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頁
開局盤點悲情文人[歷史] 作者:蒙娜麗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扶月搖了搖頭,女子說得對,生活裏不是隻有男人的,她要過得精彩,有自己的生活!
【一首賽琳娜的《who says》送給大家「……who says you\re not beautiful.」】
眾人的腦子裏剛莫名其妙地反應過來那奇怪符號是誰說的意思,一大段地怪異符號就朝著他們的腦子裏湧去。
眾人更驚了,好怪。
這曲子怪,詞兒更怪。
但是詞的意思他們卻懂了。
不僅是女子,許多男子也不由地驚訝。
這是在勉勵他們吧。
他們沒有不好,他們都是美麗的,都是優秀的,都是能有自己的暢意的人生的。
即便旁人給出了不好的評價,可自己過的是自己的人生。
公元744年,天寶三載。
李白還算是能接受這奇怪的東西。
但更令他驚奇的是這詞,竟跟他的一些想法不謀而合了。
他一向不在意他人對自己的評判,也不是不想被人承認,因為他還想要聖人承認自己讓自己實現抱負。
至於其他的他都不在意,燕雀焉知鴻鵠之誌也,他當然要自己痛快。
李白甚至想要學一學這奇怪的詞,可是女子唱得太快實在沒辦法完全記下來。
【大家要對自己好一點哦!】
【李清照的這首詞雖然我個人看著不那麽好,但也隻是我個人的一點小觀點,其情緒還是上揚的,總體表達的思想感情也不是哀怨之類,由此可見李清照那段時間的日子應該還不錯。】
公元1107年,大觀元年。
李清照一時還沒從那奇怪的詞中迴過神來,一聽這話她才開始迴憶。
寫這首詞已經是好幾年前了,那時候新婚,又沒有發生後麵的那些不好的事情,自然是心情不錯的。
那時對官人情意正濃,自然不可避免地就在此中常常提到對方了。
之前不覺得,她這時心中湧起一些羞意。
這樣的閨房之作被眾人知曉,確實有些惹人羞。
【然而好景不長,公元1102年,李清照的父親李格非被列為元佑黨人,而李清照的公公趙挺之卻一路高升,先任尚書右丞,後又任尚書左丞,李清照還上書趙挺之為自己父親求情卻未能成功。】
說起這事,李清照麵色一變。
幕中女子講得細,她是早知道會說到此事的。
她心中仍對自己父親陷入黨爭之事耿耿於懷,偏偏連他們都沒辦法,她一個深閨之中的女子就更沒辦法了。
也沒別的想法,她真想幕中女子能幫她罵一罵那些胡亂來事的人。
大宋因這些人一步步地走下衰落,真是令人悲哀。
【所以李清照心情鬱悶,她寫《漁家傲·雪裏已知春信至》感嘆梅花高潔、不畏霜雪,又寫《鷓鴣天·暗淡輕黃體性柔》為桂花鳴不平,都隱隱能看到她對現實不滿的一麵。】
公元1042年,慶曆二年。
周敦頤眼前一亮,詠桂花的倒是少。
可這為桂花鳴不平是何意?
【這首《鷓鴣天·暗淡輕黃體性柔》以議論入詞,別具一格。「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隻香留。」桂花的顏色有暗黃的淡黃的輕黃的,花型小看起來柔柔弱弱的,這裏也有擬人的手法,那時候的桂花多長於深山之中,所以她說桂花,長得遠,性情蕭疏,隻留下 其香味,就像隱士一般。】
東晉。
陶淵明他們正巧在後山上看見幾棵桂樹,他還想著可以摘花釀酒,倒是沒往隱士方麵想。
這時候聽到李清照的這詩,還真有那麽點意思。
【於是接下來她就開始讚頌桂花,「何須淺碧輕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不需要碧色輕紅,唿應首句,暗淡輕黃就已經是花中第一流了。】
雖說沒有淺碧輕紅,但誰又能說暗淡輕黃不好呢?
