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當日黃昏他便急不可耐地來了。
沈宜秋定了定神,將太子迎入殿內,一邊命人傳膳,一邊叫宮人奉茶。
她一邊若無其事地喝茶,一邊從杯沿上悄悄打量太子的神色,隻見他一臉疲憊,眼下有淡淡青影,可見這幾日政務繁重。
百忙之中還要抽空前來,看來對此事頗為在意。
太子飲了兩口茶,環顧四周,隻見四處都是攤開的賬簿,心中不禁一暖,頓覺自己不是孤軍奮戰。
在他為了朝政夜以繼日的時候,太子妃也在孜孜不倦,常言道夫婦同心,其利斷金,真是誠不我欺。
他不由溫聲道:「太子妃這幾日還在忙著理帳麽?身體為重,不必一蹴而就。」
頓了頓又道:「今日我叫人拿來的行卷,你看完了麽?」
沈宜秋心道果然,這就迫不及待地追問起來了,好在她早有準備,理直氣壯道:「判了六卷,內宮事務還未理清頭緒,餘下的隻能留待日後慢慢看來。」
尉遲越見晚膳還未送來,閑著也是閑著,便道:「你判完的與我瞧瞧。」
沈宜秋便遣宮人去取。
片刻後取了來,卷軸上已掛好了不同顏色的木簽,朱色的是上等,綠色的是中等,白色的則是下等。
尉遲越依次展開看了幾眼,隻見判定公允,點評一陣見血,切中要害,不禁大為驚訝。
他料想太子妃可以勝任,卻不想她做得如此出色,上輩子他總以為沈氏寡言又木訥,竟從未發覺她有此等內秀之才。仔細想來,他們上一世雖為夫妻,卻是相敬如賓,連一次促膝長談都不曾有過,自己對她又有多少了解呢。
他忍不住讚歎:「太子妃心中有丘壑。」心裏打定了主意,日後再收到行卷,便讓內侍直接送到承恩殿來,她眼光獨到,此事可以放心交予她。
沈宜秋被他誇得莫名其妙,隻得道:「殿下謬讚。」
這時典膳所的宮人到了,沈宜秋命人將卷子收起,和太子一起用了晚膳。
尉遲越本來就是硬擠出時間來陪太子妃用膳,用完膳便起身道:「孤還要迴太極宮,太子妃切莫辛勞,早些歇息。」今日工部侍郎呈了漕運方案上來,他還未及細看。
太子妃起身相送。走到宮門口,尉遲越忽然停住腳步,轉過身道:「這幾日朝中事務繁多,再過兩日孤陪你省親,屆時可以住上兩日。」
沈宜秋迴到殿中,百思不得其解,今日尉遲越從頭至尾神色如常,末了還提省親的事,她非但沒能弄清楚尉遲越的意圖,反而更迷茫了。
相安無事地過了兩日,便到了迴沈家省親的日子。
太子妃省親自有製度,尉遲越務求省儉,大刀闊斧地砍去了許多無謂的繁文縟節,隻是太子夫婦駕幸,金吾靜路,沈府諸人迎接,該有的排場、禮數亦是省無可省。
太子妃的懶覺也睡不成了,大清早便得起床梳妝更衣。
按製度太子妃省親該著鈿釵襢衣,太子行事低調,改成常服,但也不能太寒酸,梳妝打扮頗費了宮人們一番功夫。
沈宜秋有大婚之日的前車之鑒,再不願將一張臉塗得濃墨重彩。
於是手巧的宮人隻用眉墨將她柳眉略勾深一些,唇上薄薄施一層胭脂,又在臉頰上輕掃了一些真珠加山花研成的細粉,額間貼上寶鈿,兩腮點上小小的麵靨。
她平日因著隨時要上榻躺一會兒,懶得施朱塗粉,總是素著一張臉,此刻淡掃蛾眉,輕紅著臉,便覺分外明豔照人,連承恩殿的宮人都忍不住悄悄多看幾眼。
尉遲越見了暗暗長出一口氣,雖不如平日淨頭淨麵的好看,至少不像大婚那日,塗抹得連人都認不出來。
他見沈宜秋神采奕奕,嘴角含笑,心中有些愧意。
