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聯姻
穿成紈絝後,我靠躺平撿了個皇位 作者:蜀中有嘉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翌日。
晨風輕撫,曠野靜謐。
吳楚洵踏上了迴甘州的路。
一臉饜足。
那群老兵留在了鄔堡,作為日後托達瓦的護衛兼練兵教頭。
而鄔堡裏的財富,一小半已讓人追迴那群“死去”的士兵,送去了南蠻。
另外的,則交由托達瓦,建新城,練強兵。
王行之與兩名精銳士兵隨行在側。
三人隻看吳楚洵那滿臉春色,自然都明白這人昨夜做了什麽好事。
互相擠眉弄眼,心照不宣。
吳楚洵自然察覺到三人的眉眼關司。
他目光清淺,視線從幾人脖子上劃過,笑了笑。
“三位,羅比紮族的姑娘們是不是比中原女子更加熱情奔放啊?哎,你們真該看看自己的脖子。”
此言一出,王行之與兩名老兵麵麵相覷,臉上閃過一絲尷尬。
下意識地用手捂住了脖子。
空曠的原野上,隻迴蕩著吳楚洵爽朗的大笑聲。
他揚鞭策馬,將沿途的風光盡收眼底。
腳下的這片土地,如今是大啟的疆域。
在漫長的曆史長河中,它也曾屬於過無數的王者。
而未來……
漠北的朔風唿嘯而過。
為這個飄搖的王朝帶來了些許寒意。
但同時也裹挾而來吳楚洵那傲視天下的雄心壯誌。
……
吳楚洵迴到甘州,直奔總兵府。
他心中早已打好腹稿,如何匯報這次剿匪的結果。
誰知,到了總兵府,才發現皇帝不在。
留守的護衛答:“頭兒,皇帝去了知州府,迎接韃靼族來的使者。”
韃靼族使者?
吳楚洵腦中第一個反應就是星哲和拔都來了。
他急忙讓兩名老兵和王行之先迴軍營,自己則打馬前往甘州知州府。
此次,韃靼族來的是拔都以及族中的兩位大長老,還有一位絕美的女子。
那位美人同樣充滿了異域風情。
一雙碧綠的眼眸似星辰般閃耀,笑容如同草原上最純淨的花朵。
眉眼昳麗,豐腴明豔,讓人一見難忘。
房間裏,長老們和皇帝討論得熱烈。
既然大啟朝廷擬接受草原部落納貢歸降,韃靼部族作為如今草原的第一大族,自然要趁著皇帝親臨的時機,鞏固與大啟朝廷的關係。
隻是在門外聽著聽著,吳楚洵原本掛在臉上的笑意漸漸消散。
韃靼族今日目的,竟然是要和大啟朝——
聯姻!
隻聽韃靼長老鄭重其事地向皇帝進言。
“我尊貴的陛下,藍其兒是我們韃靼族的驕傲,是漠北草原上熠熠生輝的明珠,被譽為草原雙壁之一。我族願將我們最尊貴的公主,獻給陛下,以表達我族對大啟朝的深厚敬意。”
吳楚洵心中一沉。
他幾乎可以預見到皇帝定會欣然接受這個提議。
畢竟,聯姻對於皇帝而言,是安定草原部落人心、鞏固兩族關係的絕佳方法。
何況還是這樣的美人兒!
隻是,吳楚洵在聽到草原雙壁時,不由地想到了托達瓦。
他們兩人,雖然享有盛名,但那些所謂的愛戴與喜歡,不過是權力與利益的虛幻投影罷了。
此時,皇帝端坐在中央,目光溫和地打量著藍其兒公主。
她一臉嬌羞,宛如盛開的雪蓮,美麗純潔。
對於韃靼族長老的進言,他的迴應,也給足了體麵。
“朕早已聽聞藍其兒公主的美名,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果真是隻有雪山上才能孕育出這麽美的雪蓮,大啟若能迎娶如此佳人,實乃我朝之幸。”
皇帝在人前從來是溫潤如玉,寬裕慈仁。
這番話一出,果然氣氛更加和諧。
隻有拔都的表情仍顯得有絲複雜。
把藍其兒嫁去大啟朝聯姻,是長老們和祭司經過深思熟慮後做出的決定。
他自小對星哲言聽計從。
可藍其兒是他唯一的妹妹,他隻想妹妹能嫁一個一心一意愛她的人,而不是成為大啟皇帝後宮中眾多妃子之一。
星哲曾問及:“藍其兒,她美麗嗎?”
