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風雲際會
日在三國?我真的是漢室忠良啊 作者:闐西奧德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要說初平元年有什麽大事,那最大也大不過今年春天,袁術領銜的南方諸侯聯軍,將大漢相國董卓從雒陽驅趕到了長安。
隻可惜袁家兄弟禍起蕭牆,兄弟反目,雙方因為爭奪豫州的歸屬而爆發戰爭,由此,討董聯軍未能盡全功。
孫堅迴師豫州,去保衛他的豫州基業,交州軍帶著十幾萬河洛百姓南歸,去建設新的家園,而陳國相駱俊也返迴了陳地,繼續陪著陳王劉寵枯守封國。
這一年,整個大漢天下都陷入了動蕩。
北方幽州,偽天子張純張舉伏誅,鮮卑也被幽州牧劉虞麾下大將公孫瓚打服,同時劉虞也施以恩德,鮮卑諸部遂服,幽州便又安定下來。
可幽州南邊原本安定的冀州卻陷入了動蕩,主要原因還是,冀州牧韓馥要供應河北聯軍、酸棗聯軍等三十餘萬兵馬的糧草,故而加重了冀州的賦稅,由此引發了民變,波及渤海、河間、安平等郡國,起義軍還流竄到幽州,引得公孫瓚一路追擊到冀州。
袁紹一邊安撫冀州牧韓馥,表示有我在,你放心,一邊卻寫信給公孫瓚,約定雙方平分冀州,整個河北大地瞬間被籠罩在一片波雲詭譎的陰謀之中。
同時出使河北的華府經貿委員會首席趙伯達,也在河北各個勢力之間斡旋,希望能和平解決民變,華府也願意出錢糧乃至兵器買人,袁紹那邊還沒有明確迴複,倒是公孫瓚這邊答應的很爽快,同意拿出農民軍俘虜來交易。
黃河以北這幾年都是打成了一鍋粥,黃河以南也是兵災迭起。
先是兗州內亂,兗州刺史劉岱聯合陳留太守張邈和濟陰太守袁敘,三家諸侯攻伐東郡太守橋瑁,青州刺史焦和則被橋瑁拉攏,共同抵禦劉岱的進攻。
其餘諸侯見狀,知道討董一事已經不了了之,也各自迴歸治所。
兗州的內戰沒有持續太久,橋瑁和焦和就為劉岱所殺,焦和麾下的劉備也隻得帶著殘部北上,投靠駐軍渤海的師兄公孫瓚。
並州各地也在忙於抵禦黑山軍和北地胡人的擴張。
青徐之地倒是格外太平。
徐州中南部,由本地最大的世族陳氏牽頭,整個徐州世家豪強緊隨其後,依靠和華府之間的商貿不斷繁榮,百姓也較為富足,甚至逐漸起了奢靡的風氣。
原本世外桃源般的仙境,也隱隱起了動蕩的苗頭,主要原因就是徐州刺史陶謙和追隨他的丹陽老鄉,與徐州本地人還有徐州人的老朋友交州人之間起了衝突。
徐州刺史陶謙委派自己的丹陽同鄉笮融督廣陵、彭城運漕
笮融放肆橫行,擅自殺人,獨自壟斷三郡水道的運輸收入來肥己。
可笑的是,這個殺人不眨眼的丹陽強人,居然還是徐州地區的佛教領袖。
不少百姓都來找紅水軍戰士訴苦,紅水軍看不過去,特意在廣陵港放出一無主之船,滿載珊瑚、珍珠等奢侈品招搖過市,來誘惑笮融的手下,果然引出上百丹陽強人。
這些丹陽強人和當年追隨朱儁南征交州的那群丹陽步卒很像,都是些悍勇無畏之徒,身家富貴全靠一柄環首刀拚來。
可對上裝備強弩重甲的紅水軍,這些強人未免有些過於搞笑了,三下五除二就給消滅幹淨,著實替徐州百姓出了一口氣。
可笮融氣不過,找陶謙告狀去了,陶謙於是帶著數千徐州兵過來要說法,紅水軍這邊說笮融貪贓枉法,陶謙卻幫親不幫理,威脅要斷絕和交州的貿易。
笮融本就是陶謙放出來咬人的狗,以此打壓徐州本地豪族,誰曾想徐州的豪族們忍了,笮融沒能咬到這些百年老滑頭,反倒是咬到了嫉惡如仇的愣頭青——紅水軍。
華府的重心還在交州,不能在徐州投放太多力量,於是在徐州大族的斡旋下,紅水軍退讓了,賠了上萬錢作為撫恤,同時笮融也收斂了不少。
這一賠款事跡後來刊登在了華府各大報紙上,引起華府百姓一陣憤慨,華府人本就厭惡跟隨朱儁搞屠殺的丹陽人,現在又聽聞紅水軍在徐州為民除害反倒要賠錢,更加對丹陽人沒有好印象。
