緹縈扭頭道:“你們走吧!遠走高飛,不要再迴來了。”
淩風不可置信道:“你真讓我們走?”緹縈鄭重的點了點頭,“這世間感情最難言語,說不清道不明,家裏人覺得你們背道而馳,可隻要你們覺得好,那便是真好了。如今鬧成這樣,是誰也不想看到的,快走吧!”
曹浩向前一步,朝著緹縈拱手作揖,信誓旦旦道:“曹某先在這裏謝過了,他日有機會定當重謝。”
說完,拉起淩風很快消失在雨中。
緹縈撐著雨傘,看著兩人消失的方向,哀歎一聲。“歎什麽氣?”周正不知何時出現,站在了緹縈一旁,緹縈白了周正一眼,假意怒道:“你為何那般對淩羽,你明知道淩羽對你一片癡心,你說那樣的話太傷人了。”
周正板著臉,直視著緹縈,“那按照緹縈姑娘的意思是我就該為可憐她而跟她在一起,哪怕最後想看兩厭,也要綁在一起?”
緹縈眉毛一挑,有些結巴道:“那……那你……也可以婉轉一些……慢慢來……給她寫迴過神的世間。”
周正迅速道:“難道緹縈姑娘沒有聽說過長痛不如短痛嗎?還是你覺得含糊其辭,讓她誤會更好?”
緹縈苦笑了下,答道:“聽說過,不是。周正,我知道你有中意之人,你現在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她好,可憐香惜玉……”想了想,憐香惜玉這個詞有些不合適,又換了句話,“反正就是你有問題。”
看著緹縈護短又對自己無可奈何的樣子實在可愛,周正笑笑,岔開話題,“你把他們放走了,怎麽跟公孫家交代?”
緹縈沉吟片刻,道:“是老太太讓我這麽做的。她剛醒來的時候還很清醒,拉著我的手讓我放他們走!”
周正哦的一聲,又問:“那你應該告訴公孫淩風的,他這樣一走,怕是對老太太要內疚一輩子。”緹縈深歎一口氣:“要是現在說了,他必然就不走了。日後一定還有機會,幫他解開這個心結。”
周正忍不住微笑了:“沒想到你還是個如此性情之人!”
下了一夜的雨,樹枝上一滴一滴的掉著水珠,公孫老太太的院子霧氣繚繞。老太太從昨夜開始就完全昏迷了,隻有胸口微微地跳動,表示她還活著。公孫逸塵夫婦,邱氏始終陪在床邊。
床邊小幾上放置一木盤,內有幾根細柔的羽毛,曹嬤嬤時不時地把羽毛放在公孫老太太鼻端遣,試試是否還有微弱的唿吸。周圍的兒孫媳婦或坐或站了一地。
緹縈踏進屋裏時,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她,都在想緹縈定能再救老太太一命,緹縈緩緩走近老太太身邊,一探脈,臉色沉的厲害,看來,老太太堅持不了多久了。
緹縈拿出銀針,幾針之下,老太太微微抬起眼皮,看著緹縈,緹縈點了點頭,老太太露出安詳的笑容閉上了眼。
曹嬤嬤拿羽毛試了試鼻息,對著眾人搖了搖頭。公孫逸塵夫婦,邱氏,放聲大哭。一眾晚輩都跟著磕了起來,外頭服侍得丫鬟婆子聽見裏頭得哭聲,都跟著一起哭嚎著。
緹縈跪在一旁,低低的哭泣著,看著老太太安詳得樣子,一種難以言語得感情湧上心頭,老太太做了一輩子公孫老太太,卻從未做過自己,一個女人的一生結束了。
公孫家開始料理後事,擦洗,換孝衣,設靈堂,出殯,入殮,李氏和邱氏料理的妥妥當當。公孫家在鄉鎮裏素來有威名,喪事辦得很風光,請了昭仁寺的大和尚做法,好不風光。
壽光城裏凡是有頭有臉的人物都來吊唁,上至縣令,下到上古人家,無有不來的。公孫逸塵本想等等看,或許老二能告假迴來,誰知道了出殯之日都未等到,隻好先行下葬。
去往公孫家祖墳的路上擺滿了祭花,緹縈猛然想起了王姨娘,同人不同命,大約就是這樣吧!
