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上任番禺
日在三國?我真的是漢室忠良啊 作者:闐西奧德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按下定海這邊的火熱商討不表,此時鬱水東岸的南海郡治,番禺城中,一股緊張的氣氛正在蔓延。
交州作為大漢最偏遠的地方沒有之一,向來是匱乏一些事物的。比如善於營建宮室的匠人。
倘若是連通荊交,人口繁盛的蒼梧郡,興許還能找到一兩個,但遠在南洋之濱的南海郡,屬實難以找到讓新任太守滿意的匠人。
好在隨著近幾年嶺北的動蕩,遷徙南來的百姓不少,雖然缺少能工巧匠,但幹苦力的漢子管夠,太守府的修繕工程一定能順利進行下去。
履新的南海太守名叫陳瑂,徐州下邳人,和他一起來交州的還有兩人,一個是新交州刺史兼蒼梧太守朱符,另一個是交趾太守士燮。
一個是平定黃巾軍的大功臣,錢塘侯朱儁的兒子,一個是交州仲姓的新銳執牛耳者。
伯仲叔季,仲就是第二,意思是在交州,老劉家第一,老士家第二,當然,這是謙虛的說法。
整個大漢帝國都在進行著類似的職權交接。
一是剛剛平定大叛亂,需要重樹中央權威,打壓一下地方實權派。
如前任交州刺史賈琮,就是剛剛平定了本地的黃巾軍,號稱柱天將軍的爾朱.......的無名氏。
對,堂堂一州反賊頭目,沒有留下姓名,想必是為了避免禍及親友,沒有暴露過真名;亦或是其人壓根就沒死,被交州鄉黨保護得好好的,然後隨便送給賈刺史一個人頭去請功。真相恐怕隻有賈琮和他的親信知道,不過他已經高高興興地上任冀州了,離了這瘴癘之地,去到了河北的花花世界。
明麵上賈琮是憑借平定黃巾的軍功升遷的,可陳太守來到番禺之後就清楚的很,交州壓根沒有什麽黃巾,都是扯虎皮拉大旗,同樣是二千萬,世家出身的自己隻能買一個邊遠小郡,而寒門出身的賈琮卻能買一個大州刺史加大郡太守,隻是因為賈琮是潛邸舊臣,簡在帝心。
這又不得不提大規模職權交接的第二個原因,也是皇帝劉宏更在意的原因,那就是賣官。
隻要出俸祿的一萬倍,如二千石的太守,二千萬錢拿走,公平買賣,童叟無欺。
兩千萬的成本,得在太守的位子上撈多少才能迴本呢?
什麽,要自帶幹糧上崗?
兩種情況,一是自身剛正,但也有像巨鹿太守司馬直那樣的,出不起錢,被逼的自殺;剩下的,那就是世家大族刷履曆,隻要有二千石當,能用錢解決的都不是問題。
陳瑂是來刷履曆的,但也不隻是來刷履曆的。
南海雖然賦稅不算多,但盛產珍珠珊瑚等特產,真撈起來,迴本肯定快。
但南海這錢也不是隨便什麽家族就能賺的。
南海的物產大規模出去隻有兩條路,一條是過靈渠入荊州,然後轉運全國,但這條線,基本被荊北世家壟斷,所謂“利盡南海”的利,十有八九被荊北幾家人占據了。所以後世劉表為什麽要打士燮,還不是荊北世家推動的貿易戰爭。
東漢開國皇帝,漢世祖劉秀的家鄉就在荊北,即便荊北世家今天沒有在朝中占據主位,但仍是大漢朝一等一的豪門。近兩百年的積累,讓荊北世家成為交州人不敢忤逆的存在。
若是想繞開荊州,那就走海路,泛舟大洋。海上路線也是曆史悠久,武帝時期平定閩越嶺南,就走了海路。
恰好下邳陳家也是有名的大海商,別家在交州撈錢,還要看荊北世家的臉色,他下邳陳氏卻不用。
像同為徐州豪富的糜家,也是一方大海商,空有財富,卻朝中無人,想買官都沒有門路。於是素來依附陳家。這次糜家也派了人追隨陳瑂,做一些零碎事。
能來南海的掙不了這個錢,掙得了這個錢的,卻買不來這個官。這南海太守,真像是為他們陳家量身設計的。
看樣子得努努力,爭取把隔壁合浦、九真還有日南的太守也買過來。
吹著仆人扇的涼風,陳瑂如是想。
“唯一可惜的就是夏秋季過於炎熱了,否則於此安置一支脈,豈不美哉?隻是家中族老多半不會答應。”
一邊巡視著太守府的修繕進展,陳瑂一邊喃喃。
這時,一濃眉大眼的壯碩青年急匆匆地走近,打斷了陳瑂的思考。
“府君,禍事了!禍事了!”
