扔進去,看著火苗將它們吞噬:“去漢中有什麽用呢?他以為漢中能守住多久?王屏藩手裏才多少兵馬?王爺……又有多少保住漢中的決心?王屏藩又怎會為了漢中把自己的老底子都損失掉了?沒準不等他到漢中,漢中便已經落到滿清手裏了!”
“軍中人心浮躁,本將一清二楚,特別是你們這些當初跟著我去江西的弟兄,心裏憋著一口氣,都要把自己給憋壞了,本將心裏也是清楚的……”高得捷聲音柔和了一些,他的麵容有些憔悴,早沒了當初入江西、占吉安之時那股意氣風發的模樣,反倒顯得有些抑鬱,柔聲安撫著:“不要心急……總是會有轉機的,而且這機會……不會太遠的,那些人打定心思要在這衡州城閉眼睡一輩子,咱們……卻一定能北上抗清的!”
劉明承疑惑的抬起頭來,高得捷不會在意他這個小小副將的態度,那番安撫的話自然也不會是對著他說的,可周圍又沒有別人,高得捷這些話,更像是在安撫他自己一般。
高得捷長長出了口氣,揮了揮手:“你……先退下吧,老嶽的事本將自己去處置,你去跟老山西複命歸隊便是…….”
高得捷頓了頓,冷眼看向劉明承,語重心長的說道:“老山西嘛……年紀也大了,他想要安度晚年,本將能夠理解,但是你們這些少壯後繼…….做人嘛,不能太被往日的情誼綁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