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非戰之罪也
日在三國?我真的是漢室忠良啊 作者:闐西奧德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昌邑城下,泰山軍的軍營裏,一片愁雲慘淡。
前往成武和曹軍主力對峙的部隊大部分都安全返迴了昌邑大營,這批精銳部隊行進穩健,沒給曹軍騎兵多少可乘之機;可前去盯住定陶的三萬人,已經有十天沒有收到他們的消息了,從昌邑出發的援軍也遭受到曹軍高強度襲擾,難以向定陶方向移動。
定陶方向的三萬人,估計是兇多吉少。
到了昌邑大營也不意味著能鬆一口氣,因為昌邑大營也已經斷糧,十萬將士半饑半飽了三天,都沒能將糧道打通。
不少泰山軍將士餓得把新學來沒幾年的優良“傳統”拋之腦後,舊有的匪徒習氣占了上風,學起了軍閥兵痞,開始強迫山陽郡百姓上交糧食,甚至個別部隊還準備做人羹!
重壓之下,將校開始大肆打罵士卒,初步覺醒的士卒也不慣著,在青州軍官的日子就過得比大頭兵舒服,斷糧了軍官們也吃得好得多,卻還要虐待士卒?當即招唿弟兄們一起反抗,兵變營嘯此起彼伏。
等等亂象就連臧霸都看不下去了,決心破釜沉舟,趁泰山軍還沒有徹底垮掉,殺出重圍,迴到青州,重整軍隊。
青州那邊,留守大將管亥已經在勳晗、白皋等華府派頭領的幫助下,動員起了三萬大軍,會同西路軍留守任城的四萬偏師一起準備向西救援;正在廣陵郡和徐州世家們一起追殺笮融的管承,也分出了一萬人,試著從東南方解救臧霸;就連華府在收到青徐急報後,也緊急抽調一個在東寧郡整訓的陸戰旅北上,同時開始動員籌備增援大軍。
堅持半個月,臧霸軍還有希望,堅持一個月,紅軍的大部隊就能到青州,臧霸的西路軍就安全了。
可臧霸所部崩潰得實在是太快了,快到所有人都始料不及。
原本守在大營附近,士卒的心還是安定的,可一上了路,士卒們的心就飛到了東方,爭先恐後地往東方跑,全然忘卻了交替掩護,自行改成了各自突圍,各級將校逐漸對部下失去了控製。
長期以來在泰山軍內部積累的矛盾,在離開大營的那一刻得到了釋放。
等在半道上的曹軍見了,也是一擁而上,不像泰山軍士卒爭的是活路,曹軍將校爭的是軍功。
......
趙圭手腕一抖,掌中長矛撥開一個曹兵的盾牌,右手再輕輕往前一送,就紮破了當麵曹兵的喉嚨。
“同道們,這邊走!”趙圭在亂軍中殺出一條血路,然後招唿黃邵等人趕緊往一片林子裏撤。
氣勢正盛的曹軍和吊著最後一口氣的泰山軍士卒混戰在一團,曹軍的裝備很雜,有穿漢軍製式筩袖甲的,有穿著隻護住前胸和後背的兩檔鎧的,也有穿從泰山軍手裏繳獲而來的明光鎧的,當然,更多的隻是罩了一件麻布短衣,頭上綁了條黑布以示區分,手上拿著一根短矛,既恐懼又興奮地殺向裝備同樣混雜的泰山軍。
“老趙,看見臧宣高他們了嗎?”黃邵手握一柄鋼刀,雙眼焦急地搜尋著。
參謀部就在臧霸的中軍大帳邊上,曹軍一通突擊,把大家給打散了。
另一位同道拽著黃邵的胳膊就走,說道:
“找到臧霸也沒用,泰山軍已經崩潰了,誰來了都收攏不起,快走吧!”
說著,又迎麵撞上了一隊曹軍新兵,同道們張弓搭箭就將這十人射倒一半。
眼看局勢萬分危急,黃邵長歎一聲,加速往幹枯的林子深處逃遁。
泰山軍崩潰了,而泰山大將軍臧霸在哪裏?
