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鈞竹此刻如遭雷擊,麵色慘白,冷汗熱汗交流而下,朝服都浸濕了。
旁人以為他怕李誡挾私報複,畢竟前首輔,家大業大,隨便查查肯定能揪到錯處。
但溫鈞竹恨的是,這個李誡,生生搶了自己的頭功!
李誡在奏折中,極力主張抑製土地兼並,徹底清丈全國土地,清繳查漏,做到賦稅均平。
他說,縱觀曆朝曆代,從來都是富的少窮的多。如果窮的被逼得沒了活路,個個憋著火,一旦有個旱澇災害,這把火立時就會燒遍大江南北,若有狡詐之徒乘機而起,後果將不堪設想。
此次民亂,就是一次示警。
再看他轄下的山東,去年花大力氣清繳兼並的土地,農民有地種,根本不會造反,所以除了年初兗州那場亂子,山東絕大部分一直平安無事。
李誡洋洋灑灑的一本奏折,用的都是淺顯易懂的大白話,卻說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讓人都找不到理由反駁。
但早朝上的這些人,大多是既得利益者,沒幾個願意清丈土地的。
因此百官無人表態,個個垂首不語,一時間大殿內死寂得如一座荒郊古墓。
溫鈞竹心一橫,什麽也顧不得了,從人群中站出來,打破了這詭異的寧靜。
他讚同李誡的意見,提請自查溫家,做世家大族之表率。
朝臣們一片嘩然,誰不知道他和李誡是死對頭,為何這二人反倒站在一起了?
便有幾個鼻子靈的官員,嗅到不一樣的氣氛,心眼也開始轉了。
皇上龍心大悅,狠狠表揚了一番溫鈞竹。
見狀,那幾個官員立即附議,並自告奮勇請旨清丈土地。
皇上臉色愈加和煦,對百官說,「清丈土地的章程需要仔細商議,這事交給內閣,一個月內拿出條陳。這一個月,你們都去查查自家的田地,有問題自行申報,該補補,該退退,朕不追究你們的責任。」
當官的都不會太蠢,皇上的言下之意他們自然聽懂了:若是過了期限被查出來,隻怕項上人頭不保!
是以,雖各自有所不滿,但明麵上,好歹沒人提出異議。
憑著一封奏折,揭開清丈土地帷幕的李誡,不出意外,再次成為京城的風雲人物。
當然也招了更多的怨恨,那些權貴、世家沒幾個不咬牙的,都盼著他死於亂軍之中!
但偏偏事與願違,李誡屢戰屢勝,亂民是節節敗退,夏季剛剛過去,便收服了整個河南。
至此,局勢逐漸步入穩定。
立秋時節,吹來的風不像盛夏的風那般灼人,京城的悶熱也散去許多,早晚間都有了涼意。
這天張妲登門,帶來了皇上要去秋狩的消息。
趙瑀不禁大吃一驚,「民亂尚未平息,先前不是說不去了嗎,怎麽突然改變了主意?」
張妲悄聲說:「是武陽公主建議的,說什麽彰顯帝王風範,震懾那幫亂民,也讓臣民們放心,這場亂子不足為題。」
這算什麽理由!趙瑀搖搖頭,無奈道:「太牽強……京中不能無人坐鎮,皇上去秋狩,京中誰人主持大局,秦王……留下嗎?」
「我聽秦王妃說,秦王伴駕,魏大學士留守京中。」張妲聲音越發的輕,「瑀兒,這幾天我眉毛眼睛一個勁兒地跳,總覺得要出事。」
趙瑀安慰道:「外頭的事咱們管不了,隻能管好內宅,你把偏院的那位看住了,別讓她上躥下跳惹事。反正齊王不在,齊王府你說了算!」
張妲苦著臉笑道:「我真是小看了殷芸潔,不知什麽時候她竟和武陽攀上了關係,如今兩人特別要好,經常往來。她打著武陽的旗號,我就是想看,也看不住她啊。」
趙瑀的眉頭也皺起來,說道:「那便找個理由圈住她……拿個錯處禁足。」
「這法子我也想過,可她學乖了,處處行事小心,我根本拿不出她的錯處。唉,這個人,心思太深,咱們和她交往那麽多年,愣是沒看出來!」
想起陳年往事,趙瑀也感慨頗多,暗暗思索半晌,忽一笑,「有了,你就說給齊王祈福保平安,讓她去廟裏長住,她總不可能邀請武陽公主去寺廟吧?」
張妲想想,也覺得不錯,「我這就請示母後去,不單她,我也去,一直住到王爺迴京。」
「你……」
「瑀兒,你別那麽驚訝,我是個蠢人,眼界忒窄,與其在京城莫名其妙被人利用,還不如躲到廟裏避風頭,正好也看著她。」張妲越想越合適,不由笑起來,「我這是學王爺,三十六計走為上計!」
趙瑀也沒有其他的好主意,隻好叮囑道:「多帶些人,切記注意安全。」
「放心!」張妲滿不在乎道,「我去清遠寺,那是皇家寺院,先皇就曾在裏麵清修過,最是安全不過。我再帶上兩隊侍衛,絕對不會出問題。」
旁人以為他怕李誡挾私報複,畢竟前首輔,家大業大,隨便查查肯定能揪到錯處。
但溫鈞竹恨的是,這個李誡,生生搶了自己的頭功!
