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怪永昭帝疑心病,實在是此?事關乎民生,實在馬虎不得,他連三公九卿都?信不過,必須親眼看到才能安心。


    陽銳立刻應聲:「下官這就去安排。」


    等陽銳離開,黃顯恭聲道?:「外麵風大,皇上暫且進馬車歇一歇吧?」


    永昭帝擺手:「朕要?看著他們。」


    從現在到稱重,必須一直在他眼皮底下。隻?有這樣,他才會?願意?相?信這麽神奇的事是真的存在。


    楊明嘉是大司農,比起永昭帝,他更了解陽銳這幾個田官,他們並非誇大其詞,好大喜功的人,既然他們敢這麽說?,那就一定是真的。


    他臉上帶著止不住的笑容:「此?乃神物?,必能造福百姓。」


    嚴居弘下意?識懟他:「還沒驗證呢,大司農此?話說?早了。」


    一向來很少開口?的太府寺主官少府突然開口?道?:「我記得甘薯是謹王進獻,甘薯的種?植之法也?是謹王帶領眾田官研究出來的?」


    楊明嘉對此?事更了解一些,道?:「不錯,隻?要?甘薯的畝產被證實,謹王便是立下大功了。」


    「聽說?這甘薯是海外傳來的,那些小島竟然有這種?神奇的莊稼?」


    「這有什麽,人家地方雖小,但總會?有自己的特產,要?是沒有利益,他們會?冒著生命危險屢次出海?」


    聽到這話,眾人沉默了。


    他們是洛京的頂級世家,都?有派船隊出海,這一年來,光是出海就給?他們帶來大量的利益,他們都?增加了出海船隊的數量,甚至派出大量護衛保護船隊的安全。


    永昭帝聽著大臣們的談話,並未開口?。他的目光始終落在地裏,看著他們在地裏收甘薯。


    一畝地並不算多,幾個人一起忙活,沒一會?兒便忙完,把甘薯從甘薯秧子上摘下來,一個個棕紅色的甘薯被歸攏在一起。


    大康的稱重秤和後世的天平類似,秤兩邊放著兩個大型托盤,一邊放要?稱重的重物?,另一邊放石製砝碼,每個砝碼都?是固定重量。


    雖然通過時間流逝,砝碼重量會?有些不準,但大差不差,大約重量肯定錯不了。


    因為有永昭帝在一旁看著,每個人都?小心翼翼,連放個甘薯都?輕手輕腳,仿佛在對待寶貝一般。


    永昭帝年輕時每年都?會?親自帶著洛京百姓春耕,他對糧食的產量有了解,哪怕還沒有稱重,看到麵前?如小山一般的甘薯,他就知道?陽銳等人沒有欺君。


    但他麵上不動聲色,靜靜地看他們稱重。


    忙活了大概一盞茶功夫,一畝地甘薯稱重完成,陽銳走過來稟報導?:「皇上,這一畝地的甘薯總重七十八石。」


    這裏靠近洛京,都?是肥沃的上等田地,因此?甘薯的產量都?不錯。


    永昭帝深吸一口?氣?,問道?:「甘薯容易種?植嗎?對田地有要?求嗎?」


    陽銳道?:「甘薯需要?育苗,這一步比較麻煩,需要?百姓精心照顧,不過百姓們都?是種?地的老手,隻?要?把需要?注意?的事告訴他們,應該沒問題。」


    「至於對田地的要?求,自然是土地越肥沃越好,但有謹王殿下提供的肥料,哪怕是貧瘠的土地也?能種?植,收成會?少很多,但肯定比黍米之類的糧食產量高。」


    「這就足夠了!」


    永昭帝下了決定,轉身迴了馬車:「迴興德宮議事。」


    他想要?驗證的事已經驗證完,沒必要?再?在外麵吹冷風,他年紀大了,可不像年輕時那般。


    興德宮


    永昭帝抿了口?熱茶,問道?:「關於甘薯,眾卿有什麽想法?」


    大司農率先出列道?:「甘薯畝產遠超其他糧食,必然要?鼓勵種?植,但總不能讓百姓隻?吃甘薯。下官私以為,中原各郡可以分出三成的土地來種?植甘薯,畢竟甘薯產量高,三成也?會?比其他糧食產量高。但像安州陵州等偏僻之地,百姓們常常食不果腹,可以讓他們多種?植甘薯,以吃飽飯為主。」


    何維良道?:「中原各郡除了種?植糧食,還要?養桑種?木棉,三成太多了,甘薯畝產遠高於其他糧食,一成半足以。」


    說?白了,中原各郡百姓富足,可以種?植甘薯改善口?味,外加屯些糧食,但沒必要?大麵積種?植,甘薯終究代替不了五穀雜糧。


    許長珩道?:「自皇上登基以來,承平已久,百姓們手中皆有餘糧,哪怕種?一年甘薯,也?不會?有太大影響,不如明年讓百姓分出一半土地種?植甘薯,但今後不會?強製種?多少甘薯,由他們自己選擇。」


    甘薯畝產高,對百姓有好處,但日子總歸是自己過得,自己的地想種?什麽百姓心裏都?有數,朝廷可以強製一兩年,但總不能強製。


    木棉已經試種?完成,確定中原各郡適合種?木棉,永昭帝還沒有發話,各家族的商隊便自己去找各縣的縣令商議,百姓分出幾成土地種?木棉,他們保證到時候會?全部收購。


    有利可圖,百姓們欣然應允。


    甘薯也?是如此?,對百姓有好處他們才會?願意?做。


    永昭帝頷首:「許卿言之有理,比起中原各郡,安州陵州等偏遠之地的百姓更需要?甘薯,那便將甘薯的種?植之法傳開。讓百姓們明年種?植一年,之後就由他們自己選擇。」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靠基建實現民富國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斯遇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斯遇雨並收藏靠基建實現民富國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