曹操中軍大營,大部分士卒都出去圍殺泰山軍去了,隻有曹安民和許褚,領著千餘親兵衛隊,拱衛著主公曹操。
營內的護衛一絲不苟地巡視著,有不遠處的廝殺聲、求饒聲襯托,大營內顯得十分寧靜,隻有一些騎著馬飛馳的傳令兵時不時引起一點波動。
這時,一隊士氣高昂,身上滿是戰鬥痕跡的騎士策馬來到曹操帳前,為首的青年將領走在前麵,後續兩名親隨架著一個精疲力竭的俘虜,三人一同走進了曹操的帳內。
略過周邊忙碌的文官,青年將領直接向著曹操笑著拱手道:
“父親,幸不辱命,虎豹騎把臧宣高捉來了!”
曹操打量了被兩人架著的臧霸半晌,突然大笑道:
“哈哈哈~宣高賢弟,你不知道愚兄有多想見你。”
臧霸低垂著腦袋,無視著曹操的稱兄道弟,有氣無力地說道:
“要殺要剮,隨你便,我臧宣高叫一聲都不算英雄好漢。”
曹操樂嗬嗬地走到臧霸,親手把臧霸攙扶起來,說道:
“你臧宣高縱橫青徐,虎踞山東,如何不算英雄?子修,去拿把交椅來。”
扶著臧霸坐下,曹操也坐到了臧霸對麵,微笑道:
“如何,宣高,此番敗於我手,可還服氣?”
臧霸閉口不答,曹操見狀,哈哈笑道:
“我知宣高兵敗,非戰之罪也,宣高以為,罪在天災,對否?”
臧霸點點頭,曹操又繼續道:
“操卻不這麽認為,操以為,宣高之敗,敗在人和,我曹孟德深得中原世人之民心,即便遇上蝗災斷糧,也有中原豪俊贏糧景從,萬家輸捐,而宣高所恩惠的那些升鬥小民,卻不見在宣高遇險時伸出援手,如此一看,宣高如何能不敗?”
曹操的話語像是雷鳴一樣在臧霸的腦海裏炸開,耷拉著的眼皮瞬間撐開,雙目不敢置信地看向曹操。
中原豪族捐糧給曹操?
難怪曹軍比泰山軍能熬。
臧霸已經開始後悔徹底得罪這些世家豪強了,如果當時沒有把這些豪族的錢糧全部抄走,是不是今天就不至於落得個糧盡軍潰的地步?
也就是臧霸這人習慣性地搖擺,換了個黃巾老渠帥來,隻會恨沒早點把中原土豪給打了,這樣就算鬧了蝗災也不缺一兩年的糧食。
此時曹昂遞給臧霸一杯烈酒,臧霸聞著這闊別已久的熟悉味道,雙手接來,一飲而盡,迴味了片刻,便釋然地對曹操說道:
“孟德公說的,真是,真是......醍醐灌頂啊,難怪世人說什麽‘朝聞道,夕死可矣’,臧霸輸得心服口服,敗在孟德公手下,死而無憾矣。”
曹操輕撫長須,驚異道:
“宣高何故要棄我而去邪?如今天下紛亂,四方擾擾,正是宣高你這樣的英雄豪傑的用武之時,操有誌於匡扶天下,定亂安民,宣高不願隨我一同去看看新的盛世嗎?”
臧霸略帶欣喜地問道:
“孟德公能容我?我曾統禦百萬之眾,將數十萬銳士,孟德公怎敢用我?”
曹操一擺手,說道:
“光武帝因數十萬銅馬軍而成大業,宣高的泰山軍,就是我等候多年的銅馬軍啊。”
臧霸再次不敢置信地打量了一番曹操,五短三粗,濃眉大眼,正氣十足,不像是個要篡位當皇帝的麵相,莫非自己理解錯了?
難道曹操這個濃眉大眼的也背叛漢室了?
