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諸葛亮問馬謖說:“有什麽好計謀,能夠讓司馬懿死在曹叡的手上?希望你詳細說一說。”於是馬謖出計策說:“司馬懿雖然是魏朝的大臣,但是曹叡平時就懷疑他。為什麽不秘密派人前往洛陽、鄴郡等地,散布流言,說這個人想要造反;再偽造司馬懿告示天下的榜文,到處張貼,讓曹叡心中起疑,必然會殺了這個人。”諸葛亮非常高興並聽從了他的建議,馬上派人秘密去施行這個計策了。


    卻說在鄴城的城門上張貼了告示,守門的人揭下來奏報給曹叡。曹叡觀看之後,大驚失色。那上麵的文字寫道:


    驃騎大將軍、總領雍州和涼州等地兵馬事務的司馬懿,鄭重地憑借信義向天下宣告:過去太祖武皇帝創立國家基業,原本想要立陳思王曹植為國家君主,不幸被奸邪之人的讒言所擾,時間一長太子之位被隱匿。如今皇孫曹叡向來沒有德行,狂妄地自己占據尊位,有負太祖的遺願。現今我順應天命和人心,以撫慰萬民的期望,近日就興兵到關隘,都要早早歸順新君;如果不順從,就會誅滅九族!先在此告知,應當知曉。


    曹叡非常懷疑,急忙詢問大臣們。太尉華歆等人上奏說:“司馬懿上表請求守衛雍州、涼州,正是因為這個原因。以前太祖武皇帝經常對臣說:‘司馬懿像鷹一樣銳利地注視,像狼一樣兇狠地反顧,不能交給他兵權,時間長了一定會成為國家的大災禍。’現在他反叛的跡象已經顯露,可以迅速誅殺他。”話還沒說完,王朗又上奏說:“司馬懿深知天文,熟悉韜略,善於知曉軍事機密,一直有統一天下的心思;現在如果不除掉他,時間久了必定會成為王莽那樣的禍患。”曹叡下旨,就想要起兵親自征討。忽然在朝堂的班列中,大將軍曹真出來上奏說:“不可以。過去文帝把幼子托付給我們四人,是知道司馬懿沒有異心;現在無緣無故地加兵於他,這是逼迫他造反啊。況且蜀國、吳國還沒有被除掉,很多是奸細施行間諜之計,使君臣自己混亂,他們卻趁機攻擊我們。陛下不能輕易相信。”曹叡說:“司馬懿如果發生變故,後悔就來不及了!”曹真又說:“如果陛下心裏自己覺得不穩,可以仿照漢高祖巡遊雲夢的計策。陛下前往安邑,司馬懿必然會來迎接,到時可以觀察他的動靜,在車駕前擒拿他就可以了。”曹叡聽從了他的建議,於是命令曹真監管國事,自己帶領十萬禦林軍,直接前往安邑。


    這時司馬懿果然不知道情況,想要讓天子看到他軍隊的兵勢威嚴,於是整頓兵馬,率領幾萬披甲士兵前來迎接。近臣上奏說:“司馬懿果然率領生力軍和披甲士兵十多萬,前來抗拒,確實有反叛之心了。”曹叡慌忙命令曹休先率領精兵去迎戰。司馬懿看到兵馬來了,隻懷疑是天子的車駕親自前來,於是伏在道路上迎接。曹休出來說:“仲達承受文帝托孤的重任,為什麽要反叛呢?”司馬懿大驚失色,汗流滿身,於是詢問其中的緣故。曹休詳細地說了情況。司馬懿說:“這是吳國、蜀國奸詐的陰謀和間諜之計啊!讓我們君臣自相殘害,他們卻趁著這種空虛的局勢來襲擊。我應當親自去見天子!”司馬懿急忙退兵,一直到曹叡的車駕前。俯伏在地哭泣著上奏說:“臣承受先帝托孤的重任,哪裏會有異心?這必定是吳國、蜀國的欺詐之計。臣請求統領這些兵馬,實際上是想要先攻破蜀國,然後討伐吳國,來報答先帝和陛下啊!”曹叡遲疑沒有決斷。華歆上奏說:“不能交給他兵權,可以罷黜他讓他迴鄉。這是漢文帝對待周勃的方式。”曹叡依照這話,將司馬懿削去官職,命令曹休總管雍州、涼州的兵馬。司馬懿被貶迴鄉裏,魏主曹叡駕車迴到洛陽。