搞得華府外交委員會還要專門籌備消除地域仇視的宣傳活動,讓百姓們分清統治集團和被統治集團的區別,努力告訴大家,絕大部分丹陽人都是無辜的。
此時之後,笮融雖然不再隨便殺人了,卻依舊是大造佛寺,用銅鑄佛像,佛像全身塗飾黃金,穿著五彩的織錦僧衣,佛殿頂上垂直堆著九層銅盤,下部修建重簷複道,可以容納三千多人,全都要朗誦佛經。
笮融又命令他管轄的各郡及外郡,凡是喜愛佛教的人都聽憑他們信奉佛教,免除他們其他的勞役來招引民眾,因此遠近前後來到這裏的有五千多人戶。
每逢浴佛節日,準備很多酒飯,在路上鋪設墊席,長達幾十裏,民眾前來觀看與就餐的將近萬人,花費的錢物要用億來計算。
這些錢大部分都是從徐州商販那搜刮而來的,紅水軍戰士都很好奇,為什麽徐州豪族們這也能忍,指導員們就說,這就是徐州豪族的軟弱性,患得患失,害怕跟笮融背後的刺史陶謙起衝突,從而失去當前徐州的太平局麵,失去商貿牟利的環境。
既然徐州陳氏這些主人都不說什麽,那隻要笮融不殺人放火,紅水軍也就由他去了。
於是徐州等地的紅水軍基地,替代了南陽,成為新的憶苦思甜教育基地,先讓輪換來的民兵在廣陵近距離觀摩什麽叫奢靡,再去北邊的青徐黃巾那體會一下北方山區的艱難,形成了一個完美的正反教材閉環。
盤踞在齊魯山區的青徐黃巾已經完成了政權化,依照華南督政府的農村包圍城市經驗,針對小豪強小地主,避開大豪族和大城鎮,努力發展農工,在青州東南和徐州北部混得風生水起。
但一些漢廷官員在本地豪族的攛掇下,總會有意無意地針對青徐黃巾,使得青徐之地也有動蕩的風險。
司隸地區的戰亂還在繼續,河南的百姓全都搬走,沒人再敢繼續留在家鄉,董旻和白波軍在河東打得正激烈,董卓用高官厚祿暫時穩住了在隴西作亂的韓遂馬騰,可他手下的西涼兵卻對長安百姓露出了獠牙。
被解除軍權的皇甫嵩隻能勉強自保,拿下三萬西征軍的董卓愈發強大,而益州牧劉焉也派出了張魯、張修攻伐漢中。
天下尚且和平的地方,就隻有荊州、揚州和交州。
隻可惜袁家兄弟禍起蕭牆,兄弟反目,雙方因為爭奪豫州的歸屬而爆發戰爭,由此,討董聯軍未能盡全功。
孫堅迴師豫州,去保衛他的豫州基業,交州軍帶著十幾萬河洛百姓南歸,去建設新的家園,而陳國相駱俊也返迴了陳地,繼續陪著陳王劉寵枯守封國。
這一年,整個大漢天下都陷入了動蕩。
北方幽州,偽天子張純張舉伏誅,鮮卑也被幽州牧劉虞麾下大將公孫瓚打服,同時劉虞也施以恩德,鮮卑諸部遂服,幽州便又安定下來。
可幽州南邊原本安定的冀州卻陷入了動蕩,主要原因還是,冀州牧韓馥要供應河北聯軍、酸棗聯軍等三十餘萬兵馬的糧草,故而加重了冀州的賦稅,由此引發了民變,波及渤海、河間、安平等郡國,起義軍還流竄到幽州,引得公孫瓚一路追擊到冀州。
袁紹一邊安撫冀州牧韓馥,表示有我在,你放心,一邊卻寫信給公孫瓚,約定雙方平分冀州,整個河北大地瞬間被籠罩在一片波雲詭譎的陰謀之中。
同時出使河北的華府經貿委員會首席趙伯達,也在河北各個勢力之間斡旋,希望能和平解決民變,華府也願意出錢糧乃至兵器買人,袁紹那邊還沒有明確迴複,倒是公孫瓚這邊答應的很爽快,同意拿出農民軍俘虜來交易。
黃河以北這幾年都是打成了一鍋粥,黃河以南也是兵災迭起。
先是兗州內亂,兗州刺史劉岱聯合陳留太守張邈和濟陰太守袁敘,三家諸侯攻伐東郡太守橋瑁,青州刺史焦和則被橋瑁拉攏,共同抵禦劉岱的進攻。
其餘諸侯見狀,知道討董一事已經不了了之,也各自迴歸治所。
兗州的內戰沒有持續太久,橋瑁和焦和就為劉岱所殺,焦和麾下的劉備也隻得帶著殘部北上,投靠駐軍渤海的師兄公孫瓚。
並州各地也在忙於抵禦黑山軍和北地胡人的擴張。
青徐之地倒是格外太平。
