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頁
[紅樓同人] 姑娘偏從末世來 作者:葉鸝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原想著送了三春姊妹就算完了,不料剛捧著匣子進抱廈,正撞見黛玉和惜春下棋,登時躊躇起來。
惜春見周瑞家的進來,便起身讓了讓:「什麽風兒把周姐姐吹來了?」
周瑞家的陪著笑,也不好明說,隻能含混其詞:「給姑娘們送幾支戴的花兒。」
聽了這幾個字,惜春眉梢不由得一跳,下意識看向黛玉,笑道:
「來者是客,林姐姐先挑。」
黛玉笑著搖搖頭,她本也不缺這幾支花兒,況且人又在孝期,挑了也未見得戴得了:
「還是四妹妹先挑吧。」
惜春也沒在意這個,原著裏黛玉想來也不是爭那幾朵宮花,而是爭一口氣,心裏還有幾分慶幸黛玉在此,沒讓周瑞家的無意間落了黛玉的麵子。
可等匣子打開的時候,惜春笑不出來了。
裏頭隻有六支宮花。
——她沒記錯的話,應該是每人兩支花才對,難道出了什麽岔子?
她與迎春、探春雖然都住在王夫人屋後的抱廈內,但她這間的位置是把頭的,周瑞家的如果出來進去,她不可能沒注意到。
就算眼睛沒看到,那還有係統定位地圖呢,周瑞家的一直在前院繞圈,根本沒去找過迎春和探春,也沒去賈母那邊找黛玉。
那問題就來了,在不拆散宮花的前提下,四個人分六支宮花,怎麽才能均勻?
惜春心下猶疑,便隻從裏麵挑了一支,順手就帶在了頭上:
「我挑好了,周姐姐請便。」
周瑞家的陪著笑:
「四姑娘,姨太太吩咐了,姑娘們是每人兩支,您還可以再挑一支。」
棋盤一側,黛玉不由得遙遙瞥過來一眼。
惜春一時間有幾分無語,這花到底是少在哪裏了,怎麽會沒有黛玉的份?
在心裏算了算,與原著相比,此時的賈家好像多了一個能帶花的元春。
話雖如此說,但十二支宮花,若是每人兩支的話,剛好夠四春姐妹加上鳳姐兒與黛玉的。
現在匣子裏隻剩了六支宮花,周瑞家的又來了抱廈,顯然是要送給三春姐妹的。
那就隻有一種可能了,薛姨媽多給了賈家人兩支宮花,而沒帶黛玉的份兒。
從目前賈家的形勢來看,八成是多送了元春兩支。
惜春一時間也不知道作何感想,要說薛姨媽這麽做也有情可原,畢竟黛玉跟薛家並無親緣,若沒有賈家,她不會和薛家產生什麽聯繫,那麽薛姨媽不送黛玉宮花,也是正常的。
但是這個場麵確實有點尷尬,而且惜春也不敢保證,黛玉會不會誤會這花是王夫人叫送的,薛姨媽隻是託詞——誰讓送花的好死不死地是周瑞家的呢?
惜春隨手又挑了一支,趕緊打發周瑞家的走了,一麵偷眼看著黛玉的反應。
這等人情世故,比皇宮裏的危機四伏還難以應付。
黛玉倒是神態平靜,一麵看著眼前的棋局思索,一麵又笑道:
「薛姨太太也真是不容易,自個兒日子過得緊巴,還想著給別人送禮。」
「不過我若是她,此時倒是寧可拚著不顧這些人情往來,也要先置辦些產業再說,求親靠友,終究不是長久之計。」
據黛玉來看,薛姨媽不過是個胡塗的可憐人罷了。
出於胡塗,所以教子無方;親子喪命,所以分外可憐。
但是話又說迴來,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誰讓她把薛蟠教成了一個殺人的罪囚呢?
其實,就算薛姨媽真給黛玉送了花兒,黛玉也未見得會收。
她同薛家本無往來,平日裏對薛寶釵也是敬而遠之,雖說下人口中的寶釵待人甚是和氣,但黛玉隻要想到她是薛蟠的妹妹,心裏就不免生出一種複雜感覺。
三春姐妹雖然各有特點,但哪怕是似惜春這般神秘兮兮的,也都心性純良。
元春迴府之後,黛玉與她雖隻見過一麵,但也看得出這位表姐身上的聰穎靈秀。
平日裏有這些姐妹朝夕相伴,黛玉已覺得滿足,何必非要與寶釵往來,讓自己為難,給自己添堵呢?
不過,黛玉理解不了的是,薛姨媽日子都緊成這樣了,還能有心思給賈家送禮——將這些禮物換成銀子,置辦些田產不好麽?
見惜春已然重新落座,黛玉在心裏搖了搖頭,朝棋盤上落下一子。
罷了,薛家的事兒,她也懶得操心。
——倒是爹爹信裏說的那件事兒,此時不知究竟如何了?
第18章 拉踩王者薛家母女
惜春並不擅長棋藝,準確來說,這個時代能夠被稱為一個合格的賢內助需要做的事情,她都不是很擅長。
雖然賈家也給姑娘們請了教習嬤嬤和針線嬤嬤,指導她們平日裏覲見朝拜、迎來送往的禮節,或者是女工針指,但惜春每每應個景兒就罷了,不似旁人那般認真。
好在如今她隻有五歲,就算在嬤嬤麵前不專心,也不會被過分指責。
不過這種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學習,註定不可能比得過每日勤習之人,更何況黛玉又聰穎靈秀如斯?