    卻說探子探聽到這件事,報告到川中。孔明聽說了,非常高興地說:“我想要討伐魏國很久了,無奈有司馬懿統領雍州、涼州的兵馬。如今他既然中了計被貶低,我還有什麽憂慮呢!”第二天,後主早上上朝,大規模召集官員,孔明走出班列,呈上《出師表》一篇。表中說:


    先帝開創大業未完成一半,卻中途去世了。如今天下分成三國,我們益州地區人力疲憊、民生凋敝,這確實是處在萬分危急、存亡難料的時刻。不過宮廷裏侍奉守衛的臣子,在朝廷內不敢稍有懈怠;忠誠有誌的將士,在疆場舍生忘死,這是因為他們追念先帝的特殊恩遇,想要在陛下您身上報恩啊。陛下您實在應該廣泛地聽取意見,發揚光大先帝遺留下來的美德,振奮鼓舞誌士們的勇氣,不應隨意地看輕自己,說話不恰當,從而堵塞了忠臣進諫的道路。宮廷和丞相府中,都是一個整體,晉升、處罰,讚揚、批評,不應該有所不同。如果有做奸邪事情,觸犯科條和忠心做善事的人,應當交給主管的官,判定他們受罰或者受賞,來顯示陛下公正嚴明的治理,不應當有偏袒和私心,使宮內和朝廷獎罰方法不同。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禕、董允等人,這些都是善良誠實的人,他們的誌向和心思忠誠無二,因此先帝把他們選拔出來留給陛下。我認為宮廷中的事情,無論大小,都拿來問問他們,然後再去施行,一定能夠彌補缺點和疏漏之處,有更多的好處。將軍向寵,性格品行善良公正,精通軍事,從前試用,先帝稱讚他有才能,因此眾人商議推舉向寵擔任中部督。我認為軍營中的事,事情無論大小,都去諮詢他,一定能夠使軍隊團結和睦,好的差的各得其所。親近賢臣,疏遠小人,這是西漢之所以興隆的原因;親近小人,疏遠賢臣,這是東漢之所以衰敗的原因。先帝在世的時候,每逢跟我談論這些事情,沒有一次不對桓、靈二帝的做法感到歎息痛心遺憾的。侍中、尚書、長史、參軍,這些人都是忠貞誠實、能夠以死報國的忠臣,陛下親近他們,信任他們,那麽漢朝的興隆就指日可待了。我本來是平民,在南陽親自耕田,在亂世中苟且保全性命,不奢求在諸侯之中出名顯達。先帝不因為我身份低微,見識短淺,降低身份委屈自己,三次到草廬拜訪我,拿當今天下的大事詢問我,我因此有所感而情緒激動,就答應為先帝奔走效勞。後來遇到兵敗,在兵敗的時候接受任務,在危機患難之間奉行使命,那時以來已經有二十一年了。先帝知道我做事小心謹慎,所以臨終時把國家大事托付給我。接受遺命以來,我日夜憂慮歎息,隻怕先帝托付給我的大任不能實現,以致損傷先帝的知人之明,所以我五月渡過瀘水,深入到人煙稀少的地方。現在南方已經平定,兵員裝備已經充足,應當激勵、率領全軍將士向北方進軍,平定中原。希望用盡我平庸的才能,鏟除奸邪兇惡的敵人,恢複漢朝的基業,迴到舊日的國都。這就是我用來報答先帝,並且盡忠陛下的職責本分。至於處理事務,斟酌情理,有所興革,毫無保留地進獻忠誠的建議,那就是郭攸之、費禕、董允等人的責任了。希望陛下把討伐曹魏興複漢室的任務托付給我,如果不能實現,就治我的罪,來告慰先帝的在天之靈。如果沒有發揚聖德的忠言,就應當責罰郭攸之、費禕、董允等人的怠慢失職,來揭示他們的過失;陛下也應該自行謀劃,詢問治國的好道理,采納正確的言論,深切追念先帝臨終留下的教誨。我感激不盡。如今就要遠離陛下了,麵對這份奏表禁不住熱淚縱橫,也不知說了些什麽。恭敬地呈此表章。