徐州中南部,由本地最大的世族陳氏牽頭,整個徐州世家豪強緊隨其後,依靠和華府之間的商貿不斷繁榮,百姓也較為富足,甚至逐漸起了奢靡的風氣。
原本世外桃源般的仙境,也隱隱起了動蕩的苗頭,主要原因就是徐州刺史陶謙和追隨他的丹陽老鄉,與徐州本地人還有徐州人的老朋友交州人之間起了衝突。
徐州刺史陶謙委派自己的丹陽同鄉笮融督廣陵、彭城運漕
笮融放肆橫行,擅自殺人,獨自壟斷三郡水道的運輸收入來肥己。
可笑的是,這個殺人不眨眼的丹陽強人,居然還是徐州地區的佛教領袖。
不少百姓都來找紅水軍戰士訴苦,紅水軍看不過去,特意在廣陵港放出一無主之船,滿載珊瑚、珍珠等奢侈品招搖過市,來誘惑笮融的手下,果然引出上百丹陽強人。
這些丹陽強人和當年追隨朱儁南征交州的那群丹陽步卒很像,都是些悍勇無畏之徒,身家富貴全靠一柄環首刀拚來。
可對上裝備強弩重甲的紅水軍,這些強人未免有些過於搞笑了,三下五除二就給消滅幹淨,著實替徐州百姓出了一口氣。
可笮融氣不過,找陶謙告狀去了,陶謙於是帶著數千徐州兵過來要說法,紅水軍這邊說笮融貪贓枉法,陶謙卻幫親不幫理,威脅要斷絕和交州的貿易。
笮融本就是陶謙放出來咬人的狗,以此打壓徐州本地豪族,誰曾想徐州的豪族們忍了,笮融沒能咬到這些百年老滑頭,反倒是咬到了嫉惡如仇的愣頭青——紅水軍。
華府的重心還在交州,不能在徐州投放太多力量,於是在徐州大族的斡旋下,紅水軍退讓了,賠了上萬錢作為撫恤,同時笮融也收斂了不少。
這一賠款事跡後來刊登在了華府各大報紙上,引起華府百姓一陣憤慨,華府人本就厭惡跟隨朱儁搞屠殺的丹陽人,現在又聽聞紅水軍在徐州為民除害反倒要賠錢,更加對丹陽人沒有好印象。
搞得華府外交委員會還要專門籌備消除地域仇視的宣傳活動,讓百姓們分清統治集團和被統治集團的區別,努力告訴大家,絕大部分丹陽人都是無辜的。
此時之後,笮融雖然不再隨便殺人了,卻依舊是大造佛寺,用銅鑄佛像,佛像全身塗飾黃金,穿著五彩的織錦僧衣,佛殿頂上垂直堆著九層銅盤,下部修建重簷複道,可以容納三千多人,全都要朗誦佛經。
笮融又命令他管轄的各郡及外郡,凡是喜愛佛教的人都聽憑他們信奉佛教,免除他們其他的勞役來招引民眾,因此遠近前後來到這裏的有五千多人戶。
每逢浴佛節日,準備很多酒飯,在路上鋪設墊席,長達幾十裏,民眾前來觀看與就餐的將近萬人,花費的錢物要用億來計算。
這些錢大部分都是從徐州商販那搜刮而來的,紅水軍戰士都很好奇,為什麽徐州豪族們這也能忍,指導員們就說,這就是徐州豪族的軟弱性,患得患失,害怕跟笮融背後的刺史陶謙起衝突,從而失去當前徐州的太平局麵,失去商貿牟利的環境。
既然徐州陳氏這些主人都不說什麽,那隻要笮融不殺人放火,紅水軍也就由他去了。
於是徐州等地的紅水軍基地,替代了南陽,成為新的憶苦思甜教育基地,先讓輪換來的民兵在廣陵近距離觀摩什麽叫奢靡,再去北邊的青徐黃巾那體會一下北方山區的艱難,形成了一個完美的正反教材閉環。
盤踞在齊魯山區的青徐黃巾已經完成了政權化,依照華南督政府的農村包圍城市經驗,針對小豪強小地主,避開大豪族和大城鎮,努力發展農工,在青州東南和徐州北部混得風生水起。
但一些漢廷官員在本地豪族的攛掇下,總會有意無意地針對青徐黃巾,使得青徐之地也有動蕩的風險。
司隸地區的戰亂還在繼續,河南的百姓全都搬走,沒人再敢繼續留在家鄉,董旻和白波軍在河東打得正激烈,董卓用高官厚祿暫時穩住了在隴西作亂的韓遂馬騰,可他手下的西涼兵卻對長安百姓露出了獠牙。
被解除軍權的皇甫嵩隻能勉強自保,拿下三萬西征軍的董卓愈發強大,而益州牧劉焉也派出了張魯、張修攻伐漢中。
天下尚且和平的地方,就隻有荊州、揚州和交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