陳瑂笑臉相迎,道:“子方何事驚慌?”
這青年就是糜家派出追隨陳瑂上任南海的人,糜芳,糜子方。
“那賈刺史真不地道,黃巾軍還沒剿完,自己反倒拍拍屁股升官走了。”糜芳手背狠狠地砸著另一手心控訴道。
陳瑂眉頭一緊,說道:“黃巾?哪來的黃巾?”
糜芳答道:“據說一直都在,叫什麽朱雀大將軍。”
這時,南海郡丞帶著一幫子文吏也火急火燎地趕到了,接著糜芳的話說道:“迴府君,這朱雀大將軍原是番禺這邊的一方強人,叫做李弎。之前也算恭謹,近日不知道發了哪門子風,打起黃巾的旗幟,自號朱雀大將軍。”
一位南海本地出身的決曹補充道:“府君,此事非同小可,前者柱天將軍才覆滅未久,現在又冒出來一個朱雀大將軍,恐郡縣震動啊。”
陳瑂有些不安地問道:“這李弎手裏有多少人?”
“聚眾上萬。”
“嘶~”陳瑂倒吸一口冷氣,聲音有些發顫道:“這這這他怎麽就反了呢?怎麽我來之前他不反?這這這......”
本來這趟是來發財的,結果碰上了兵事,倘若換做我那從兄陳珪,恐怕已經樂壞了,但我陳公琰又不通兵事,這下可怎番是好?那賈琮真是可惡,若有幸迴到雒陽,必然狠狠參他一本。
糜芳見陳瑂陰晴不定地思索著什麽,於是搶上前,拉起陳瑂的手,另一隻手按在腰中佩劍上,瞪大眼珠道:“府君,這勞什子李弎早不反,晚不反,偏偏等到府君到任才反,這是針對我們徐州人士啊。”
陳瑂愕然看著交州吏員們。好似壞人就在其中。
一名本地決曹連忙深躬一禮,說道:“府君,我等南海人士絕無此意,那李弎是外來人,非我等鄉族,平素裏經常為一些黔首出頭,所以南海各族都和他不對付。”
“那為何郡丞說他之前還恭順?”陳瑂鬆了一口氣,原來隻是本地的幫會不太禮貌,隻要不是本地豪族做的殺豬盤就一切好辦。
“李弎每年的丁口稅都交了,也會派人服徭役,故此一直當他是尋常豪強。”郡丞答道。
“番禺可守得住?”陳瑂又問。
“稟府君,番禺有郡兵一千,城防完備,武庫充盈,些許賊寇,不值一哂。”擔任兵曹的陳家子弟答道。
陳瑂又鬆了一口氣,道:“好好好,城池不失就好,子方,你去整頓水軍,準備好退......準備好防止李賊亂竄,郡丞去上報朱刺史,出了萬餘黃巾賊,此事非同小可,得刺史親至,集合全州之力,方可應對。”
陳瑂正要讓眾人散去,各自忙活時,一官吏哭喪著臉,擠到陳瑂跟前,直接拜倒在地,泣道:“請府君發兵救救我家吧,我家的塢堡已經被黃巾軍給攻破了!”
“阿樓,我家什麽情況?”
“吾家何等情形?”
一眾本地官吏頓時焦成一片。
喚作阿樓的官吏抽泣道:“那李賊,逢堡便入,動輒抄家滅門,吾等鄉族,恐怕兇多吉少啊!”
“何以至此?塢堡有牆壘,族中有鄉兵,一群民賊怎麽攻進去的?”
阿樓直起上半身,仰著臉,涕淚橫流地說:“哪裏是什麽民賊,彼輩個個身披鐵甲,射術神準,更兼有鐵騎縱橫,且悍不畏死......”
還沒等這阿樓說完,周圍響起一陣陣驚唿:“府君!府君!”