自然,藍其兒的美貌如同天邊的明月,令無數勇士夢寐以求,渴望能娶她為妻。
星哲深邃的目光中透露著對現實的洞察。
“如今的韃靼,雖外表依舊光鮮,但實力已非昔日可比。放眼天下,還有誰能比大啟皇帝更有能力,給予藍其兒安全和榮華。”
拔都無法反駁。
但他仍堅持親自帶著妹妹來見見這位大啟皇帝。
若是妹妹不喜歡,身為新首領的他,即使長老們有異議,也定能為她做主。
他側目看向身側的妹妹。
隻見藍其兒臉上泛起了一抹前所未有的嬌羞,目光被皇帝牢牢吸引,未曾移開。
拔都:??!!
此次造訪,並未涉及正式的會談。
需待皇帝返京後,各族首領再前往京都,依照國禮朝聖納貢,正式承認大啟朝為宗主國,這標誌著最終的歸降。
同時,大啟朝也將在那時正式開放互市,拓展商路,設立驛站,並增加兵力。
這一切的決策,還需要皇帝迴到朝堂與眾臣商議細節。
等韃靼族一行人離開後,皇帝才發現吳楚洵迴來了。
皇帝的臉上露出了驚喜之色。
他毫不猶豫地拒絕了知州的宴請,帶著吳楚洵迴到了總兵府。
皇帝與他幾日未見,如隔三秋。
正欲與他纏綿。
吳楚洵卻後退了幾步,單膝跪地,向皇帝請罪。
“陛下,臣有罪在身,領兵兩萬剿滅匪患,卻因地形不熟,導致三千京營將士不幸陷入沼澤,另有千餘將士被悍匪所殺。臣愧對陛下,愧對陣亡將士,請陛下重重責罰!”
吳楚洵低垂著頭,麵色沉重,不複往日的張揚。
皇帝麵帶詫異,並未怪罪,反而親自上前將他扶起。
“玉章,你何罪之有?你此次為朕鏟除了互市的一大阻礙,帶迴來的財寶更是解了朕的燃眉之急。朕應該賞賜你,而非責罰。”
皇帝的聲音中透露出幾分寬慰。
吳楚洵垂下眼簾。
暗忖,以皇帝的行事風格,不應該對那三千京營漠不關心,這般輕拿輕放。
他並不知曉,前鋒營那幾位提前迴來千戶承了他的情,自然想在皇帝麵前給他賣個好。
並且,為了在皇帝麵前突出他們自己的戰功,即便皇帝按常規,將幾人分開問詢,他們也幾乎異口同聲地稱讚吳楚洵的領兵之能。
言語中還不時渲染出草原環境之惡劣,響馬盟悍匪有多強悍,眾將士有多拚命。
這些言辭,讓皇帝在潛意識裏對損失的將士人數有了更高的接受度。
而吳楚洵的分兵布陣,各任其事的戰術,也讓其他千戶根本就不清楚真實傷亡情況。
最終這次剿匪死了多少人,恐怕也隻有吳楚洵自己才心知肚明。
兩萬人成功剿滅了草原上雄霸多年的上萬悍匪,隻區區四千人的損失,足以證明吳楚洵的帶兵能力。
皇帝開心還來不及,怎會懷疑死亡人數呢?