    後主看完表章後說:“相父征討南蠻,長途跋涉曆經艱難,剛剛迴到都城,還沒坐安穩;如今又想要向北征伐,恐怕會勞神費思啊。”孔明說:“臣承受先帝托孤的重任,日夜不曾有懈怠。如今平定南蠻迴國,已經一年多了,軍馬已經精銳,器械已經充足,糧草之類全都完備,不在此時討伐叛逆,恢複中原,還要等到什麽時候呢?”忽然在朝堂班列中太史譙周出來上奏說:“臣夜裏觀察天象,北方的旺氣正旺盛,星象光芒加倍明亮,不可謀取啊。”於是看著孔明說:“丞相深知天文,為什麽要強行動兵呢?”孔明說:“天道的規律,變化無常,怎麽可以拘泥固執呢?我如今暫且把軍馬駐紮在漢中,觀察他們的動靜再行動。”譙周等人勸諫,孔明不聽從。於是孔明就留下郭攸之、董允、費禕等人擔任侍中,總管宮廷中的事務;又留下向寵擔任大將,總管禦林軍馬;蔣琬擔任參軍,張裔擔任長史,掌管丞相府的事務;又留下杜瓊擔任諫議大夫;杜微、楊洪擔任尚書;孟光、來敏擔任祭酒;尹默、李譔擔任博士;郤正、費詩擔任秘書;譙周擔任太史,朝廷內外文武官員二百多員,一同處理蜀中的事務。