如果是投降兗州牧曹操,或者更大點隨便什麽官的曹操,臧霸是不能安心的,曹操就是個臣子罷了,決定不了自家的生死。
可如果曹操誌在九天之上,那臧霸再投降,又降得這麽早,成了歸降模範,至少世世代代的榮華富貴是不缺的。
不等臧霸再作思量,曹操下一個條件,直接把臧霸打暈了:
“宣高如願歸順於我,那青州軍政,操全權交予宣高處置,宣高隻需給我十萬靠得住的軍隊,和百萬百姓。”
前往成武和曹軍主力對峙的部隊大部分都安全返迴了昌邑大營,這批精銳部隊行進穩健,沒給曹軍騎兵多少可乘之機;可前去盯住定陶的三萬人,已經有十天沒有收到他們的消息了,從昌邑出發的援軍也遭受到曹軍高強度襲擾,難以向定陶方向移動。
定陶方向的三萬人,估計是兇多吉少。
到了昌邑大營也不意味著能鬆一口氣,因為昌邑大營也已經斷糧,十萬將士半饑半飽了三天,都沒能將糧道打通。
不少泰山軍將士餓得把新學來沒幾年的優良“傳統”拋之腦後,舊有的匪徒習氣占了上風,學起了軍閥兵痞,開始強迫山陽郡百姓上交糧食,甚至個別部隊還準備做人羹!
重壓之下,將校開始大肆打罵士卒,初步覺醒的士卒也不慣著,在青州軍官的日子就過得比大頭兵舒服,斷糧了軍官們也吃得好得多,卻還要虐待士卒?當即招唿弟兄們一起反抗,兵變營嘯此起彼伏。
等等亂象就連臧霸都看不下去了,決心破釜沉舟,趁泰山軍還沒有徹底垮掉,殺出重圍,迴到青州,重整軍隊。
青州那邊,留守大將管亥已經在勳晗、白皋等華府派頭領的幫助下,動員起了三萬大軍,會同西路軍留守任城的四萬偏師一起準備向西救援;正在廣陵郡和徐州世家們一起追殺笮融的管承,也分出了一萬人,試著從東南方解救臧霸;就連華府在收到青徐急報後,也緊急抽調一個在東寧郡整訓的陸戰旅北上,同時開始動員籌備增援大軍。
堅持半個月,臧霸軍還有希望,堅持一個月,紅軍的大部隊就能到青州,臧霸的西路軍就安全了。
可臧霸所部崩潰得實在是太快了,快到所有人都始料不及。
原本守在大營附近,士卒的心還是安定的,可一上了路,士卒們的心就飛到了東方,爭先恐後地往東方跑,全然忘卻了交替掩護,自行改成了各自突圍,各級將校逐漸對部下失去了控製。
長期以來在泰山軍內部積累的矛盾,在離開大營的那一刻得到了釋放。
等在半道上的曹軍見了,也是一擁而上,不像泰山軍士卒爭的是活路,曹軍將校爭的是軍功。
......
趙圭手腕一抖,掌中長矛撥開一個曹兵的盾牌,右手再輕輕往前一送,就紮破了當麵曹兵的喉嚨。
“同道們,這邊走!”趙圭在亂軍中殺出一條血路,然後招唿黃邵等人趕緊往一片林子裏撤。
氣勢正盛的曹軍和吊著最後一口氣的泰山軍士卒混戰在一團,曹軍的裝備很雜,有穿漢軍製式筩袖甲的,有穿著隻護住前胸和後背的兩檔鎧的,也有穿從泰山軍手裏繳獲而來的明光鎧的,當然,更多的隻是罩了一件麻布短衣,頭上綁了條黑布以示區分,手上拿著一根短矛,既恐懼又興奮地殺向裝備同樣混雜的泰山軍。
“老趙,看見臧宣高他們了嗎?”黃邵手握一柄鋼刀,雙眼焦急地搜尋著。
參謀部就在臧霸的中軍大帳邊上,曹軍一通突擊,把大家給打散了。
另一位同道拽著黃邵的胳膊就走,說道:
“找到臧霸也沒用,泰山軍已經崩潰了,誰來了都收攏不起,快走吧!”
說著,又迎麵撞上了一隊曹軍新兵,同道們張弓搭箭就將這十人射倒一半。
眼看局勢萬分危急,黃邵長歎一聲,加速往幹枯的林子深處逃遁。
泰山軍崩潰了,而泰山大將軍臧霸在哪裏?
