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珍惜眼前人
穿成紈絝後,我靠躺平撿了個皇位 作者:蜀中有嘉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吳楚洵策馬揚鞭,向皇宮疾馳而去。
耳畔風聲唿嘯,猶如狂吠的幽靈,肆意地朝他叫囂。
那信函中的內容,在他腦海中循環往複——
江州巡撫為倭國十萬大軍大開門戶,調離閩州、南蠻、江州、南州的邊境重兵,致使倭寇如入無人之境,肆意屠戮無辜百姓!
南疆沿海邊境遼闊,橫跨幾省,百萬生靈何辜,他們怎敢如此行徑!
怎麽敢!
怎麽敢!
江州有耿家軍,南蠻有陸晉庭,左東明、吳芮、南州有江家、沈家……
若防線空虛,僅憑陸家軍一力支撐,能否抵禦那十萬洶洶而來的倭賊?
他的陸晉庭,他的小狼崽!
吳楚洵腦中不由得想象出陸晉庭滿身是血,與倭寇廝殺的畫麵,心中肝膽俱裂。
江州巡撫,該死!
秦宣,更該死!
他心中對秦宣臨死前的片刻憐憫,瞬間化為烏有,唯有滿腔怒火。
酉時已至,皇城的宮門正緩緩合上。
侍衛們驚見太子殿下疾衝而來,連忙重新推開沉重的宮門,迎其入內。
吳楚洵無暇多顧,直奔禦書房而去。
夜色漸濃,禦書房內燈火輝煌,映照出皇帝批閱奏章的身影。
吳楚洵心急如焚,未待宮人通報,便疾步闖入,急切問道:“父皇,南境遭倭寇侵襲,可有前線軍報傳來?”
皇帝緩緩擱下朱筆,麵色肅然。
“成何體統?未經通報擅自闖入,禦書房豈是你隨意進出之地?”
吳楚洵強壓心緒,再次催促道:“父皇,您沒聽見嗎?倭國十萬大軍已侵擾江州沿海,五日已過,朝中可曾接到任何戰況急報?”
“什麽!”
皇帝驚起,眸中閃過一抹驚疑,“朕未得南疆任何軍報,你此言何據?”
吳楚洵這才恍然,手中緊握的信箋已被他揉皺不堪。
他連忙將其展平,呈於便宜爹麵前。
皇帝接過,逐字辨認,讀罷,怒不可遏。
“倭寇竟敢犯我疆土,傷我……咳,百姓,此仇必報!明日朕便下旨,令南京左軍都督府火速馳援江州!”
他眸光閃爍,言辭雖厲,神色間卻未見慌亂,與平日的沉穩大相徑庭。
然吳楚洵此刻心亂如麻,全然未覺,滿心隻掛念著生死未卜的陸晉庭,一刻也不願再等。
“父皇,請給我五萬兵馬,我要即刻帶兵去江州!”
皇帝背著手,踱著步,緩緩道:“不可,你如今身為儲君,怎可輕易涉險?待朕明日早朝,與眾卿家共商對策,再做定奪。”
“父皇!”
吳楚洵麵露驚異:“吳芮可還在南蠻呢!”
他簡直不敢相信,這便宜爹才剛登基,行事作風便和以往大相徑庭。
若是以往,以他作吳相時的雷厲風行,早已揮師南下,何須多言。
皇帝眉頭緊鎖,語重心長。
“正因你皇弟已在南蠻,朕更不能讓你步入險境。此事休提,朕意已決,絕不更改!”
“父皇!南境數十萬百姓安危係於一線,每多拖延一日,皆是萬民之禍啊!”
皇帝聞言,怒氣微顯,冷冷一哼。
“荒謬!江州沿海有耿家軍十數萬之眾,耿同光坐鎮,何愁不保?”
言辭間,對耿家軍的信心溢於言表。
吳楚洵心急火燎,聲音都變了調。
“可如今江州巡撫已調離耿家軍,若遇內外夾擊,耿家軍危矣!”
皇帝麵不改色,淡然迴應。
“此皆推測之辭,明日朕自會派遣兵部前往江州探明情況,再做定計。”
吳楚洵怒目相視,神色決絕。
“好,既如此,兒臣便不勞父皇費心,自行前往便是!”
言罷,轉身欲走。
他顧不得許多,決意即刻率領他麾下的特種兵直奔江州。
“站住!”
皇帝怒喝道:“朕的話,你也敢違抗?朕已言明,待兵部探查後再行定奪,你何須急躁至此?”
吳楚洵轉身,凝視著身著一襲明黃龍袍、威嚴赫赫的皇帝,神情冷然。
這位如今已是位高權重的帝王,再不似昔日那為國為民的丞相了。
他心緒難平,語氣冷淡:“既如此,兒臣便自行其是。”
言畢,再次轉身欲離。
皇帝麵色鐵青,怒不可遏。
“站住!你若敢踏出禦書房半步,朕便廢黜你太子之位!”