喪禮第二天,緹縈便啟程迴京,剛好與也要迴京的周正和淩誌一起,公孫逸塵安心不少。路上,緹縈一行人遇到了不少流民。
當地官府開倉放糧,城中富戶也大開粥鋪,為流民填補充饑。緹縈一直覺得電視劇裏播放的難民模樣是假的,可現在親眼看見,才知道電視劇裏放的不如現實的五分之一。
秋風瑟瑟,許多老人孩子都隻穿著單衣,即便兩人都是嘴唇發青,老人把孩子抱的很緊,婦人衣衫襤褸,抱著路過的富人,求著口飯吃,粥棚前排著長長的隊,眼睛齊刷刷的看向最前麵的水米分離的薄粥,那便是他們唯一的希望。
“什麽時候才能把匈奴殺完了!這些個狗娘養的,將我大漢的百姓害成這樣!”淩誌憤憤道。
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緹縈從公孫家出來的時候換上了男裝,三人騎著馬,周正和淩誌一左一右將緹縈護在中間。
“會的,總有一天會的。”周正輕聲道。
緹縈有些後悔當初沒有好好學曆史了,這即便知道這是漢朝,也不知道有什麽曆史大事件,要是當年她好好學曆史了,那她不是裝著掐指一算,就知道什麽時候徹底把匈奴收拾了。
三人又往前走了些,路邊有好幾個臨時搭的窩棚,秋天的雨又冷又大,有了窩棚至少不用淋的太濕。窩棚裏有稀稀落落的抽泣聲,母親抱著個滿臉通紅的孩子,奄奄一息得連哭都沒了氣力。
緹縈都走出了幾步,卻將馬繩一拉,調轉馬頭去了窩棚。她答應過淳於老太太要藏拙的,可那母親麵如死灰的樣子,讓緹縈心都揪到一塊了。
周正緊隨其後,淩誌反應過來的時候,兩組人已經有段距離了,“喂,你們幹什麽去?等等我!”淩誌趕緊去追。
緹縈從馬上跨下身,蹲在母親麵前,急急道:“把孩子給我,我是大夫,我可以救他。”那母親先是看了緹縈一眼,隨後又好像反應過來什麽一樣,大聲斥責:“你想幹什麽,我孩子不賣!”
淩風不可置信道:“你真讓我們走?”緹縈鄭重的點了點頭,“這世間感情最難言語,說不清道不明,家裏人覺得你們背道而馳,可隻要你們覺得好,那便是真好了。如今鬧成這樣,是誰也不想看到的,快走吧!”
曹浩向前一步,朝著緹縈拱手作揖,信誓旦旦道:“曹某先在這裏謝過了,他日有機會定當重謝。”
說完,拉起淩風很快消失在雨中。
緹縈撐著雨傘,看著兩人消失的方向,哀歎一聲。“歎什麽氣?”周正不知何時出現,站在了緹縈一旁,緹縈白了周正一眼,假意怒道:“你為何那般對淩羽,你明知道淩羽對你一片癡心,你說那樣的話太傷人了。”
周正板著臉,直視著緹縈,“那按照緹縈姑娘的意思是我就該為可憐她而跟她在一起,哪怕最後想看兩厭,也要綁在一起?”
緹縈眉毛一挑,有些結巴道:“那……那你……也可以婉轉一些……慢慢來……給她寫迴過神的世間。”
周正迅速道:“難道緹縈姑娘沒有聽說過長痛不如短痛嗎?還是你覺得含糊其辭,讓她誤會更好?”
緹縈苦笑了下,答道:“聽說過,不是。周正,我知道你有中意之人,你現在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她好,可憐香惜玉……”想了想,憐香惜玉這個詞有些不合適,又換了句話,“反正就是你有問題。”
看著緹縈護短又對自己無可奈何的樣子實在可愛,周正笑笑,岔開話題,“你把他們放走了,怎麽跟公孫家交代?”
緹縈沉吟片刻,道:“是老太太讓我這麽做的。她剛醒來的時候還很清醒,拉著我的手讓我放他們走!”
周正哦的一聲,又問:“那你應該告訴公孫淩風的,他這樣一走,怕是對老太太要內疚一輩子。”緹縈深歎一口氣:“要是現在說了,他必然就不走了。日後一定還有機會,幫他解開這個心結。”
周正忍不住微笑了:“沒想到你還是個如此性情之人!”
