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修支支吾吾,不知道該說不該說,孔融卻不在乎道:


    “那時劉玄德還是高唐縣令,仰慕我的名聲,專門跑來結交,我當時喝了些酒,就問左右高朋,劉備何許人也啊?左右以實告知,一人譏笑於他,說‘織席販履之輩,也欲登大雅之堂乎?’,結果把劉玄德給氣走了。


    後來我拜訪康成公(儒學大師鄭玄),才知曉劉玄德乃盧尚書高徒,和康成公也有些交情,我這才悔恨,待慢了賢良,康成公也欲為我們消除誤會,可誰知劉玄德沒多久就跟隨焦青州西進討董,於是這誤會便一直沒有解開。”


    太史慈聽罷,拱手上前道:


    “府君,如果那劉玄德真如你所說,是位賢良,那彼必不會推辭,慈願破開重圍,往平原走一趟,替府君請來援兵!”


    抱著死馬當活馬醫的想法,孔融同意了太史慈的請求,臨行前還不忘囑咐太史慈,一路小心,莫要同賊兵戀戰,快去快迴。


    城外的泰山軍正為劇縣這座城池而煩惱,經過華府援青團的訓練,他們很擅長山地作戰,對野地陣戰也有所涉獵,可唯獨不清楚該如何攻城。


    遇見抵抗意誌不強的城池,聲勢弄起來就能逼降;遇見抵抗力量不足的城池,蟻附攻城也能讓守軍疲於應對。


    可孔融在北海頗得人心,城內的壯丁都願意助他守城,所以管亥幾次攻擊無果之後,就絞盡腦汁地想著該如何智取劇縣,因此疏忽了防守。


    太史慈騎著一匹快馬,手持一杆長戟,很輕鬆地就衝破重圍,直奔西麵的平原郡方向而去。


    經過兩日的奔波,太史慈有驚無險地來到平原城,把孔融言辭懇切的求援信遞交給了劉備的屬僚。


    “孔北海乃複知天下有劉備邪?”


    孔融現在又知道這天下還有一個劉備?


    劉備拿到信件還未拆開,就和關羽、張飛、簡雍等親密屬下笑作一團,其中不乏揚眉吐氣的自豪感。


    年初時,青州刺史焦和死於酸棗聯盟的內亂,劉備也因此不得不出逃河北,投靠了師兄公孫瓚。


    公孫瓚和劉備交情莫逆,他很喜歡這個會玩會來事的小老弟,當即任命劉備為別部司馬,而此時曹操的別部司馬是夏侯淵,足見公孫瓚對劉備的看重。


    劉備也沒有辜負公孫瓚的厚待,渤海農民起義時,劉備因為勸降河北農民軍有功,在趙伯達和公孫瓚之間牽線搭橋,安撫一部分起義農民,也送走一部分前往交州。


    由於劉備很快平定了起義,幫助公孫瓚占下了渤海郡,導致袁紹沒有抓住機會收取渤海,公孫瓚特別開心,於是表奏劉備為平原相,跟隨他任命的青州刺史田楷一起準備開拓青州。


    劉備就這樣從當年一個一千石的中級官員,一躍而成為了兩千石的大漢肱骨,拿到了亂世逐鹿的入場資格。


    哦,現在孔融被泰山黃巾圍在北海,四處求援求不來人,又想起我劉備了?


    當年是誰問劉備何許人也,還同賓幕一起譏笑劉備出身寒微的?


    意氣風發時就是劉土鱉,危在旦夕了就是劉府君,玄德公?


    賤不賤呐。


    所以關羽不讚成去救孔融,他原本就看不慣這些傲慢士人,何況還侮辱過劉備,於是說道:“泰山軍嘯聚百萬之眾,我軍愛莫能助,我還聽說泰山軍對百姓秋毫無犯,隻攻取豪族官吏,故而我們沒必要與之為敵,反倒應該結交一二。”


    當年光武帝劉秀,正是靠著數十萬銅馬賊,這才當了銅馬皇帝,所以關羽沒有絲毫瞧不起這些泰山“賊”。


    此等大逆不道的言論,居然堂而皇之地出現在平原相國府中,真的和南邊封侯拜將、雄踞一州的“赤賊”們有的一比。


    張飛也附和道:


    “就是就是,孔融那狗眼看人低的東西,合該那泰山大將軍給他鬆鬆筋骨,他不是看不起我等販夫走卒嗎,那就讓泰山軍的山賊和農夫們,好好教教他這個夫子之後,什麽叫做禮儀。”


    “雲長,翼德,此等言語莫要說與外人聽,我等終究是官,而泰山軍舉旗為賊,不能落他人口實,說我們勾結匪徒。”


    劉備收斂了笑容,繼續說道:


    “孔北海那,既然他願意放下身段,伏低認小,那我們還是救他一救。”


    劉備的少年好友,現在的親密屬下簡雍質疑道:“主公,我軍兵不過數千,自保都難,如何能力敵泰山軍?”


    劉備笑道:


    “不可力敵,但能智取。如今正值寒冬時節,泰山軍所穿冬衣多為交州所產的麻布羽絨,當年恰好趙伯達送與我五件,正好可以以此蒙混過關,再把孔文舉等北海要員和家小,裝作我們所押解的戰俘帶迴,這樣便可脫困。”


    於是乎,劉備、關羽、張飛三人,再加上公孫瓚派來的騎兵統領趙雲,四人一人披上一件輕便的交州羽絨,同時劉備又將最後一件交州羽絨送給了太史慈。


    太史慈不識貨,隻以為是尋常的泰山賊冬衣,所以也不以為意。


    倒是趙雲對劉備解衣推食一類的行為很是感動,越發敬重劉備這個謙謙君子。


    劉備安排好簡雍負責黃河邊接應的人手和船隻,就帶著五人五匹馬,大搖大擺地穿過泰山軍在黃河以南的各個控製區域,沿途偶有問詢,也都被劉備輕鬆應付過去。


    因為泰山軍的人實在是太多了,劉備隨便編一個將軍,說自己是此人下屬的司馬,這些小兵都覺得似乎是有這麽個人,畢竟他們確實和泰山軍的將校們穿著一樣的羽絨,劉備甚至還從這些泰山黃巾嘴裏,套問出了不少有關泰山軍的情報。


    最後,趁著夜色,太史慈將這一行人帶進了劇城,見到了孔融。


    孔融見到劉備真來了,二話不說,一揖到地,隻字不提當年對劉備的輕慢,隻是感謝劉備不顧自身安危,跨越數百裏來救援自己。


    孔融身邊這些人,也知道不太可能戰勝人多勢眾的泰山黃巾,便很爽利地答應了劉備的計劃。


    於是就在當夜,北海郡大小官吏、豪族,帶著親屬家眷,為了避免被管亥的軍隊所注意,分批潛行到城外的樹林內集合,等到黎明時,劉備就押著這數百“戰俘”,繼續大搖大擺地原路返迴。


    不少來路上認識的“熟人”,還恭賀劉司馬立得大功,泰山大將軍定會獎賞幾名官婦給劉司馬,劉備也爽朗地笑道,如果有此豔福,定要請眾位兄弟來喝杯喜酒。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日在三國?我真的是漢室忠良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闐西奧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闐西奧德並收藏日在三國?我真的是漢室忠良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