太子妃和母家極為親密,尤其是對祖母言聽計從。
上一世,他有心抬舉沈家,見沈二郎頗有幹才,便將他調入戶部。
沈二郎也果然勤謹,七年中考績優異,他便放心委任他為益州刺史,誰知他在任上大肆斂財,欺上瞞下,以至於膽敢隱瞞災情不報。
事發後按律該治他死罪,然而沈氏脫簪自請下堂,在他殿外跪了兩個時辰,隻求換她二伯一命。
那是他一輩子最難熬的兩個時辰。
沈宜秋那時候才小產不滿三個月,他於心不忍,可又不願違背自己的原則,飽受煎熬,最終還是網開一麵留了沈二郎一命。
明知道沈氏也為難,明知他自己該負識人不明的責任,他還是不免遷怒於她,後來著實冷落了她一段時日。
想起這些往事,他心裏便有些發堵,好在重活一世,他可以修正上輩子的錯誤。
沈二郎這樣的蠹蟲,他是不會再給半點機會的,也省得太子妃左右為難。
沈宜秋不知太子心中所想,卻與他不謀而合。
她這迴順水推舟帶尉遲越迴沈家省親,隻盼他明察秋毫,早日識清沈家人的嘴臉,別再提拔她二伯這種蠹政害民之輩。
若是她二伯隱藏得好,這迴哪怕頂著後宮幹政的罪名,她也要勸住尉遲越。
兩人各自懷揣著滿腹心事,分別坐上金輅車與厭翟車,帶上侍從,浩浩蕩蕩往沈府去了。
連日來,沈家眾人為了接駕事宜忙得腳不沾地。
雖然沈七娘是個白眼狼,但才出嫁幾日便由太子陪著省親,於沈家是莫大的榮耀,朝野中都在暗暗傳著,沈家怕是要靠女兒起來了。
八字還沒有一撇,沈府的男子便已做起了權戚的美夢,各自盤算著,如何才能借此機會嶄露頭角,博得太子的賞識。
接駕前一天夜裏,沈老夫人將三個兒子叫到青槐院中——前頭四個兒子是沈老夫人生的,五房、六房、七房都是庶出,這等大事自然沒資格參與。
沈宜秋定了定神,將太子迎入殿內,一邊命人傳膳,一邊叫宮人奉茶。
她一邊若無其事地喝茶,一邊從杯沿上悄悄打量太子的神色,隻見他一臉疲憊,眼下有淡淡青影,可見這幾日政務繁重。
百忙之中還要抽空前來,看來對此事頗為在意。
太子飲了兩口茶,環顧四周,隻見四處都是攤開的賬簿,心中不禁一暖,頓覺自己不是孤軍奮戰。
在他為了朝政夜以繼日的時候,太子妃也在孜孜不倦,常言道夫婦同心,其利斷金,真是誠不我欺。
他不由溫聲道:「太子妃這幾日還在忙著理帳麽?身體為重,不必一蹴而就。」
頓了頓又道:「今日我叫人拿來的行卷,你看完了麽?」
沈宜秋心道果然,這就迫不及待地追問起來了,好在她早有準備,理直氣壯道:「判了六卷,內宮事務還未理清頭緒,餘下的隻能留待日後慢慢看來。」
尉遲越見晚膳還未送來,閑著也是閑著,便道:「你判完的與我瞧瞧。」
沈宜秋便遣宮人去取。
片刻後取了來,卷軸上已掛好了不同顏色的木簽,朱色的是上等,綠色的是中等,白色的則是下等。
尉遲越依次展開看了幾眼,隻見判定公允,點評一陣見血,切中要害,不禁大為驚訝。
他料想太子妃可以勝任,卻不想她做得如此出色,上輩子他總以為沈氏寡言又木訥,竟從未發覺她有此等內秀之才。仔細想來,他們上一世雖為夫妻,卻是相敬如賓,連一次促膝長談都不曾有過,自己對她又有多少了解呢。
他忍不住讚歎:「太子妃心中有丘壑。」心裏打定了主意,日後再收到行卷,便讓內侍直接送到承恩殿來,她眼光獨到,此事可以放心交予她。
沈宜秋被他誇得莫名其妙,隻得道:「殿下謬讚。」
這時典膳所的宮人到了,沈宜秋命人將卷子收起,和太子一起用了晚膳。