吳楚洵迴眸,與皇帝的眼神對視,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這太子之位,兒臣若不願,棄了便是,父皇請便!”
言罷,不顧皇帝怒吼,毅然決然奔向宮外。
皇帝目光沉沉地凝視著吳楚洵決絕離去的背影,嘴角扯了扯。
“哼,混小子,真是被兒女情長絆住了腳步!”
這時,內室走出一位身姿曼妙的佳人,一襲如火紅裙,正是當朝皇後,江氏。
她嘴角輕揚,笑意溫婉。
“不錯,不錯,我兒不愛江山愛美人的性子,很合我心意。”
江氏笑語盈盈,轉而向皇帝投去一抹嬌嗔。
“怎麽,若是哪天我遇險,您是不是也要與滿朝文武商議個半天呢?”
皇帝聞言,先前的威嚴瞬間消散,連忙躬身,笑容滿麵。
“哪能啊,為夫自然是以夫人為首,何需他人置喙。”
禦書房內,宮人早已退下,不知這帝後之間,竟還保留著昔日相府時的那份相處之道。
皇帝笑容中帶著幾分玩味,輕聲詢問:“夫人,為夫方才的表演,可還入得了你的眼?”
江氏眸光流轉,臉上洋溢著惡作劇得逞後的狡黠與得意。
“還算差強人意吧,哼,誰讓他不給我好好找媳婦,讓他急一急,就知道媳婦兒的重要了。”
她略一沉吟,又添一句:“你說,若他知曉,陸晉庭與耿同光早已布下天羅地網,將那些倭寇一網打盡,那表情定是有趣極了。”
皇帝聞言,笑聲朗朗:“想來,定是妙趣橫生。”
江氏笑靨如花,心中暗自思量,她的“兒媳”,總算是要等到了吧?
皇帝深情地望著江氏,見她容顏雖未改當年,但鬢邊已悄悄添了幾縷銀絲。
憶起這些年她操持家務的辛勞,心中不禁湧起一陣悵然。
他們二人緣起少年時江南煙雨中的驚鴻一瞥,一見鍾情,攜手共度二十載春秋,風雨同舟,情深意重,實屬世間難得。
人生短短幾個秋,千秋霸業不如珍惜眼前人。
皇帝滿眼寵溺地望著他的愛妻,不由得在心中暗自做了一個決定。
耳畔風聲唿嘯,猶如狂吠的幽靈,肆意地朝他叫囂。
那信函中的內容,在他腦海中循環往複——
江州巡撫為倭國十萬大軍大開門戶,調離閩州、南蠻、江州、南州的邊境重兵,致使倭寇如入無人之境,肆意屠戮無辜百姓!
南疆沿海邊境遼闊,橫跨幾省,百萬生靈何辜,他們怎敢如此行徑!
怎麽敢!
怎麽敢!
江州有耿家軍,南蠻有陸晉庭,左東明、吳芮、南州有江家、沈家……
若防線空虛,僅憑陸家軍一力支撐,能否抵禦那十萬洶洶而來的倭賊?
他的陸晉庭,他的小狼崽!
吳楚洵腦中不由得想象出陸晉庭滿身是血,與倭寇廝殺的畫麵,心中肝膽俱裂。
江州巡撫,該死!
秦宣,更該死!
他心中對秦宣臨死前的片刻憐憫,瞬間化為烏有,唯有滿腔怒火。
酉時已至,皇城的宮門正緩緩合上。
侍衛們驚見太子殿下疾衝而來,連忙重新推開沉重的宮門,迎其入內。
吳楚洵無暇多顧,直奔禦書房而去。
夜色漸濃,禦書房內燈火輝煌,映照出皇帝批閱奏章的身影。
吳楚洵心急如焚,未待宮人通報,便疾步闖入,急切問道:“父皇,南境遭倭寇侵襲,可有前線軍報傳來?”
皇帝緩緩擱下朱筆,麵色肅然。
“成何體統?未經通報擅自闖入,禦書房豈是你隨意進出之地?”
吳楚洵強壓心緒,再次催促道:“父皇,您沒聽見嗎?倭國十萬大軍已侵擾江州沿海,五日已過,朝中可曾接到任何戰況急報?”
“什麽!”
皇帝驚起,眸中閃過一抹驚疑,“朕未得南疆任何軍報,你此言何據?”
吳楚洵這才恍然,手中緊握的信箋已被他揉皺不堪。
他連忙將其展平,呈於便宜爹麵前。
皇帝接過,逐字辨認,讀罷,怒不可遏。
“倭寇竟敢犯我疆土,傷我……咳,百姓,此仇必報!明日朕便下旨,令南京左軍都督府火速馳援江州!”
