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我們了解了白居易,就知道他大概是想起了自己的前半生,想起了自己去到蘇州也不會有什麽建樹,各種情緒累積在一起,化作一聲長嘆,與滿樹鮮花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公元744年,天寶三載。


    有時候寫的東西越發美好,心底卻不一定好受,這是李白最清楚的。


    他寫了這麽多的詩,寫詩時的情緒他是很懂的。


    其實幕中女子所說的道理,他們應該沒有人不懂的,隻是他們平日裏幾乎沒人去歸納。


    【我看到他的這首詩心中其實很難受,其實你要說白居易的一生有多坎坷好像對於屈原、對比杜甫、對比李白、對比蘇軾、對比李煜,似乎也不算是很坎坷,尤其是在仕途上,但恰恰是他的仕途看似不坎坷,所以才會更讓人覺得孤獨。】


    唐,元和年間。


    這麽一想好像也是。


    元稹和白居易都認同,他們比之幕中女子曾經提到過的那些人,所遭受的苦難實在算不得什麽。


    但為何會讓幕中女子難受孤獨呢?


    公元978年,太平興國三年。


    李煜想,還是自己最坎坷吧。


    古往今來,做皇帝做到他這般下場的委實是少數了。


    自己如今看著自己的那些詩都覺得是字字泣血,難道還不足以讓幕中女子感到難受嗎?


    可真是令人費解。


    【像屈原、李白、杜甫等人他們的結局都讓我們覺得十分惋惜,但其實他們從一開始就沒有獲得太大的希望,雖然他們都曾有過遠大的理想,屈原的美政,杜甫的「致君堯舜上」,李白的「扶搖直上九萬裏」,但是他們一直追求卻是幾乎沒怎麽看到過希望,他們所擁有的就隻是一生的追逐和一生的失望,李杜二人甚至科舉都沒能成功。】


    李煜頓住。


    這裏沒有提到他,可他卻感覺自己的心被狠狠地錘了一下似的。


    他們都曾有過遠大的理想,自己曾有過什麽呢?


    自己也曾想過建立一個繁盛的國家嗎?


    該是想過的才是,可那樣的日子持續得太短了,也過去得太久了,久到他都要忘記了。


    他當時放棄得太輕鬆了,他還可以再努力一下的是嗎?


    可是先時幕中女子的意思不是讓他早些投降,保百姓平安嗎?


    若是再迴到過去,他到底該怎麽做呢?


    李煜慌亂起來,他發現自己連做夢都不知該如何做。


    「先生,先生您怎麽了?」


    這時,一個紮著小髻的學子從桌前探出頭來。


    小孩兒一臉擔憂地看著自己跟前麵色發白的先生,似是很為難,半晌過後才從自己的懷裏掏了掏,而後掏出一塊飴糖舉到了李煜麵前。


    「先生不哭,先生吃糖。」


    李煜這時才發現自己竟已然是淚流滿麵。


    「沒,先生沒哭,隻是風迷了眼睛。」


    公元744年,天寶三載。


    李白和杜甫的臉色同樣不怎麽好。


    科舉,科舉做官之事是他們心中的痛。


    白居易確實是比他們幸運得多了。


    但某個方麵來說,他們又都是一樣的。


    他們都沒能做到自己心中想做的,他們都是遺憾的。


    【白居易不一樣,他雖然人生不是很順利,但科舉那是考一次中一次,一路順暢,仕途看起來相當平坦,而且途中遇到了自己的至交好友,與好友誌同道合,他們肯定在私底下不止一次互相傾訴自己的理想,他們渴望改變現狀,讓唐朝恢復昨日榮光,他們還找到了屬於自己的方法,那就是將自己的想法以詩歌傳揚出去,而且看起來他們似乎也做得挺成功,詩歌被無數人傳誦學習,但是他們終究還是沒能成功。】


    這麽一說,果然是有些遺憾的。


    但相對於許多人來說,白居易這樣的結果是他們渴望而不可及的。


    怎麽女子還覺得白居易的經歷更讓她難過呢?


    女子接下來的話迴答了他們的疑惑。


    【如果從不曾見過陽光,又怎會覺得黑暗可怕呢?】


    「原來如此。」李白道。


    他明白那感覺了。


    當時在接到聖人召令時他有多欣喜,在離開大明宮時他就有多心痛。


    他表現得灑脫豁達,可誰的心又是石頭做的呢?


    【一次又一次的打擊讓白居易意識到自己的努力化為泡影,大唐終究朝著衰敗的道路在前行,他還能做什麽呢?】


    唐,元和年間。


    白居易嘆息一聲,幕中女子說得太對了。


    他心中的難受豈止那一點半點。


    原以為不會有人理解他的。


    【然而,白居易終究不是個置百姓於不顧的人,他去蘇州後還開河修路,後來生了眼疾才放下了工作,那時候劉禹錫任和州刺史,具體的地理位置和咱們現在不同,反正就是江蘇安徽一帶,所以兩人碰到了還一起遊玩。】


    【唱和是古代尤其是唐代很重要的社交活動,白居易寫有《與夢得同登棲靈塔》,劉禹錫也有《同樂天登棲靈寺塔》,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其實有時候看看他們這種詩還挺有意思的。】


    劉禹錫笑了笑,他與白居易的唱和詩。


    連題目都如此接近。


    他看出來幕中女子不會隨意地批判他們的詩詞,除非其中問題很大。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開局盤點悲情文人[歷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蒙娜麗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蒙娜麗鵝並收藏開局盤點悲情文人[歷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