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澤豐這一番昏迷,實不知過了多少時日,有時微有知覺,身子也如在雲端飄飄蕩蕩,過不多時,又暈了過去。如此時暈時醒,有時似乎有人在他口中灌水,有時又似有人用火在他周身燒炙,手足固然沒法動彈,連眼皮也睜不開來。
這一日神智略清,隻覺雙手手腕的脈門給人抓住了,各有一股炙熱之氣分從兩手脈門中注入,登時和體內所蓄真氣激蕩衝突。
他全身說不出的難受,隻想張口唿喊,卻叫不出半點聲音,猶如身受千般折磨、萬種煎熬的酷刑。
如此昏昏沉沉的又不知過了多少日子,隻覺每一次真氣入體,均比前一次苦楚略減,心下也明白了些,知道有一位內功極高之人在給自己治傷,心想:“難道是師父師母請了一位前輩高人來救我性命?清秋卻到哪裏去了?師父師母呢?學妹怎麽不見了?”一想到龔樂媛,胸口氣血翻湧,便又人事不知。
如此每日有人來給他輸送內力。這一日輸了真氣後,金澤豐神智比前大為清醒,說道:“多……多謝前輩,我……我是在哪裏?”緩緩睜眼,見到一張滿是皺紋的臉,露著溫和的笑容。
金澤豐覺得這張臉好生熟悉,迷迷惘惘地看了他一會兒,見這人頭上無發,燒有香疤,是個和尚,隱隱約約想了起來,說道:“你……你是普……普……大師……”
那老僧神色甚是欣慰,微笑說:“很好,很好!你認得我了,我是普華。”金澤豐說:“是,是。你是普華大師。”這時他察覺處身於一間鬥室之中,桌上一燈如豆,發出淡淡黃光,自己睡在榻上,身上蓋了棉被。
普華問:“你覺得怎樣?”金澤豐說:“我好些了。我……我在哪裏?”普華說:“你是在少林寺中。”金澤豐大為驚奇,問道:“我……我在少林寺中?清秋呢?我怎麽會到少林寺來?”普華微笑說:“你神智剛清醒了些,不可多耗心神,以免傷勢更有反複。一切以後慢慢再說。”
此後朝晚一次,普華來到鬥室,以內力助他療傷。過了十餘日,金澤豐已能坐起,自用飲食,但每次問及清秋的所在,以及自己何以能來到寺中,普華總微笑不答。
這一日,普華又給金澤豐輸了內力,說道:“金少俠,現下你這條命暫且算保住了。但老衲功夫有限,沒法化去你體內的異種真氣,眼前隻能拖得一日算一日,隻怕過不了一年,你內傷又會大發,那時縱有大羅金仙,也難救你性命了。”金澤豐點頭說:“當日常醫生對晚輩也這麽說。大師盡心竭力相救,晚輩已感激不盡。一個人壽命長短,各有天命,大師功力再高,也不能逆天行事。”普華搖頭說:“我佛家不信天命,隻講緣法。當日我曾跟你說過,本寺住持普光師兄內功淵深,倘若和你有緣,能傳你《易筋經》秘術,則筋骨尚能轉移易,何況化去內息異氣?我這就帶你去拜見方丈。”
金澤豐素聞少林寺方丈普光大師的聲名,心下甚喜,說道:“有勞大師引見。就算晚輩無緣,不蒙方丈大師垂青,但能拜見這位當世高僧,也是十分難得的機遇。”當下慢慢起床,穿好衣衫,隨著普華走出鬥室。
一到室外,陽光耀眼,竟如進入了另一個天地,精神為之一爽。
他移步之際,雙腿酸軟,隻得慢慢行走,但見寺中一座座殿堂構築宏偉。一路上遇到不少僧人,都遠遠便避在一旁,向普華合十低首,執禮甚恭。
穿過三條長廊,來到一間石屋之外。普華向屋外的小沙彌說:“普華有事求見方丈師兄。”小沙彌進去稟報了,隨即轉身出來,合十說:“方丈有請。”
金澤豐跟在普華之後,走進室去,隻見一個身材矮小的老僧坐在中間一個蒲團上。普華躬身行禮說:“普華拜見方丈師兄,引見東華派首徒金澤豐金少俠。”金澤豐當即跪下,叩首禮拜。普光方丈微微欠身,右手一舉說:“少俠少禮,請坐。”
金澤豐拜畢,在普華下首的蒲團上坐了,隻見那普光方丈容顏瘦削,神色慈和,也瞧不出有多少年紀,心下暗暗納罕:“想不到這位名震當世的高僧,竟如此貌不驚人,若非事先得知,有誰會料得到他是武林中第一大派的掌門。”
