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罷,永昭帝看了眼眾人:「木棉的事,朕不會?阻攔你們,但十郎的做法你們都?看到了,照辦便是。」
木棉同樣關係到民生,永昭帝如此?敲打他們,也?是防止他們抬高價格,破壞雲煦澤定下的價格。
眾人皆正色道?:「臣等明白。」
他們倒是想抬高價格,可明年中原各郡大麵積種?植木棉,任何東西多了就不值錢,他們抬價也?抬不了多少。
如此?一來,還不如按照雲煦澤的價格來,還能得個好名聲。
......
洛京在收成甘薯,南夷島同樣在收成。
洛京因為謹慎,隻?種?了一縣之地的甘薯,但雲煦澤可沒有那麽謹慎,他把那些甘薯都?種?完了,還包括後來重新買來的。
因此?,南夷島的甘薯收成遠超過洛京。
甘薯主要?種?在兆陽郡,金旭堯得知甘薯的收成後,直接到了謹王府和雲煦澤匯報。
金旭堯臉上帶著遮掩不住的激動:「畝產七十八石左右,王爺,下官第一次見畝產這麽高的糧食,有甘薯在,哪裏還需要?種?糧食,百姓也?不用擔心餓肚子。」
雲煦澤糾正道?:「旭堯,甘薯和糧食還是不一樣,這東西雖然扛餓,但也?不能隻?吃甘薯,五穀雜糧還是不可或缺的。」
「還是按照原來的規矩辦,百姓想種?什麽都?隨他們,不必強求。」
金旭堯聽言,興奮稍減,失望道?:「下官還以為王爺會?估計大麵積種?植甘薯呢。」
雲煦澤笑道?:「百姓心裏有數,種?什麽好處多,他們就會?種?什麽。而?且他們有那麽多地,甘薯畝產又?高,每年隻?種?半畝地的甘薯,就夠他們吃了。」
這才是最合適的搭配,誰說?甘薯和其他糧食隻?能種?一樣。完全可以都?種?上。
一年收成兩次糧食,怎麽著也?夠吃。
真正需要?做出抉擇的是那些吃不飽飯的百姓,比如從前?的高平郡。
若是沒有雲煦澤給?百姓們找到蔗糖的銷路,他們或許會?毫不猶豫地改種?甘薯,但現在種?甘蔗能賺不少銀子,他們就不一定捨得改種?甘薯了。
金旭堯道?:「王爺說?的是。南夷島土地肥沃,百姓安居樂業,種?什麽都?可以,南夷島能有今日,皆有賴於王爺。」
雲煦澤擺手:「你們才是治理南夷島的大功臣。」
他一直當甩手掌櫃,南夷島能經營成現在這個樣子,金旭堯等人功不可沒。
「對了。今年收成了那麽多甘薯,就不用再?去海外小島買甘薯了,讓船隊不必再?出海。」
官府自然也?有自己的船隊,一般不會?出海,隻?有官府有任務時,才會?安排他們出海。
總不能全部指望那些出海的船隊,畢竟人都?是有私心的。
金旭堯應聲:「諾。王爺,之前?為了讓百姓考入書?院,特意?把他們聚在一起上課。下官覺得這是個很好的辦法,僅從蒙學學到的知識,無法支撐他們考入書?院。下官有意?在兆陽郡再?建一個書?院,從蒙學畢業就可以考入這個書?院,學習四書?五經以及淺薄的知識,主要?是為了進入兆陽書?院做準備。」
雲煦澤:「......」
他都?驚了,金旭堯還真是做教育的好手,連分年級的想法都?有了。
如果說?蒙學是小學,兆陽書?院是高中,那中間就差一個初中。
除非是天才,要?不然很少有人能直接從小學跳級到高中。
最重要?的是天才也?是要?學習的,而?百姓們恰恰沒有學習的機會?。
雲煦澤沉吟道?:「再?建個書?院沒有必要?,官府隻?建一個書?院就夠了。不過旭堯說?得有道?理,僅從蒙學學到的知識不夠,官府可以鼓勵有學識的百姓開私塾,自己招收學生上課。」
金旭堯本來被雲煦澤拒絕還有些失望,可聽到雲煦澤的想法,眼睛頓時亮了:「王爺英明,隻?是為了考入書?院,確實不需要?興師動眾再?建一個書?院,私塾就正合適。」
「隻?是能開私塾的先生恐怕不多吧。」
南夷島沒有家族,這種?人就更少了。
雲煦澤笑道?:「慢慢來便是。隻?要?第一個私塾能開起來,第二個,第三個就會?接踵而?至。」
蒙學都?建了,私塾還會?遠嗎?
要?知道?大康的寒門子弟可不少,他們是開私塾的最佳人選。
因為小吏培養課程,高平和南夷島聚集了很多寒門子弟,他們都?想通過小吏培養課程步入仕途,但南夷島和高平郡需要?的官吏總共就那麽多,這兩年來培養的小吏預備役已經夠用。
雲煦澤本就打算暫停招收小吏培養課程的學生,免得學生畢業後無處可去。
正好趁著這次機會?把此?事公開,讓那些寒門子弟心裏有數,省得他們繼續在高平等下去。
......
