罵一句娘就把人殺了?


    乖乖,你咋不去砍委員,不去砍紅軍,他們不也總說“娘的”“娘的”?


    那這麽多集體活動裏,摩擦碰撞都是難免的,一言不合就要見血,那得死多少人?這樣的話,集體還能維持得下去嗎?


    都照雍弘那樣弄,黎庶以後內部出了矛盾,是不是也要頂盔摜甲,互相殺個你死我活才能解決問題?


    簡直是比蠻夷更蠻夷的做法!


    腐朽且落後。


    新文化派行動力極強,休息時間裏幾個工友在工地,在俱樂部為喪命的同事鳴不平,思維活躍的同學們聚在學校裏一討論,雙方很快就聯絡上,並且有了行動。


    先是龍編城內出現了一些百姓寫的布告,這些工人學生就在人多的地方展示宣告:


    《擁抱新文化,擯棄舊傳統!》


    《別人阻礙了你的孝道,你卻直接剝奪了別人一生遵循孝道的權利,自私!雙標!》


    《為世家子罪犯求情,階層叛徒!》


    《警惕舞逗的鼓吹者!警惕分裂人民的陰謀家!》


    路過的百姓議論紛紛,有讚成的,也有質疑的,大家各抒己見,互相爭執不下,進而轉為爭吵,雙方還逐漸吵出了火氣,就連一開始說反對武逗的人也準備擼起袖子開幹。


    龍編的民事委員眼看事情要失控,於是出麵組織辯論,雙方輪流派代表出來發言,一直鬧到夜深,鬧到大部分人困意扛不住才各自散去。


    龍編城的街頭辯論一連開了好幾天,結果是雙方誰也沒能說服誰。


    從龍編城開始大辯論很快就擴散到了整個華府,龍編作為新解放區,舊勢力還比較龐大,所以引發了爭吵,蒼梧鬱林等地情況稍好,吵的聲音小一些,可南海、瓊崖這些老解放區,意見完全就是一邊倒,全都在聲援龍編的新文化派。


    新文化派更親民,或者說他們本就是民,故而隨著參與人群的增多,新文化派的觀點很快得到了廣大勞動人民的支持,聲音壓倒了老派,大討論也漸漸有了結果,那就是孝道不是應對方式不對等的借口,雍弘殺人必須要償命。


    這個大討論一出,華府哪還有心繼續在外麵,全都期待著華府百姓自己的選擇,不少新招的同道也混跡在新文化派裏麵,不動聲色地作出了一些引導,幾乎沒有權威出來仗勢壓人,幹涉討論。


    像《黎庶日報》這幾期,都隻是把雙方各地的辯論情況轉載一遍,沒有任何下結論的社評文章出現。


    也不存在哪位華府的大長老看到勢頭不對,就不斷放話要打開思路。


    華府一直以來充當著一個優秀教師的角色,學生願意學的我用心教,不願意學的我不逼,隻是警告你不要影響其他願意學的同學,保持一個良好的師生關係,閑談之間偶爾也會勸勸學。


    臨到抉擇的時候,老師也不會幫學生改誌願,該說的平時學習的時候都已經說到位了,老師相信自己的學生能有個好結果,萬一還是選錯,那也不過是多踩幾個坑的問題,團結的學生永遠不會被打倒,被擊潰。


    終於終於,華府得到了一個自發的,滿意的結果:


    戰無不勝的孝道,在華府敗給了人的基本權利——生命。


    這還隻是表麵上的勝利,同道們更加滿意的是整個階層的覺醒度。


    十幾年有針對性的變革沒白幹,長久以來重視心中賊,而暫緩山中賊的取舍沒有做錯。


    當年燒不動交州那譚死水的星星之火,已經在華南地區成了燎原之勢!


    這火不僅能灼燒敵人的肉體,還能燒灼敵人的心靈,更可以保護參與變革的每一個人。


    要聞逗不要舞逗,正確認識和處理人民內部矛盾,不再隻是同道們自上而下地灌輸,也成了人民發自內心認可的方法。


    其實同道們對於類似情況有過計劃,可一開始預定要打先鋒,吹響衝鋒號角的,是婚姻問題,按理來說,新青年們反對包辦婚姻,提倡自由戀愛應該是一個更早能引起反抗舊傳統的矛盾衝突點。


    可讓同道們失望的是,婚姻問題一直小打小鬧,華府反對包辦,百姓也很配合,不包就不包唄,隻有少數大家族一直不配合,也因此被華府狠狠地抄了幾家,從此再也沒有不開眼的在婚姻問題上開倒車。


    漢末風氣遠不如清民時期保守,婚姻問題根本拿捏不到舊勢力,外加新青年們似乎也沒有因為男女之事去搞大新聞的想法,所以華府這蓄謀已久的一拳,紮紮實實地打在了棉花上。


    看樣子,衝擊心中賊這事,還得靠群眾的自覺自發。


    另外,通過這次大辯論,華府再度確認了自己道路的正確性:


    絕大部分的舊時代的人是沒辦法改變固有思想的,也就是說改造是沒用的,不妨留著他們當反麵教材,時代的浪潮自然會淹沒、淘汰他們。


    華府要做的就是,在時代的浪潮中,保護那些敢於弄潮的變革先鋒,保護那些團結勤勞的廣大群眾,還要保護那些冉冉升起的八九點鍾的太陽們。


    看著那些站在街頭,站在工場,站在村社,不斷耐心引導人民的同道們,韋恩的心中總是會有一些別樣的惆悵,如果當年李潤石身邊也有這麽一代又一代值得托付的戰友,能去第一線戰鬥,結局應該會有不同吧?


    沒有時間為過去的事情而惆悵了,當下還有要事急需韋恩去頭疼。


    首先是雍弘要償命,要判死刑,可味縣雍氏是南中第一世家,他們肯定不會打掉了牙往肚子裏吞,牂牁、益州、永昌三郡就要做好應對動亂的準備。


    相比於接下來的事,南中可能的動亂都顯得微不足道了。


    曹操那邊似乎出了能人,拿著華府的大義名分不放,以饑民為要挾,要求華府改變售糧方式。


    你不是說天下人管天下事,替天行道,以人為本,諸夏子民一家親嗎?


    趕緊的,中原百姓要餓死了,快來救濟吧。


    除了中原大戶囤了糧在自己家,先前從青州征收來的糧食,曹操則將它們全都供給到河南、潁川、陳留三地的屯墾活動中,全力建設自己的基本盤,對於中原其他地區的饑民視而不見。


    現在中原饑民已經淪落到賣兒賣女,以換取糧食來墊肚子的地步,下一步怕是要易子相食了。


    同時曹操那邊的官員還不斷對百姓許諾,說衛將軍正想盡一切辦法從交州的華南府督政府那裏買來糧食,到時候免費發給大家。


    至於中原百姓問為什麽還沒談好,這些官員又語焉不詳了,話裏話外就是華府這奸商坐地起價,無視民間疾苦,恨不得榨幹中原百姓的最後一滴血汗,惹得華府在中原的風評急轉直下,大有徹底失去中原民心的趨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日在三國?我真的是漢室忠良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闐西奧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闐西奧德並收藏日在三國?我真的是漢室忠良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