普華說:“金少俠經過兩個多月來調養,已好得多了。”金澤豐又是一驚:“原來我昏迷不醒,已有兩個多月,我還以為隻二十多天的事。”
普光說:“很好。”轉頭向金澤豐說:“少俠,尊師龔先生執掌東華一派,為人嚴正不阿,清名播於江湖,老衲向來十分佩服。”金澤豐站起身來說:“不敢。晚輩身受重傷,不省人事,多蒙普華大師相救,原來已二月有餘。我師父師母想必平安?”自己師父師母是否平安,本不該去問旁人,隻是他心下掛念,忍不住脫口相詢。
普光說:“聽說龔先生、焦女俠和東華派群弟子,眼下都在廣東。”
金澤豐當即放寬了心,說道:“多謝方丈大師示知。”隨即不禁心頭一酸:“師父師母終於帶著學妹,到了熊師弟家裏。”
普光說:“少俠請坐。聽普華師弟說,少俠劍術精絕,已深得東華派雲逸前輩的真傳,實乃可喜可賀。”金澤豐說:“不敢。”普光說:“雲逸前輩歸隱已久,老衲隻道他老人家已然謝世,原來尚在人間,令人聞之不勝之喜。”金澤豐說:“是。”
普光緩緩說:“少俠受傷之後,為人所誤,以致體內注有多種真氣,難以化去,普華師弟已為老衲詳告。老衲仔細參詳,唯有修習敝派內功秘要《易筋經》,方能以本身功力逐步化去,若以外力強加少俠之體,雖能延得一時之命,實則乃飲鴆止渴,為患更深。普華師弟兩個月來以內功延你性命,可是他的真氣注入你體內之後,你身體之中可又多了一道異種真氣了。少俠試一運氣,便當自知。”金澤豐微一運氣,果覺丹田中內息澎湃,難以抑製,劇痛攻心,登時身子搖晃,額頭汗水涔涔而下。
普華合十說:“老衲無能,致增少俠病苦。”金澤豐說:“大師說哪裏話來?大師為晚輩盡心竭力,大耗清修之功。晚輩二世為人,實拜大師再造之恩。”普華說:“不敢。雲逸前輩昔年於老衲有大恩大德,老衲此舉,亦不過報答雲逸前輩之恩德於萬一。”
普光抬起頭來說:“說什麽大恩大德,深仇大恨?恩德是緣,冤仇亦是緣,仇恨不可執著,恩德亦不必執著。塵世之事,皆如過眼雲煙,百歲之後,更有什麽恩德仇怨?”
普華應了聲:“是,多謝師兄指點。”
普光緩緩說:“佛門子弟,慈悲為本,既知少俠負此內傷,自當盡心救解。那《易筋經》神功,乃東土禪宗初祖達摩老祖所創,禪宗二祖慧可大師得之於老祖。慧可大師本來法名神光,是洛陽人氏,幼通孔老之學,尤精玄理。達摩老祖駐錫本寺之時,神光大師來寺請益。達摩老祖見他所學駁雜,先入之見甚深,自恃聰明,難悟禪理,當下拒不收納。神光大師苦求良久,始終未得其門而入,當即提起劍來,將自己左臂砍斷了。”
金澤豐“啊”的一聲,心想:“這位神光大師求法學道,竟如此堅毅。”
普光說:“達摩老祖見他這等誠心,這才將他收為弟子,改名慧可,終得承接達摩老祖衣缽,傳禪宗法統。二祖跟著達摩老祖所學的,乃是佛法大道,依《楞伽經》而明心見性。我宗武功之名雖流傳天下,實則那是末學,殊不足道。達摩老祖當年隻傳授弟子們一些強身健體的法門而已。身健則心靈,心靈則易悟。但後世門下弟子往往迷於武學,以致舍本逐末,不體老祖當年傳授武功的宗旨,可歎,可歎。”說著連連搖頭。
過了一會兒,普光又說:“老祖圓寂之後,二祖在老祖的蒲團之旁見到一卷經文,那便是《易筋經》了。這卷經文義理深奧,二祖苦讀鑽研,不可得解,心想達摩老祖麵壁九年,在石壁畔遺留此經,雖然經文寥寥,必定非同小可,於是遍曆名山,訪尋高僧,求解妙諦。但二祖其時已是得道高僧,他老人家苦思深慮而不可解,世上欲求智慧深湛更勝於他的大德,那也難得很了。因此曆時二十餘載,經文秘義,終未能彰。一日,二祖以絕大法緣,在四川峨眉山得晤梵僧般剌密諦,講談佛學,大相投機。二祖取出《易筋經》來,和般剌密諦共同研讀參究。二位高僧在峨眉金頂互相啟發,經七七四十九日,終於豁然貫通。”
普華合十稱讚:“阿彌陀佛,善哉善哉!”