原來那陳瑂聽得阿樓的言語,竟然直接暈厥過去。
交州作為大漢最偏遠的地方沒有之一,向來是匱乏一些事物的。比如善於營建宮室的匠人。
倘若是連通荊交,人口繁盛的蒼梧郡,興許還能找到一兩個,但遠在南洋之濱的南海郡,屬實難以找到讓新任太守滿意的匠人。
好在隨著近幾年嶺北的動蕩,遷徙南來的百姓不少,雖然缺少能工巧匠,但幹苦力的漢子管夠,太守府的修繕工程一定能順利進行下去。
履新的南海太守名叫陳瑂,徐州下邳人,和他一起來交州的還有兩人,一個是新交州刺史兼蒼梧太守朱符,另一個是交趾太守士燮。
一個是平定黃巾軍的大功臣,錢塘侯朱儁的兒子,一個是交州仲姓的新銳執牛耳者。
伯仲叔季,仲就是第二,意思是在交州,老劉家第一,老士家第二,當然,這是謙虛的說法。
整個大漢帝國都在進行著類似的職權交接。
一是剛剛平定大叛亂,需要重樹中央權威,打壓一下地方實權派。
如前任交州刺史賈琮,就是剛剛平定了本地的黃巾軍,號稱柱天將軍的爾朱.......的無名氏。
對,堂堂一州反賊頭目,沒有留下姓名,想必是為了避免禍及親友,沒有暴露過真名;亦或是其人壓根就沒死,被交州鄉黨保護得好好的,然後隨便送給賈刺史一個人頭去請功。真相恐怕隻有賈琮和他的親信知道,不過他已經高高興興地上任冀州了,離了這瘴癘之地,去到了河北的花花世界。
明麵上賈琮是憑借平定黃巾的軍功升遷的,可陳太守來到番禺之後就清楚的很,交州壓根沒有什麽黃巾,都是扯虎皮拉大旗,同樣是二千萬,世家出身的自己隻能買一個邊遠小郡,而寒門出身的賈琮卻能買一個大州刺史加大郡太守,隻是因為賈琮是潛邸舊臣,簡在帝心。
這又不得不提大規模職權交接的第二個原因,也是皇帝劉宏更在意的原因,那就是賣官。
隻要出俸祿的一萬倍,如二千石的太守,二千萬錢拿走,公平買賣,童叟無欺。
兩千萬的成本,得在太守的位子上撈多少才能迴本呢?
什麽,要自帶幹糧上崗?
兩種情況,一是自身剛正,但也有像巨鹿太守司馬直那樣的,出不起錢,被逼的自殺;剩下的,那就是世家大族刷履曆,隻要有二千石當,能用錢解決的都不是問題。
陳瑂是來刷履曆的,但也不隻是來刷履曆的。
南海雖然賦稅不算多,但盛產珍珠珊瑚等特產,真撈起來,迴本肯定快。
但南海這錢也不是隨便什麽家族就能賺的。
南海的物產大規模出去隻有兩條路,一條是過靈渠入荊州,然後轉運全國,但這條線,基本被荊北世家壟斷,所謂“利盡南海”的利,十有八九被荊北幾家人占據了。所以後世劉表為什麽要打士燮,還不是荊北世家推動的貿易戰爭。
東漢開國皇帝,漢世祖劉秀的家鄉就在荊北,即便荊北世家今天沒有在朝中占據主位,但仍是大漢朝一等一的豪門。近兩百年的積累,讓荊北世家成為交州人不敢忤逆的存在。
若是想繞開荊州,那就走海路,泛舟大洋。海上路線也是曆史悠久,武帝時期平定閩越嶺南,就走了海路。
恰好下邳陳家也是有名的大海商,別家在交州撈錢,還要看荊北世家的臉色,他下邳陳氏卻不用。
像同為徐州豪富的糜家,也是一方大海商,空有財富,卻朝中無人,想買官都沒有門路。於是素來依附陳家。這次糜家也派了人追隨陳瑂,做一些零碎事。
能來南海的掙不了這個錢,掙得了這個錢的,卻買不來這個官。這南海太守,真像是為他們陳家量身設計的。
看樣子得努努力,爭取把隔壁合浦、九真還有日南的太守也買過來。
吹著仆人扇的涼風,陳瑂如是想。
“唯一可惜的就是夏秋季過於炎熱了,否則於此安置一支脈,豈不美哉?隻是家中族老多半不會答應。”
一邊巡視著太守府的修繕進展,陳瑂一邊喃喃。
這時,一濃眉大眼的壯碩青年急匆匆地走近,打斷了陳瑂的思考。
“府君,禍事了!禍事了!”
