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長青也不給村裏人多算,一斤八文,這可比市價低一半多呢,若不想出錢,也可用麥麩、豆麵、番麥麵來換,豆麵番麥麵屬粗糧可麥麩也不便宜,都是家裏餵豬的好飼料,想省錢的人家也捨不得拿來換。


    自打擔任裏正,蘇長青很是注重風評,當然以往為人風評也不差,現在得一個「更」字!


    就像這賣魚得來的銀錢,當場就在棚子裏清算,有以安兒為首的一眾村裏讀書的孩子,算盤珠子撥得劈裏啪啦作響。.


    原本按戶算方便又省事兒,去年就是按戶算,今年卻是換了算法,按人頭不論年齡長幼,算是均分,一家幾口人得幾份銀錢。


    這種算法明顯對未分家的人家更有利,但也有一大弊端,隻眼下一派喜慶無人顧及!


    人少的門戶,如張康毅三口之家,也分了一兩多,有那三世同堂還未分家者,得六七兩,年末能有這一大筆進項,可真是好兆頭,圍在蘇長青跟前奉承的人家不在少數,就是老裏正亦是欣慰,他的眼光著實不錯。


    分完銀子,眼見還有人時不時瞅一眼剩下的小個頭魚,蘇長青笑道:「想要的拿錢買或粗糧麥麩來換都行,這些魚賣得的錢我留著,以備年後補路修三神殿,還有村裏給衙門的走禮,如何?」


    此話一出,原本還對不分錢有想頭的人瞬間歇了小心思,紛紛應和。


    「再有就是粗糧麥麩,也是用來給魚做食料。」就換來的粗糧用處,蘇長青也解釋了一迴,並懇請老裏正監管換來的粗糧麥麩。


    蘇婉不管村裏這些官司,她帶著杏兒給自家挑了十多條大魚三桶小魚,稱斤後當場付了銀錢。


    「買這麽多能吃完嗎?」李秀兒不解,看向籬笆裏亂兮兮的魚塘,道:「塘裏不是還有小魚,開春解冰後說不得就長大了,吃新鮮的也成啊!」


    「不是自家吃,走禮的。」蘇婉笑著解釋。


    不說自家在府城的親戚秦家、張家,就是安兒在書院的夫子、交好的範管事還有張芳家,餘著年後姑姑家來拜年時送幾條,這樣一想,蘇婉覺得還是買少了。


    可惜,魚雖多,但村裏人也多,各家都想多換幾條,過年家裏來親戚做道魚菜也體麵不是。


    現在,因自家走禮的人家橫跨農商士三界,因此,走禮在蘇家是一件比較麻煩的大事,再不像以往一籃子雞蛋幾斤肉就成。


    如舅舅家姑姑家,布料、雞蛋、大棗紅糖都能算作禮,外則可添一些文房四寶求個好寓意,交好的管事走禮隨大流就成。


    秦家雖是書香門第,可那是正經官宦人家,走禮就比較講究,且還是大哥蘇誌棟的嶽家,禮自然要加重三分。


    書院夫子的禮既要文雅也求實惠,至於知府大人,勉強算是有私交,走禮更需審慎。


    張氏是當家主母,禮得她來準備,雖不大知曉大戶人家走禮規矩,但有兩個女兒出謀劃策,倒也不是多難。


    蘇婉就帶著杏兒一起幫忙,備禮時還會講些門道。


    如秦家,兩家是姻親關係自來親密,走禮可以接地氣一些,蘇婉就額外添了果醬、自家炸的丸子和幹果山貨。


    給知府大人的禮亦是多山貨鮮菜,皮蛋也添了一籃子。


    書院夫子的禮,各家兩塊好墨,兩隻風雞,一條兩斤的鮮肉。


    「這個墨是之前大哥托康毅哥從南邊帶來的,江南文風盛,這種墨雖不是極好,在咱們昌平也算中上,給夫子用。」蘇婉看著安兒邊寫禮單邊說道:「咱家風雞生意好,送風雞也算應景,要不是花蛋有些人吃不慣,我還想添花蛋呢。」


    張氏連忙道:「花蛋算了,大過年人萬一吃壞肚子也不吉利。」


    倒不是她不捨得花蛋,這變蛋北邊好些人吃不慣覺得臭,有人就吃了容易往後跑,做年禮實在不妥。


    但是,給與作坊或家裏有生意來往的管事送禮,蘇婉就加了皮蛋,管事善變通,送皮蛋去說不得能擴大自家皮蛋的銷路。


    安兒看著禮單咋舌,道:「二姐,你真厲害,娘,以後給我說親就照著二姐來。」


    不說張氏做娘的如何想,就是一向稱嚴父的蘇長青聽了這話生生被氣笑,兒子來了一個腦瓜崩,「好好念書,還沒到說親的年紀呢。」


    「我這不是提前給爹娘你們說一下麽,反正日後給我說親,沒我二姐能幹不成。」安兒抱著頭嘟囔。


    杏兒正在檢查籮筐裏的東西,頭都沒抬道:「二哥,你現在咋這裝哩!」


    在外麵端得是「我是學子要文雅」,在自家人麵前就張口放狂話。


    安兒仰著頭不忿,「我哪裏裝了,心裏話還不讓人說了?」


    除了正經要走年禮的人家,蘇長青還專門跑了一趟姚莊,給舅家送了魚、麵。


    雖說拜年時送也一樣,可年前送更實在。


    泰安三十二年的新年,年味尤為濃鬱,最直觀的表現就是除夕夜府城燃放煙花,足足有兩刻鍾。


    初一過後,走親戚拜年自不消說,初二卻是尤為重要,嫁人的大姐梨花要迴門的。


    以往張氏初二迴娘家,今年卻是改在初三,隻等女兒女婿迴門好生招待一番。


    也是蘇娟家離得遠,迴娘家都是初六初七後招待完自家親戚,因此,張氏也不用擔心錯過大姑姐來拜年。


    元宵節,舉家去府城看花燈。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清平樂·村居[種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丁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丁晗並收藏清平樂·村居[種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