李誡在奏折中,極力主張抑製土地兼並,徹底清丈全國土地,清繳查漏,做到賦稅均平。
他說,縱觀曆朝曆代,從來都是富的少窮的多。如果窮的被逼得沒了活路,個個憋著火,一旦有個旱澇災害,這把火立時就會燒遍大江南北,若有狡詐之徒乘機而起,後果將不堪設想。
此次民亂,就是一次示警。
再看他轄下的山東,去年花大力氣清繳兼並的土地,農民有地種,根本不會造反,所以除了年初兗州那場亂子,山東絕大部分一直平安無事。
李誡洋洋灑灑的一本奏折,用的都是淺顯易懂的大白話,卻說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讓人都找不到理由反駁。
但早朝上的這些人,大多是既得利益者,沒幾個願意清丈土地的。
因此百官無人表態,個個垂首不語,一時間大殿內死寂得如一座荒郊古墓。
溫鈞竹心一橫,什麽也顧不得了,從人群中站出來,打破了這詭異的寧靜。
他讚同李誡的意見,提請自查溫家,做世家大族之表率。
朝臣們一片嘩然,誰不知道他和李誡是死對頭,為何這二人反倒站在一起了?
便有幾個鼻子靈的官員,嗅到不一樣的氣氛,心眼也開始轉了。
皇上龍心大悅,狠狠表揚了一番溫鈞竹。
見狀,那幾個官員立即附議,並自告奮勇請旨清丈土地。
皇上臉色愈加和煦,對百官說,「清丈土地的章程需要仔細商議,這事交給內閣,一個月內拿出條陳。這一個月,你們都去查查自家的田地,有問題自行申報,該補補,該退退,朕不追究你們的責任。」
當官的都不會太蠢,皇上的言下之意他們自然聽懂了:若是過了期限被查出來,隻怕項上人頭不保!
是以,雖各自有所不滿,但明麵上,好歹沒人提出異議。
憑著一封奏折,揭開清丈土地帷幕的李誡,不出意外,再次成為京城的風雲人物。
當然也招了更多的怨恨,那些權貴、世家沒幾個不咬牙的,都盼著他死於亂軍之中!
但偏偏事與願違,李誡屢戰屢勝,亂民是節節敗退,夏季剛剛過去,便收服了整個河南。
至此,局勢逐漸步入穩定。
立秋時節,吹來的風不像盛夏的風那般灼人,京城的悶熱也散去許多,早晚間都有了涼意。
這天張妲登門,帶來了皇上要去秋狩的消息。
趙瑀不禁大吃一驚,「民亂尚未平息,先前不是說不去了嗎,怎麽突然改變了主意?」
張妲悄聲說:「是武陽公主建議的,說什麽彰顯帝王風範,震懾那幫亂民,也讓臣民們放心,這場亂子不足為題。」
這算什麽理由!趙瑀搖搖頭,無奈道:「太牽強……京中不能無人坐鎮,皇上去秋狩,京中誰人主持大局,秦王……留下嗎?」
「我聽秦王妃說,秦王伴駕,魏大學士留守京中。」張妲聲音越發的輕,「瑀兒,這幾天我眉毛眼睛一個勁兒地跳,總覺得要出事。」
趙瑀安慰道:「外頭的事咱們管不了,隻能管好內宅,你把偏院的那位看住了,別讓她上躥下跳惹事。反正齊王不在,齊王府你說了算!」
張妲苦著臉笑道:「我真是小看了殷芸潔,不知什麽時候她竟和武陽攀上了關係,如今兩人特別要好,經常往來。她打著武陽的旗號,我就是想看,也看不住她啊。」
趙瑀的眉頭也皺起來,說道:「那便找個理由圈住她……拿個錯處禁足。」
「這法子我也想過,可她學乖了,處處行事小心,我根本拿不出她的錯處。唉,這個人,心思太深,咱們和她交往那麽多年,愣是沒看出來!」
想起陳年往事,趙瑀也感慨頗多,暗暗思索半晌,忽一笑,「有了,你就說給齊王祈福保平安,讓她去廟裏長住,她總不可能邀請武陽公主去寺廟吧?」
張妲想想,也覺得不錯,「我這就請示母後去,不單她,我也去,一直住到王爺迴京。」
「你……」
「瑀兒,你別那麽驚訝,我是個蠢人,眼界忒窄,與其在京城莫名其妙被人利用,還不如躲到廟裏避風頭,正好也看著她。」張妲越想越合適,不由笑起來,「我這是學王爺,三十六計走為上計!」
趙瑀也沒有其他的好主意,隻好叮囑道:「多帶些人,切記注意安全。」
「放心!」張妲滿不在乎道,「我去清遠寺,那是皇家寺院,先皇就曾在裏麵清修過,最是安全不過。我再帶上兩隊侍衛,絕對不會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