普光方丈繼續說:“但那般剌密諦大師所闡發的,大抵是禪宗佛學。直到十二年後,二祖在長安道上遇上一位精通武功的年輕人,談論三日三晚,才將《易筋經》中的武學秘奧盡數領悟。”他頓了一頓說:“那位年輕人,便是隋末唐初傑出的軍事家,後來南平吳會,北清沙漠,西定慕容,出將入相,爵封衛公的李靖。李衛公建不世奇功,想來也是從《易筋經》中得到了不少教益。”
金澤豐“哦”了一聲,心想:“原來《易筋經》有這等大來頭。”
普光又說:“《易筋經》的功夫圜一身之脈絡,係五髒之精神,周而不散,行而不斷,氣自內生,血從外潤。練成此經後,心動而力發,一攢一放,自然而施,不覺其出而自出,如潮之漲,似雷之發。少俠,練那《易筋經》,便如一葉小舟於大海巨濤之中、怒浪澎湃之際,小舟自然拋高伏低,何嚐用力?若要用力,又哪有力道可用?又從何處用起?”
金澤豐連連點頭,覺得這道理果然博大精深,和雲逸所說的劍理頗有相通處。
普光又說:“隻因這《易筋經》具如斯威力,是以數百年來非其人不傳,非有緣不傳,縱然是本派出類拔萃的弟子,如無福緣,也不獲傳授。便如普華師弟,他武功既高,持戒亦複精嚴,乃是本寺了不起的人物,卻未獲上代師父傳授此經。”
金澤豐說:“是。晚輩無此福緣,不敢妄自幹求。”
普光搖頭說:“不然。少俠是有緣人。”
金澤豐驚喜交集,心中怦怦亂跳,沒想到這項少林秘技,連普華大師這樣的少林高僧也未蒙傳授,自己卻屬有緣。
普光緩緩說:“佛門廣大,隻渡有緣。少俠是雲逸前輩的傳人,此是一緣;少俠來到我少林寺中,此又是一緣;少俠不習《易筋經》便須喪命,普華師弟習之固為有益,不習亦無所害,這中間的分別又是一緣。”
普華合十說:“金少俠福緣深厚,普華亦代為欣慰。”
普光說:“師弟,你天性執著,一切事物拘泥實相,於‘空、無相、無作’這三解脫門的至理,始終未曾參透,於生死這一關,也就勘不破。不是我不肯傳你《易筋經》,實是怕你研習這門上乘武學之後,沉迷其中,於參禪的正業不免荒廢。”
普華神色惶然,站起身來,恭恭敬敬說:“師兄教誨得是。”
普光微微點頭,意示激勵,過了半晌,見普華臉現微笑,這才臉現喜色,又點了點頭,轉頭向金澤豐說:“這中間本來尚有一重大障礙,此刻卻也跨過去了。自達摩老祖以來,這《易筋經》隻傳本寺弟子,不傳外人,此例不能自老衲手中而破。因此少俠須得投我嵩山少林寺門下,為少林派俗家弟子。”頓了一頓,又說:“少俠若不嫌棄,便歸老衲門下,剛好老衲的弟子為‘澤’字輩,倒也是機緣巧合。”
普華歡喜說:“恭喜少俠,我方丈師兄生平隻收過兩名弟子,那都是三十年前的事了。少俠為我方丈師兄的關門弟子,不但得窺《易筋經》的高深武學,而我方丈師兄所精通的十二般少林絕藝,亦可量才而授,那時少俠定可光大我門,在武林中一放異彩。”
金澤豐站起身來說:“多承方丈大師美意,晚輩感激不盡,隻是晚輩身屬東華派門下,不便另投明師。”普光微微一笑說:“我所說的大障礙,便是指此而言。少俠,你眼下已不是東華弟子了,你自己隻怕還不知道。”
金澤豐吃了一驚,顫聲問:“我……我……怎麽已不是東華派門下?”