此刻見他平安歸來,想念情郎的心思占了上風,哪還有心思與他談正事。
他輕輕依偎在吳楚洵的懷中,眸中含情。
吳楚洵迴過味來。
他懷裏摟著才剛答應迎娶公主的皇帝,內心一陣諷刺,用力收緊了皇帝的腰。
床幔翻飛。
吳楚洵行事中帶著以往沒有的強悍和肆意。
寒夜中,床帷中的喘息聲若斷若續。
吳楚洵那清醒的眼眸深處,隱藏著對迴到現代的無限向往。
晨風輕撫,曠野靜謐。
吳楚洵踏上了迴甘州的路。
一臉饜足。
那群老兵留在了鄔堡,作為日後托達瓦的護衛兼練兵教頭。
而鄔堡裏的財富,一小半已讓人追迴那群“死去”的士兵,送去了南蠻。
另外的,則交由托達瓦,建新城,練強兵。
王行之與兩名精銳士兵隨行在側。
三人隻看吳楚洵那滿臉春色,自然都明白這人昨夜做了什麽好事。
互相擠眉弄眼,心照不宣。
吳楚洵自然察覺到三人的眉眼關司。
他目光清淺,視線從幾人脖子上劃過,笑了笑。
“三位,羅比紮族的姑娘們是不是比中原女子更加熱情奔放啊?哎,你們真該看看自己的脖子。”
此言一出,王行之與兩名老兵麵麵相覷,臉上閃過一絲尷尬。
下意識地用手捂住了脖子。
空曠的原野上,隻迴蕩著吳楚洵爽朗的大笑聲。
他揚鞭策馬,將沿途的風光盡收眼底。
腳下的這片土地,如今是大啟的疆域。
在漫長的曆史長河中,它也曾屬於過無數的王者。
而未來……
漠北的朔風唿嘯而過。
為這個飄搖的王朝帶來了些許寒意。
但同時也裹挾而來吳楚洵那傲視天下的雄心壯誌。
……
吳楚洵迴到甘州,直奔總兵府。
他心中早已打好腹稿,如何匯報這次剿匪的結果。
誰知,到了總兵府,才發現皇帝不在。
留守的護衛答:“頭兒,皇帝去了知州府,迎接韃靼族來的使者。”
韃靼族使者?
吳楚洵腦中第一個反應就是星哲和拔都來了。
他急忙讓兩名老兵和王行之先迴軍營,自己則打馬前往甘州知州府。
此次,韃靼族來的是拔都以及族中的兩位大長老,還有一位絕美的女子。
那位美人同樣充滿了異域風情。
一雙碧綠的眼眸似星辰般閃耀,笑容如同草原上最純淨的花朵。
眉眼昳麗,豐腴明豔,讓人一見難忘。
房間裏,長老們和皇帝討論得熱烈。
既然大啟朝廷擬接受草原部落納貢歸降,韃靼部族作為如今草原的第一大族,自然要趁著皇帝親臨的時機,鞏固與大啟朝廷的關係。
隻是在門外聽著聽著,吳楚洵原本掛在臉上的笑意漸漸消散。
韃靼族今日目的,竟然是要和大啟朝——
聯姻!
隻聽韃靼長老鄭重其事地向皇帝進言。
“我尊貴的陛下,藍其兒是我們韃靼族的驕傲,是漠北草原上熠熠生輝的明珠,被譽為草原雙壁之一。我族願將我們最尊貴的公主,獻給陛下,以表達我族對大啟朝的深厚敬意。”
吳楚洵心中一沉。
他幾乎可以預見到皇帝定會欣然接受這個提議。
畢竟,聯姻對於皇帝而言,是安定草原部落人心、鞏固兩族關係的絕佳方法。
何況還是這樣的美人兒!
隻是,吳楚洵在聽到草原雙壁時,不由地想到了托達瓦。
他們兩人,雖然享有盛名,但那些所謂的愛戴與喜歡,不過是權力與利益的虛幻投影罷了。
此時,皇帝端坐在中央,目光溫和地打量著藍其兒公主。
她一臉嬌羞,宛如盛開的雪蓮,美麗純潔。
對於韃靼族長老的進言,他的迴應,也給足了體麵。
“朕早已聽聞藍其兒公主的美名,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果真是隻有雪山上才能孕育出這麽美的雪蓮,大啟若能迎娶如此佳人,實乃我朝之幸。”
皇帝在人前從來是溫潤如玉,寬裕慈仁。
這番話一出,果然氣氛更加和諧。
隻有拔都的表情仍顯得有絲複雜。
把藍其兒嫁去大啟朝聯姻,是長老們和祭司經過深思熟慮後做出的決定。
他自小對星哲言聽計從。
可藍其兒是他唯一的妹妹,他隻想妹妹能嫁一個一心一意愛她的人,而不是成為大啟皇帝後宮中眾多妃子之一。
星哲曾問及:“藍其兒,她美麗嗎?”