    孔明接受詔令起兵,要攻克收複中原,重振漢室。孔明暫時迴到府中,召集眾將領聽令:前督部,鎮北將軍、兼任丞相司馬、涼州刺史、都亭侯魏延;前軍都督,兼任扶風太守張翼;牙門將,裨將軍王平;後軍領兵使,安漢將軍、兼任建寧太守李恢;副將,定遠將軍、兼任漢中太守呂義;兼管運糧的左軍領兵使,平北將軍、陳倉侯馬岱;副將,飛衛將軍廖化;右軍領兵使,奮威將軍、博陽亭侯馬忠;撫戎將軍,關內侯張嶷;行中軍師,車騎大將軍、都鄉侯劉琰;中監軍,揚武將軍鄧芝;中參軍,安遠將軍馬謖;前將軍,都亭侯袁綝;左將軍,高陽侯吳懿;右將軍,玄都侯高翔;後將軍,安樂侯吳班;領長史,綏軍將軍楊儀;前將軍,征南將軍劉巴;前護軍,偏將軍、漢城亭侯許允;左護軍,篤信中郎將丁鹹;右護軍,偏將軍劉敏;後護軍,典軍中郎將官雍;行參軍,昭武中郎將胡濟;行參軍,諫議將軍閻晏;行參軍,偏將軍爨習;行參軍,裨將軍杜義、武略中郎將杜祺、綏戎都尉盛孛;從事,武略中郎將樊岐;典軍書記樊建;丞相令史董厥;帳前左護衛使,龍驤將軍關興,右護衛使,虎翼將軍張苞。孔明接受詔令被封為平北大都督、丞相、武鄉侯、兼任益州牧、掌管內外事務的諸葛亮。於是孔明部署完畢,又發檄文讓李嚴等人守衛川口,來抵禦東吳。選定建興五年春三月丙寅日出兵。忽然帳下一位老將大聲進言說:“我雖然年老,卻還有廉頗的勇猛,馬援的雄威。這兩位古人都不服老,為什麽不用我呢?”眾人看他,乃是常山趙子龍。孔明說:“我自從平定南蠻迴到都城,馬孟起因為生病去世,我很惋惜,認為這如同折斷了我的右臂。如今將軍年紀已經大了,隻恐怕稍有差錯,動搖您一世的英名,減損西蜀的銳氣。”子龍大聲說:“我自從跟隨先帝以來,臨陣不退縮,遇到敵人總是率先衝鋒。大丈夫能夠戰死在疆場,是幸運的,我有什麽遺憾呢?希望能作為前部先鋒!”孔明再三苦苦勸說,子龍不聽從。子龍說:“如果不讓我做先鋒,就撞死在台階下!”孔明說:“將軍既然一定要做先鋒,需要有一個人同去。”話還沒說完,有一人迴應說:“我雖然沒有才能,願意與老將軍先率領一支軍隊,作為前鋒破敵。”孔明看他,乃是義陽新野人,現任中監軍、揚武將軍,姓鄧,名芝,字伯苗。孔明非常高興,立即撥給精兵五千,副將十員,跟隨趙子龍、鄧芝作為先鋒出發了。孔明出兵,後主和百官在北門外十裏相送。孔明辭別了後主離開,旌旗遮蔽了原野,兵器盔甲如霜般閃亮,沿途的百姓,用竹籃盛著食物,用壺裝著酒漿來迎接王師。孔明率領大軍,朝著漢中逶迤進發。


    卻說邊境的探子得知了這件事,報告到中原。這天,魏主曹叡臨朝,近臣上奏說:“邊地官員來報,諸葛亮率領大軍三十多萬,出兵屯駐在漢中,讓趙雲、鄧芝作為前部先鋒,率兵入境,情況非常緊急。”曹叡大驚,慌忙問群臣:“誰可以擔任將領,來擊退蜀兵?”忽然有一人在朝堂上應答走出說:“我的父親死在漢中,切齒的仇恨,未曾得以報償。如今蜀兵侵犯邊境,我願意率領本部猛將,請求陛下賜予關西的兵馬,上為國家效力,下報父親的仇恨,我萬死也不遺憾!”眾人看他,乃是安西鎮東將軍、侍中尚書、駙馬都尉,持有符節的夏侯淵之子夏侯楙。夏侯楙字子林,自幼過繼給夏侯惇為子,後來夏侯淵被黃忠斬殺,魏武帝曹操憐憫他,把女兒清河公主嫁給夏侯楙為駙馬,因此在朝中被人欽敬。他雖然掌管兵權,但是性子急躁而且吝嗇,未曾上過戰場。這時曹叡就任命夏侯楙為大都督,調動關西各路兵馬,前去迎敵。忽然有一人進諫說:“不可以。”眾人看他,乃是司徒王朗。王朗上奏說:“夏侯駙馬向來沒有經曆過戰爭,如今把重大責任交給他,不合適。況且諸葛亮足智多謀,深通韜略,不可與他為敵。”夏侯楙嗬斥他說:“司徒莫非是勾結諸葛亮,想要做內應嗎?我自幼跟隨父親學習韜略,深通兵法,你為何欺我年幼?我如果不生擒諸葛亮,發誓不迴來麵見天子!”王朗等人都不敢說話。夏侯楙辭別了魏主,連夜趕到長安,調動關西各路兵馬二十多萬,來對抗孔明。不知道勝負如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誌通俗演義白話文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曹子桓不會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曹子桓不會說並收藏三國誌通俗演義白話文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