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國觀也迴過味來:“楊尚書所言甚是。當下我等可先派人去各方聯絡,順便打聽那偽帝的消息,以早做準備。”


    崇禎聽完他們的話後,心裏稍稍踏實了些。


    確實如楊嗣昌所言,倘若朱逢春想要攻打他,恐怕此時早就兵臨城下了,又怎會隻讓人帶個口信迴來。


    其實他心中也充滿好奇,建文一脈都傳到“逢”字輩了,不知道是怎樣的一個人,或許他治理國家不會像自己這般狼狽吧……


    洪承疇之所以不聽從崇禎調令,是因為提前得到了朱逢春的命令,隻要能穩穩守住遼東三個月,就會給他和諸將領記功。


    李自成他沒找到具體位置,張獻忠卻是根據資料,在穀城(今屬湖北)找到。


    朱逢春讓人將親筆信交給張獻忠,囑咐他勿造殺孽,和官軍一樣,可用流民換糧換錢。


    並讓他早做準備,一個星期後去參觀大明瀛洲海軍在呂宋的登陸戰。


    朱逢春沒有對他們遮遮掩掩,尤其是洪承疇手下的那些軍頭,提前言明,將來必定是要進行改編的。


    國內今後很少有仗打了,想要繼續當兵的,在接受訓練後可跟隨艦隊去往南洋、東亞、非洲和美洲,在那裏守護大明的金山銀山,守山部隊自動持有幹股,參與年底分紅。


    就是字麵意義上的金山銀山,參加遠洋任務的士兵收獲必然遠超國內。


    今後對戰的敵人將會變成西洋人甚至是當地土人。


    若是厭倦了戰爭,想要當個富貴閑人的,可以領受爵位帶著錢財返迴故鄉。


    各家各戶每人都可分得 5 畝田,分田標準都是以可澆灌的上田。


    若是搬遷到海外,可分得50畝,有當地政府的幫助,很輕鬆就能當個農場主。


    想要經商也可以,政府會給予優惠政策,甚至可以參與海外貿易。


    而那些原本就占有大量土地的官員、將領就需要接受政府的贖買。


    國內的土地此後會全部歸國家所有,也屬於全體國民,種地的農民隻擁有使用權,不能進行私自買賣,今後在國內就不要再想著抑製兼並。


    再說以後也不允許蓄養奴隸,尤其是把漢人當作奴仆,將會受到嚴厲的打擊,也就無人幫忙耕種。


    遼東的祖大壽以及他外甥吳三桂,還有大同將門麻家、馬家,曹變蛟、楊國柱、王樸、唐通、王廷臣和白廣恩等都願接受改編,去駐守海外金山。


    洪承疇也看了《瀛洲日報》,算是第一次真正地睜開眼睛看世界。對於瀛洲的政治體製、國家實力有了初步了解。


    這對他原本的儒家思想造成了巨大的衝擊。


    說到底,明朝中後期,實行的仍然是“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那一套。


    而不是為百姓、為所有人治理天下。


    報紙上說得很明白,士紳階層的逐漸壯大,進而導致土地兼並與分配不均,這才是每個王朝走向末路的原因。


    他以前也想過類似的問題,卻從未像今天看報紙一樣,把王朝更替看的如此透徹!


    而瀛洲要做的是讓每一個老百姓都能過上好日子。


    他們國家實力強盛,甚至免去了老百姓身上的所有賦稅,隻為讓他們好好生活。


    瀛洲官府倒是也收取商稅,不過他們隻按規定收取商稅,從不吃拿卡要。


    他們還幫助海內外的商人解決各種問題,不僅提供了穩定的經商環境,還積極推動貿易的發展。官府鼓勵創新和競爭,為商人提供更多的機會和平台。


    在瀛洲,百姓更注重教育和文化的培養。無論是貴族子弟還是平民百姓,甚至包括女子都有機會接受良好的教育,這為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社會秩序井然,法律嚴格且公正。人們尊重法律,遵守規則,社會風氣與之大明不可同日而語。


    洪承疇這會兒特別想親自去瀛洲實地逛一圈,看看它是不是真像報紙上說的那樣,是個世外桃源般的地方。


    就在這時候,兩艘加裝了原裝炸彈投擲倉的飛艇從樂土升空,目標是扶桑島上空。


    每艘飛艇都帶著 500 噸的彈藥,其中九成都是給扶桑定製的特殊炸彈。


    一周之前,實驗室完全還原了肯納博士的研究成果,工程師給這成果設計建造了一套無接觸生產線,有需要的情況下還能全麵消毒。


    為了表示對博士的尊重,朱逢春把這東西起名叫“肯納”。“肯納”的傳染性很高,致命性也強得離譜,感染者身上會很快出現大片的潰爛,然後在痛苦和掙紮當中,變成今年櫻花的養料。


    這兩艘飛艇到了目的地的上空以後,會一南一北分頭行動。一艘從長崎開始搞事情,經過福岡、山口、廣島這些地方,一直幹到青森。


    另外一艘從鹿兒島開始,路過宮崎、愛媛、高知……路過江戶的時候,會順便把燃燒彈扔下去,重點照顧一下扶桑的皇宮,一路扔到岩手。


    飛艇裏麵也不用擔心發生泄露,那些特製的密封罐體全部是機械密封,經過了多項檢測才批準出廠,扔出去以後自爆裝置啟動,到了預定的高度瓶口就會爆炸,保證“肯納”的擴散效率。


    這些都搞完以後,兩艘飛艇會在大海上空直接把炸彈投擲器扔了,然後飛往內陸接著拉難民。


    往後大明十年內都不會派軍隊登陸扶桑,這裏以後就是帝國各種武器的試驗場,尤其是氫彈整出來以後,可以扔到蘋果山裏試試威力。


    要是連這都能挺住,朱逢春會考慮派人上去挖銀礦。


    黃帝曆 4336 年 3 月 6 日,農曆二月初二龍抬頭。


    繼高科完工以後,第一批總共四顆衛星被送上天了。


    它們分別是三顆能源中繼衛星,還有一顆間諜衛星。


    剛好能把整個東亞地區覆蓋住,朱逢春的地圖外掛又開起來了。


    也是在這天,一艘超無畏艦、兩艘戰列巡洋艦還有一艘大貨輪組成的太平洋艦隊,大張旗鼓地開往呂宋島。


    朱逢春聽取了軍事組的意見,於三天後帶上孫傳庭、洪承疇還有他倆手底下的主要將領,再到穀城去接張獻忠。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紅警:從明末開啟星辰大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雨城無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雨城無雪並收藏紅警:從明末開啟星辰大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