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齊搖搖頭:「路是他自己選的。」


    身為世家子弟,李浩應能選的路有很多,不上進的人多了,不缺他一個,如果李浩應願意,他完全可以像高昆勇一樣,靠著家族混吃等死。


    雲煦澤沒再說話,看著麵前廣闊無垠的大海,目光變得幽深。


    身為後世人,沒人比他更明白大海的重要性,既然得了一個沿海的封地,自然要探索大海,他很想知道海的那邊有什麽國家。


    「話說,這片海叫什麽名字?」


    蔣晟陽道:「朝廷並未為其命名,陵州的百姓都叫它陵海。」


    百姓起名還真是樸素啊。


    雲煦澤道:「那便命名為陵海。」


    和友人告別完走過來的李浩應聽到這話,順勢道:「請王爺為那座海島命名。」


    雲煦澤想了想,道:「海島位於高平南側,便叫南夷島吧......二郎,此行一切小心,若是事不可為不必強求。」


    李浩應拱手:「諾。」


    然後,李浩應看向李振齊。


    李振齊嘆口氣,道:「平安迴來。」


    李浩應咧嘴笑笑:「兒會的。」


    告別完,李浩應和十名親兵上了船,船夫是老漁夫,曾經到過南夷島,這次船夫的任務就是替李浩應等人引路,把他們送去南夷島,然後在島外等著接他們迴來。


    這個差事有一定的危險性,但重賞之下必有勇夫,還是有不怕死的船夫接了這個差事。


    看著船漸行漸遠,直到成為一個黑點,雲煦澤道:「晟陽,派人重新修建碼頭,將來或許會有很多船隻在這裏停留。」


    因為官府不重視,這裏的碼頭很簡陋,甚至都不能叫碼頭,隻有幾個木頭樁子和幾塊破木板。


    蔣晟陽:「......」


    他都不知道說什麽,李浩應才剛出海,他家王爺已經暢想未來人滿為患的樣子,可關鍵是即便李浩應此行順利,也不過是將南夷島收入高平郡治下,難不成還能吸引人來看土著?


    看著蔣晟陽欲言又止的樣子,雲煦澤知道他覺得現在擴建碼頭沒有意義。


    雲煦澤沒辦法和他解釋海外貿易的重要性,看向李振齊:「李公,瓊漿玉液的第一筆分成是不是快到了?」


    李振齊愣了下,道:「商隊還沒迴來,不過通過各地商鋪的迴信,瓊漿玉液賣得很好,已經有不少人準備大量購買瓊漿玉液,若是王爺需要銀子,我們可以先把分成給王爺。」


    雲煦澤滿意地點點頭,沖蔣晟陽說道:「晟陽,隻是擴建碼頭而已,本王有的是銀子。」


    為了讓蔣晟陽同意建碼頭,雲煦澤隻能厚著臉皮充大款,而且他也不算說大話,等鹽場建好,他真的會很有錢。


    當然,他也很能花錢就是了。


    蔣晟陽身為王府長史,也是他負責和三大家族合作,沒人比他更清楚第一筆的分成有多少,僅靠這筆銀子還沒辦法讓王府闊起來。


    但雲煦澤都這麽說了,蔣晟陽若是還阻止,難免有損雲煦澤的顏麵,他隻能道:「諾。」


    雲煦澤提醒道:「這次僱傭百姓和之前開荒時一樣,王府負責他們的午飯。」


    蔣晟陽已經習慣雲煦澤的大手大腳,依舊答應下來。


    李振齊早就聽說雲煦澤管飯的事,聽言恭維道:「王爺宅心仁厚,乃百姓之福。」


    雲煦澤意味深長道:「百姓乃根基,做什麽事都需要百姓,善待百姓,他們能更好地做事,受益的還是我們。」


    「人心都是肉長的,若是對百姓動輒打罵,時間一長總會失去人心,若是再引起暴動,難免得不償失。」


    「李公覺得本王說得可對?」


    李振齊表情有些不自然:「王爺說得甚是。」


    雲煦澤聽言笑笑,見海麵上已經看不到船的影子,便帶著蔣晟陽等人離開。


    李浩成看著雲煦澤離開,低聲道:「阿爺,王爺方才那話有敲打之意,二叔苛待僕役一事恐怕已經傳到王爺耳朵裏。」


    「王爺自就藩後,就一直善待百姓,不管他是真的仁愛,還是為了拉攏民心,二叔的所作所為都會惹王爺不喜。」


    雖說僕役受主家管束,但僕役也是高平百姓,雲煦澤若是想管,有的是理由。


    李振齊沉下臉:「為父會和二弟說清利害。」


    第19章


    送完李浩應,雲煦澤沒有直接迴王府,反而和蔣晟陽去了正在修建的鹽場。


    因為是利用海水製鹽,鹽場離陵海並不遠,雲煦澤到時,看到很多人在離陵海大約一裏的地方挖坑。


    旁邊已經有挖好的坑,四四方方地看樣子像是蓄水池,幾個挨著的蓄水池由深及淺,大小相同,看著挺規整的。


    高濟才和楊文騫都在這邊監工,見雲煦澤來了,一同過來見禮。


    雲煦澤指指那邊的蓄水池,問道:「那是什麽?」


    雲煦澤前世是北方人,從來見過海,還真沒見過怎麽製鹽。


    楊文騫解釋道:「迴王爺,那是鹽池,用來曬鹽的。」


    「曬鹽?」雲煦澤看看天:「如果陰天或者下雨呢?」


    楊文騫苦笑:「那就隻能等晴天。」


    雲煦澤愣了,他沒想到製鹽也和種莊稼一樣,完全靠老天吃飯。


    一旁的高濟才道:「並非隻能靠鹽池製鹽,還可以煎煮製鹽,隻是煎煮製成的鹽不如鹽池製成的鹽品質好,但依舊能用,而且不受老天影響。」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靠基建實現民富國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斯遇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斯遇雨並收藏靠基建實現民富國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