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此時,尉遲越忽然扣住她的後腦勺往自己懷裏一摁,沈宜秋感染風寒,鼻子本有些不通暢,這麽一來更覺喘不過氣來。
欲待掙出來,男人的聲音自頭頂傳來:「宜秋……往後若是受了委屈,別放在心裏可好?」
沈宜秋誠惶誠恐道:「妾多謝殿下恩典。」
尉遲越抿了抿唇,接著道:「你若是有什麽心願,也可告訴我。」
沈宜秋又道:「妾並無什麽不如意。」
尉遲越自嘲地一笑,還是道:「眼下沒有,以後想到了告訴我。」
沈宜秋忽然福至心靈:「殿下,妾方才想到一事……「
尉遲越打斷她:「習武之事沒得商量。」
沈宜秋:「……是。」
尉遲越嘴角一彎,順了順她的亂發:「安置吧。」
沈宜秋眼見自己逃不掉習武的命運,隻能盼著陶奉禦的風寒藥別那麽立竿見影,能多拖延幾日也好。
兩日後,她的病還未痊愈,朝中卻傳來消息,舅父拜黃門侍郎,兼江淮轉運使,掌東南各道水陸轉運事宜,雖無「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朝廷的重用之意不容置疑。
邵安本是戶部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從六品度支員外郎,一躍升為從四品已經叫人咋舌,轉運使更是非親信不得而居的要職。
先前太子貶黜沈二郎,不少人以為沈宜秋這太子妃不得太子歡心,如今她舅父一躍成為股肱腹心之臣,入政事堂是遲早的事,紛紛對她刮目相看。
沈宜秋卻明白,尉遲越並非任人唯親,恰恰是舉賢不避親。
舅父於漕運一事頗有見地,太子再三思慮,才委以重任,非是為了她——若說有她什麽事,也不過是當日太子陪她省親,機緣巧合去了邵家。
不過隨即又有消息傳出,太子私下裏又賞賜了新任侍郎一座崇仁坊的宅邸並僮仆三十人,良馬六匹以及財帛若幹,這就純是出於親戚之誼了。
然而這是太子的私產,朝野上下無人能夠置喙,隻能暗暗羨慕邵安有個好外甥女。
邵安本人卻著實為難,斟酌半日,還是去太極宮拜見太子。
大黃門來遇喜親自出來相迎,將他延入殿內。
太子正在批奏疏,見了他起身相迎,笑道:「賀喜舅父。」
邵安忙行禮:「不敢當,仆拜見殿下。」
尉遲越將他延入座中:「舅父不必多禮。」便即命內侍奉茶。
自從在邵家一見如故,他便舅父長舅父短,邵安原來隻是個戶部員外郎,也不甚介懷,如今他乍然升任要職,無數雙眼睛盯著,卻不免有些惶恐起來。
尉遲越知道他有所顧慮,便道:「此處沒有旁人耳目,舅父盡管放心。」
他頓了頓道:「舅父此來有何見教?」
邵安這才略微鬆了口氣,不過還是不敢僭越:「仆有個不情之請,懇請殿下成全。」
太子道:「舅父請直言。」
邵安硬著頭皮道:「仆蒙殿下賞賜,受之有愧,不勝惶恐之至,仆懇請殿下收迴所賜園宅與僮仆……」
尉遲越詫異道:「為何?」
邵安道:「殿下別見怪,實在是仆與拙荊、犬子、小女過慣了清寒日子……」
尉遲越以為他是客套,笑道:「舅父不必見外,崇仁坊離官廨和宮城都近,舅父上朝或入宮議事都便捷些。」
他頓了頓道:「舅母若是有暇,不妨多去東宮陪陪太子妃。」
不等邵安開口,他便道:「有關東南漕運,我正有一事與舅父相商,本想叫人去貴府請,眼下正好。」
邵安無法,隻得與他討論起政事。