自然,藍其兒的美貌如同天邊的明月,令無數勇士夢寐以求,渴望能娶她為妻。
星哲深邃的目光中透露著對現實的洞察。
“如今的韃靼,雖外表依舊光鮮,但實力已非昔日可比。放眼天下,還有誰能比大啟皇帝更有能力,給予藍其兒安全和榮華。”
拔都無法反駁。
但他仍堅持親自帶著妹妹來見見這位大啟皇帝。
若是妹妹不喜歡,身為新首領的他,即使長老們有異議,也定能為她做主。
他側目看向身側的妹妹。
隻見藍其兒臉上泛起了一抹前所未有的嬌羞,目光被皇帝牢牢吸引,未曾移開。
拔都:??!!
此次造訪,並未涉及正式的會談。
需待皇帝返京後,各族首領再前往京都,依照國禮朝聖納貢,正式承認大啟朝為宗主國,這標誌著最終的歸降。
同時,大啟朝也將在那時正式開放互市,拓展商路,設立驛站,並增加兵力。
這一切的決策,還需要皇帝迴到朝堂與眾臣商議細節。
等韃靼族一行人離開後,皇帝才發現吳楚洵迴來了。
皇帝的臉上露出了驚喜之色。
他毫不猶豫地拒絕了知州的宴請,帶著吳楚洵迴到了總兵府。
皇帝與他幾日未見,如隔三秋。
正欲與他纏綿。
吳楚洵卻後退了幾步,單膝跪地,向皇帝請罪。
“陛下,臣有罪在身,領兵兩萬剿滅匪患,卻因地形不熟,導致三千京營將士不幸陷入沼澤,另有千餘將士被悍匪所殺。臣愧對陛下,愧對陣亡將士,請陛下重重責罰!”
吳楚洵低垂著頭,麵色沉重,不複往日的張揚。
皇帝麵帶詫異,並未怪罪,反而親自上前將他扶起。
“玉章,你何罪之有?你此次為朕鏟除了互市的一大阻礙,帶迴來的財寶更是解了朕的燃眉之急。朕應該賞賜你,而非責罰。”
皇帝的聲音中透露出幾分寬慰。
吳楚洵垂下眼簾。
暗忖,以皇帝的行事風格,不應該對那三千京營漠不關心,這般輕拿輕放。
他並不知曉,前鋒營那幾位提前迴來千戶承了他的情,自然想在皇帝麵前給他賣個好。
並且,為了在皇帝麵前突出他們自己的戰功,即便皇帝按常規,將幾人分開問詢,他們也幾乎異口同聲地稱讚吳楚洵的領兵之能。
言語中還不時渲染出草原環境之惡劣,響馬盟悍匪有多強悍,眾將士有多拚命。
這些言辭,讓皇帝在潛意識裏對損失的將士人數有了更高的接受度。
而吳楚洵的分兵布陣,各任其事的戰術,也讓其他千戶根本就不清楚真實傷亡情況。
最終這次剿匪死了多少人,恐怕也隻有吳楚洵自己才心知肚明。
兩萬人成功剿滅了草原上雄霸多年的上萬悍匪,隻區區四千人的損失,足以證明吳楚洵的帶兵能力。
皇帝開心還來不及,怎會懷疑死亡人數呢?
此刻見他平安歸來,想念情郎的心思占了上風,哪還有心思與他談正事。
他輕輕依偎在吳楚洵的懷中,眸中含情。
吳楚洵迴過味來。
他懷裏摟著才剛答應迎娶公主的皇帝,內心一陣諷刺,用力收緊了皇帝的腰。
床幔翻飛。
吳楚洵行事中帶著以往沒有的強悍和肆意。
寒夜中,床帷中的喘息聲若斷若續。
吳楚洵那清醒的眼眸深處,隱藏著對迴到現代的無限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