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迴來時,家家戶戶已經開始種洋芋,洋芋切塊種的法子雖然傳開,但大部分人將信將疑,因此,多數人家都是整塊種,但他從侄女嘴裏知曉,蘇長青家全是切塊種。


    綠色籠罩的山地,微風下猶如江波起伏,翠浪接二連三盪過。


    張康毅看著比鄰地長勢更好的洋芋葉子陷入沉思,時不時有蜜蜂輕盈飛過,他想到了家中的蜂蜜柚子茶。


    柚子,雖確有其名,但南方多喊香欒,少有人叫柚子!


    張康毅不知,他還沒想明白蘇婉的事兒,對方已經將注意打到他頭上。


    「爹,舅爺家的表哥們跟著康毅叔走商,你跟表哥們說說,讓他們迴來時帶一些適合在咱們這裏種植的南方作物。」


    蘇長青猶豫,夾帶私貨是走商人最忌諱的事情,被商行老闆發現,輕者趕出商隊,重則被以私吞貨物之名送入官府,可不是小事。


    見他為難,蘇婉改口,「不然你托康毅叔買點捎迴來,聽說南邊有種甘薯,皮是紅色的,產量高還比洋芋甜,也能出粉,還有一種應該叫落花生的作物。」


    蘇婉用手指比劃出花生的長度,「一個殼裏有兩個仁,外皮脆,一捏就碎,曬幹能當幹果,也能榨油。」


    她之所以想起這兩種作物,是因為前不久才弄清楚,當前的大越王朝是明朝後的新王朝,歷史上不存在,應該是平行時空。


    明朝時,玉米、土豆、紅薯、花生等作物從南洋傳到中國,但僅限於廣東福建一帶種植,而大越已將玉米在全國推廣,就是朝堂看重玉米的糧食屬性,將其作為稅收作物。


    現在能推廣洋芋,那推廣紅薯應該也不遠了,隻是,上位者總要前瞻後顧,這才影響了推廣速度。


    蘇長青想了想答應了,隻是難免慚愧,雖說是為了更好的照顧家中這位特殊的親人,但他占用一百兩甚至將洋芋粉作為賺錢法子,是不爭的事實。


    菜畦長新綠,果園落芬芳。


    山河少急流,小兒鬧野鄉。


    張家商隊出發這一日,臨近蘇家村的官道上人聲熙攘。五匹馬騾拉著板車,三十幾個青壯著黑色短打,精神抖擻。


    好像全蘇家村的人都來送行了,路上烏泱泱,蘇婉與梨花、張芳等一眾蘇家村小姑娘站在遠處圍觀。


    梨花見他爹站在舅爺家的表哥表叔身邊喋喋不休,身後還跟著張良森,湊到蘇婉耳邊悄悄道:「咱爹本想去,擔心家裏沒頂事兒的,不過現在看著還是不甘心啊!」


    蘇婉失笑,也不知是哪裏刺激了蘇父,自爺奶二堂哥搬到隔壁新屋,她已經聽了三迴蘇父不軟不硬懟老爺子的場景。


    話裏話外都是他這當兒子的孝敬自己親娘怎麽了?


    「大表哥也去,舅舅都捨得?」


    梨花臉頰浮起紅暈,不自在地摸了摸耳垂,「大表哥想去看看南邊家具的樣式,到時候迴來好開家具鋪。」


    她耳垂上的紅色瑪瑙耳墜微微晃動,折射出瑰麗光芒。


    李秀兒不知從哪裏鑽過來,神秘兮兮道:「婉婉,你舅給柱子帶了個媳婦!」


    梨花四看見沒人注意這邊,低低道:「別亂說,才相家呢!」


    昌平府說親有相家的習俗,一般是兩家有意向定親後由媒人帶領女方家長親戚去男方家,男方家必須灑掃屋舍,有條件的還要將家裏裝修粉刷,用酒席招待女方親戚,算是兩家定親前的最後一步。


    看過家裏情況,女方親戚留下吃飯,還要交換信物。


    因為魏家情況特殊,而蘇種林家也有自己的難處,所以媒人張栓糧帶著魏家大姐大姐夫、魏家兒郎和魏小妹一起來相家,確保兩家當事人都能知根知底。


    也是趁著今兒村裏人家都在官道看熱鬧,張栓糧才帶人來,知道的人家不少,但沒心思關注,少了很多風言風語。


    魏小妹見叫做柱子的蘇柱兒說話慢,反應慢,但衣衫幹淨,手脖幹淨,也不口眼歪斜,便明白張大伯沒說假話,人是有些呆,卻不是很傻。


    見大姐臉色不是很好,她捏了捏張草兒的手。


    張草兒在大人寒暄後主動打招唿,順帶問了柱子表哥好,魏小妹順勢打招唿。


    在場的除了草兒、小樹和柱子,都是人精,聞風知意,瞬間齊齊換了臉色。


    不同的是,柱子爺奶更熱情,作陪的裏正媳婦牽住魏小妹的手對著魏大姐、文氏一通誇讚。


    蘇種林家的相家宴吃得很順利,離席前,魏小妹將一個荷包塞文氏手裏。


    「這女娃是利索的,老妹妹你熬到頭了。」裏正媳婦讚嘆。


    柱子奶抹著眼淚,「今兒勞嫂子你專門跑一趟,都沒去送商隊。」


    裏正媳婦樂嗬嗬擺手,道:「我樂得跑,這可是喜事兒!」


    她小兒子三個孫子都跟著商隊南下,而且因丈夫是裏正,知曉的內情更多,巴不得為這門親事多跑幾趟,「老妹妹,迎親的全福人看我那大兒媳咋樣?」


    說到迎親,柱子奶破涕為笑,對於全福人的人選卻是有些猶豫,「這,種林想請長青媳婦??????」


    「看我這,老糊塗了,長青媳婦比我大兒媳更有福氣!」裏正媳婦也想到了,隻是她想確認下,方才出口詢問,見已經定下,岔開話頭便不再提。


    殊不知,蘇婉家,也在說全福人的事兒。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清平樂·村居[種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丁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丁晗並收藏清平樂·村居[種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