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大夫,我能救他。”緹縈平靜道。那母親立即換上一副麵孔,把孩子抱給緹縈,“求求你,救救他。”
緹縈點點頭,開始為孩子診脈,原本隻是普通的感冒,因一直拖著,現在變成了高燒,緹縈從懷裏拿出些碎銀,遞給那母親讓她買藥,誰知,那母親卻連連擺手,“公子,這銀子我不能收,你……你能不能幫我買些藥?”
淩誌在一旁冷哼一聲,“毛病還挺多!”那母親慌亂道:“不,不是的。眼下難民多的厲害,此地的知縣貼出了告示,說什麽難民用銀子買東西的時候必須交代銀子來源,否則就將銀子沒收了,我若是收了公子的銀子去給虎兒買藥,銀子定會被沒收的。”
“這是何規矩!”淩誌很詫異,“別人給的都不行嗎?”女子微低的頭告訴了他答案,“前些日子,有個好心的姑娘給了趙老頭幾文錢,趙老頭去買饅頭,結果就……就再也沒迴來。縣令說……說我們手腳不幹淨……”
緹縈心頭慘然,這縣令真是厲害,這告示一貼,等於把難民逼進了死胡同,隻能在這街頭流浪,命好了躲過一劫,日後謀個什麽營生,命不好隻有死路一條。
“好,你在這裏等著,我去拿藥。”緹縈起身,心中莫名一股煩躁。“我跟你一起去。”周正跟在緹縈後麵,又對淩誌道:“你去打聽打聽,看這縣令究竟是何方神聖。”
淩誌嗯的一聲,馬鞭一揚就離開了。緹縈和周正兩人很快就幫虎兒帶迴來藥,還給他們買了些吃的,虎兒娘還將吃食分給了窩棚裏其他兩個女子,女子跪在地上,對著緹縈和周正連連磕頭。
待淩誌迴來時,天色已晚,隻能住上一晚。虎兒喝了藥不久,就退燒了,可夜晚來臨,虎兒又冷的直打顫,緹縈心中不忍,便帶著虎兒母子兩人一同住了店。
客棧老板看見三人帶著難民時,猶豫了會,後是想通什麽一樣,歡喜的開了開了三間房。夜裏,緹縈和周正淩誌一起說起了縣令之事。
“如此說來,那縣令就是想把這些難民都趕走?”緹縈一語中的。
“是。這縣令姓何,聽說剛上任不久,是個沒擔當的,怕這些難民死在他的地方上,所以想方設法要將這些人趕走!那些商戶也是那狗縣令給下的死令,他們串通好的!”淩誌給自己倒了杯茶,喝了一口。
緹縈和周正皆是一陣沉默。“叫我說,就該把那何縣令拿到長安去,稟告皇上,叫他以後為非作歹!”淩誌氣憤的一拍桌子,桌上的茶碗都跟著跳了幾下。
“好了,這種事不是你我這些武將能決定的,緹縈姑娘,你也早點迴去休息吧!我們要睡了。”周正起身,做出個請的動作。
“阿正,你現在怎麽冷血,那些難民都那樣了,你還惦記著睡覺,你還是不是……”周正一道目光射來,淩誌閉上了嘴。
緹縈哀歎一聲,即便她心中也是難受,可周正說的也沒錯,自古民不與官鬥,鬥不過啊,再說文官與武將之間,雖然沒有直接關係,但官官相互可沒說文護文,武護武。
緹縈悻悻的離開。虎兒的房間就在隔壁,緹縈進屋的時候,虎兒已經睡下了,因著一直吹風,便是燒退了,虎兒的臉也是紅的,虎兒娘用沾濕的帕子給虎兒擦著手臉,見緹縈來了,趕緊站了起來,“公子,虎兒已經不燙了。”
緹縈笑笑,“嬸嬸,你不必客氣,你叫我緹縈吧!”