陳瑂笑臉相迎,道:“子方何事驚慌?”
這青年就是糜家派出追隨陳瑂上任南海的人,糜芳,糜子方。
“那賈刺史真不地道,黃巾軍還沒剿完,自己反倒拍拍屁股升官走了。”糜芳手背狠狠地砸著另一手心控訴道。
陳瑂眉頭一緊,說道:“黃巾?哪來的黃巾?”
糜芳答道:“據說一直都在,叫什麽朱雀大將軍。”
這時,南海郡丞帶著一幫子文吏也火急火燎地趕到了,接著糜芳的話說道:“迴府君,這朱雀大將軍原是番禺這邊的一方強人,叫做李弎。之前也算恭謹,近日不知道發了哪門子風,打起黃巾的旗幟,自號朱雀大將軍。”
一位南海本地出身的決曹補充道:“府君,此事非同小可,前者柱天將軍才覆滅未久,現在又冒出來一個朱雀大將軍,恐郡縣震動啊。”
陳瑂有些不安地問道:“這李弎手裏有多少人?”
“聚眾上萬。”
“嘶~”陳瑂倒吸一口冷氣,聲音有些發顫道:“這這這他怎麽就反了呢?怎麽我來之前他不反?這這這......”
本來這趟是來發財的,結果碰上了兵事,倘若換做我那從兄陳珪,恐怕已經樂壞了,但我陳公琰又不通兵事,這下可怎番是好?那賈琮真是可惡,若有幸迴到雒陽,必然狠狠參他一本。
糜芳見陳瑂陰晴不定地思索著什麽,於是搶上前,拉起陳瑂的手,另一隻手按在腰中佩劍上,瞪大眼珠道:“府君,這勞什子李弎早不反,晚不反,偏偏等到府君到任才反,這是針對我們徐州人士啊。”
陳瑂愕然看著交州吏員們。好似壞人就在其中。
一名本地決曹連忙深躬一禮,說道:“府君,我等南海人士絕無此意,那李弎是外來人,非我等鄉族,平素裏經常為一些黔首出頭,所以南海各族都和他不對付。”
“那為何郡丞說他之前還恭順?”陳瑂鬆了一口氣,原來隻是本地的幫會不太禮貌,隻要不是本地豪族做的殺豬盤就一切好辦。
“李弎每年的丁口稅都交了,也會派人服徭役,故此一直當他是尋常豪強。”郡丞答道。
“番禺可守得住?”陳瑂又問。
“稟府君,番禺有郡兵一千,城防完備,武庫充盈,些許賊寇,不值一哂。”擔任兵曹的陳家子弟答道。
陳瑂又鬆了一口氣,道:“好好好,城池不失就好,子方,你去整頓水軍,準備好退......準備好防止李賊亂竄,郡丞去上報朱刺史,出了萬餘黃巾賊,此事非同小可,得刺史親至,集合全州之力,方可應對。”
陳瑂正要讓眾人散去,各自忙活時,一官吏哭喪著臉,擠到陳瑂跟前,直接拜倒在地,泣道:“請府君發兵救救我家吧,我家的塢堡已經被黃巾軍給攻破了!”
“阿樓,我家什麽情況?”
“吾家何等情形?”
一眾本地官吏頓時焦成一片。
喚作阿樓的官吏抽泣道:“那李賊,逢堡便入,動輒抄家滅門,吾等鄉族,恐怕兇多吉少啊!”
“何以至此?塢堡有牆壘,族中有鄉兵,一群民賊怎麽攻進去的?”
阿樓直起上半身,仰著臉,涕淚橫流地說:“哪裏是什麽民賊,彼輩個個身披鐵甲,射術神準,更兼有鐵騎縱橫,且悍不畏死......”
還沒等這阿樓說完,周圍響起一陣陣驚唿:“府君!府君!”
原來那陳瑂聽得阿樓的言語,竟然直接暈厥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