普光從衣袖中取出一封信來說:“請少俠過目。”手掌輕輕一送,那信便向金澤豐身前平平飛來。
金澤豐雙手接住,隻覺全身一震,不禁駭然:“這位方丈大師果然內功深不可測,單憑這薄薄一封信,居然便能傳過來這等渾厚內力。”見信封上蓋著“東華派掌門之印”的朱鈐,上書“謹呈少林派掌門大師”,九個字間架端正,筆致凝重,正是師父龔政偉的親筆。金澤豐隱隱感到大事不妙,雙手發顫,抽出信紙,看了一遍,真難相信世上竟有此事,又看了一遍,登覺天旋地轉,咕咚一聲,摔倒在地。
待得醒轉,隻見身在普華大師懷中,金澤豐支撐著站起,忍不住放聲大哭。普華問:“少俠何故悲傷?難道尊師有甚不測麽?”金澤豐將書函遞過,哽咽說:“大師請看。”
普華接了過來,隻見信上寫著:“東華派掌門龔政偉頓首,書呈少林派掌門大師座前:猥以不德,執掌東華門戶。久疏問候,乃闋清音。頃以敝派逆徒金澤豐,秉性頑劣,屢犯門規,比來更結交妖孽,與匪人為伍,宣稱與之有福共享,有難同當。政偉無能,雖加嚴訓痛懲,迄無顯效。為維係武林正氣,正派清譽,茲將逆徒金澤豐逐出本派門牆。自今而後,該逆徒非複敝派弟子,若再有勾結淫邪、為禍江湖之舉,祈我正派諸友共誅之,政偉感激不盡。臨書惶愧,言不盡意,祈大師諒之。”
這一日神智略清,隻覺雙手手腕的脈門給人抓住了,各有一股炙熱之氣分從兩手脈門中注入,登時和體內所蓄真氣激蕩衝突。
他全身說不出的難受,隻想張口唿喊,卻叫不出半點聲音,猶如身受千般折磨、萬種煎熬的酷刑。
如此昏昏沉沉的又不知過了多少日子,隻覺每一次真氣入體,均比前一次苦楚略減,心下也明白了些,知道有一位內功極高之人在給自己治傷,心想:“難道是師父師母請了一位前輩高人來救我性命?清秋卻到哪裏去了?師父師母呢?學妹怎麽不見了?”一想到龔樂媛,胸口氣血翻湧,便又人事不知。
如此每日有人來給他輸送內力。這一日輸了真氣後,金澤豐神智比前大為清醒,說道:“多……多謝前輩,我……我是在哪裏?”緩緩睜眼,見到一張滿是皺紋的臉,露著溫和的笑容。
金澤豐覺得這張臉好生熟悉,迷迷惘惘地看了他一會兒,見這人頭上無發,燒有香疤,是個和尚,隱隱約約想了起來,說道:“你……你是普……普……大師……”
那老僧神色甚是欣慰,微笑說:“很好,很好!你認得我了,我是普華。”金澤豐說:“是,是。你是普華大師。”這時他察覺處身於一間鬥室之中,桌上一燈如豆,發出淡淡黃光,自己睡在榻上,身上蓋了棉被。
普華問:“你覺得怎樣?”金澤豐說:“我好些了。我……我在哪裏?”普華說:“你是在少林寺中。”金澤豐大為驚奇,問道:“我……我在少林寺中?清秋呢?我怎麽會到少林寺來?”普華微笑說:“你神智剛清醒了些,不可多耗心神,以免傷勢更有反複。一切以後慢慢再說。”
此後朝晚一次,普華來到鬥室,以內力助他療傷。過了十餘日,金澤豐已能坐起,自用飲食,但每次問及清秋的所在,以及自己何以能來到寺中,普華總微笑不答。
這一日,普華又給金澤豐輸了內力,說道:“金少俠,現下你這條命暫且算保住了。但老衲功夫有限,沒法化去你體內的異種真氣,眼前隻能拖得一日算一日,隻怕過不了一年,你內傷又會大發,那時縱有大羅金仙,也難救你性命了。”金澤豐點頭說:“當日常醫生對晚輩也這麽說。大師盡心竭力相救,晚輩已感激不盡。一個人壽命長短,各有天命,大師功力再高,也不能逆天行事。”普華搖頭說:“我佛家不信天命,隻講緣法。當日我曾跟你說過,本寺住持普光師兄內功淵深,倘若和你有緣,能傳你《易筋經》秘術,則筋骨尚能轉移易,何況化去內息異氣?我這就帶你去拜見方丈。”