下了一夜的雨,樹枝上一滴一滴的掉著水珠,公孫老太太的院子霧氣繚繞。老太太從昨夜開始就完全昏迷了,隻有胸口微微地跳動,表示她還活著。公孫逸塵夫婦,邱氏始終陪在床邊。
床邊小幾上放置一木盤,內有幾根細柔的羽毛,曹嬤嬤時不時地把羽毛放在公孫老太太鼻端遣,試試是否還有微弱的唿吸。周圍的兒孫媳婦或坐或站了一地。
緹縈踏進屋裏時,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她,都在想緹縈定能再救老太太一命,緹縈緩緩走近老太太身邊,一探脈,臉色沉的厲害,看來,老太太堅持不了多久了。
緹縈拿出銀針,幾針之下,老太太微微抬起眼皮,看著緹縈,緹縈點了點頭,老太太露出安詳的笑容閉上了眼。
曹嬤嬤拿羽毛試了試鼻息,對著眾人搖了搖頭。公孫逸塵夫婦,邱氏,放聲大哭。一眾晚輩都跟著磕了起來,外頭服侍得丫鬟婆子聽見裏頭得哭聲,都跟著一起哭嚎著。
緹縈跪在一旁,低低的哭泣著,看著老太太安詳得樣子,一種難以言語得感情湧上心頭,老太太做了一輩子公孫老太太,卻從未做過自己,一個女人的一生結束了。
公孫家開始料理後事,擦洗,換孝衣,設靈堂,出殯,入殮,李氏和邱氏料理的妥妥當當。公孫家在鄉鎮裏素來有威名,喪事辦得很風光,請了昭仁寺的大和尚做法,好不風光。
壽光城裏凡是有頭有臉的人物都來吊唁,上至縣令,下到上古人家,無有不來的。公孫逸塵本想等等看,或許老二能告假迴來,誰知道了出殯之日都未等到,隻好先行下葬。
去往公孫家祖墳的路上擺滿了祭花,緹縈猛然想起了王姨娘,同人不同命,大約就是這樣吧!
喪禮第二天,緹縈便啟程迴京,剛好與也要迴京的周正和淩誌一起,公孫逸塵安心不少。路上,緹縈一行人遇到了不少流民。
當地官府開倉放糧,城中富戶也大開粥鋪,為流民填補充饑。緹縈一直覺得電視劇裏播放的難民模樣是假的,可現在親眼看見,才知道電視劇裏放的不如現實的五分之一。
秋風瑟瑟,許多老人孩子都隻穿著單衣,即便兩人都是嘴唇發青,老人把孩子抱的很緊,婦人衣衫襤褸,抱著路過的富人,求著口飯吃,粥棚前排著長長的隊,眼睛齊刷刷的看向最前麵的水米分離的薄粥,那便是他們唯一的希望。
“什麽時候才能把匈奴殺完了!這些個狗娘養的,將我大漢的百姓害成這樣!”淩誌憤憤道。
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緹縈從公孫家出來的時候換上了男裝,三人騎著馬,周正和淩誌一左一右將緹縈護在中間。
“會的,總有一天會的。”周正輕聲道。
緹縈有些後悔當初沒有好好學曆史了,這即便知道這是漢朝,也不知道有什麽曆史大事件,要是當年她好好學曆史了,那她不是裝著掐指一算,就知道什麽時候徹底把匈奴收拾了。
三人又往前走了些,路邊有好幾個臨時搭的窩棚,秋天的雨又冷又大,有了窩棚至少不用淋的太濕。窩棚裏有稀稀落落的抽泣聲,母親抱著個滿臉通紅的孩子,奄奄一息得連哭都沒了氣力。
緹縈都走出了幾步,卻將馬繩一拉,調轉馬頭去了窩棚。她答應過淳於老太太要藏拙的,可那母親麵如死灰的樣子,讓緹縈心都揪到一塊了。
周正緊隨其後,淩誌反應過來的時候,兩組人已經有段距離了,“喂,你們幹什麽去?等等我!”淩誌趕緊去追。
緹縈從馬上跨下身,蹲在母親麵前,急急道:“把孩子給我,我是大夫,我可以救他。”那母親先是看了緹縈一眼,隨後又好像反應過來什麽一樣,大聲斥責:“你想幹什麽,我孩子不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