高平聯合學院對麵的茶樓二層
兩個衣著簡樸的年輕人看向學院,馬臉青年嘆氣?道?:「我們來晚了一步,學院才畢業了一批,估計得等幾個月才會?招收新學生。」
他身旁的高瘦青年心態好很多:「比起其他課程一年招收一次學生,小吏培養課程已經很好了,等幾個月便等幾個月,在高平更容易找活計。」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木棉同樣關係到民生,永昭帝如此?敲打他們,也?是防止他們抬高價格,破壞雲煦澤定下的價格。
眾人皆正色道?:「臣等明白。」
他們倒是想抬高價格,可明年中原各郡大麵積種?植木棉,任何東西多了就不值錢,他們抬價也?抬不了多少。
如此?一來,還不如按照雲煦澤的價格來,還能得個好名聲。
......
洛京在收成甘薯,南夷島同樣在收成。
洛京因為謹慎,隻?種?了一縣之地的甘薯,但雲煦澤可沒有那麽謹慎,他把那些甘薯都?種?完了,還包括後來重新買來的。
因此?,南夷島的甘薯收成遠超過洛京。
甘薯主要?種?在兆陽郡,金旭堯得知甘薯的收成後,直接到了謹王府和雲煦澤匯報。
金旭堯臉上帶著遮掩不住的激動:「畝產七十八石左右,王爺,下官第一次見畝產這麽高的糧食,有甘薯在,哪裏還需要?種?糧食,百姓也?不用擔心餓肚子。」
雲煦澤糾正道?:「旭堯,甘薯和糧食還是不一樣,這東西雖然扛餓,但也?不能隻?吃甘薯,五穀雜糧還是不可或缺的。」
「還是按照原來的規矩辦,百姓想種?什麽都?隨他們,不必強求。」
金旭堯聽言,興奮稍減,失望道?:「下官還以為王爺會?估計大麵積種?植甘薯呢。」
雲煦澤笑道?:「百姓心裏有數,種?什麽好處多,他們就會?種?什麽。而?且他們有那麽多地,甘薯畝產又?高,每年隻?種?半畝地的甘薯,就夠他們吃了。」
這才是最合適的搭配,誰說?甘薯和其他糧食隻?能種?一樣。完全可以都?種?上。
一年收成兩次糧食,怎麽著也?夠吃。
真正需要?做出抉擇的是那些吃不飽飯的百姓,比如從前?的高平郡。
若是沒有雲煦澤給?百姓們找到蔗糖的銷路,他們或許會?毫不猶豫地改種?甘薯,但現在種?甘蔗能賺不少銀子,他們就不一定捨得改種?甘薯了。
金旭堯道?:「王爺說?的是。南夷島土地肥沃,百姓安居樂業,種?什麽都?可以,南夷島能有今日,皆有賴於王爺。」
雲煦澤擺手:「你們才是治理南夷島的大功臣。」
他一直當甩手掌櫃,南夷島能經營成現在這個樣子,金旭堯等人功不可沒。
「對了。今年收成了那麽多甘薯,就不用再?去海外小島買甘薯了,讓船隊不必再?出海。」
官府自然也?有自己的船隊,一般不會?出海,隻?有官府有任務時,才會?安排他們出海。
總不能全部指望那些出海的船隊,畢竟人都?是有私心的。
金旭堯應聲:「諾。王爺,之前?為了讓百姓考入書?院,特意?把他們聚在一起上課。下官覺得這是個很好的辦法,僅從蒙學學到的知識,無法支撐他們考入書?院。下官有意?在兆陽郡再?建一個書?院,從蒙學畢業就可以考入這個書?院,學習四書?五經以及淺薄的知識,主要?是為了進入兆陽書?院做準備。」
雲煦澤:「......」
他都?驚了,金旭堯還真是做教育的好手,連分年級的想法都?有了。
如果說?蒙學是小學,兆陽書?院是高中,那中間就差一個初中。
除非是天才,要?不然很少有人能直接從小學跳級到高中。
最重要?的是天才也?是要?學習的,而?百姓們恰恰沒有學習的機會?。
雲煦澤沉吟道?:「再?建個書?院沒有必要?,官府隻?建一個書?院就夠了。不過旭堯說?得有道?理,僅從蒙學學到的知識不夠,官府可以鼓勵有學識的百姓開私塾,自己招收學生上課。」
金旭堯本來被雲煦澤拒絕還有些失望,可聽到雲煦澤的想法,眼睛頓時亮了:「王爺英明,隻?是為了考入書?院,確實不需要?興師動眾再?建一個書?院,私塾就正合適。」
「隻?是能開私塾的先生恐怕不多吧。」
南夷島沒有家族,這種?人就更少了。
雲煦澤笑道?:「慢慢來便是。隻?要?第一個私塾能開起來,第二個,第三個就會?接踵而?至。」
蒙學都?建了,私塾還會?遠嗎?
要?知道?大康的寒門子弟可不少,他們是開私塾的最佳人選。
因為小吏培養課程,高平和南夷島聚集了很多寒門子弟,他們都?想通過小吏培養課程步入仕途,但南夷島和高平郡需要?的官吏總共就那麽多,這兩年來培養的小吏預備役已經夠用。
雲煦澤本就打算暫停招收小吏培養課程的學生,免得學生畢業後無處可去。
正好趁著這次機會?把此?事公開,讓那些寒門子弟心裏有數,省得他們繼續在高平等下去。
......
高平聯合學院對麵的茶樓二層
兩個衣著簡樸的年輕人看向學院,馬臉青年嘆氣?道?:「我們來晚了一步,學院才畢業了一批,估計得等幾個月才會?招收新學生。」
他身旁的高瘦青年心態好很多:「比起其他課程一年招收一次學生,小吏培養課程已經很好了,等幾個月便等幾個月,在高平更容易找活計。」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