金澤豐素聞少林寺方丈普光大師的聲名,心下甚喜,說道:“有勞大師引見。就算晚輩無緣,不蒙方丈大師垂青,但能拜見這位當世高僧,也是十分難得的機遇。”當下慢慢起床,穿好衣衫,隨著普華走出鬥室。
一到室外,陽光耀眼,竟如進入了另一個天地,精神為之一爽。
他移步之際,雙腿酸軟,隻得慢慢行走,但見寺中一座座殿堂構築宏偉。一路上遇到不少僧人,都遠遠便避在一旁,向普華合十低首,執禮甚恭。
穿過三條長廊,來到一間石屋之外。普華向屋外的小沙彌說:“普華有事求見方丈師兄。”小沙彌進去稟報了,隨即轉身出來,合十說:“方丈有請。”
金澤豐跟在普華之後,走進室去,隻見一個身材矮小的老僧坐在中間一個蒲團上。普華躬身行禮說:“普華拜見方丈師兄,引見東華派首徒金澤豐金少俠。”金澤豐當即跪下,叩首禮拜。普光方丈微微欠身,右手一舉說:“少俠少禮,請坐。”
金澤豐拜畢,在普華下首的蒲團上坐了,隻見那普光方丈容顏瘦削,神色慈和,也瞧不出有多少年紀,心下暗暗納罕:“想不到這位名震當世的高僧,竟如此貌不驚人,若非事先得知,有誰會料得到他是武林中第一大派的掌門。”
普華說:“金少俠經過兩個多月來調養,已好得多了。”金澤豐又是一驚:“原來我昏迷不醒,已有兩個多月,我還以為隻二十多天的事。”
普光說:“很好。”轉頭向金澤豐說:“少俠,尊師龔先生執掌東華一派,為人嚴正不阿,清名播於江湖,老衲向來十分佩服。”金澤豐站起身來說:“不敢。晚輩身受重傷,不省人事,多蒙普華大師相救,原來已二月有餘。我師父師母想必平安?”自己師父師母是否平安,本不該去問旁人,隻是他心下掛念,忍不住脫口相詢。
普光說:“聽說龔先生、焦女俠和東華派群弟子,眼下都在廣東。”
金澤豐當即放寬了心,說道:“多謝方丈大師示知。”隨即不禁心頭一酸:“師父師母終於帶著學妹,到了熊師弟家裏。”
普光說:“少俠請坐。聽普華師弟說,少俠劍術精絕,已深得東華派雲逸前輩的真傳,實乃可喜可賀。”金澤豐說:“不敢。”普光說:“雲逸前輩歸隱已久,老衲隻道他老人家已然謝世,原來尚在人間,令人聞之不勝之喜。”金澤豐說:“是。”
普光緩緩說:“少俠受傷之後,為人所誤,以致體內注有多種真氣,難以化去,普華師弟已為老衲詳告。老衲仔細參詳,唯有修習敝派內功秘要《易筋經》,方能以本身功力逐步化去,若以外力強加少俠之體,雖能延得一時之命,實則乃飲鴆止渴,為患更深。普華師弟兩個月來以內功延你性命,可是他的真氣注入你體內之後,你身體之中可又多了一道異種真氣了。少俠試一運氣,便當自知。”金澤豐微一運氣,果覺丹田中內息澎湃,難以抑製,劇痛攻心,登時身子搖晃,額頭汗水涔涔而下。
普華合十說:“老衲無能,致增少俠病苦。”金澤豐說:“大師說哪裏話來?大師為晚輩盡心竭力,大耗清修之功。晚輩二世為人,實拜大師再造之恩。”普華說:“不敢。雲逸前輩昔年於老衲有大恩大德,老衲此舉,亦不過報答雲逸前輩之恩德於萬一。”
普光抬起頭來說:“說什麽大恩大德,深仇大恨?恩德是緣,冤仇亦是緣,仇恨不可執著,恩德亦不必執著。塵世之事,皆如過眼雲煙,百歲之後,更有什麽恩德仇怨?”
