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978年,太平興國三年。


    李煜一怔,他完全沒想到,自己這般失敗,能得如此高的評價。


    他何德何能?


    早知如此,他或許……或許就不會走這條路了。


    【胡適先生也評價他,「變伶工之詞而為士大夫之詞」,文學史上有了他,是文學界的幸事,隻可惜薄命作君王。】


    公元1099年,元符二年。


    蘇軾本還覺得李煜不值得那般評價,雖說李煜的詞確實也難以指摘。


    但是看到這句評價,他方才緩緩點頭。


    也有理。


    【他的人生經歷其實很簡單,他的詞也跟隨他的人生算是分為前後兩個時期,整體的詞風都是委婉幽遠的,隻是後期又多了些悲劇色彩。】


    【若有來世,隻願下一世的李煜能投身在一個和平的年代,那時候的他再讀到自己的詞時,也不知他會是何感受?】


    【好了,關於李煜我們就說到這裏了,接下來讓我們看看預告。】


    第142章


    李煜


    幕中女子說完,巨幕瞬間黑了。


    等了半晌,眾人沒看到什麽畫麵,隻見巨幕彈出字來。


    隨著那些字的出現,幕中女子的聲音也跟著傳了出來。


    【「下期到底講誰啊?要不然就他吧?」】


    他?


    是誰?


    眾人豎起了耳朵,不明白幕中女子在跟誰說話,又為何藏匿身形不出來。


    隨即,一個男子迴答了女子的話。


    【「他?可以啊,寫的詩多,號稱「詩魔」,他的經歷也很豐富,可講性很大。」】


    公元1181年,淳熙八年。


    寫的詩很多?


    不知道還以為說的是他陸遊呢。


    但是說起詩魔他就知道說的是誰了。


    《與元九書》曾言,「知我者以為詩仙,不知我者以為詩魔。」


    其可講性確實大。


    【女子:「嗯,但是你看他這個經歷,一開始又是戰爭,那個打仗的視頻都用爛了。」】


    【男子:好視頻,多用幾次怎麽了,再說了這不是重點,重點不是講解內容嗎?要不不從出生開始,從這個名字開始?】


    名字?


    知道白居易的人都已經明白了,這次的預告 應該是講白居易的。


    但白居易的名字有什麽特別之處呢?


    《中庸》有雲:「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險以徼幸。」此應「居易」之來處也。


    若說字「樂天」,當是樂安天命也。


    眾人心中都已有了數,隻等幕中女子驗證自己的猜測。


    【女子:「嗯……咳咳,據傳,白居易第一次進京應舉之時,帶著自己的一首詩去謁見唐朝大臣顧況,顧況一見他的名字就說:「米價方貴,居亦弗易!」什麽意思呢?長安米貴想要居那可不易,想要白居,那可就更不易了,然而,真香雖遲但到,在看了白居易帶來的《賦得古原草送別》之後,顧況立馬變了臉,說:「道得個語,居亦易矣!」意思是能寫出這樣的作品,想要居住很容易啊!今日我們的主角就是唐代詩魔。」】


    【男女一起:「白居易!」】


    對於兩人這樣的表現方式眾人有些 不習慣。


    真香雖遲但到是何意?


    還有這《賦得古原草送別》是何等佳作?


    白居易前代以前的許多人早已經對白居易很感興趣了,更別提這令人聞之變色的作品了。


    【男:「那你講白居易的話,你打算說些什麽呢?」】


    唐,元和年間。


    白居易雖然已經過了那聽到幕中女子提及自己的名字就激動的時候,但是會被講解,他自然還是自豪的,臉上不由地就帶了笑。


    他也很好奇幕中女子會說自己些什麽。


    人無完人,他自己自然也不是,但他這一生即便不算一身正氣,但也無愧於天地,不怕說。


    隻盼著幕中女子能說得公正些。


    眾人越發覺得幕中女子或許是要說每一個人的人生,隻是先說這些悲情文人的再談其他。


    故而,那些惹禍的漸漸也開始心虛,失信的更是不敢了。


    【女:「對,這可講性多了,那就得有取捨了,首先他的有關唐玄宗和楊貴妃的《長恨歌》咱們得講講吧。」】


    公元744年,天寶三載。


    李隆基一怔,他記得提到這《長恨歌》的時候是在說「傾國傾城」的時候,說的是「漢皇重色思傾國」。


    所以……


    此句說的竟是他?


    他不想聽了。


    這些後世之人,真是令人厭煩,一個事情重複說來說去,也不知有何意義。


    【男:「可是你這安史之亂都已經講過很多次了吧,你的觀眾可能會產生審美疲勞了。」】


    【女:「不會,我就是朗讀一遍,也會許多人願意看,原作優秀,跟我沒有太大關係,再說了,其中能深挖許多唐朝歷史吧,咱們之前在圖書館看到的那本史書可派得上用場了。」】


    深挖?


    李隆基心頭跳了跳。


    早該如此的。


    他若掌握了其中的一些秘密,那他或許也能成為千古一帝。


    從前他創造了開元盛世,如今安史禍患以除,哪怕他如今什麽也不做,他也能留個好名聲了。


    但是知足從來不是一個帝王該有的心思。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開局盤點悲情文人[歷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蒙娜麗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蒙娜麗鵝並收藏開局盤點悲情文人[歷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