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煦澤聽著金旭堯侃侃而談,道?:「大康不隻?有本王一個藩王,其他藩王在封地同樣說一不二,他們為何沒有辦學?」
要知道?太學已經?辦了二十多?年,但?至今仍然隻?有一個太學,沒有一個地方書院。
金旭堯正色道?:「王爺說錯了,真正在封地說一不二的隻?有王爺一人。其他藩王有的還?沒有站穩腳跟,有的向地方家?族妥協,把軍政大權交了出去,一心享樂,即便做得最好?的也隻?是和地方家?族共同管理封地,凡是重大決策都要受到封地家?族掣肘。」
凡事有利有弊,高平地處偏僻,貧瘠困苦,所以這裏的家?族勢力並不強,哪怕是三大家?族在陵州都排不上號,更別提在整個大康了,雲煦澤這才能在數月內掌控高平。
雲煦澤又問:「你說父皇有心打破世家?對知識的壟斷,那以父皇的強勢為何隻?辦了一所太學,卻沒有在各州辦學?」
金旭堯道?:「聖心難測,在下隻?是有些猜測。」
「說說看。」
「皇上應該察覺到了太學的缺陷,隻?有才名遠揚,博學多?才的才俊才能入太學,而這等人通常都出自各大家?族,如?此一來太學還?是世家?的掌中之物,即便在各州建立太學一樣的書院,結果也不會有變化,還?是會被各大家?族壟斷。」
雲煦澤皺眉:「那你為何還?建議本王辦學?」
金旭堯正色道?:「在下建議王爺辦的並非像太學一般的書院,而是蒙學。」
「蒙學?」
「蒙學教導孩童識字明禮,這才是打破各大家?族壟斷的根本之法。」
凡事從娃娃抓起。
金旭堯把重點放在蒙學上,確實是很好?的突破點,尋常百姓和家?族子弟的區別就?是學習條件。
創辦蒙學,便意味著給予普通百姓學習條件,哪怕比不得家?族子弟,但?隻?要啟蒙便能明智,這麽?多?百姓總能出幾個媲美家?族子弟的人才。
更何況,即便出不了什麽?人才,能增加高平百姓的識字率也是極好?的。
與此同時,雲煦澤也明白了金旭堯為何說隻?有他能辦學。
因為比起他想辦的職業書院,金旭堯提議的蒙學才是在挖各大家?族的根基,世家?肯定不會同意,隻?有徹底掌控高平的雲煦澤才能強製推行。
雲煦澤揉揉額頭:「高平有五縣數十個村莊,既然要啟蒙孩童,蒙學的數量不能少,哪怕每個蒙學隻?有一個教書先生,本王去哪兒找這麽?多?的教書先生?」
金旭堯早就?想過這個問題:「王爺,蒙學的教書先生不需要有多?大學問,隻?要熟讀啟蒙書籍便可,相?對來說,啟蒙書籍更重要,因為每個孩童都要有一份啟蒙書籍。」
他的話?已經?很明顯了,得燒錢。
大康主要的啟蒙書籍有兩本,分別是《千字文?》和《蒙求》。
聽著不多?,也就?兩本而已。
但?要知道?即便是最便宜的麻紙也不是尋常百姓用?得起的,而且更重要的是大康還?沒有發明印刷術,隻?能靠人工抄書,讀書人的抄書費用?可不便宜。
真要給每個孩童配一套啟蒙書籍,雲煦澤肯定得大出血。
雲煦澤倒是不介意出錢,但?他不想花沒必要的錢,在他看來,如?果使用?印刷術,成本就?可以大大降低。
不過這顯然不是一下子就?能研究成功的,他道?:「蒙學的事暫時不急,即便是本王,也不可能什麽?徵兆都沒有,便在高平推行蒙學。」
金旭堯聽言有些失望。
「不過,辦學的事可以考慮,本王打算在高平城建一個書院,這個書院不教四書五經?,隻?培養一些高平需要的人才,比如?工匠,大夫,農夫等等。」
金旭堯大概聽懂了,疑惑道?:「農夫也需要培養?」
雲煦澤道?:「本王需要的是熟讀各種農書,能夠改良糧食種子的農夫。」
金旭堯愕然:「改良糧種?這恐怕要花費很長時間?吧。」
而且還?不一定能成功。
「不管需要多?久,總要有人去做,司農寺不也專門研究糧種的公署嗎?隻?要能改良糧種,到時候造福的會是大康所有的百姓。」
「但?王爺,改良糧種需要肥沃的土地不停實驗吧,高平似乎不合適。」
高平就?和肥沃兩個人不沾邊。
雲煦澤道?:「此事你不用?管,本王自有分寸。」
聽到這話?,金旭堯沒再問,隻?是順著雲煦澤的思路道?:「既然是培養高平需要的人才,那收的學生年齡便要有限製,同時還?應該設置一些入學考試,不需要識字,隻?要懂一些基礎即可。」
金旭堯顯然是個做實事的人,他已經?在完善書院規則。
雲煦澤頷首:「辦學的事由你提出,書院的一切事宜也交給你負責,可有信心?」
金旭堯愣了下,連忙道?:「在下有信心。」
他自薦了這麽?次,沒想到那些縣城的縣令都嫌棄他出身太低,反而是高高在上。謹王不嫌棄他的出身,願意用?他。
金旭堯感激道?:「在下定不辜負王爺的信任。」
「認真做事便好?。」