普華應了聲:“是,多謝師兄指點。”
普光緩緩說:“佛門子弟,慈悲為本,既知少俠負此內傷,自當盡心救解。那《易筋經》神功,乃東土禪宗初祖達摩老祖所創,禪宗二祖慧可大師得之於老祖。慧可大師本來法名神光,是洛陽人氏,幼通孔老之學,尤精玄理。達摩老祖駐錫本寺之時,神光大師來寺請益。達摩老祖見他所學駁雜,先入之見甚深,自恃聰明,難悟禪理,當下拒不收納。神光大師苦求良久,始終未得其門而入,當即提起劍來,將自己左臂砍斷了。”
金澤豐“啊”的一聲,心想:“這位神光大師求法學道,竟如此堅毅。”
普光說:“達摩老祖見他這等誠心,這才將他收為弟子,改名慧可,終得承接達摩老祖衣缽,傳禪宗法統。二祖跟著達摩老祖所學的,乃是佛法大道,依《楞伽經》而明心見性。我宗武功之名雖流傳天下,實則那是末學,殊不足道。達摩老祖當年隻傳授弟子們一些強身健體的法門而已。身健則心靈,心靈則易悟。但後世門下弟子往往迷於武學,以致舍本逐末,不體老祖當年傳授武功的宗旨,可歎,可歎。”說著連連搖頭。
過了一會兒,普光又說:“老祖圓寂之後,二祖在老祖的蒲團之旁見到一卷經文,那便是《易筋經》了。這卷經文義理深奧,二祖苦讀鑽研,不可得解,心想達摩老祖麵壁九年,在石壁畔遺留此經,雖然經文寥寥,必定非同小可,於是遍曆名山,訪尋高僧,求解妙諦。但二祖其時已是得道高僧,他老人家苦思深慮而不可解,世上欲求智慧深湛更勝於他的大德,那也難得很了。因此曆時二十餘載,經文秘義,終未能彰。一日,二祖以絕大法緣,在四川峨眉山得晤梵僧般剌密諦,講談佛學,大相投機。二祖取出《易筋經》來,和般剌密諦共同研讀參究。二位高僧在峨眉金頂互相啟發,經七七四十九日,終於豁然貫通。”
普華合十稱讚:“阿彌陀佛,善哉善哉!”
普光方丈繼續說:“但那般剌密諦大師所闡發的,大抵是禪宗佛學。直到十二年後,二祖在長安道上遇上一位精通武功的年輕人,談論三日三晚,才將《易筋經》中的武學秘奧盡數領悟。”他頓了一頓說:“那位年輕人,便是隋末唐初傑出的軍事家,後來南平吳會,北清沙漠,西定慕容,出將入相,爵封衛公的李靖。李衛公建不世奇功,想來也是從《易筋經》中得到了不少教益。”
金澤豐“哦”了一聲,心想:“原來《易筋經》有這等大來頭。”
普光又說:“《易筋經》的功夫圜一身之脈絡,係五髒之精神,周而不散,行而不斷,氣自內生,血從外潤。練成此經後,心動而力發,一攢一放,自然而施,不覺其出而自出,如潮之漲,似雷之發。少俠,練那《易筋經》,便如一葉小舟於大海巨濤之中、怒浪澎湃之際,小舟自然拋高伏低,何嚐用力?若要用力,又哪有力道可用?又從何處用起?”
