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煦澤跟著笑了笑。


    真好,終於不是當初開荒時看到的麻木表情。


    雲煦澤轉身走進軍器司,因為軍器司初創,很多地方都很亂,很多人都在忙自己的事,看到雲煦澤也隻是見禮,然後繼續做自己的事。


    雲煦澤看了一會兒也不清楚他們在做什麽,拉住一個路過的工匠,問道:「他們在做什麽?」


    這人見雲煦澤氣度不凡,恭聲道:「迴大人,他們在建炒鋼爐和鼓風器,以便將來炒鋼。」


    「炒鋼?」


    工匠道:「等王府運來生鐵,便可用炒鋼爐將生鐵炒成鋼,整個過程就和炒菜差不多。」


    雲煦澤沒聽說過炒鋼法,似懂非懂,他隻關心一個問題:「一萬斤生鐵能炒出多少鋼?」


    「大概五千斤。」


    雲煦澤驚了,耗損率竟然達到了一半。


    按照生鐵的價格,每煉一萬斤生鐵他就會損失二百兩銀子?


    雲煦澤想想就覺得心痛。


    雲煦澤忍不住問:「不能想辦法多出一些鋼嗎?」


    工匠苦笑:「我們也想多炒些鋼,但嚐試過很多辦法,就是提高不了。」


    雲煦澤頓時沒了繼續看下去的心思,他的心好痛。


    ......


    悶悶不樂地迴到王府,雲煦澤沒想到這個時代煉鋼耗損率這麽高。


    但想想又覺得不對勁,他穿越前在圖書館看過一篇期刊,上麵說古代用生鐵煉鋼的成鋼率有七八成。


    五成和七八成,這差距也太大了。


    莫非那工匠在騙他,想中飽私囊?


    不可能,他們沒那個膽子。


    那就是煉鋼的方法不對!


    雲煦澤仔細迴想那篇期刊,恍然意識到上麵說的是灌鋼法而非炒鋼法。


    他不記得灌鋼法的具體操作流程,但他還記得灌鋼法的原理,其實很簡單,就是把生鐵和熟鐵按照一定比例放在一起加熱,兩者相互融合,從而得到鋼。


    眾所周知,生鐵含碳量高,熟鐵含碳量低,隻要把握好兩者的比例,就能控製好最終成鋼的含碳量,這樣一來,鋼的質量就能得到保障。


    雲煦澤暗自把灌鋼法和炒鋼法作比較,頓時明白為何炒鋼法耗損率那麽高。


    炒鋼法無法控製鋼的含碳量,完全是工匠憑藉經驗判斷炒鋼的時間,這期間產生的損失很難控製。


    雲煦澤很窮,損耗率高達五成的炒鋼法他用不起,但他並不知道灌鋼法的具體流程,更不知道生鐵和熟鐵的比例。


    不過他不知道沒關係,軍器司那麽多鐵匠,都是經驗豐富,手藝高超的工匠,時代的局限讓他們隻懂得炒鋼法,但隻要雲煦澤將灌鋼的思路告訴他們,相信他們會自己摸索出來。


    永遠不要小瞧古人的智慧,後世的很多發明都是從老祖宗那裏得來的靈感。


    等生鐵買迴來就讓工匠們研究灌鋼法,雖然這其中必不可少地要浪費一些生鐵,但都是必要的付出,隻要能成功,那節約下來的生鐵遠遠超過浪費的。


    雲煦澤想到這兒,心情輕鬆很多。


    小福子一直在注意雲煦澤,見他不再皺眉,道:「殿下,可是剛才的工匠哪裏做得不對?」


    雲煦澤搖頭:「本王隻是想到一些事情......去購鐵的親兵離開幾日了?」


    「已有八日。」


    雲煦澤心中一喜:「八日了還沒迴來,想必是從兩位皇叔那兒買到了生鐵。」


    親衛們快馬加鞭來迴不過五六日,若非有貨物拖累,他們早該迴來了。


    如此一來,再等十日左右他們就該迴來了。


    「等他們迴來,直接把買來的生鐵存入軍器司。」


    「諾。」


    雲煦澤突然想到,軍器司和清匠司都還沒有安排主官,這麽多工匠總需要人管理。


    他倒是不介意用工匠來管工匠,但顯然不可能。若是什麽都不懂的人,萬一對方瞎指揮就糟糕了,不管什麽行業,都忌諱外行指導內行。


    想了一會兒,雲煦澤覺得想要找了解工匠的人並不容易,但他可以找守分寸之人。


    兩司的官吏主要職責是監管工匠,安排好雲煦澤交代的差事,但具體的工作不需要官吏去做,所以隻要官吏們有自知之明,不要瞎指揮就行。


    確定了要求,雲煦澤打算讓蔣晟陽留意有沒有這方麵的人選,不需要多能幹,關鍵是懂分寸聽話,不會自作聰明。


    想到蔣晟陽曾誇楊文騫懂分寸,雲煦澤忍不住笑了笑。


    以前當社畜時,總看到有人抱怨領導任人唯親,自己有能力卻得不到重用,當時雲煦澤頗有感觸,還跟著一起吐槽資本家。


    等真當了上位者,雲煦澤才意識到有些東西比才能更重要,比如忠誠,又比如清晰的自我定位。


    高平就這一畝三分地,不需要多有才的人,但需要對雲煦澤忠心之人,他可不想被手下人背刺。


    .......


    三日很快過去,今天是李浩應出海的日子。


    雲煦澤沒有遮掩自己想要探索海島的想法,再加上出發的是李家直係嫡子,來送行的人有不少。


    李浩應的友人有很多,遍布三教九流,什麽人都有。


    一向不喜兒子亂交友人的李振齊難得沒訓斥他,隻是靜靜地看著他和友人告別。


    雲煦澤站在李振齊身邊,道:「李公可怪本王讓二郎去辦這麽危險的差事?」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靠基建實現民富國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斯遇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斯遇雨並收藏靠基建實現民富國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