......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要知道?太學已經?辦了二十多?年,但?至今仍然隻?有一個太學,沒有一個地方書院。
金旭堯正色道?:「王爺說錯了,真正在封地說一不二的隻?有王爺一人。其他藩王有的還?沒有站穩腳跟,有的向地方家?族妥協,把軍政大權交了出去,一心享樂,即便做得最好?的也隻?是和地方家?族共同管理封地,凡是重大決策都要受到封地家?族掣肘。」
凡事有利有弊,高平地處偏僻,貧瘠困苦,所以這裏的家?族勢力並不強,哪怕是三大家?族在陵州都排不上號,更別提在整個大康了,雲煦澤這才能在數月內掌控高平。
雲煦澤又問:「你說父皇有心打破世家?對知識的壟斷,那以父皇的強勢為何隻?辦了一所太學,卻沒有在各州辦學?」
金旭堯道?:「聖心難測,在下隻?是有些猜測。」
「說說看。」
「皇上應該察覺到了太學的缺陷,隻?有才名遠揚,博學多?才的才俊才能入太學,而這等人通常都出自各大家?族,如?此一來太學還?是世家?的掌中之物,即便在各州建立太學一樣的書院,結果也不會有變化,還?是會被各大家?族壟斷。」
雲煦澤皺眉:「那你為何還?建議本王辦學?」
金旭堯正色道?:「在下建議王爺辦的並非像太學一般的書院,而是蒙學。」
「蒙學?」
「蒙學教導孩童識字明禮,這才是打破各大家?族壟斷的根本之法。」
凡事從娃娃抓起。
金旭堯把重點放在蒙學上,確實是很好?的突破點,尋常百姓和家?族子弟的區別就?是學習條件。
創辦蒙學,便意味著給予普通百姓學習條件,哪怕比不得家?族子弟,但?隻?要啟蒙便能明智,這麽?多?百姓總能出幾個媲美家?族子弟的人才。
更何況,即便出不了什麽?人才,能增加高平百姓的識字率也是極好?的。
與此同時,雲煦澤也明白了金旭堯為何說隻?有他能辦學。
因為比起他想辦的職業書院,金旭堯提議的蒙學才是在挖各大家?族的根基,世家?肯定不會同意,隻?有徹底掌控高平的雲煦澤才能強製推行。
雲煦澤揉揉額頭:「高平有五縣數十個村莊,既然要啟蒙孩童,蒙學的數量不能少,哪怕每個蒙學隻?有一個教書先生,本王去哪兒找這麽?多?的教書先生?」
金旭堯早就?想過這個問題:「王爺,蒙學的教書先生不需要有多?大學問,隻?要熟讀啟蒙書籍便可,相?對來說,啟蒙書籍更重要,因為每個孩童都要有一份啟蒙書籍。」
他的話?已經?很明顯了,得燒錢。
大康主要的啟蒙書籍有兩本,分別是《千字文?》和《蒙求》。
聽著不多?,也就?兩本而已。
但?要知道?即便是最便宜的麻紙也不是尋常百姓用?得起的,而且更重要的是大康還?沒有發明印刷術,隻?能靠人工抄書,讀書人的抄書費用?可不便宜。
真要給每個孩童配一套啟蒙書籍,雲煦澤肯定得大出血。
雲煦澤倒是不介意出錢,但?他不想花沒必要的錢,在他看來,如?果使用?印刷術,成本就?可以大大降低。
不過這顯然不是一下子就?能研究成功的,他道?:「蒙學的事暫時不急,即便是本王,也不可能什麽?徵兆都沒有,便在高平推行蒙學。」
金旭堯聽言有些失望。
「不過,辦學的事可以考慮,本王打算在高平城建一個書院,這個書院不教四書五經?,隻?培養一些高平需要的人才,比如?工匠,大夫,農夫等等。」
金旭堯大概聽懂了,疑惑道?:「農夫也需要培養?」
雲煦澤道?:「本王需要的是熟讀各種農書,能夠改良糧食種子的農夫。」
金旭堯愕然:「改良糧種?這恐怕要花費很長時間?吧。」
而且還?不一定能成功。
「不管需要多?久,總要有人去做,司農寺不也專門研究糧種的公署嗎?隻?要能改良糧種,到時候造福的會是大康所有的百姓。」
「但?王爺,改良糧種需要肥沃的土地不停實驗吧,高平似乎不合適。」
高平就?和肥沃兩個人不沾邊。
雲煦澤道?:「此事你不用?管,本王自有分寸。」
聽到這話?,金旭堯沒再問,隻?是順著雲煦澤的思路道?:「既然是培養高平需要的人才,那收的學生年齡便要有限製,同時還?應該設置一些入學考試,不需要識字,隻?要懂一些基礎即可。」
金旭堯顯然是個做實事的人,他已經?在完善書院規則。
雲煦澤頷首:「辦學的事由你提出,書院的一切事宜也交給你負責,可有信心?」
金旭堯愣了下,連忙道?:「在下有信心。」
他自薦了這麽?次,沒想到那些縣城的縣令都嫌棄他出身太低,反而是高高在上。謹王不嫌棄他的出身,願意用?他。
金旭堯感激道?:「在下定不辜負王爺的信任。」
「認真做事便好?。」
......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