金澤豐連連點頭,覺得這道理果然博大精深,和雲逸所說的劍理頗有相通處。
普光又說:“隻因這《易筋經》具如斯威力,是以數百年來非其人不傳,非有緣不傳,縱然是本派出類拔萃的弟子,如無福緣,也不獲傳授。便如普華師弟,他武功既高,持戒亦複精嚴,乃是本寺了不起的人物,卻未獲上代師父傳授此經。”
金澤豐說:“是。晚輩無此福緣,不敢妄自幹求。”
普光搖頭說:“不然。少俠是有緣人。”
金澤豐驚喜交集,心中怦怦亂跳,沒想到這項少林秘技,連普華大師這樣的少林高僧也未蒙傳授,自己卻屬有緣。
普光緩緩說:“佛門廣大,隻渡有緣。少俠是雲逸前輩的傳人,此是一緣;少俠來到我少林寺中,此又是一緣;少俠不習《易筋經》便須喪命,普華師弟習之固為有益,不習亦無所害,這中間的分別又是一緣。”
普華合十說:“金少俠福緣深厚,普華亦代為欣慰。”
普光說:“師弟,你天性執著,一切事物拘泥實相,於‘空、無相、無作’這三解脫門的至理,始終未曾參透,於生死這一關,也就勘不破。不是我不肯傳你《易筋經》,實是怕你研習這門上乘武學之後,沉迷其中,於參禪的正業不免荒廢。”
普華神色惶然,站起身來,恭恭敬敬說:“師兄教誨得是。”
普光微微點頭,意示激勵,過了半晌,見普華臉現微笑,這才臉現喜色,又點了點頭,轉頭向金澤豐說:“這中間本來尚有一重大障礙,此刻卻也跨過去了。自達摩老祖以來,這《易筋經》隻傳本寺弟子,不傳外人,此例不能自老衲手中而破。因此少俠須得投我嵩山少林寺門下,為少林派俗家弟子。”頓了一頓,又說:“少俠若不嫌棄,便歸老衲門下,剛好老衲的弟子為‘澤’字輩,倒也是機緣巧合。”
普華歡喜說:“恭喜少俠,我方丈師兄生平隻收過兩名弟子,那都是三十年前的事了。少俠為我方丈師兄的關門弟子,不但得窺《易筋經》的高深武學,而我方丈師兄所精通的十二般少林絕藝,亦可量才而授,那時少俠定可光大我門,在武林中一放異彩。”
金澤豐站起身來說:“多承方丈大師美意,晚輩感激不盡,隻是晚輩身屬東華派門下,不便另投明師。”普光微微一笑說:“我所說的大障礙,便是指此而言。少俠,你眼下已不是東華弟子了,你自己隻怕還不知道。”
金澤豐吃了一驚,顫聲問:“我……我……怎麽已不是東華派門下?”
普光從衣袖中取出一封信來說:“請少俠過目。”手掌輕輕一送,那信便向金澤豐身前平平飛來。
金澤豐雙手接住,隻覺全身一震,不禁駭然:“這位方丈大師果然內功深不可測,單憑這薄薄一封信,居然便能傳過來這等渾厚內力。”見信封上蓋著“東華派掌門之印”的朱鈐,上書“謹呈少林派掌門大師”,九個字間架端正,筆致凝重,正是師父龔政偉的親筆。金澤豐隱隱感到大事不妙,雙手發顫,抽出信紙,看了一遍,真難相信世上竟有此事,又看了一遍,登覺天旋地轉,咕咚一聲,摔倒在地。
待得醒轉,隻見身在普華大師懷中,金澤豐支撐著站起,忍不住放聲大哭。普華問:“少俠何故悲傷?難道尊師有甚不測麽?”金澤豐將書函遞過,哽咽說:“大師請看。”
普華接了過來,隻見信上寫著:“東華派掌門龔政偉頓首,書呈少林派掌門大師座前:猥以不德,執掌東華門戶。久疏問候,乃闋清音。頃以敝派逆徒金澤豐,秉性頑劣,屢犯門規,比來更結交妖孽,與匪人為伍,宣稱與之有福共享,有難同當。政偉無能,雖加嚴訓痛懲,迄無顯效。為維係武林正氣,正派清譽,茲將逆徒金澤豐逐出本派門牆。自今而後,該逆徒非複敝派弟子,若再有勾結淫邪、為禍江湖之舉,祈我正派諸友共誅之,政偉感激不盡。臨書惶愧,言不盡意,祈大師諒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