曹操中軍大營,大部分士卒都出去圍殺泰山軍去了,隻有曹安民和許褚,領著千餘親兵衛隊,拱衛著主公曹操。
營內的護衛一絲不苟地巡視著,有不遠處的廝殺聲、求饒聲襯托,大營內顯得十分寧靜,隻有一些騎著馬飛馳的傳令兵時不時引起一點波動。
這時,一隊士氣高昂,身上滿是戰鬥痕跡的騎士策馬來到曹操帳前,為首的青年將領走在前麵,後續兩名親隨架著一個精疲力竭的俘虜,三人一同走進了曹操的帳內。
略過周邊忙碌的文官,青年將領直接向著曹操笑著拱手道:
“父親,幸不辱命,虎豹騎把臧宣高捉來了!”
曹操打量了被兩人架著的臧霸半晌,突然大笑道:
“哈哈哈~宣高賢弟,你不知道愚兄有多想見你。”
臧霸低垂著腦袋,無視著曹操的稱兄道弟,有氣無力地說道:
“要殺要剮,隨你便,我臧宣高叫一聲都不算英雄好漢。”
曹操樂嗬嗬地走到臧霸,親手把臧霸攙扶起來,說道:
“你臧宣高縱橫青徐,虎踞山東,如何不算英雄?子修,去拿把交椅來。”
扶著臧霸坐下,曹操也坐到了臧霸對麵,微笑道:
“如何,宣高,此番敗於我手,可還服氣?”
臧霸閉口不答,曹操見狀,哈哈笑道:
“我知宣高兵敗,非戰之罪也,宣高以為,罪在天災,對否?”
臧霸點點頭,曹操又繼續道:
“操卻不這麽認為,操以為,宣高之敗,敗在人和,我曹孟德深得中原世人之民心,即便遇上蝗災斷糧,也有中原豪俊贏糧景從,萬家輸捐,而宣高所恩惠的那些升鬥小民,卻不見在宣高遇險時伸出援手,如此一看,宣高如何能不敗?”
曹操的話語像是雷鳴一樣在臧霸的腦海裏炸開,耷拉著的眼皮瞬間撐開,雙目不敢置信地看向曹操。
中原豪族捐糧給曹操?
難怪曹軍比泰山軍能熬。
臧霸已經開始後悔徹底得罪這些世家豪強了,如果當時沒有把這些豪族的錢糧全部抄走,是不是今天就不至於落得個糧盡軍潰的地步?
也就是臧霸這人習慣性地搖擺,換了個黃巾老渠帥來,隻會恨沒早點把中原土豪給打了,這樣就算鬧了蝗災也不缺一兩年的糧食。
此時曹昂遞給臧霸一杯烈酒,臧霸聞著這闊別已久的熟悉味道,雙手接來,一飲而盡,迴味了片刻,便釋然地對曹操說道:
“孟德公說的,真是,真是......醍醐灌頂啊,難怪世人說什麽‘朝聞道,夕死可矣’,臧霸輸得心服口服,敗在孟德公手下,死而無憾矣。”
曹操輕撫長須,驚異道:
“宣高何故要棄我而去邪?如今天下紛亂,四方擾擾,正是宣高你這樣的英雄豪傑的用武之時,操有誌於匡扶天下,定亂安民,宣高不願隨我一同去看看新的盛世嗎?”
臧霸略帶欣喜地問道:
“孟德公能容我?我曾統禦百萬之眾,將數十萬銳士,孟德公怎敢用我?”
曹操一擺手,說道:
“光武帝因數十萬銅馬軍而成大業,宣高的泰山軍,就是我等候多年的銅馬軍啊。”
臧霸再次不敢置信地打量了一番曹操,五短三粗,濃眉大眼,正氣十足,不像是個要篡位當皇帝的麵相,莫非自己理解錯了?
難道曹操這個濃眉大眼的也背叛漢室了?
如果是投降兗州牧曹操,或者更大點隨便什麽官的曹操,臧霸是不能安心的,曹操就是個臣子罷了,決定不了自家的生死。
可如果曹操誌在九天之上,那臧霸再投降,又降得這麽早,成了歸降模範,至少世世代代的榮華富貴是不缺的。
不等臧霸再作思量,曹操下一個條件,直接把臧霸打暈了:
“宣高如願歸順於我,那青州軍政,操全權交予宣高處置,宣高隻需給我十萬靠得住的軍隊,和百萬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