尉遲越本來就是硬擠出時間來陪太子妃用膳,用完膳便起身道:「孤還要迴太極宮,太子妃切莫辛勞,早些歇息。」今日工部侍郎呈了漕運方案上來,他還未及細看。
太子妃起身相送。走到宮門口,尉遲越忽然停住腳步,轉過身道:「這幾日朝中事務繁多,再過兩日孤陪你省親,屆時可以住上兩日。」
沈宜秋迴到殿中,百思不得其解,今日尉遲越從頭至尾神色如常,末了還提省親的事,她非但沒能弄清楚尉遲越的意圖,反而更迷茫了。
相安無事地過了兩日,便到了迴沈家省親的日子。
太子妃省親自有製度,尉遲越務求省儉,大刀闊斧地砍去了許多無謂的繁文縟節,隻是太子夫婦駕幸,金吾靜路,沈府諸人迎接,該有的排場、禮數亦是省無可省。
太子妃的懶覺也睡不成了,大清早便得起床梳妝更衣。
按製度太子妃省親該著鈿釵襢衣,太子行事低調,改成常服,但也不能太寒酸,梳妝打扮頗費了宮人們一番功夫。
沈宜秋有大婚之日的前車之鑒,再不願將一張臉塗得濃墨重彩。
於是手巧的宮人隻用眉墨將她柳眉略勾深一些,唇上薄薄施一層胭脂,又在臉頰上輕掃了一些真珠加山花研成的細粉,額間貼上寶鈿,兩腮點上小小的麵靨。
她平日因著隨時要上榻躺一會兒,懶得施朱塗粉,總是素著一張臉,此刻淡掃蛾眉,輕紅著臉,便覺分外明豔照人,連承恩殿的宮人都忍不住悄悄多看幾眼。
尉遲越見了暗暗長出一口氣,雖不如平日淨頭淨麵的好看,至少不像大婚那日,塗抹得連人都認不出來。
他見沈宜秋神采奕奕,嘴角含笑,心中有些愧意。
太子妃和母家極為親密,尤其是對祖母言聽計從。
上一世,他有心抬舉沈家,見沈二郎頗有幹才,便將他調入戶部。
沈二郎也果然勤謹,七年中考績優異,他便放心委任他為益州刺史,誰知他在任上大肆斂財,欺上瞞下,以至於膽敢隱瞞災情不報。
事發後按律該治他死罪,然而沈氏脫簪自請下堂,在他殿外跪了兩個時辰,隻求換她二伯一命。
那是他一輩子最難熬的兩個時辰。
沈宜秋那時候才小產不滿三個月,他於心不忍,可又不願違背自己的原則,飽受煎熬,最終還是網開一麵留了沈二郎一命。
明知道沈氏也為難,明知他自己該負識人不明的責任,他還是不免遷怒於她,後來著實冷落了她一段時日。
想起這些往事,他心裏便有些發堵,好在重活一世,他可以修正上輩子的錯誤。
沈二郎這樣的蠹蟲,他是不會再給半點機會的,也省得太子妃左右為難。
沈宜秋不知太子心中所想,卻與他不謀而合。
她這迴順水推舟帶尉遲越迴沈家省親,隻盼他明察秋毫,早日識清沈家人的嘴臉,別再提拔她二伯這種蠹政害民之輩。
若是她二伯隱藏得好,這迴哪怕頂著後宮幹政的罪名,她也要勸住尉遲越。
兩人各自懷揣著滿腹心事,分別坐上金輅車與厭翟車,帶上侍從,浩浩蕩蕩往沈府去了。
連日來,沈家眾人為了接駕事宜忙得腳不沾地。
雖然沈七娘是個白眼狼,但才出嫁幾日便由太子陪著省親,於沈家是莫大的榮耀,朝野中都在暗暗傳著,沈家怕是要靠女兒起來了。
八字還沒有一撇,沈府的男子便已做起了權戚的美夢,各自盤算著,如何才能借此機會嶄露頭角,博得太子的賞識。
接駕前一天夜裏,沈老夫人將三個兒子叫到青槐院中——前頭四個兒子是沈老夫人生的,五房、六房、七房都是庶出,這等大事自然沒資格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