他眸光閃爍,言辭雖厲,神色間卻未見慌亂,與平日的沉穩大相徑庭。
然吳楚洵此刻心亂如麻,全然未覺,滿心隻掛念著生死未卜的陸晉庭,一刻也不願再等。
“父皇,請給我五萬兵馬,我要即刻帶兵去江州!”
皇帝背著手,踱著步,緩緩道:“不可,你如今身為儲君,怎可輕易涉險?待朕明日早朝,與眾卿家共商對策,再做定奪。”
“父皇!”
吳楚洵麵露驚異:“吳芮可還在南蠻呢!”
他簡直不敢相信,這便宜爹才剛登基,行事作風便和以往大相徑庭。
若是以往,以他作吳相時的雷厲風行,早已揮師南下,何須多言。
皇帝眉頭緊鎖,語重心長。
“正因你皇弟已在南蠻,朕更不能讓你步入險境。此事休提,朕意已決,絕不更改!”
“父皇!南境數十萬百姓安危係於一線,每多拖延一日,皆是萬民之禍啊!”
皇帝聞言,怒氣微顯,冷冷一哼。
“荒謬!江州沿海有耿家軍十數萬之眾,耿同光坐鎮,何愁不保?”
言辭間,對耿家軍的信心溢於言表。
吳楚洵心急火燎,聲音都變了調。
“可如今江州巡撫已調離耿家軍,若遇內外夾擊,耿家軍危矣!”
皇帝麵不改色,淡然迴應。
“此皆推測之辭,明日朕自會派遣兵部前往江州探明情況,再做定計。”
吳楚洵怒目相視,神色決絕。
“好,既如此,兒臣便不勞父皇費心,自行前往便是!”
言罷,轉身欲走。
他顧不得許多,決意即刻率領他麾下的特種兵直奔江州。
“站住!”
皇帝怒喝道:“朕的話,你也敢違抗?朕已言明,待兵部探查後再行定奪,你何須急躁至此?”
吳楚洵轉身,凝視著身著一襲明黃龍袍、威嚴赫赫的皇帝,神情冷然。
這位如今已是位高權重的帝王,再不似昔日那為國為民的丞相了。
他心緒難平,語氣冷淡:“既如此,兒臣便自行其是。”
言畢,再次轉身欲離。
皇帝麵色鐵青,怒不可遏。
“站住!你若敢踏出禦書房半步,朕便廢黜你太子之位!”
吳楚洵迴眸,與皇帝的眼神對視,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這太子之位,兒臣若不願,棄了便是,父皇請便!”
言罷,不顧皇帝怒吼,毅然決然奔向宮外。
皇帝目光沉沉地凝視著吳楚洵決絕離去的背影,嘴角扯了扯。
“哼,混小子,真是被兒女情長絆住了腳步!”
這時,內室走出一位身姿曼妙的佳人,一襲如火紅裙,正是當朝皇後,江氏。
她嘴角輕揚,笑意溫婉。
“不錯,不錯,我兒不愛江山愛美人的性子,很合我心意。”
江氏笑語盈盈,轉而向皇帝投去一抹嬌嗔。
“怎麽,若是哪天我遇險,您是不是也要與滿朝文武商議個半天呢?”
皇帝聞言,先前的威嚴瞬間消散,連忙躬身,笑容滿麵。
“哪能啊,為夫自然是以夫人為首,何需他人置喙。”
禦書房內,宮人早已退下,不知這帝後之間,竟還保留著昔日相府時的那份相處之道。
皇帝笑容中帶著幾分玩味,輕聲詢問:“夫人,為夫方才的表演,可還入得了你的眼?”
江氏眸光流轉,臉上洋溢著惡作劇得逞後的狡黠與得意。
“還算差強人意吧,哼,誰讓他不給我好好找媳婦,讓他急一急,就知道媳婦兒的重要了。”
她略一沉吟,又添一句:“你說,若他知曉,陸晉庭與耿同光早已布下天羅地網,將那些倭寇一網打盡,那表情定是有趣極了。”
皇帝聞言,笑聲朗朗:“想來,定是妙趣橫生。”
江氏笑靨如花,心中暗自思量,她的“兒媳”,總算是要等到了吧?
皇帝深情地望著江氏,見她容顏雖未改當年,但鬢邊已悄悄添了幾縷銀絲。
憶起這些年她操持家務的辛勞,心中不禁湧起一陣悵然。
他們二人緣起少年時江南煙雨中的驚鴻一瞥,一見鍾情,攜手共度二十載春秋,風雨同舟,情深意重,實屬世間難得。
人生短短幾個秋,千秋霸業不如珍惜眼前人。
皇帝滿眼寵溺地望著他的愛妻,不由得在心中暗自做了一個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