翌日,邵夫人嶽氏便來東宮求見太子妃。
沈宜秋命宮人將她延入寢殿。
夫君升遷,嶽氏自然高興,眼角眉梢都是喜氣,入內便下拜謝恩,沈宜秋忙上前扶住她:「舅母何須多禮。」
嶽氏一聽她嗓音便知道她染了風寒,一臉愧疚:「早知道娘娘有恙,就不來叨擾了。」
沈宜秋笑道:「無妨,我倒怕將病氣過給舅母。」說罷叫宮人打起簾櫳,推開窗扇。
兩人話了幾句家常,嶽氏看看旁邊宮人,沈宜秋會意,將宮人屏退。
嶽氏露出無奈之色:「舅母這迴來,是有一事相求。」
沈宜秋道:「舅母有什麽事吩咐便是。」
嶽氏有些欲言又止,雙頰微紅:「娘娘能否與殿下通融一二,將賞賜的園宅收迴去?」
她赧然低頭:「非是你舅父和我不識好歹,實在是……那新宅子太大了,我們家一共沒幾口人,又實在過不慣唿奴喚婢的日子,那和雇的兩三個婢仆便很夠用。
「何況我們在嘉會坊住了多年,鄰裏都是相熟的。園宅雖小,一磚一瓦都是你外祖、舅父和阿娘的心血,就這麽離開,也實在舍不得……」
她苦笑了一下,接著道:「何況你舅父雖升了官,俸祿也是有數的,要養這麽三十多個僮仆並六匹馬,實在有些捉襟見肘……」
沈宜秋明白舅父為人,旁人坐了這個位置,聚斂財帛便如探囊取物,但舅父為官清廉,俸祿以外不會多取一文,靠這點俸祿養一大家子,的確是困難。
太子賞賜的園宅、奴仆、良馬,又不好賣掉或租賃出去,便是空置著也是一大筆開銷,何況空置著還有不敬太子之嫌。
沈宜秋有些啼笑皆非,尉遲越生在天家,哪裏想得到這些事。
她倒是願意送舅父一家財帛田地,令他們衣食無憂,但以舅父舅母的性子,便是收下也會寢食難安。
何況設身處地,換作她也割舍不下嘉會坊的老宅。
她點點頭道:「舅母放心,小丸去同殿下說。」
欲待掙出來,男人的聲音自頭頂傳來:「宜秋……往後若是受了委屈,別放在心裏可好?」
沈宜秋誠惶誠恐道:「妾多謝殿下恩典。」
尉遲越抿了抿唇,接著道:「你若是有什麽心願,也可告訴我。」
沈宜秋又道:「妾並無什麽不如意。」
尉遲越自嘲地一笑,還是道:「眼下沒有,以後想到了告訴我。」
沈宜秋忽然福至心靈:「殿下,妾方才想到一事……「
尉遲越打斷她:「習武之事沒得商量。」
沈宜秋:「……是。」
尉遲越嘴角一彎,順了順她的亂發:「安置吧。」
沈宜秋眼見自己逃不掉習武的命運,隻能盼著陶奉禦的風寒藥別那麽立竿見影,能多拖延幾日也好。
兩日後,她的病還未痊愈,朝中卻傳來消息,舅父拜黃門侍郎,兼江淮轉運使,掌東南各道水陸轉運事宜,雖無「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朝廷的重用之意不容置疑。
邵安本是戶部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從六品度支員外郎,一躍升為從四品已經叫人咋舌,轉運使更是非親信不得而居的要職。
先前太子貶黜沈二郎,不少人以為沈宜秋這太子妃不得太子歡心,如今她舅父一躍成為股肱腹心之臣,入政事堂是遲早的事,紛紛對她刮目相看。
沈宜秋卻明白,尉遲越並非任人唯親,恰恰是舉賢不避親。
舅父於漕運一事頗有見地,太子再三思慮,才委以重任,非是為了她——若說有她什麽事,也不過是當日太子陪她省親,機緣巧合去了邵家。