“緹縈?你是淳於緹縈?”虎兒娘不可置信的拉著緹縈的手,反複確認。緹縈點點頭。
“我聽過你的事,你就你父親的事我們村裏人都知道,沒想到今個能在這裏見到你,你真是個好孩子,真是老天爺開眼了,居然能讓我見到你。”虎兒娘激動的說了好一會兒,像是見到偶像一樣。
虎兒娘知道緹縈的身份後,話也多了起來,說起了自己的遭遇。
“……本來遇到戰事已經很難了,我們都躲在家裏不敢出門,打仗打了很久,我們辛苦種的地都被踩壞了,沒收成,沒吃的,我把門口的樹皮都刮幹淨了……”虎兒娘說的很平靜。
“後來,我們打了勝仗,村裏人都以為好日子要來了,可誰知一睜眼,地沒了,村上的大戶強行占了好地方,留給我們百姓的都一些長不出東西的石頭地,鬧到知縣那,還換了一頓打,說我們這些人趁著戰亂胡謅!唉,想要種地還得交租,長出糧食還有稅,虎兒爹又被強行征了兵,到現在還不知道在什麽地方……”說著說著強忍的淚還是掉了下來。
“為了換口吃的,我……我把虎兒姐姐賣了,換了一畝地,想著累就累點,總不會餓死!可誰知道,今年來了個更貪更毒的縣令,要把所有的地都收迴去,重新分,重新分哪還有我們的份,我沒孩子可賣了……”說到最後,虎兒娘哭出了聲。
緹縈輕拍著虎兒娘的後背,戰爭帶來的災難和傷害遠遠要比虎兒娘描述的更加慘烈,想到千年後的新中國,土地所有製是經曆了多少艱難才有的,這個時期,真的是毫無辦法。
虎兒娘的情緒很低落,“我對不起虎兒爹,沒護住女兒,又差點丟了虎兒的命,我這心裏,唉,跟針紮一樣,可就是一點辦法都沒有,緹縈姑娘啊,這次要是沒遇到你,我可能也就隨著虎兒去了!”
緹縈給虎兒娘遞了杯水,安慰道:“嬸嬸,你也別難過了,虎兒沒事了,你也好好活著,隻有活著,才有與虎兒爹相見的那一天。到時候,你們一家三口定能好好過日子。”
虎兒娘愣愣的直點頭,緹縈拿出個荷包塞到她懷裏,“這些銀子你拿著,明日我帶你和虎兒去買身幹淨的衣服,今日在給虎兒買藥鋪子裏,在找幹雜活的仆婦,且去試試,雖說累點,但至少有口飯吃。”
緹縈點點頭,開始為孩子診脈,原本隻是普通的感冒,因一直拖著,現在變成了高燒,緹縈從懷裏拿出些碎銀,遞給那母親讓她買藥,誰知,那母親卻連連擺手,“公子,這銀子我不能收,你……你能不能幫我買些藥?”
淩誌在一旁冷哼一聲,“毛病還挺多!”那母親慌亂道:“不,不是的。眼下難民多的厲害,此地的知縣貼出了告示,說什麽難民用銀子買東西的時候必須交代銀子來源,否則就將銀子沒收了,我若是收了公子的銀子去給虎兒買藥,銀子定會被沒收的。”
“這是何規矩!”淩誌很詫異,“別人給的都不行嗎?”女子微低的頭告訴了他答案,“前些日子,有個好心的姑娘給了趙老頭幾文錢,趙老頭去買饅頭,結果就……就再也沒迴來。縣令說……說我們手腳不幹淨……”
緹縈心頭慘然,這縣令真是厲害,這告示一貼,等於把難民逼進了死胡同,隻能在這街頭流浪,命好了躲過一劫,日後謀個什麽營生,命不好隻有死路一條。
“好,你在這裏等著,我去拿藥。”緹縈起身,心中莫名一股煩躁。“我跟你一起去。”周正跟在緹縈後麵,又對淩誌道:“你去打聽打聽,看這縣令究竟是何方神聖。”
淩誌嗯的一聲,馬鞭一揚就離開了。緹縈和周正兩人很快就幫虎兒帶迴來藥,還給他們買了些吃的,虎兒娘還將吃食分給了窩棚裏其他兩個女子,女子跪在地上,對著緹縈和周正連連磕頭。
待淩誌迴來時,天色已晚,隻能住上一晚。虎兒喝了藥不久,就退燒了,可夜晚來臨,虎兒又冷的直打顫,緹縈心中不忍,便帶著虎兒母子兩人一同住了店。