【「梅定妒,菊應羞,畫闌開處冠中秋。」梅花一定妒忌它,菊花也因它而羞怯,因為等到中秋時,它是那些有著精緻欄杆的花園中最奪目的花。】
清,幹隆年間。
說起桂花,袁枚忍不住地想起了金陵的鹽水鴨。
每每桂花盛開的季節,鹽水鴨總是比平時的味道更好。
又饞了。
【「 騷人可煞無情思,何事當年不見收。」屈原可真是無情無義啊,寫了那麽多的花木喻君子美德,怎麽不把桂花也寫到《離騷》裏呢?宋代陳與義有相似的句子,「楚人未識孤妍,離騷遺恨千年。」】
公元前317年,楚懷王十二年。
屈原一頓。
這還是他第一次在巨幕中聽到有後世之人批判自己的,他的心中竟泛起一絲慶幸。
雖然不是什麽太不好的評價,但隻別在一味地誇讚他才好。
然而他卻沒想到,這也能被人拿來作文章。
第103章
李清照
【在很多人的眼裏,《離騷》中的植物就是性情高潔的象徵,所以,他們看似責怪屈原沒有在《離騷》中提到桂花,但其實隻是在借屈原以表達對桂花的讚美。】
公元前317年,楚懷王十二年。
說到此處屈原還真自我懷疑了一下。
桂樹是一種用處極大的植物,若真論起來,它完全可以作為女子口中性情高潔的象徵。
其花可釀酒,還可作為裝飾,而桂木更是可以製船造槳,可比有的人有用多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一首賽琳娜的《who says》送給大家「……who says you\re not beautiful.」】
眾人的腦子裏剛莫名其妙地反應過來那奇怪符號是誰說的意思,一大段地怪異符號就朝著他們的腦子裏湧去。
眾人更驚了,好怪。
這曲子怪,詞兒更怪。
但是詞的意思他們卻懂了。
不僅是女子,許多男子也不由地驚訝。
這是在勉勵他們吧。
他們沒有不好,他們都是美麗的,都是優秀的,都是能有自己的暢意的人生的。
即便旁人給出了不好的評價,可自己過的是自己的人生。
公元744年,天寶三載。
李白還算是能接受這奇怪的東西。
但更令他驚奇的是這詞,竟跟他的一些想法不謀而合了。
他一向不在意他人對自己的評判,也不是不想被人承認,因為他還想要聖人承認自己讓自己實現抱負。
至於其他的他都不在意,燕雀焉知鴻鵠之誌也,他當然要自己痛快。
李白甚至想要學一學這奇怪的詞,可是女子唱得太快實在沒辦法完全記下來。
【大家要對自己好一點哦!】
【李清照的這首詞雖然我個人看著不那麽好,但也隻是我個人的一點小觀點,其情緒還是上揚的,總體表達的思想感情也不是哀怨之類,由此可見李清照那段時間的日子應該還不錯。】
公元1107年,大觀元年。
李清照一時還沒從那奇怪的詞中迴過神來,一聽這話她才開始迴憶。
寫這首詞已經是好幾年前了,那時候新婚,又沒有發生後麵的那些不好的事情,自然是心情不錯的。
那時對官人情意正濃,自然不可避免地就在此中常常提到對方了。
之前不覺得,她這時心中湧起一些羞意。
這樣的閨房之作被眾人知曉,確實有些惹人羞。
【然而好景不長,公元1102年,李清照的父親李格非被列為元佑黨人,而李清照的公公趙挺之卻一路高升,先任尚書右丞,後又任尚書左丞,李清照還上書趙挺之為自己父親求情卻未能成功。】
說起這事,李清照麵色一變。
幕中女子講得細,她是早知道會說到此事的。
她心中仍對自己父親陷入黨爭之事耿耿於懷,偏偏連他們都沒辦法,她一個深閨之中的女子就更沒辦法了。
也沒別的想法,她真想幕中女子能幫她罵一罵那些胡亂來事的人。
大宋因這些人一步步地走下衰落,真是令人悲哀。
【所以李清照心情鬱悶,她寫《漁家傲·雪裏已知春信至》感嘆梅花高潔、不畏霜雪,又寫《鷓鴣天·暗淡輕黃體性柔》為桂花鳴不平,都隱隱能看到她對現實不滿的一麵。】
公元1042年,慶曆二年。
周敦頤眼前一亮,詠桂花的倒是少。
可這為桂花鳴不平是何意?
【這首《鷓鴣天·暗淡輕黃體性柔》以議論入詞,別具一格。「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隻香留。」桂花的顏色有暗黃的淡黃的輕黃的,花型小看起來柔柔弱弱的,這裏也有擬人的手法,那時候的桂花多長於深山之中,所以她說桂花,長得遠,性情蕭疏,隻留下 其香味,就像隱士一般。】
東晉。
陶淵明他們正巧在後山上看見幾棵桂樹,他還想著可以摘花釀酒,倒是沒往隱士方麵想。
這時候聽到李清照的這詩,還真有那麽點意思。
【於是接下來她就開始讚頌桂花,「何須淺碧輕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不需要碧色輕紅,唿應首句,暗淡輕黃就已經是花中第一流了。】
雖說沒有淺碧輕紅,但誰又能說暗淡輕黃不好呢?
【「梅定妒,菊應羞,畫闌開處冠中秋。」梅花一定妒忌它,菊花也因它而羞怯,因為等到中秋時,它是那些有著精緻欄杆的花園中最奪目的花。】
清,幹隆年間。
說起桂花,袁枚忍不住地想起了金陵的鹽水鴨。
每每桂花盛開的季節,鹽水鴨總是比平時的味道更好。
又饞了。
【「 騷人可煞無情思,何事當年不見收。」屈原可真是無情無義啊,寫了那麽多的花木喻君子美德,怎麽不把桂花也寫到《離騷》裏呢?宋代陳與義有相似的句子,「楚人未識孤妍,離騷遺恨千年。」】
公元前317年,楚懷王十二年。
屈原一頓。
這還是他第一次在巨幕中聽到有後世之人批判自己的,他的心中竟泛起一絲慶幸。
雖然不是什麽太不好的評價,但隻別在一味地誇讚他才好。
然而他卻沒想到,這也能被人拿來作文章。
第103章
李清照
【在很多人的眼裏,《離騷》中的植物就是性情高潔的象徵,所以,他們看似責怪屈原沒有在《離騷》中提到桂花,但其實隻是在借屈原以表達對桂花的讚美。】
公元前317年,楚懷王十二年。
說到此處屈原還真自我懷疑了一下。
桂樹是一種用處極大的植物,若真論起來,它完全可以作為女子口中性情高潔的象徵。
其花可釀酒,還可作為裝飾,而桂木更是可以製船造槳,可比有的人有用多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