不過隨即又有消息傳出,太子私下裏又賞賜了新任侍郎一座崇仁坊的宅邸並僮仆三十人,良馬六匹以及財帛若幹,這就純是出於親戚之誼了。
然而這是太子的私產,朝野上下無人能夠置喙,隻能暗暗羨慕邵安有個好外甥女。
邵安本人卻著實為難,斟酌半日,還是去太極宮拜見太子。
大黃門來遇喜親自出來相迎,將他延入殿內。
太子正在批奏疏,見了他起身相迎,笑道:「賀喜舅父。」
邵安忙行禮:「不敢當,仆拜見殿下。」
尉遲越將他延入座中:「舅父不必多禮。」便即命內侍奉茶。
自從在邵家一見如故,他便舅父長舅父短,邵安原來隻是個戶部員外郎,也不甚介懷,如今他乍然升任要職,無數雙眼睛盯著,卻不免有些惶恐起來。
尉遲越知道他有所顧慮,便道:「此處沒有旁人耳目,舅父盡管放心。」
他頓了頓道:「舅父此來有何見教?」
邵安這才略微鬆了口氣,不過還是不敢僭越:「仆有個不情之請,懇請殿下成全。」
太子道:「舅父請直言。」
邵安硬著頭皮道:「仆蒙殿下賞賜,受之有愧,不勝惶恐之至,仆懇請殿下收迴所賜園宅與僮仆……」
尉遲越詫異道:「為何?」
邵安道:「殿下別見怪,實在是仆與拙荊、犬子、小女過慣了清寒日子……」
尉遲越以為他是客套,笑道:「舅父不必見外,崇仁坊離官廨和宮城都近,舅父上朝或入宮議事都便捷些。」
他頓了頓道:「舅母若是有暇,不妨多去東宮陪陪太子妃。」
不等邵安開口,他便道:「有關東南漕運,我正有一事與舅父相商,本想叫人去貴府請,眼下正好。」
邵安無法,隻得與他討論起政事。
翌日,邵夫人嶽氏便來東宮求見太子妃。
沈宜秋命宮人將她延入寢殿。
夫君升遷,嶽氏自然高興,眼角眉梢都是喜氣,入內便下拜謝恩,沈宜秋忙上前扶住她:「舅母何須多禮。」
嶽氏一聽她嗓音便知道她染了風寒,一臉愧疚:「早知道娘娘有恙,就不來叨擾了。」
沈宜秋笑道:「無妨,我倒怕將病氣過給舅母。」說罷叫宮人打起簾櫳,推開窗扇。
兩人話了幾句家常,嶽氏看看旁邊宮人,沈宜秋會意,將宮人屏退。
嶽氏露出無奈之色:「舅母這迴來,是有一事相求。」
沈宜秋道:「舅母有什麽事吩咐便是。」
嶽氏有些欲言又止,雙頰微紅:「娘娘能否與殿下通融一二,將賞賜的園宅收迴去?」
她赧然低頭:「非是你舅父和我不識好歹,實在是……那新宅子太大了,我們家一共沒幾口人,又實在過不慣唿奴喚婢的日子,那和雇的兩三個婢仆便很夠用。
「何況我們在嘉會坊住了多年,鄰裏都是相熟的。園宅雖小,一磚一瓦都是你外祖、舅父和阿娘的心血,就這麽離開,也實在舍不得……」
她苦笑了一下,接著道:「何況你舅父雖升了官,俸祿也是有數的,要養這麽三十多個僮仆並六匹馬,實在有些捉襟見肘……」
沈宜秋明白舅父為人,旁人坐了這個位置,聚斂財帛便如探囊取物,但舅父為官清廉,俸祿以外不會多取一文,靠這點俸祿養一大家子,的確是困難。
太子賞賜的園宅、奴仆、良馬,又不好賣掉或租賃出去,便是空置著也是一大筆開銷,何況空置著還有不敬太子之嫌。
沈宜秋有些啼笑皆非,尉遲越生在天家,哪裏想得到這些事。
她倒是願意送舅父一家財帛田地,令他們衣食無憂,但以舅父舅母的性子,便是收下也會寢食難安。
何況設身處地,換作她也割舍不下嘉會坊的老宅。
她點點頭道:「舅母放心,小丸去同殿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