和惜春下了三局之後,黛玉果斷坐到窗邊去描起了花樣子,堅決不肯再來了。
黛玉由衷覺得,她寧可去跟寶玉打交道,也不願再同惜春下棋。
講心底話,她還沒見過水平這麽爛的臭棋簍子。
惜春見周瑞家的進來,便起身讓了讓:「什麽風兒把周姐姐吹來了?」
周瑞家的陪著笑,也不好明說,隻能含混其詞:「給姑娘們送幾支戴的花兒。」
聽了這幾個字,惜春眉梢不由得一跳,下意識看向黛玉,笑道:
「來者是客,林姐姐先挑。」
黛玉笑著搖搖頭,她本也不缺這幾支花兒,況且人又在孝期,挑了也未見得戴得了:
「還是四妹妹先挑吧。」
惜春也沒在意這個,原著裏黛玉想來也不是爭那幾朵宮花,而是爭一口氣,心裏還有幾分慶幸黛玉在此,沒讓周瑞家的無意間落了黛玉的麵子。
可等匣子打開的時候,惜春笑不出來了。
裏頭隻有六支宮花。
——她沒記錯的話,應該是每人兩支花才對,難道出了什麽岔子?
她與迎春、探春雖然都住在王夫人屋後的抱廈內,但她這間的位置是把頭的,周瑞家的如果出來進去,她不可能沒注意到。
就算眼睛沒看到,那還有係統定位地圖呢,周瑞家的一直在前院繞圈,根本沒去找過迎春和探春,也沒去賈母那邊找黛玉。
那問題就來了,在不拆散宮花的前提下,四個人分六支宮花,怎麽才能均勻?
惜春心下猶疑,便隻從裏麵挑了一支,順手就帶在了頭上:
「我挑好了,周姐姐請便。」
周瑞家的陪著笑:
「四姑娘,姨太太吩咐了,姑娘們是每人兩支,您還可以再挑一支。」
棋盤一側,黛玉不由得遙遙瞥過來一眼。
惜春一時間有幾分無語,這花到底是少在哪裏了,怎麽會沒有黛玉的份?
在心裏算了算,與原著相比,此時的賈家好像多了一個能帶花的元春。
話雖如此說,但十二支宮花,若是每人兩支的話,剛好夠四春姐妹加上鳳姐兒與黛玉的。
現在匣子裏隻剩了六支宮花,周瑞家的又來了抱廈,顯然是要送給三春姐妹的。
那就隻有一種可能了,薛姨媽多給了賈家人兩支宮花,而沒帶黛玉的份兒。
從目前賈家的形勢來看,八成是多送了元春兩支。
惜春一時間也不知道作何感想,要說薛姨媽這麽做也有情可原,畢竟黛玉跟薛家並無親緣,若沒有賈家,她不會和薛家產生什麽聯繫,那麽薛姨媽不送黛玉宮花,也是正常的。
但是這個場麵確實有點尷尬,而且惜春也不敢保證,黛玉會不會誤會這花是王夫人叫送的,薛姨媽隻是託詞——誰讓送花的好死不死地是周瑞家的呢?
惜春隨手又挑了一支,趕緊打發周瑞家的走了,一麵偷眼看著黛玉的反應。
這等人情世故,比皇宮裏的危機四伏還難以應付。
黛玉倒是神態平靜,一麵看著眼前的棋局思索,一麵又笑道:
「薛姨太太也真是不容易,自個兒日子過得緊巴,還想著給別人送禮。」
「不過我若是她,此時倒是寧可拚著不顧這些人情往來,也要先置辦些產業再說,求親靠友,終究不是長久之計。」
據黛玉來看,薛姨媽不過是個胡塗的可憐人罷了。
出於胡塗,所以教子無方;親子喪命,所以分外可憐。
但是話又說迴來,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誰讓她把薛蟠教成了一個殺人的罪囚呢?
其實,就算薛姨媽真給黛玉送了花兒,黛玉也未見得會收。
她同薛家本無往來,平日裏對薛寶釵也是敬而遠之,雖說下人口中的寶釵待人甚是和氣,但黛玉隻要想到她是薛蟠的妹妹,心裏就不免生出一種複雜感覺。
三春姐妹雖然各有特點,但哪怕是似惜春這般神秘兮兮的,也都心性純良。
元春迴府之後,黛玉與她雖隻見過一麵,但也看得出這位表姐身上的聰穎靈秀。
平日裏有這些姐妹朝夕相伴,黛玉已覺得滿足,何必非要與寶釵往來,讓自己為難,給自己添堵呢?
不過,黛玉理解不了的是,薛姨媽日子都緊成這樣了,還能有心思給賈家送禮——將這些禮物換成銀子,置辦些田產不好麽?
見惜春已然重新落座,黛玉在心裏搖了搖頭,朝棋盤上落下一子。
罷了,薛家的事兒,她也懶得操心。
——倒是爹爹信裏說的那件事兒,此時不知究竟如何了?
第18章 拉踩王者薛家母女
惜春並不擅長棋藝,準確來說,這個時代能夠被稱為一個合格的賢內助需要做的事情,她都不是很擅長。
雖然賈家也給姑娘們請了教習嬤嬤和針線嬤嬤,指導她們平日裏覲見朝拜、迎來送往的禮節,或者是女工針指,但惜春每每應個景兒就罷了,不似旁人那般認真。
好在如今她隻有五歲,就算在嬤嬤麵前不專心,也不會被過分指責。
不過這種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學習,註定不可能比得過每日勤習之人,更何況黛玉又聰穎靈秀如斯?
和惜春下了三局之後,黛玉果斷坐到窗邊去描起了花樣子,堅決不肯再來了。
黛玉由衷覺得,她寧可去跟寶玉打交道,也不願再同惜春下棋。
講心底話,她還沒見過水平這麽爛的臭棋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