客棧老板看見三人帶著難民時,猶豫了會,後是想通什麽一樣,歡喜的開了開了三間房。夜裏,緹縈和周正淩誌一起說起了縣令之事。
“如此說來,那縣令就是想把這些難民都趕走?”緹縈一語中的。
“是。這縣令姓何,聽說剛上任不久,是個沒擔當的,怕這些難民死在他的地方上,所以想方設法要將這些人趕走!那些商戶也是那狗縣令給下的死令,他們串通好的!”淩誌給自己倒了杯茶,喝了一口。
緹縈和周正皆是一陣沉默。“叫我說,就該把那何縣令拿到長安去,稟告皇上,叫他以後為非作歹!”淩誌氣憤的一拍桌子,桌上的茶碗都跟著跳了幾下。
“好了,這種事不是你我這些武將能決定的,緹縈姑娘,你也早點迴去休息吧!我們要睡了。”周正起身,做出個請的動作。
“阿正,你現在怎麽冷血,那些難民都那樣了,你還惦記著睡覺,你還是不是……”周正一道目光射來,淩誌閉上了嘴。
緹縈哀歎一聲,即便她心中也是難受,可周正說的也沒錯,自古民不與官鬥,鬥不過啊,再說文官與武將之間,雖然沒有直接關係,但官官相互可沒說文護文,武護武。
緹縈悻悻的離開。虎兒的房間就在隔壁,緹縈進屋的時候,虎兒已經睡下了,因著一直吹風,便是燒退了,虎兒的臉也是紅的,虎兒娘用沾濕的帕子給虎兒擦著手臉,見緹縈來了,趕緊站了起來,“公子,虎兒已經不燙了。”
緹縈笑笑,“嬸嬸,你不必客氣,你叫我緹縈吧!”
“緹縈?你是淳於緹縈?”虎兒娘不可置信的拉著緹縈的手,反複確認。緹縈點點頭。
“我聽過你的事,你就你父親的事我們村裏人都知道,沒想到今個能在這裏見到你,你真是個好孩子,真是老天爺開眼了,居然能讓我見到你。”虎兒娘激動的說了好一會兒,像是見到偶像一樣。
虎兒娘知道緹縈的身份後,話也多了起來,說起了自己的遭遇。
“……本來遇到戰事已經很難了,我們都躲在家裏不敢出門,打仗打了很久,我們辛苦種的地都被踩壞了,沒收成,沒吃的,我把門口的樹皮都刮幹淨了……”虎兒娘說的很平靜。
“後來,我們打了勝仗,村裏人都以為好日子要來了,可誰知一睜眼,地沒了,村上的大戶強行占了好地方,留給我們百姓的都一些長不出東西的石頭地,鬧到知縣那,還換了一頓打,說我們這些人趁著戰亂胡謅!唉,想要種地還得交租,長出糧食還有稅,虎兒爹又被強行征了兵,到現在還不知道在什麽地方……”說著說著強忍的淚還是掉了下來。
“為了換口吃的,我……我把虎兒姐姐賣了,換了一畝地,想著累就累點,總不會餓死!可誰知道,今年來了個更貪更毒的縣令,要把所有的地都收迴去,重新分,重新分哪還有我們的份,我沒孩子可賣了……”說到最後,虎兒娘哭出了聲。
緹縈輕拍著虎兒娘的後背,戰爭帶來的災難和傷害遠遠要比虎兒娘描述的更加慘烈,想到千年後的新中國,土地所有製是經曆了多少艱難才有的,這個時期,真的是毫無辦法。
虎兒娘的情緒很低落,“我對不起虎兒爹,沒護住女兒,又差點丟了虎兒的命,我這心裏,唉,跟針紮一樣,可就是一點辦法都沒有,緹縈姑娘啊,這次要是沒遇到你,我可能也就隨著虎兒去了!”
緹縈給虎兒娘遞了杯水,安慰道:“嬸嬸,你也別難過了,虎兒沒事了,你也好好活著,隻有活著,才有與虎兒爹相見的那一天。到時候,你們一家三口定能好好過日子。”
虎兒娘愣愣的直點頭,緹縈拿出個荷包塞到她懷裏,“這些銀子你拿著,明日我帶你和虎兒去買身幹淨的衣服,今日在給虎兒買藥鋪子裏,在找幹雜活的仆婦,且去試試,雖說累點,但至少有口飯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